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书|湄潭茶场志:传承国家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基因

编者按:2021年,农业农村部农垦局在南泥湾大生产80周年纪念大会上举行了《中国农垦农场志丛》首发仪式,第一批20家农场的志书正式对外发布。志书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农场艰苦创业的历程、感人至深的故事和取得的成就,是了解农垦历史的窗口。中国农垦杂志新媒体分期推送志书的序言摘编,以飨读者。

贵州湄潭茶场志》序言摘编

湄潭茶场的历史,是宏大的。她的影响远远超出了地域和时间的界限。

“贵州在现代茶叶科技发展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许多重大的(茶叶)科技命题开创和发端于此,取得了不少具有标志性的科技成果……”

“我一辈子搞茶叶机器的研究,我敢说,湄潭的机器,代表着我们国家从无到有,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历史”。

我们知道,贵州茶何以贵湄潭的历史文化,一贵在它的物质品相,二贵在它的精神气质。说到精神,自然脱不开中央实验茶场落户湄潭。一群民族精英的汇聚,使湄潭成为中华民族茶文化的伟大精神气场,它一直在以它的方式感召、鼓舞、相助、凝聚着后来者。

湄潭茶场与生俱来的血脉里,传承着国家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基因。她穿越80载历史沧桑,留下了丰富的茶文化遗产和宝贵的农垦精神财富。

1939年的4月至9月间,一批胸怀科技与产业救国之志的知识分子,在张天福先生、王淘先生带领下,踏上了西南四省的不少著名茶区,为中央实验茶场的创建志书|湄潭茶场志:传承国家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基因,寻找一个合适的处所。

湄潭这座宁静、秀美、开明和包容而同样胸怀民族大义的小城,张开双臂先后迎接了中央实验茶场、浙江大学、武汉头等测候所等战时成立或西迁的机构,为抗战尽一份力量,为国家保护了一大批爱国知识分子,为日后新中国的建设储备了很多重要的科技成果和众多杰出的人才。

刘淦芝、李联标、朱源林、徐国桢、叶知水等现代茶叶科技的开创者,在湄江河与湄水河环绕的万寿宫、桐子坡、象山一带湄潭的历史文化,在条件简陋的厂房和实验室里,在崎岖不平的山间古道上,在萧条但依然有着生机的农村茶园间,在昏暗的桐油灯下,展开了一段注定要载入史册的茶叶人生。

他们构建了现代茶叶科研的基本体系,在茶树病虫害防治、茶树育种、茶树栽培、规模化标准化茶园建设与管理、茶叶加工、茶叶化学以及茶业调查、古茶树考察等学科和领域开展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的成果,开启了中国现代茶叶科技之先河,拉开了中国现代茶业的帷幕。

正是这些茶界的仁人志士,为今天和今后的茶人树立了一个崇高的精神标杆。他们在抗日战争最艰难的相持阶段,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之际,为振兴战时经济、改善民生,以科技的力量和悲天悯人的家国情怀,推动西南大后方发展茶叶生产与出口,换取更多的战略物资支持抗战的大义之举,堪称茶叶抗战、科技抗战的一个典范!

茶叶,这片“清敬雅和”的东方树叶,被赋予了深刻的历史内涵。

湄潭茶场的胸襟,是博大而温厚的。或许湄潭的历史文化,她战胜的困难远比收获要多。

作为新中国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农垦茶场之一,湄潭茶场(与省茶叶研究所同根同源同发展,1973年才进行场、所分离)肩负着共和国早期茶叶科研的历史使命,在民国中央实验茶场奠定的茶叶科技基础上传承发展,不断取得重大科技成果,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克服各种困难,强力推进茶叶工业化的历史进程,生产并出口了大量优质茶叶,成为全国八大茶叶出口基地之一,为百废待兴的共和国建设,提供了不少宝贵的外汇。

而作为贵州农垦茶业的“长子”,湄潭茶场带领贵州农垦茶界开疆拓土,派出科技人才和管理人员,指导创建了36家农垦茶场,使贵州成为全国农垦茶业大省之一,撑起了中国农垦茶业的一片天空。

作为贵州最大的茶叶科技成果的创造者和技术人才的储备库,湄潭茶场释放出它积累了数十年的资源和能量,支持和推动了新时期乡村茶园建设和当代茶产业的发展。如今,茶产业成为很多地区助力脱贫攻坚的最大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依托。

……

中国现代茶业的这片格外壮丽和辽阔的“茶叶江山”志书|湄潭茶场志:传承国家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基因,凝聚着几代湄潭茶场人的青春、梦想、智慧、思想、汗水和泪水!

近年来,湄潭茶场举起了贵州农垦茶业联盟的旗帜,并且成为中国农垦茶业联盟的副理事长单位,又一个历史机遇就在眼前,必将再次创造出新的奇迹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