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老师:理学思想的提出与解决问题

理学思想的提出

以前给大家讲过儒家的发展史,讲到宋代是理学之初。任何一套哲学理论,都要经历两个过程。一个就是提问题,一个就是解决问题。在理论形成初始,如果能被人重视,第一个的条件,就是要对前人的理论提出质疑,要提出问题和主张。

这里要指出两个人,周、张。周是周敦颐,又叫周濂溪;张是张载,张横渠。周敦颐特别有名的著作,《太极图说》和《太极通书》;张载的著作,有《西铭》和《正蒙》。这些著作都是两位的代表作,因为所提出的理念,被后世的“二程”、朱熹、陆九渊所继承和发扬。到了朱、陆相争时,代表周、张的问题直接出现分野。到了王阳明时期,被称为理学之集大成时期,也就是到了顶峰。从王阳明之后,理学开始走下坡路。从周、张最初提出问题,到王阳明后来解决问题,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当解决问题的理论已经论完了,接下来就看谁实践得好了。但事实是,没有人再接续儒家再兴的大旗。大家先听我讲,然后再判断,我秉持的是什么理念。

《太极图说》主要描述的,是“无极而太极”,由“太极”到“两仪”,由“两仪”到“(阴阳)五行”,这样你会发现,它是不是偏向“唯物”啊?在中国的物质性探讨,就是太极、阴阳五行的探讨。这种理念,会走向“格物致知”,就是,穷究天地万物之理。朱熹一直强调这点,陆九渊就会不太支持这一点。《太极图说》描述物质居多。《西铭》描述人的心性居多,“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它强调的是,“立心于己”,而不是“格物于外”。“格物于外”,就是《太极图说》,都“外”到什么程度了?“外”到非常玄渺,到了宇宙之源,万物之初。说得都太远了。所以,“二程”不愿继承这一理念,他们认为,如果一上来就穷追宇宙的源起,太不切实际了。

你们听出来什么没?跟西方人,哪里不一样?为什么咱中国古代科学家会少啊?(答:实用主义)对了。主流思想界不进行支持,中国人本身的探险、探索精神就弱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强调“稳”。儒家思想对我们的影响非常大。先秦以前的古人,身上是带着一股“古朴的锋利”的。重剑无锋。中国的古人,过去是“重剑无锋”;后来,随着帝王制发展,慢慢会开始压抑人们的想法,出于社会稳定的考虑。从小就开始灌输忠君爱国,“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小雅·北山》)等“一切向君王看齐”的理念。这样,人就不能“跑出去”了,要“跑出去”南怀瑾老师:理学思想的提出与解决问题,就是“化外”之“野人”(“化外”之民一般指文化普及低的地区的人,多指儒家文化普及率很低的民族或部族。“化外”指政令教化所达不到的地方),就不是“中央国土”的人了。这样的结果是,中国人特别容易务实,这种“务实”使人越来越走向“内”,而不向“外”。西方很早就能出现像伽利略、布鲁诺等科学家,布鲁诺宁可被烧死,也要提出自己的理念;哥白尼,即使大家都闷头不敢说话,他也敢说……那时候,中世纪宗教裁判所的那种猛鋭,不比中国封建朝廷还厉害啊?可是,西方还能涌现那样的科学家。中国不涌现,不得不说,与主流思想界不鼓励冒险、探险,不鼓励“打破”有关系。

企业管理里,制度建立,需要“守”,但一定要具备第二个力量,就是“破”。守、破都得说,否则,成了也会败。

《西铭》里,张载就提出了关于“性”的理念,对此,周敦颐和张载没有特别大的分歧。当周敦颐一方面在说《太极图说》的时候,又在《太极通书》里讲心性之说,描述人的心性发展。张载在《西铭》中描述心性时,又在《正蒙》中描述“阴阳”。在他们这两位鼻祖式的人物提出理念的时候,物质和心性并提。为什么呢?钱穆先生,大学问家,有所总结。

理学思想的两个重要问题--“万物同体”和“变化气质”

理学发展在这个时候提出的两个问题,一个叫“万物同体”,就是如太极、阴阳等理念所描述的。比如,“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无极之真,二(指阴阳)五(五行)之精,妙合而凝。”(《太极图说》)这是不是都是“万物同体”的理念?我跟你,你跟我,我跟万物,天地与我,强调的是“万物同体”。如果有人像周敦颐那时候一样,先抛出来“万物同体”这个理念,但是不证明。后世的理论家,提出的就是,怎么去理解它。比如,朱子也讲“万物同体”,但是他强调的是,如果从“格物致知”的角度来说,可能一辈子也证明不了。朱子就提出,信古人的,不就行了么;相信古圣先贤的,不就行了么。“信而好古”,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这是朱子的理念,记住了!陆象山和他的哥哥陆梭山称,古人的也不可尽信,那信谁?自己的心。“天地同此一心,万物同此一理”,“心即理”,所以讲,“立心于己”。违背吗?不违背。只不过在心性上同。

