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历史 台湾高中历史教科书对抗战的描写:国军正面战场描述极为简略远不如大陆教科书

今年是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近年来,大陆逐渐肯定了国民党在抗战中的积极作用。与此同时,不少内地网友也对两岸对峙的态度感到好奇。对此,观察者网编辑整理了1998年和2004年两版台湾历史教科书中有关抗战的章节,一一听编辑。

当年的台湾历史教科书

1945年台湾回归祖国后,台湾原有的“帝王教育”转变为国民党式的中华民族主义教育。当地中学教育制度与大陆相同,分为初中(台湾称为国民中学)和高中两个阶段。 ,但无论初中还是高中,历史课都是必修课。陈水扁之前,台湾学生高一学习中国历史,高二学习外国历史,都是文理科的必修课。

1988年以前,台湾各级教科书由“国立编译研究所”编写。 1988年,虽然台湾开始逐步开放民间编写教科书,但在网上广为流传的台湾历史教科书也在1998年由“国立编译所”出版,同样如此。 2002年之前的台大联考科目教材。为了配合国民党当局“反攻大陆”、“以民三观统一中国”的政策,当时的教材自然就被填满了各种明目张胆的反共思想语言。

2002年,台湾教育行政部门决定全面推行“审批制”教材,完全由私营企业发行。目前,台湾的教科书由私人公司出版,并由学校选择。 15年来,台湾当局在2006、2010、2012年颁布了三个大纲。同时,台湾教育厅要求各学科的课本必须按照教学大纲编写,而台湾现行的高中历史课本主要以翰林出版社、三民出版社、南一出版社等8个版本出版。和康熙文化。

现在台中历史课本有很多版本

1998年和2004年的教科书:都提到了抗战

在抗战问题上,1998年版专门为抗战八年专门设了一章,包括“抗战的爆发及其初步情况”、“中国及其同盟国”各国并肩作战》、《中国抗战精神与成就》等三节后,小编的视觉长度接近一万字;与此同时,观察者网的主编刚好有一本2004年修订出版的康熙文化一书,得到台湾中学历史中华文化大学历史系教授王忠福教授的认可。教科书第二卷。在这本教材中,抗战的内容主要在第十七章“抗战与中共政权的建立”,描述了抗战的爆发,抗战时期的内政。日本战争、抗战时期的外交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合而为一。 , 抗战结束, 抗战意义与回顾, 抗战时期国共关系。

与1998年版教材类似,2004年康熙版教材肯定了抗战和国防战争的性质,认为战争“考验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和耐力”,支持东北、台湾、澎湖回归祖国。第98版教材也用约1000字来形容台湾人民对祖国的记忆和对日本统治的不断反抗的事迹。此外,两版教科书都提到了在抗战时期废除中英、中美不平等条约的成就。但与98版不同的是,康熙版教科书对对抗的描述大幅缩水,总字数减少了约3/4。

正面战场更简洁的描述,一如既往的抹黑八道

在第98版教材中台湾历史,正面战场描述是对对抗爆发的更详细描述。淞沪、新口、徐州、武汉四大战役都提到了。四行仓勇士、台儿庄大捷、韩福渠枪击等抗战经典事迹,也详细描述了当时国民党政府的对外政策。至于被大陆网友广泛阅读的关于国民党军队在抗战胶着和反攻期间正面战场表现的描述,98教科书比较简略,只提到了长沙之战还有湘西之战,不过字数不多,总不超过200字。

第98版教材中正面战场早期的部分描写

2004年康熙教科书在讨论抗战战场时,也提到了卢沟桥事变、淞沪抗战、台儿庄大捷、南京大屠杀、武汉战役等。不过,与1998年的教科书正面战场表现堪比对抗初期的论文不同,康熙教科书中这些标志性事件的篇幅更短,总共不到1000字此外,康熙的教科书甚至没有提到长沙之战等正面战场的经典战役,这无疑是一种强烈的讽刺。

康熙教科书对战争初期的描述

1990年代,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大陆对国民党抗战的评论开始逐渐中立,但同时台湾的历史教科书并没有给八路军和新四军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敌后抗日战争给予客观评价。 1998年,教科书将八路军和新四军定性为“表面服从政府,暗中扩张权力”。他们没什么好说的,经常偷袭国军背后的肘部。”皖南事变的解释也与1998年版教材几乎一致。

