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的艺术境界:无欲无为之人最逍遥

自古以来,中国画的艺术境界最讲究的便是“意境”二字。鉴赏一幅作品的好坏不仅要关注它是否神形兼备,直抒胸臆中国画与道家思想联系,最重要的还是要看作者对于“情”和“景”的处理,是否能以形传神,是否能表达出超越文字中国画与道家思想联系,声音的自然情感。郑笠说,庄子理想化的境界,对古代画论境界说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中国画的艺术境界:无欲无为之人最逍遥

同时“无为”的思想也为人们引导了一种价值观:无欲无为之人最逍遥。《庄子》中的很多章节都在渲染得道之人的崇高境界,在此期间也产生了许多有所作为的人物,在这样的积极影响下,文人雅士们也渐渐被同化,“遵循自然,调万物以其和”成为了他们的毕生所求,心态、意识也逐渐趋于平和,更加向往“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的生活。

由于远离了世间的喧嚣,艺术家们笔下的作品自然就清新脱俗、境界深远了许多。庄子曾用一句“天人合一,物我双忘”便道明了人格与境界间的关系,换句话说,“天人合一”的境界就是“通道唯一”的境界,也就是说只有把个人追求融入到宇宙万象之中,把主观才情渗透在客观景象之中的人才可以称为一名合格的艺术家,才能达到清净自守的境界创作出深邃自然的作品。

中国画的艺术境界:无欲无为之人最逍遥

中华民族已有五千年的历史,不同的时代下催生不同的哲学思想,不同的哲学思想引领不同的构图潮流。经过时间的沉淀与经验的不断积累,中国绘画的表现技法逐步多样,新的构图理论与想法层出不穷,道家“虚实”的思想包含了想象之妙,含蓄之美,将中国绘画带入了一个“看似无形,实则有意,不着一墨,妙趣横生”的境界,进一步发展了留白、写意的表现手段,为丰富我国绘画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老子虚实学说是中国传统美学的一条准则,主要包含三方面的内容:虚实统一,虚实相生,实生于虚,它既概括了中国古典艺术的美学特点,又强调了“虚”的存在,从而创新了中国绘画艺术的表现手法。老子认为宇宙万物又是虚实的统一,在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虚,也没有绝对的实,只有将二者统一起来中国画的艺术境界:无欲无为之人最逍遥中国画的艺术境界:无欲无为之人最逍遥,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才能体现出事物的存在感。

中国画的艺术境界:无欲无为之人最逍遥

中国画的艺术境界:无欲无为之人最逍遥

例如杯子是空的,没有水,它便没有价值。因此,“无”是“有”的前提,“有”是“无”的价值体现,两者互相依存,相互利用构成一个完整体。正是这种“有与无,虚与实”的统一思想奠定了中国绘画的理论基础中国画与道家思想联系,像一盏明灯一样指引着历代艺术家们,使他们不断丰富自己的构图理论,在继承传统技法的同时不断创新,并且促进中国画向“以虚实为美”的道路发展。

中国画的艺术境界:无欲无为之人最逍遥

中国画的艺术境界:无欲无为之人最逍遥

道家哲学思想在中国画发展过程中的影响是不容小觑的,它将淳朴、自然带入到国画的创作理念中,将真、善、美融入到中国画的灵魂中,因此我们才能有机会传承到一幅幅具有真性情的、灵动的、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绝世佳作。道家哲学思想的形成不仅对中国文化、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还促进了中国画独特艺术风格的形成。总而言之,中国道家哲学思想与国画艺术联系紧密,相辅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