孟子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孟子终于成为大师

孟子孟子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孟子终于成为大师,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邹城市人,约生于公元前372年,死于公元前289年,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代。

孟子的成长经历,打破了后世所鼓吹的圣人“生而知之”、“不学而成”的神话。他幼年丧父,家境贫寒,靠母亲抚养成人。相传,孟子的母亲为了给孟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曾经三迁其家,从墓地旁迁到集市旁,最后迁徙到学宫附近,使孟子从小就接受礼仪的熏陶。

孟子上学后,对学习漫不经心,不求上进。为了教育孟子,孟母割断了正在纺织的麻布,以它作比喻,说明学习不持之以恒,将会一事无成。在母亲的悉心教导下,孟子开始勤学好问,终于成为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儒学大师。

据《史记》记载,孟子受业于孔子之孙子思孟子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孟子终于成为大师,大概这位老师并不是位有名望的人,因此孟子并没有提及过他的姓名。但孟子对孔子却推崇备至,他说“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即表示自有人类以来,论学识和修养没有人能超过孔子。这番盛赞,并非溢美之词,这是他在全面学习和了解了孔子的思想之后,发自肺腑的感叹。

孟子政治主张的核心是“仁政”。仁政的具体内容很广泛,包括经济、政治、教育以及统一天下的途径等,其中始终贯穿着一条民本思想。在经济方面,孟子鼓吹实行“井田制”,使普通百姓丰衣足食,日常生活有保障,从而为进行教化奠定基础。在政治方面,“政在得民”和“民贵君轻”是孟子“仁政”的重要内容。但他同时又鼓吹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地位不可改变,主张“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说:“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就是说,以“仁政”统一天下,是谁也阻止不了的。他的这一套主张,事实上就是通过缓和阶级矛盾,通过建立礼仪道德和等级制度,来维护和巩固统治,最终还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

为了使得他的理论运用到实践当中去,孟子带着弟子,到齐、梁、鲁、邹、宋、滕等国游说诸侯,与其他学派展开论战。然而,孟子生活于战国中期,正处于中国社会形态发生剧变的时期,社会已经进入“以力服人”的时代,各国统治者为了争夺土地和人口,互相争战,争战的必然结果,是由分裂走向统一。为了在争战中获胜,进而由自己一统天下,战国七雄相继变法,希望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孟子的主张虽然符合地主阶级的长远利益,却不是统治者的当务之急,从而被看做守旧术,不知世务”,“迂远而阔于事情”。因此他在各国游历二十多年,虽然受到各国统治者的礼遇,却都不采用他的学说。

孟子晚年回到故乡,从事教育和著述,成为战国时期著名的教育家,并和弟子整理出《孟子》一书。

由于孟子主张民贵君轻,强调限制君权,所以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遭到权贵的仇视与讽刺。汉代王充曾经专门写了《刺孟》篇,责难孟子。直到唐代韩愈在《原道》中,把孟子作为先秦时期,孔子的唯一继承人,孟子的地位才开始逐渐上升,到元文宗时期,孟子被封为“邹国亚圣公”。后来,明世宗干脆直称孟子为“亚圣”,其地位仅次于孔子。

孟子故居

教育是儒家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儒家的思想家们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重视教育,并且,各个时代的各个人,对于教育的观点都有所不同。比如一部《论语》里面,孔子再三强调应该有主动求学的进取精神,强调应该“下学而上达”,强调一个“求”的过程,所以我们从《论语》中读出的,是一个十分刻苦踏实的孔子,包括他的那些门人也具有一样的品质。

相比之下,孟子的教育思想则显得更加个性化。孟子学说的中心是性善说,即“人之初,性本善”的观点,他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并且用一句话概括为“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这种论断虽显得有些唯心主义,却也为他的教育理论提供了一个很不错的前提和基础,并且影响到后世儒家学派的发展,程朱理学里的“理”和“性”,其出发点都是性善论。但事实上这种说法又并不一定是正确的,阻碍了人们对人心深处假恶丑的认识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主张,从而阻碍了人们对真理的探究。

纯粹从孟子的理论来说,性善论起到了很大作用,尤其是在“性情”和“教育”两方面,因为“性本善”,所以“人皆可以成尧舜”,常人与圣人的区别就在于是否能立足于自己的“心之思”的才能来扩充其“四端之心”,要想达到圣人的高度,就必须学习,必须“养浩然之气”,因此说,性善论是孟子教育理论的一个基础。

儒家的一般看法上,最广为流传的大概还是《礼记·大学》中所提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孟子的观点是“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此句读来儒学之气甚少,倒反而有些禅味,关于“放心”的解释不一,有人说就是把丢失的本心找回来,也有人说是断除妄想、执著的念头,从性善论来说,第一种解释可能性较大。

学习的态度上,孟子认为应该立大志,把不能与圣人相比当做“终身之忧”,然后要有坚强的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主张,百折不挠的精神,在他看来,一切的挫折都只不过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前奏曲而已;同时,在学习的时候,必须专心致志,弈秋诲二人弈,其中一人惟弈秋之为听,而另一人一心思援弓缴射鸿鹄,结果“弗若之也”,这也证明了孟子“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的观点,强调了在学习中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

当然,教育离不开教育者,教育者在教育中也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孔子说“诲人不倦”,并实行“因材施教”,这点上,孟子继承了孔子的观点,他说:“君子之所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有成德者,有达才者,有答问者,有私菽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也就是说,天资高的学生可以像时雨对草木那样地点化成长,天资敦厚的学生应重点培养他的德性,有某方面才干的则偏重于发展他的才能,不太有天分的就只能就其问题来加以解答,不能亲受教育的就间接地给予指导。这体现了一种教育的科学性和灵活性,对于当代有些“满堂灌”式的教育方法,是很有借鉴作用的。

孟子还十分强调教育者自身的素质:“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一个教育者,必须自身有渊博的知识,能透彻地理解问题,才能教授别人,只有这样,才无愧为人师表,他说“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这话虽有厚古薄今之嫌,却也不无道理。

在教育史的地位上也许孟子不及孔子,但从“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的记载上来看,规模亦不算小,虽然大多教育理念只是如碎珠散玉般夹在他的文章中,没有形成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主张,也非常值得今天的人们探讨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