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儒家法家法家代表人物

西周灭亡,促使人们更多地转向对天下兴亡的思考,打破了ˇ庶人不议ˇ的观念,取而代之的是ˇ处士横议ˇ的活跃风气。在对人、事及社会的广泛探讨中,人们不再崇信ˇ天道ˇ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儒家法家法家代表人物,进而在如何统一天下、治理国家、教化民众等方面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学派。这些学派的创立者和代表人物被合称为ˇ诸子ˇ,ˇ百家ˇ则指这些学派。最有影响的主要是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

法家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因主张以法治国,“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故称之为法家。春秋时期,管仲、子产即是法家的先驱。战国初期,李悝、商鞅、申不害、慎到等开创了法家学派。至战国末期,韩非综合商鞅的“法”、慎到的“势”和申不害的“术”,以及法家思想学说之大成。

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作品:《论语》、《孟子》、《荀子》。

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庄子、慎到、杨朱。作品:《道德经》、《庄子》、《黄帝四经》等。

墨家代表人物:墨子。作品:《墨子》。墨家以“兼相爱,交相利”作为学说的基础:兼,视人如己;兼爱,即爱人如己。“天下兼相爱”,就可达到“交相利”的目的。政治上主张尚贤、尚同和非攻;经济上主张强本节用;思想上提出尊天事鬼。同时,又提出“非命”的主张,强调靠自身的强力从事。

墨家有严密的组织,成员多来自社会下层,相传皆能赴火蹈刀,以自苦励志。其徒属从事谈辩者,称“墨辩”;从事武侠者,称“墨侠”;领袖称“巨(钜)子”。其纪律严明,相传“墨者之法,杀人者死,伤人者刑”(《吕氏春秋·去私》)。

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儒家法家法家代表人物

墨翟死后,分裂为三派。至战国后期,汇合成二支:一支注重认识论、逻辑学、数学、光学、力学等学科的研究,是谓“墨家后学”(亦称“后期墨家”),另一支则转化为秦汉社会的游侠。

名家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因从事论辩名(名称、概念)实(事实、实在)为主要学术活动而被后人称为名家。当时人则称为“辩者”、“察士”或“刑(形)名家”。代表人物为惠施和公孙龙。

名家注重辩论“名”与“实”之间的关系,是一种逻辑学。名家与各家不同之处中国儒家思想是什么,正是在于“正名实”的方法。他们主要是以逻辑原理来分析事物,而辩的内容,又多半是与政治实务无关的哲学问题。因此,名家的理论在中国五千年来的学术沿传里,一直被冠上一个“诡辩”的恶名。

名家的没落,除了因为不受上位者的支持之外,也因为弟子们并无能出前人的创新主张。

名家代表人物有邓析、惠施、公孙龙和桓团。作品:《公孙龙子》。

阴阳家因提倡阴阳五行学说,并用它解释社会人事而得名。这一学派,当源于上古执掌天文历数的统治阶层,代表人物为战国时齐人邹衍。

纵横家代表人物:苏秦、张仪。创始人:鬼谷子。主要言论传于《战国策》。纵横家是中国战国时以纵横捭阖之策游说诸侯,从事政治、外交活动的谋士。列为诸子百家之一。主要代表人物是苏秦、张仪等。

兵家是中国古代对战略家与军事家的通称,重点在于指导战争,在不得不运用武力达到目的时,怎么样去使用武力。创始人是孙武(公元前545-公元前470),兵家又分为兵权谋家、兵形势家、兵阴阳家和兵技巧家四类。今存兵家著作有《黄帝阴符经》、《六韬》、《三略》、《孙子兵法》、《司马法》、《孙膑兵法》、《吴子》、《尉缭子》等。各家学说虽有异同,然其中包含丰富的朴素唯物论与辩证法因素。兵家的实践活动与理论,影响当时及后世甚大,为我国古代宝贵的军事思想遗产。

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儒家法家法家代表人物

儒家主张以德化民;道家主张无为而治;法家主张信赏必罚;墨家主张兼爱尚同;名家主张去尊偃兵。汉代以后,墨家和名家成为绝学,农家独立成一门技术性学科,阴阳家演化为神秘的方术。因此对后来大一统王朝政治产生影响的只有儒、道、法。