全世界关于“万物同体”的理念,无外乎分三个方面:一、神创论。“万物同体”在这个意义下讲,就是,万物都是从神那来。二、原子论。从物质的基本单位上去“同体”,这是物质的理念。三、佛家的“三界唯心,万法唯实”。从心性上去统一。此心如镜。宗教的路子无外乎是从这几项来解读。跟我讲过的“物质-能量-意识”模型说的没什么区别。

朱子和陆子的区别,是不是也很简单?陆子是从心性上去统一,就是说,万物跟我们是同此一心的。那我把我这“一心”研究明白了,那“万物”不就研究明白了么。朱子主张“穷万物之理”,这是“格物致知”,而不是走“诚意正心”之路。但是,他自己也意识到一个问题,也就是,可能穷此一生都没有办法格物致知的。怎么办呢?“信而好古”。

什么是“学有所成”呢?即“变化气质”。这就是理学发展提出的第二个问题。我们常说,你的气质精神要有变化,修学才叫有所成。儒家也认识到这一点。比如说,你说话语气很急,但是,想通过修学改变这种习气,让自己的语气变缓,这就叫“变化气质”。儒家认为,学有所成,一定会带来气质精神之变化,气质精神之变化是为“有功”,否则,学无有功。这些老夫子,谈来谈去,就围着两个问题,“万物同体”和“变化气质”。“变化气质”叫“修养论”。“万物同体”是“哲学物质论”。是不是一个偏向“方法论”,一个偏向“主义”(主旨思想)啊?

后来儒家走向了哪个方向?就是“变化气质”的“方法论”。这种“方法论”之集大成者,就是阳明学。阳明学以简单易学著称。我没跟你们讲阳明学的“用”,所以听我的课没感觉出来简单。我给大家描述的都是历史、文化,没有把阳明学,下降到“用”上来。现今人大多把《鬼谷子》、孔孟之道、阳明学等,作为“用”,却不知其“所以然”,用的时候,会走好多的弯路。

理学的传承关系

朱熹,是理学之集大成;到了王阳明,是心学之集大成。刚才我说这段话时,是钱穆先生的观点,在他的整理之中,认为,他们都是一派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可以统统归为理学。然后他认为,理学之大成是王阳明。我把脉络给大家介绍一下,究竟谁是集大成者,大家自己去判断。

首先,周敦颐和张载,两个人的著作中,虽然各有代表性,一个是《太极图说》,一个是《西铭》,但是这两人在讲道理的时候,物质和精神,其实是一起提的。他们没有轻忽什么。可是到了“二程”的时候,有了变化。得有人继承这些理论。“二程”跟他们都有亲属关系。“二程”有个特点是,他们受了周敦颐的影响,不出仕,不当官了,一心承继圣人道,这是我以前特别讲过的。能当官,可是不当。他们认为,人生志向,不是当官,不是读书出来之后报效朝廷,而是承继圣人之学。这是关于“二程”。那张载著名的话,大家还记得吗?“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与“二程”的理念一致,相当于是“圣人道”。而我跟大家解释过,为什么他们会这样?

这涉及到,不同年代读书人对待“出仕”的态度。

孔孟之时,有志之士想出来当官,没人要。

汉唐之时,是出来当官了,但又跟君王制度发生极大冲突。读书人想以天下为公,帝王想以天下为私。两者之间互相较量,最后结果是以儒家失败告终,这样就到了北宋之初。

北宋初,读书人就说,“我不出仕了!”内圣之道和外王之道并高,既然一起走走不到一块,那就分开,你走你的,我走我的。后来涌现了大儒、鸿儒,不出仕,不当官,但是却是学界领袖。后来我们所说的学派领袖,都属于这一类。官不大,但名声极大。在民间,以思想界领袖的身份,甚至可以干涉朝廷。但是,这种干涉也是微弱,毕竟是在野和在朝的关系了。那个时候,也是君王制(势力)最大的时候。

所以,“二程”的思想,一定是在当时影响到了读书界。

“二程”之后,很少会讲“格物致知”了,更会偏向内心。他们讲了很多修身养性,与“一心”参悟天地之道的道理,把修行功夫用到“一心”,而抛弃了周敦颐的《太极图说》。所以,“二程”的主要理论,都没涉及《太极图说》,不从阴阳五行的角度阐释理学。这是个重要抉择。

