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讲究道统之道“中庸”的考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中国传统文化讲究道统,道统之道一以贯之,儒家道统思想是中华道统思想的主体,而“中庸”是整个儒家思想的核心与精髓。中庸之道蕴含的中正、时中、用中、中和、执中、尚中、权变等多重丰富内涵,日益为现代组织管理所采用,而其中蕴含的人本思想对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有本然的耦合情节和实然的价值叙事。

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中庸之道蕴含的中正、现代高校管理理论倡导人本、民主、和谐的理念,而儒家中庸之道的管理原则或方法,为这些理念提供了方法论基础。对于高校管理者而言,在谋划相关的管理制度时,应结合研究管理对象的实际,以高等教育有关法律法规等为根本,融入中庸之道的原则与方式方法,制定施行兼具人性化、灵活性和弹性的可操作性较强的人本管理规定及手段。

生根本然性:道统之道“中庸”的回溯考量

中国传统文化讲究道统之道“中庸”的考量

“中庸”思想逻辑发端于“中”字范畴,雏形初备于“中道观念”,范畴奠基于孔丘,哲理升华于《中庸》,内涵阐发于孟荀,体系完备于《易传》。其内在逻辑经由认识论、方法论、本体论、道德论的演绎历程,其后遭遇唐宋元明清,得以继承与发展。挖掘其发展进程中阶段性理论的管理学意蕴,赋予现代意义,将为当代高校管理的进步与发展提供奠基性的基石。

追根溯源,“尚中”的概念起始于西周时期,殷周金文中的“慎中其罚”,“不中不刑”,《尚书》《诗经》和《易经》中的“中行”“中节”“中道”“中正”等概念中的“中”均可解读为“尚中”“贵和”,这些作为“中庸”思想的萌芽,还处于认识论的范畴。孔子进一步使之升华到道德论层面,上升到哲学高度,提及“中庸之为德也,甚至矣乎!民鲜久矣”;而其“执两用中”“过犹不及”“叩其两端”“无可无不可”则是居于方法论层面之上儒家思想地位的变化的因素,体现了一种处理问题的思维方法。之后,《中庸》提及:“中也者,天下之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朱熹解之为:“大本者,天命之性,天下之理皆由此出,道之体也。达道者,循性之谓,天下古今所共有,道之用也”,此中的“中庸”思想已为本体论的层面。此外《中庸》中还提及“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中节谓之和”,将“中庸”与人的本性对接,此为人性论的层面。“中庸”在其衍义进程中从诸多层面所构建的逻辑体系,是其它道统之道只能望其项背的,而其从认识论、道德论、方法论、本体论以及人性论等层面的衍义均孕育着丰富的人本思想与管理思维,这一理论至今仍然存在重要的借鉴意义。

读解应然性:缘于人本管理共通性的融合

从管理学的角度来看,中庸之道将人本身作为管理的基点与核心,强调人的天性中道德自律因素,强调个人修养。如上所述,孔子主张从两个极端中寻求中正而不偏,认为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度”,反对 “过”和“不及”,要达到适合事物的合理状态,强调具有“中庸”美德的人就是要善于把握事物的“度”。中庸之道强调在解决处理问题、协调关系时要摒弃只关注自我本性的问题,要能尊重、珍爱他人;而人本管理同样要求从人的本性出发,肯定人的价值,尊重人的个性,凸显人的合理需求,以合乎规律、规范的规章制度,推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趋于和谐,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二者在价值内涵上存在着异曲同工之处。以中庸之道蕴于行政管理,构建人本管理模式,防范可能出现的过犹不及之类的问题,调适过激情绪和不良心理倾向,缓解调和化解矛盾,协调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在民主祥和的氛围中实现管理者和管理对象的融洽共处,有利于进一步营造和谐与稳定的育人环境。

中国传统文化讲究道统之道“中庸”的考量

对接实然性:中庸思维方式在现时代高校管理语境中的价值建构

孔子最早把“中庸”合称成为一个范畴,提及的“中和”“执中”“时中”和“以中为用”,较多地倾向于一种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在管理语境中有着现时代的意义中国传统文化讲究道统之道“中庸”的考量,但其中内蕴的不足与缺陷需要赋予现时代的内涵加以改造与运用。