儒与道:主流与支流

纵观中国历史,儒家是最符实、最孚公论、最为官方化的思想正统()。儒家是整个中国文明发展的主道,是中国人精神生活的主流,是中国社会和政治存在方式的通例。

不过,在历史上,儒家从来没有在中国人的精神和文化生活中实现真正的“大一统”。儒家的理性主义、对形而上问题的搁置、恻隐之心、清醒的实用取向中国儒家思想是什么,都有攻讦的对手,这些对手构成了裨补中国文明的少数派(minor mode)。恰恰是这一少数派维系了中国人同于其他民族的那种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瓷肆不羁的心灵,道家即是其一。

这些主流之外的别脉让中国人的精神生活摇曳多姿,激发了幽渺婉蓄、光怪陆离的诗歌,新奇颖异、旨于表现的绘画、微妙内省、通顿觉悟的哲学。先秦时代,这一别脉最醒目的代表就是道家。公元三四世纪之后,尽管“主流-别脉”的模式仍在延续,但道家已不再那么卓然可辨。(魏晋之后,道家与佛家一并成为文人的闲情雅兴,定型为边缘文化,其精髓已被吸收到儒学各派之中。)

赞叹支流别脉,并不等于说主流正脉的儒家就呆板迟钝。相反,儒家思想中充盈着一种活力:乐生、幽默,谙知诗乐,正是儒家的这种风尚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儒家法家法家代表人物,同样也持续激励着艺术和诗歌。但是,儒家确实很少思考不真实、不现实的事物(,),也不热衷幽渺玄远、悖反常识的问题。先秦儒家几乎没有讨论过终极实在( )的哲学问题。物质的世界是给定的、毋庸置疑的,整个儒家历史所要处理的真正问题就是这个现存的真实世界的社会伦理。所以有人对儒者所认同的东西兴味索然就不足为怪了。

道家展现了中国人心灵的另一面。

在中国历史上,道家对很多中国人来说展示了一个充满玄思妙想的神国仙境。

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儒家法家法家代表人物

道家不遗余力地讽刺儒家的伦理道德和其他一切人为的造作。道家嘲讽礼仪和正名,申谴俗例,它呼吁一种自我中心的个人主义,而与之对照的是,儒家则强调个体要在社会中尽其才能。

道家思想被很多人自然地接受了,但它对小部分群体是一种威胁和侵蚀,这其中,精审的儒者和浅稚的守旧者都成了最坚定的反对派。(精审的儒者反对道家是因为道家贬低社会制度和文化,守旧者反对道家则是因为自身的狭隘和蒙昧。)

儒家和道家就其大者而论,是互为补充而非互相排斥。儒家的社会心理取向是乐观的理性主义,道家的个人心理取向是悲观的神秘主义,(道家是对陷入名利洪流中的人悲观,但对摆脱名利嗜欲的人则非常乐观。)二者共生,恰如中国文明的表与里,其和谐远比对峙重要。我们在理解儒道互补,以及后来儒释道互补的关系时,切忌裹挟西方文化的狭隘性,将它们看成是相互竞争的思想或彼此敌视的宗教中国儒家思想是什么,这只不过是以人适己而已。

道的含义相当广泛,所以道家的形象也因此有些扑朔;“道家”所指涉者,从哲学著作到宗教膜拜,涵盖宽广。

实际上,“道家”一词是两个大相径庭、相互抵牾的层面的糅合。(道家哲学和道教两个层面)道家没有公认的权威自上而下地凝聚其松散的形式。尽管道家哲学和道教都尊崇老子以及一些真实或被神化的人,共用一些术语和经典,但两者之间的差异之大,不逊于它们与儒家的别异。

尽管道家哲学和道教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张力,但在世道承平之时,二者大抵相安于各自的生活和观点。道家哲学的最高理想是“顺其自然”,而道士(哲人中的水货(a gross ))的宏愿则是战胜自然、炼丹成仙。但二者之间的界限并非泾渭分明。

当最有见地的儒者们都批评道家时,他们实际上是在攻击道家中的术士,这一群体对儒家哲学和道家哲学都不以为然。这是被通俗化(或叫庸俗化)的道家,在上层社会眼中,他们虽然以道术、占卜和其他机巧讨人愉悦,但难逃名不副实的腹诽。