第98版教材描述了八路军和新四军抗战时期的表现。这也是整本教科书的全文,描述了八路军和新四军在抗战时期的表现

04版教材描述八路军和新四军在抗战中的表现,也是中共抗战表现的全文

p>

另外,1998年的教科书和2004年的康熙教科书都没有提到八路军和新四军在8年抗战中与60%以上的日军作战,全军覆没。中国大陆有近一半的日军,以及几​​乎所有的伪军。 同样,观察者网的编辑在两版教材中也没有找到关于平型关之战和百团之战的几句话。

打折的“国军”黑历史

抗战八年台湾历史,相当一部分国民党官兵表现出色,捍卫了中国军人的荣誉。这是任何人或任何势力都无法否认的。但同样,8年抗战前线战场上的国民党形象也不是全天候的“威光正”,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国民党军队在战场上向日本军国主义投降这样的“国军”构成了战场上的假象。几乎是整个军队的力量。在大陆的网络上,不少网友似乎忘记了这个事实,但在台湾的历史教科书中,除了汪精卫叛国投降外,几乎没有国民党投降的描述。 “黎明前的黑暗”。

关于国民党军队的组建和大规模投降的情况,98版教科书和康熙的教科书几乎没有提及。 98版教科书仅300字左右描述了汪精卫叛国投降的内容。 2004年,康熙版的教科书只有几十个简单的字,一笔一划。至于其他在战场上投降的国民党军队,98版教科书一个字都没有,2004年康熙版教科书也是如此。

98 教科书描述了叛徒在与他们的战争中的行为。小编还要说一件事,这一小节紧接着就是上面提到的“中共破坏抗战”

04 教科书描述叛徒的行为,叙述马虎

同样台湾历史 台湾高中历史教科书对抗战的描写:国军正面战场描述极为简略远不如大陆教科书,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的僵持中也经历了一些严重的失败,其中最著名的是导致日本完全开通“大陆交通线”的豫湘桂之战,曾经威胁西南大后方。 1998年版的教科书没有回避当时震惊国际社会的崩溃。它提到了1944年的衡阳、全县、桂林、柳州的陷落,并以衡阳保卫战为代表案例台湾历史 台湾高中历史教科书对抗战的描写:国军正面战场描述极为简略远不如大陆教科书,称之为“黎明前的黑暗”。

后世史学界认为,国民党军队准备不足,对日军战势和情报的误判,是豫湘桂战败的重要原因。关于豫湘桂之战的原因,98版教科书和2004年康熙版教科书对国民党自己的问题只字未提台湾历史,却不约而同地把责任归咎于美国等盟国,认为援助物资不到位是1944年大溃败的原因。至于豫湘桂会战的后果,第98版教材还特意补充:这场战斗,为中共创造了获利的机会。”

98本教材中的豫湘桂之战

关于美国援助的作用,两本教科书都提到,在美国援助到位后,国民党军队开始了一系列反攻。 98版教材还描述了1945年国民党军队接受美国援助和补充后的情况。今年5月,他在湘西芷江保卫战中取得胜利,击退了日军的事迹。众所周知,1945年5月的日军已经衰落,湘西战役也以中日两国恢复到战前状态而告终,但至于为什么得到美国援助的国民党军队,只能恢复到战前的状态,没有立即追究。西山没落的日军,第98版教科书——还是没提一个字。

当然,这两本教科书都提到了一个故事。当美军在太平洋作战中取得胜利时,国民党军队原计划8月对广州和九龙发动进攻,但日本于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原定的广州战役被取消。

04版教材中的抗战结束

未来的台湾学生还会了解抗战吗?

必须承认,近年来台湾历史教科书的写作要求和结构设计有很多值得大陆学界借鉴。历史教科书也不例外。 2006年以后,“国史”分为“中国史”和“台湾史”两部分,形成了先谈“台湾史”,后谈“中国史”,乃至“我国”的畸形局面。教科书都曾被“中国”取代。

台湾教科书出现“不当用语”

2008年国民党重新掌权后,两岸关系大为改善,“台独”威胁大减。但新版高中历史课程仍将“台湾历史”与“中国历史”分开。教学大纲中的历史教科书对抗战的描述越来越少。例如,三民书店版的中国历史教科书,对八年抗战的描述只有16行不到一千字,内容与2004年康熙版的教科书相近。 .

在抗战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大陆的纪念活动正在逐步展开,但台湾纪念抗战的气氛却是逐渐减弱。当教科书在一个不完整、狭小的空间里描述抗战时,未来的台湾学生还能理解抗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