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老师:朱元璋孔子这个儒家先贤就越推崇!

南怀瑾老师:朱元璋对孔子这个儒家先贤就越推崇!

在我国历史长河里,有这么一位皇帝,白手起家,从一个平民百姓登基称为一位皇帝,没有很大的学识,就只靠自己的一身勇气打出天下孔子的儒家思想对中国的影响,他就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

朱元璋出身是一个地主家的放牛娃,是个没什么文化的大老粗。后来做了皇帝,要治理国家,就和起兵打仗的时候大不同了,所以平常读了很多书,在读到儒家著作时,他觉得孔子的《论语》讲的非常好,于是开始深究孔子的书籍,看的越多,他对孔子这个儒家先贤就越推崇。

这是为什么呢?

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儒家思想就一直是统治阶级的重要统治法宝,其中最受统治阶级青睐的就是一个“忠”字。孔子曾经对齐景公说过:“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句话后来认为是孔子提倡绝对忠君的重要依据。再后来演变为“君为臣纲”,“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思想始终贯穿封建王朝上千年。

南怀瑾老师:朱元璋对孔子这个儒家先贤就越推崇!

因为历代统治者都大力宣传孔子忠君思想,让老百姓奉为天伦,借此麻痹和欺骗劳动人民,让他们心甘情原的成为被奴役者,所以朱元璋认为孔子的观点太好了,可以帮助其控制群臣和百姓的思想,维护其统治。

在看完孔子的书后,他对其他的儒家先贤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迫不及待地深读了孟子等一些其他儒家学派代表人物的书籍,以求获得治理国家的帮助和参考。

但是有一次在翻看了孟子的书籍以后,突然大怒,立即下旨要将孟子的牌位移除孔子庙,说孟子不够资格配享孔庙。

南怀瑾老师:朱元璋对孔子这个儒家先贤就越推崇!

原因是他看到孟子的“对君不逊”的观点后,让他难以容忍。《明史》记载,朱元璋读《孟子》,看到“君视臣如草芥,臣视君如寇仇”句,说:“非臣子所宜言。” 朱元璋曾说“使此老在今日宁得免耶!”意思是:这个家伙要是活在当下能逃脱惩罚吗?

孟子的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朱元璋不能理解,因为自己之前是个农民,好不容易才登上皇位,对于这个位置的珍惜程度比任何先前的皇帝都多,竟然在孟子口中还比不上天下百姓,孟子将君主的地位降得这么低,把老百姓提得这么高。自然让朱元璋感到愤怒!

朱元璋要把孟子移出孔庙的旨意,自然让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大臣们觉得好笑,也觉得气愤,于是他们就悄悄利用朱元璋相信天命的缺点,在某一天晚上,告知朱元璋天空中的文曲星暗淡无光,恐怕是大凶之兆,大明朝即将有大祸产生。

朱元璋听到此话马上联想到会不会是因为自己将孟子的牌位移出孔庙的原因,觉得自己做的有点过分,所以为了躲避大凶之兆,立即又将孟子的牌位请进了孔庙。

但是,这个事朱元璋还没完。过了二十年,他还记着这仇,突然宣布要取缔《孟子》一书,四书改成三书,这件事因为群臣反对也没干成。

朱元璋退而求其次,书不能取缔,给他删减总可以吧?他亲自上阵,把《孟子》删掉了85条,搞出一本《孟子节文》,四书就从《大学》、《论语》、《孟子》、《中庸》,变成了《大学》、《论语》、《孟子节文》、《中庸》。

南怀瑾老师:朱元璋对孔子这个儒家先贤就越推崇!

《孟子》被删的章节主要有七类:

一、不许说统治者及其官僚的坏话--“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梁惠王上)

二、不许说统治者转移风气之责--“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一正君而国定矣。(离娄下)

三、不许说统治者应该实行仁政--“得百里之地而君之,皆能以朝诸侯有天下。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为也。”(公孙丑上)

四、不许说反对征兵征税和发动战争的话--“有布缕之征,粟米之征,力役之征。君子用其一,缓其二。用其二而民有殍,用其三而父子离。”“古之为关也,将以御暴。今之为关也,将以为暴。”(尽心下)“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溶于死。”(离娄上)

五、不许说百姓可以反抗暴君、可以对暴君进行报复的话--“贼仁者谓之贼南怀瑾老师:朱元璋对孔子这个儒家先贤就越推崇!,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梁惠王下)“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离娄下)

南怀瑾老师:朱元璋对孔子这个儒家先贤就越推崇!

六、不许说百姓应该丰衣足食的话--“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南怀瑾老师:朱元璋对孔子这个儒家先贤就越推崇!,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

七、不许说百姓应该有地位有权利的话,什么“民为贵孔子的儒家思想对中国的影响,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样的话要禁止。

这本《孟子节文》的生命力孔子的儒家思想对中国的影响,大概只延续到朱元璋驾崩。他死后,《孟子》全文又恢复了,在和《孟子》这本书的战斗中,朱元璋败下阵来。

但是,在和孟子思想的战斗中,可以说朱元璋获得了完全的成功,并奠定了中国之后几百年的封建统治思想,形成不同于春秋战国秦汉唐宋的明清体制。

所谓“崖山之后无中华”,现在看来,中国文化不是元朝打压下去的,元朝是个野蛮统治者,它更没文化,应该说是明清两朝打压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