道家对各个层次的人都有巨大的吸引力,浪漫的、轻信的、沮丧的、犹豫的,尤其是潜稚空想者最易受熏染,对这些人而言儒家思想是无法令其满足的。同时道教也是中国人日常宗教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不过后来佛教分享了道教的空间,改变了道教的历史。

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儒家法家法家代表人物

道家哲学在思想上与儒家有着根本的不同,先秦时道家和儒家的中坚对此了然于心,所以他们竭力澄清差别以彰显彼此所信守的真知。

不过,由外观之,儒道都有令人折服的中国特质,二者都重直觉而轻公设,重启发而轻详言,重譬喻而轻推理。道家不像儒家那样推崇人世的价值,但对人生问题也贡献良多,二者都分担着对世道的关心。另外道家还重视对自然观察,他们比先秦儒家更热衷于对自然进行宇宙论的反思。儒道两家都认为互依互补的阴阳(半宇宙的力量)是一种和谐有机的互动,并以此解释世界上的种种变化。但道家不同于儒家的是,它更关注自然,并把自然理想化。

道家思想的要旨就是“反者道之动”,对天地间任何观察到的现象,道家都以此解释,这和儒家热衷于析取人类心理的原则不同。

有必要将两个学派的分歧所在廓清,儒家认为人应该与自然和他人和谐相处,而且,人就是儒家价值的标尺,故而,我们可以称儒家为“人本主义”(),其含义正如目前我们所使用的一样。而道家认为人的理想生活是与自然的和谐,必要时甚至可以离群索居。道家价值的试金石是自然,而非人。故而,我们可以称道家为“自然主义”(),且是一种极端的自然主义。但称道家为自然主义会让我们感到有些混乱:在西方,人本主义激发了人们对自然的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的观念,自然和人本是以这种方式联系在一起的。而在中国,人本主义和自然主义(在把自然正想化这一含义上)却成了哲学上的两极。

思想史上,观念总是在回应问题中得以明确。在西方,人本主义源于对宗教权威的回应,非宗教的自然因为这种历史和文化原因同人本主义形成结盟。在中国,道家对自然的理想化是因为对人类无力保证社会的安定和秩序的悲观失望(当然这不是全部原因),道家将自然看作是对人世的拒斥。

中西方的自然主义各有来由,其与人本主义的关联方式,自无高下理乖之分。

道家视世中人为蒙蔽失真之物。道家诛伐君政朝廷,忧虑进步和文明,警诫能工机巧,视所有标准、差等、名分为导致完美无缺之自然崩蚀退化的原因。

道家和儒家一样生于乱世,其指圭在于养生( of life),行于人世既然如履薄冰,何不退隐山林。对人世的否定,是道家哲学的出发点,而不是其哲学的全部,由此发轫的道家思想最终成了一个精微复杂的体系。

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儒家法家法家代表人物

“道”字面的意思是行走之路,在当时意义已经引申为方法、习惯。儒家和道家对“道”的含义都进行了更深远的拓展,以其言“大道”“圣王之道”(儒家)、“自然之道”或“天道”(道家)。

道家之名,就从这个概念来。

儒家对“道”赋予的伦理意味也在此时固定下来,直到今天一直沿用着。

其实,儒家从孔子时也一直在追寻、实现大道,儒家何尝不是“道家”,实际上先秦诸子都是各自求索的“道家”,可见“道”是当时诸子共有的概念。

如果儒家的用法先固定下来,很难想像道家会坚持把这个概念作为自己思想的核心。道的这两个含义的分化、拓展、固定很可能都是同时的,双方都接受彼此对道的界定,谁也不比谁占先。

儒家从来不置疑“道”有道家所理解的含义,道家亦从不攻讦儒家对“道”素来的陈说。从儒道两家在这方面不起争辩来看,说《道德经》大致成书于孔子之时是有根据的。就在这个时期,被周季乱世催生的早期哲学开始了最初的阐发。儒家和道家在阐发各自思想的殊途之上,都遇到了语言和概念化的藩篱。

儒家和道家同是周朝末年的历史境遇中产生的哲学,但其回应方式何其不同,这是颇值深味的。儒家外向进取,力图践行自己的原则兼济天下。道家对儒家的入世改良主义冷嘲热讽,然而最终跳出了失败者的心态,以旁观的视角发展了一套深邃的哲学。为了跨越阐述这种哲学的种种障碍,道家在《道德经》中发展出一种佯辞闪烁的言说方式。

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儒家法家法家代表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