比如,大家对“仁义”的“仁”的认知。有专门的《识仁篇》。“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以诚、敬存之而已……”存的什么心?仁心!儒家说“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就一个“仁义”的“仁”,“人与万物同体”。所以说,怎么达到“与万物同体”?去理解“仁义”的“仁”字,把“仁义”存于心,这就叫“居敬持仁”,以诚敬之心,“持仁”。去体悟它,就可以了!是不是偏向于,把“万物同体”这种“格物致知”的理念,落到“一心”?一旦立于“一心”,心学,是不是出来了?一人,一心。一人之心,即天地之心。一物之理,即天地之理。“二程”一旦提出这种理念,就知道,后续在继承时,陆九渊(陆象山)的理念早就有渊源。就是刚才说的,中国的实用主义。我们把功夫都用在内修、内养,养德的功夫上来,对万物道理的开拓进取,就差了。所以,中国古代的很多科技发明,都得向道家去求教。因为道士炼外丹,得研究物质的道理。有些古代自然科学发明,都是道家去研究,儒生不研究。而且,儒家排斥、小看这种术算之学,所以南怀瑾老师:理学思想的提出与解决问题,对科技发明方面,中国没有给予重视。

王阳明学说重“修养功夫”

我们的理念,走向了“修养功夫”,而王阳明主要提的,就是“修养功夫”。这方面,越简单易行,学的人越高兴。我们这的学员,也特别希望,听一节课就能上手。我知道, 听一节课就能上手,第二节课不用来了,不是?我得让你多来。

一旦儒家提出心性之说,日后禅学思想、道家养性的思想跟它结合的地方,就更多了。儒释道的合流,会更容易。所以,儒释道的分野,是在形式上。形式上,道士“驱鬼”,这事儒生不干;和尚举行法式、超度,这事儒生不干;儒生上朝,这事佛道不干。所以,形式上,不同意合流;但是在思想上,就能合流。因为思想上,摈弃了一些前人想不明白的东西,蔽障去除了。只要一个人不是一边当着和尚,一边想着当官;一边当着道士,一边想当和尚……只要不是在形式上搞这种形式上的东西,聊天时就互相不冲突了。这是理学心性之说的一个贡献。

“理学”提出的背景,“理学”跟儒家的关系

一人之心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即天地之心;一物之理,即天地之理。“理学”参研的,就是天命、天理之间的关系。我们一直说,天理、道理、情理,那个“理”,就是儒家所说的“规律”。这个大的“规律”就是,天地宇宙是怎么来的。这是《太极图说》说的。由大的“规律”演化到个人身上来,就是怎么用这套规律待人处事,安身立命?这都叫“理”。“天理”往下落,就到了“道理”、“情理”。“天理”,就是儒家所说的天人合一的大的理念。到了“道理”层面,就是“仁”,以“仁心”、“仁义”之心,同万物合为一体。强调“仁”作为同万物相处时的道理。继续往下落,就到了“情理”,“礼义”的“礼”,“礼貌”的“礼”。后来,儒家提到的“理学”,就是从这里来的。后来,从修养的功夫上说,“一人之心,即天地之心”,“一人之理,即万物之理”,所以说,“心即理”。人,是心、理合一的。心,自己是不是知道?理,该怎么做,是不是应与万物相合?那好了,心就是理啊,把自己的心研究明白了,和万物的理,不就通达了吗?

所以,后来出现了心学,就是在“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人的“心”,就是这个“理”,这就是理学又上了一步。朱熹是南宋时期人,王阳明是明代人,理学从提出,到朱熹的集大成,到王阳明时心学集大成。心学,是从理学分出来的。他们共同都称为“理学”,因为,他们都有同一个渊源--二程,而二程的理念,又渊源于周敦颐和张载。

理学之鼻祖,是周敦颐、张载,理学初步提出者,但还说不上是“创立”;

理学的创立者,是“二程”,程颐、程颢;

理学之集大成者,是朱熹;

心学之集大成者,是王阳明。

儒家学说,据我总结,分三个阶段:

第一,先秦之前的儒家,以孔子、孟子为代表,可以兼带上荀子。

第二,从汉到唐,是儒家理论的实践阶段。从叔孙通、董仲舒,到唐代王通等等,共同提出的理念,然后就是宋朝了。

第三,宋明理学。

这个脉络是按朝代走的,我讲过这么划分的道理:提出理论,但没实践;有实践,理论再发展;实践结束,理论继续发展。共分这三个阶段。(日后有这部分的专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