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区传统村落保护利用传承弘扬中华文明优秀传统文化

传统村落是我国历史文化的鲜活载体,维系着中华民族最为浓郁的“乡愁”,保护好、利用好、传承好传统村落,对传承弘扬中华文明优秀传统文化有重要意义。2021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要求城乡建设中系统保护、利用、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统村落传统格局、历史风貌、人文环境及其所依存的地形地貌、河湖水系等自然景观环境,注重整体保护,传承传统营建智慧。

黄埔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以及关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高度重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自2012年以来,黄埔区贯彻落实《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相关规定,先后认定公布了2个中国传统村落(含1个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和9个广州市传统村落,作为黄埔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积极推动全区传统村落保护利用传承,深入挖掘古村落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坚持“活态保护、以用促保”理念,促进传统村落物质和非物质传统文化的活态传承,增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内生动力,有效助力乡村振兴。

规划引领,始终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放在第一位。

黄埔区始终坚持规划引领黄埔区传统村落保护利用传承弘扬中华文明优秀传统文化,严格落实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截至2022年5月,已完成11个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南湾村、上庄村、姬堂村等9个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已批复公布,为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提供规划管理依据。

黄埔区传统村落保护利用传承弘扬中华文明优秀传统文化

在保护规划中,黄埔区始终坚持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如在开展燕塘村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编制过程中历史文化古村落保护,发现早前规划的一条重要交通干道——永九快速路的规划线位会占用古村前的部分风水串塘及8株树龄200年左右的古荔枝树。W为此,黄埔区历史文化名城名城保护办公室、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牵头会同有关部门和属地街道,坚持“保护优先,红线避让紫线”原则,谨慎组织专业技术团队开展专题论证,经过反复评估比选,最终确定了方案——永九快速路局部改线,避“塘”而建历史文化古村落保护,绕“树”而行,保住古村整体面貌,保住古树名木。对此,燕塘村的干部村民非常支持,都说:保住了风水塘,保住了古树,我们燕塘的“根”就守住了。

图片1.png

永九快速路线位修改前后对比示意(标注水塘和古村)(来源:《为了保护千年古村,黄埔区选择绕村而过》)

以用促保,让传统村落历史文化古遗存“活”起来。

黄埔区传统村落保护利用传承弘扬中华文明优秀传统文化

黄埔区莲塘村是中国传统村落、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保留了最早始建于宋代的12口古井、建于清代的时四陈公祠以及鸿佑家塾、秀昌书舍、友恭书室等岭南特色古建群落和2条街、11条巷道等古遗存。在传统村落保护和活化利用中,经过精心修缮,科学运营黄埔区传统村落保护利用传承弘扬中华文明优秀传统文化,合理利用,莲塘村利用传统风貌建筑打造“链咖啡”馆、“荷塘月色”茶室、“爱膳莲塘”餐厅等,引入九佛莲塘“懂通实”活力馆、莲塘家风馆、黄埔图书馆莲塘分馆等文化设施,形成生态、耕读、田园生活、游憩等多元体验,吸引了越来越多在外打工的年轻村民回乡创业工作,古村处处散发出新的活力。在“链咖啡”馆工作的村民说:嫁到莲塘十余年,如今在风景如画的莲塘工作,非常幸福。

图片2.png

图片3.png

“链咖啡”馆(陈振宇拍摄) 黄埔图书馆莲塘分馆(陈振宇拍摄)

莲塘古村的老建筑改造,也为非遗传承提供了空间载体,推动了戏曲入村:少儿粤剧传承基地在莲塘村成立,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吴非凡老师时常带领学生在时四陈公祠内唱戏学艺,孩子们施粉黛、着戏服,在青莲戏台上展示着粤剧的艺术魅力。如今,千年莲塘村榕音回响,古韵绵长,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优秀传统文化正在往下一代传承。

图片4.png

图片5.png

左:孩子们在时四陈公祠内学习粤剧(陈振宇拍摄)

右:粤剧文化传人在古桥上舞动水袖(陈振宇拍摄)

共同缔造,众人事情众人议,共保共用共传承。

2022年4月,黄埔区九佛街道组织开展“九佛九人谈”系列专家座谈,邀请专家、学者和各界人士到莲塘村,在古榕树下谈文化,叙发展。同时,引导企业入驻,开展公益活动,积极探索传统村落可持续的运营模式,让古村美起来,产业兴起来。莲塘村的变化,获得了央广网、澎湃新闻、南方日报、广州日报等多家主流媒体的关注,进一步展示宣传了莲塘村传统村落的传统文化和今朝变化,让历史文化保护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图片6.png

黄埔区传统村落保护利用传承弘扬中华文明优秀传统文化

“九佛九人谈”暨“十古”保护与活化利用座谈会

在莲塘村大榕树下举行廖志远摄

技术赋能,强化历史文化遗产动态监测能力和水平。

黄埔区积极探索“互联网+名城保护”新机制。首先是扎实做好基础性工作,目前已完成全区历史建筑的数字测绘建档工作历史文化古村落保护,传统风貌建筑的数字测绘建档工作也正在积极推进。今年初,又与百度地图合作,将全区历史文化街区(1处)、历史风貌区(1处)、传统村落(11处)、历史建筑(18处)、传统风貌建筑(178处)在百度地图上进行标注,用贴近群众的现代数字化手段将历史文化保护对象呈现到公众面前,融入日常生活,推动全社会“共享共保”。目前,黄埔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办公室还正在开展历史建筑实时监测系统建设工作,完成后将实现对历史建筑的消防、结构安全、水浸、沉降等情况进行24小时实时监测,并可随时将危害历史建筑的异常信息推送至相关单位,进一步提高历史文化保护工作的科技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莲塘村百度地图位置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