思维方式的奠基:“执中”和“时中”的异质互动。“中庸”作为一种思维方法兼具“山之静”的原则性与“水之动”的灵活性,也即“执中”和“时中”的静动统一。孔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行。”《中庸》曾引其言,孔子称道舜:“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而竭焉”;并提及“师也过,商也不及”,包括“叩其两端”“执两用中”“过犹不及”,谈的均为恰当、适度、适中的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时中”,“随时可以处中”,即为具体的时间、地点、条件发生变化时,其应相应的发生合时、合理、合宜的变动和调整。孟子曾提及:“嫂溺不援,是豹狼也。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乎者,权也。”“执中无权,犹执一也;所恶执者,为其贼道也”中国传统文化讲究道统之道“中庸”的考量,《中庸章句》中:“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其倡导的是一种因应时变的“与时俱进”“与时偕行”的思想,体现一种合乎条件变化的变通性与灵活性。

从“尚中”到“中和”:中庸思维方式在高校行政管理中的逻辑进路。中庸之道蕴涵着“正—反—中”的辩证思维方法,其中,“执两用中”即“无过无不及”,“时中”“尚权”即“无可无不可”,体现了动态与静态、“原则性”和“灵活性”的辨证统一,其以尚中为逻辑起点,以“执中”“时中”为方式方法,以“中行”“中正”为规范原则,进而实现“中和”的目标。反映在学校行政管理上儒家思想地位的变化的因素,管理手段和方式既要“尚中”,又要“尚权”,既要因时应势而变,又要保持一定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注意相对的稳定及应有重点;要坚持“执中”“时中”,找准对管理的影响更大的因素,对组织有更大效益的管理方法,施行适中、适度的管理措施;要坚持“中正”的规范原则,正确处理“修己与容人”“立己与立人”的关系, 激励调动被管理者的积极性,推动管理秩序的正常运转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进。对于管理者而言,要遵循灵活多变的原则,提升驾驭“权变”的管理能力,发掘学校管理活动的现实实践基础,在掌握教职工心理及其行为规律的前提下,从学校事业发展的实际及教职工的需要出发,增强对预知变化的前瞻性,因时、因地、因事、因人而随机应变,通过计划、决策、组织、协调、控制等方式,施行“德法兼济”的中庸智慧,把组织意志变为人们自觉的行动儒家思想地位的变化的因素,进而实现“中和”的管理目标。

中国传统文化讲究道统之道“中庸”的考量

融汇可然性:高校人本管理模式建构

作为一项管理体系的系统模式构建,高校行政人本管理需要外在的激励约束与自身内在的基质发掘有机的融汇融通,涉及不同层次的管理者的共同参与,不断激发其内在的动力基因和外在的激励因素,以实现多种因素的融汇升华,以形成高校行政人本管理体系。这个体系的建构应然性的需要外部生态保障、外在需求定位、内在基质发掘、内部动机激发与内外动态逻辑平衡五个要素的融汇互动,与此相对应,也即实现顺道管理、激励管理、情感管理、自我管理和权变管理的“五位一体”,从这些核心要素出发,寻求各因素之间的关系逻辑,整合必备资源,多方联动,各个维度自成体系,但又彼此关联,使得高校行政人本管理体系成为紧密联系的统一体。而这又建基于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之上,“诚”而至自化、“诚则明矣”“尽人之性”“无可无不可”、无“过”无“不及”“宽猛相济” “惠而不费”作为“五位”重要的理论来源,其以“执中”“时中”为思想方法,以中正为规范的原则,目标指向“各守其正”,“节度适中”的定位和谐,最终是归宿到境界论的层面。由是,方可秉承中庸之道的价值内涵,赋予人本管理的传统意蕴与现代精神,实现管理者和管理对象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下同向齐头并进,以提升向心力、凝聚力与归属感来实现组织管理的目标的管理,进而推动学校教育系统内外以及内部各组成因素之间的协调与平衡。

“江河流日夜,代谢成古今。”中庸之道对高校人本管理有很好的启示意义。“中”凸显了管理的差异性和矛盾性,以“诚”而至自化推进生态化的顺道管理;“度”为推动管理的各要素有序推进、掌握火候,以无“过”无“不及”“宽猛相济”,实现寻求效率逻辑与感情逻辑动态平衡的权变管理;“和”即从内外部各要素整合资源、平衡关系,以“诚则明矣”“尽人之性”,推进情感式的柔性管理,以“惠而不费”,推进需求定位式的激励管理,寻求最优化模式;“诚”则为中庸思想的本质,“诚则明矣”“尽人之性”以推进情感式的柔性管理。“中庸”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其内蕴的积极内涵在现时代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新时代高校管理应然性地要求发掘其理论中的积极因素,经由现代精神洗礼和诠释改造,赋予时代气息和叙事模式,以期在高校人本管理的历程中焕发出新的光芒。

(作者:王强,福建工程学院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本文系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编号:]与福建省中青年教育科研A类项目[编号:]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