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馆 长宁民俗文化中心

上海长宁民俗文化中心位于上海西部“民间艺术之乡”——新京地区。位于天山西路201号,毗邻上海动物园和虹桥国际机场民俗文化馆民俗文化馆 长宁民俗文化中心,与地铁2号线北新泾站隔街相望。该中心隶属于上海市长宁区文化局,是全资国有机构。其前身是成立于1991年5月的上海市长宁区新京文化中心。2004年11月,经区政府批准更名为上海长宁民俗文化中心,成为上海市第一家经营特色群众。它也是一个文化机构,也是全国第一家以民俗文化命名的主题博物馆。中心建筑面积65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有剧场、歌舞厅、梨园、茶室、阅览室、表演排练厅、文化展厅等活动场所,还有趣味镜、立体模型、民俗老街微缩景观。参观游乐设施。博物馆定期举办相声大会、话剧鉴赏、民谣说唱、知识讲座、文化沙龙等文艺活动。所有设施和文化活动均免费或低价向居民和游客开放。无论老少,都能在热闹的民俗节目中享受一场具有传统民俗风情的文化盛宴,体验多元文化的独特魅力。多年来,中心以弘扬民族遗产、传承民俗文化、发展民俗艺术为己任民俗文化馆,坚持围绕民族民俗文化传承与保护的主题开展工作。民艺队已发展出800余人的街头表演队和100名身怀绝技的民间艺人表演队,组织策划了春节、元宵、端午、七夕、中秋、腊八等传统民俗节日,并参与社区和学校的文化共建活动,甚至将民间文化和民间艺术引入涉外社区,为展示和弘扬民族文化精神打开了新的窗口。作为长宁区民俗文化建设的龙头民俗文化馆民俗文化馆 长宁民俗文化中心,中心承担着保护该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任。近年来,中心先后发掘、整理并成功申报了江南丝竹、上海戏曲、西郊农民画、法中牡丹嫁接技术等20多项市、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该局将其命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如今的长宁民俗文化馆不仅是展示民俗艺术、民俗风情的形象窗口,也是培养民俗艺术技能、传承民族技能、研究民俗文化、孵化民族文化产业的多功能实体单位。 “人的感情与古乐相连,民间艺术是人文的。”长期以来,长宁民俗文化中心一直以“与民同乐”为宗旨,以“人文天下”为宏大宗旨,“立足上海,面向全国,走向世界” ,为保护民俗文化瑰宝,传承民族文化基因,传播中华文化精神,奋发有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