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尼山世界儒学高峰论坛在曲阜成功成功举办

9月26日下午,尼山世界儒学高峰论坛在曲阜尼山成功举办,来自中国、美国、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40余位专家学者聚焦“儒家文化圈与东亚现代化”,通过主旨演讲、圆桌论坛的方式探讨儒家文化的历史影响及对东亚现代化的重要价值。

北京大学哲学系人文讲席教授安乐哲以“儒家文化与当前全球性挑战的应对”为题,认为在儒家的个人成长过程当中,家庭是必不可少的基石,“孝”则是作为一个基本的文化单位存在的。而在反思儒家哲学作为生态地缘政治秩序的资源时,我们必须要充分地重视家庭、政治和全球秩序之间所获得的感知同构性。他进而指出儒家“和而不同”理念是一种包含在关系公平核心价值观中并实现多样性的包容性多元主义,可以替代支离破碎的相对主义。

韩国国立安东大学终身教授李润和探讨“‘人伦日用’和‘天下归仁’及其现代意义”,认为最基本的现实世界便是由日常生活构成的生活世界。但是我们往往忽视了生活世界的重要性,沉浸在理念化的世界、客观化的世界中。近几年,全球大流行事态切断了我们的日常生活,通过深刻思考自己的存在和世界的紧密关系,意识到“我”在世界中的存在并不是作为孤立的个人而是同无数的关系一起存在的。因此,我们将重新审视构成生活世界的日常意义,以及日常生活和日常生活中相关秩序规范的意义。与此同时儒家思想体现在哪些方面,通过与这些秩序相关的“克己复礼为仁”和“天下归仁”,简要地观察以个人自觉为基础的价值和实践如何扩张为追求“公共善”的人类普遍价值。认为“天下归仁”命题可以成为反省霸权主义,建立普遍性、兼容性、共生性世界体系的重要思考的基础。

台湾政治大学中文系名誉教授董金裕以白居易《慈乌夜啼》为例,探讨“儒家教孝与文明交流互鉴”,认为白居易所述慈乌之反哺其实并无生物学依据,但其影响深远且效果显著,这是因为教孝固然依赖理性,也需要具有深刻感染力的感性作品,亦即必须兼具理性与感性,才能克尽其功。而针对儒家推爱思想则与墨家的“兼爱”进行了区分,指出儒家不仅讲己立立人、己达达人儒家思想体现在哪些方面,还要关照万物和生态环境,这种推爱思想看起来不如兼爱,但其实是最可贵、最合乎人情也最能够做得到的。

儒家思想与东亚现代化

全国政协常委、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兼《文史哲》主编、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王学典教授作为论坛学术主持人,针对“儒家思想是怎么样推进现代化的”这一命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认为儒家思想有三个方面在东亚现代化过程中推动了经济腾飞:一是儒家思想高度重视教育,为现代化提供了必不可少的人力资本;二是东亚人特别勤奋,始终以义务为本位,大家都承担着对家人、对国家、对民族的义务;三是东亚人尊重权威,秩序观念、等级观念、权威观念对整个共同体的发展必不可少。这三点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有力推动了整个东亚现代化的发展。他还认为儒家文化所倡导的仁爱思想、和为贵的价值观、天下大同的理念等是指导人类解决当下世界乱象、走出人类发展生存困境的重要门径。

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韩星教授以《儒家文化与东亚的现代化》为题,认为新兴儒学、政治儒学和社会儒学这三个方面构成了传统儒学的三元和合,在现代化过程中都需要转化。其中世俗性的儒家伦理对东亚现代化的作用特别明显,而这一点正好又体现了东亚现代化的东方特色。儒家文化在东亚的创新发展实践,不仅促进了东亚的现代化,也使得儒家自身在现代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因此当代的新儒学可以不断地阐发儒家思想的恒常性和普遍性,来应对当今中国和世界的问题。

马来西亚南方大学学院原校长祝家华教授认为儒家思想是一个“仁爱”的系统(文化)尼山世界儒学高峰论坛在曲阜成功成功举办,也是一个理性应用的表现,所以从思想的角度它对现代化持批判式肯定的立场,其实践理性的内在要求就是要开拓并实现这个现代化。所以东亚现代化是在接受西方的好的现代化同时展现出东亚道德理想的传统,对现代化的批判性肯定与超越,走出了真正东亚的现代化。

韩国儒家文化研究院院长郑在根指出,儒家思想是14世纪末朝鲜王朝的治国理念,同时也是百姓生活文化的主导理念,目前儒家文化的密码仍然在支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对于韩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一是儒家思想对动韩国上下对教育极度重视;二是韩国儒家思想对公务员的清廉以及勤勉影响甚巨。儒家君子理念强调天下,如果只为一己私利是不具备担任公务员的资质的。

印尼和谐文化基金会会长黄愿字认为,儒家推重的大道是一个整体观、平等观、和谐观、生生观儒家思想体现在哪些方面,大道准确把握万事万物对立统一的自然规律,明了天地万物本来一体的根本真相,从而能够巧妙调节阴阳矛盾,使万事万物达到大体和谐,即大同的一家。儒家思想长期影响东南亚人民的价值导向与处世之道,在当今人类会重新审视及寻找现代化的新模式之际,东亚社会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

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魏义霞教授认为,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儒家文化的现代化,“两个结合”理论为儒家文化的转化创新指明了方向。从个人维度上来看(文化)尼山世界儒学高峰论坛在曲阜成功成功举办,儒家文化注重道义担当,也就是责任伦理,这个对我们国家的现代化,每个人都参与其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从国家维度上来说,以民为本、与民同乐,我们国家的现代化最主要是提高人民的福祉,为人民谋利益,这是我们中国现代化最基本的原则之一。在人与人、国家与国家的维度上,儒家讲仁学,特别注重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考,中国式现代化不仅关系中国的前途命运,它实际上也把它的责任、道义、担当延展到对全人类命运的参考和思考之中。

儒家文化与当前全球性挑战的应对

山东大学特聘教授林安梧认为,儒家离不开天地亲君师这五个字,天地是自然的共同体,亲是血缘人伦的共同体,君是政治社会的共同体,师是文化教养的共同体,而人自身,则是一个身心灵的共同体。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得很清楚,我们是用共同体的方式来面对自己,面面对家庭、面对国家,直至天下共同体。儒道佛三家的思想都强调要包容差异、多元和谐,这是未来世界的发展方向,也是咱们华夏民族的真正的责任与使命。

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伍晓明教授,认为论坛主题“儒家文化与当前全球性挑战的应对”可以解读为“儒家文化本身如何应对当前的全球化挑战”或者“儒家文化在我们所面对的全球化挑战中可以或应该发挥什么作用”,前者意味着儒家文化在所谓全球化挑战中觉得不舒服或者受到威胁,因而要进行应对,而应对则需要策略,后者则意味着全球化所提出的挑战是一个问题,而儒家文化则可以是这一问题的解决之道或解决之方。他认为,儒家文化正如任何传统文化一样,对于现代人来说,都是开放的思想和文化资源,如何利用这些资源则首先取决于我们如何利用这些资源来创造和建设我们的现代文化。

韩国孝文化振兴院、圣山孝大学教授金德均,关注了生命尊重和自然保护以及孝文化解决老龄化社会问题这两个论题。他认为全球变暖和环境污染可以通过儒家的天地合一、尊重生命、保护自然环境的思想理念来解决。

山东社会科学院国际儒学研究院院长刘云超研究员,特别强调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品格,认为当我们面对困境和挑战的时候,应该迎难而上、奋发图强,而不是怨天尤人、萎靡不振。针对儒家文化如何应对现代文明的挑战这一问题,他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自我调整、转化和革新。第一,与时俱进和与时偕行是儒家文化题中应有之义,历来都有。第二,这种创新求变的精神也就是自强不息的精神,只有自强不息,才会主动地去自我批评、自我批判,然后才能革故鼎新,进而不断地创新求变,我们的文明才能够自强不息,从而乃至生生不息,永续发展。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东北亚研究中心首席专家方浩范,认为儒学相对来说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儒学走出国门得益于全球化的过程,但是现在遇到的不是全球化挑战的问题,而是逆全球化的挑战,也就是说全球化在中国走了40多年之后,西方国家实行的逆全球化阻碍甚至杜绝中国思想的传播,导致了我们的儒学又重新面临一个新的问题,如何去传播?如何去给它定位?这是儒学在现代发展中遇到的一个重大挑战。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赵琳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