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对儒家思想不同的继承和发展荀

儒家思想作为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当中的主流思想之一,时至今日经历了2000多年历史的它依旧经久不衰,其中很多主流思想在如今依旧是人们热议的话题。

孔孟荀作为儒家思想历史上三位举足轻重的人物,在观点上也有着不同的看法,虽然出自同一学派,但这些看法有些也是相互对立的,其中孟子的“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就产生了严重的分歧,而这种分歧也代表了两者对儒家思想不同的继承和发展。

一、性善论:生而即善,体现仁义

1.人性本善,皆在取舍

“性善论”作为孟子的重要理论之一,在《孟子》中几乎随处可见,其主要观点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孟子觉得人性本善,恶只不是受后天环境的影响,也就和《三字经》当中“人之初,性本善”的观念相同。

荀对儒家思想不同的继承和发展荀

孟子觉得人类的感情其实和动物的大致相同,但就是因为多了多了这么一些“善”才让我们很好的区分开来。同时他认为人们感情当中的善也是比较复杂的,由仁、义、礼、智四种品质构成,一个人如果传承和发扬这其中品质就可以获得民心,取得成功。如果一个人舍弃了这四种品质,则会失民心、失天下。

2.与仁同内涵,孔子思想之发展

孟子虽然不是师出孔子,但却是其弟子的学生,所学思想也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孔子的影响,但两人在主张上并不相同,孟子主张“义”孟子对整个儒家思想发展史的贡献,孔子主张“仁”,看似两者之间没有什么关系,但实际上孟子“义”的观念其实是孔子“仁”观念的佐证。上文中我们说道,关于“善”其中一共蕴含四种情感,一个人对其的取舍,也会造就出两种不同的结果。

荀对儒家思想不同的继承和发展荀

所以一切都回到了取舍的问题上,即使是“性善论”归功揭底讲的也都是关于“义”的取舍问题,其实“仁”和“义”的观点都离不开取舍,两者在理论的内涵上基本上是一样的,唯一的区别就是在于,孟子的“性善论”更具有实践意义,而孔子的“仁”则更注重思想上的含义,所以总体来说,“性善论”其实是是对孔子思想的一次继承与弘扬。

二、性恶论:天性教化,相辅相成

1.人性本恶,皆取教化

荀子作为孟子之后,儒家另外一位代表性的人物,在观点上就与孟子恰恰相反,他所推崇的观点名为“性恶论”,《荀子》之中记载:荀子认为人的天性是恶的,但这种恶并非是不可逆的,通过后天的学习和教育就可以进行改正。

荀对儒家思想不同的继承和发展荀

在这之后荀子还对孟子“性本善”的观念进行了反驳,他认为孟子在很大程度上虚化了人性与教育之间的关系,他认同人性本事天生,但却不认为未经教育的人性本身就是“善”的这种说法,因为几乎所有人在出生以后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教育,这些教育可能来自于社会可能来自于父母,而人们在后来所看到的“善”其实很大程度上都是在人们受到过“教育”之后所形成的,并不是纯粹的,所以“人本善”的思想本身就是不成立的。

荀对儒家思想不同的继承和发展荀

2.揭露人性之阴暗,使其不被重视

虽然是儒家思想上两大对立的学说荀对儒家思想不同的继承和发展荀,但在影响上,“性恶论”的影响力远远不及“性善论”,其主要原因也很明显,毕竟“性恶论”所宣扬的东西过于阴暗,在当时儒家学说在民间其实是科教书籍的一种,很多孩子都是从小学习背诵,“人性本恶”的说法对他们来说无疑是负面的,所以这也是它地位较低的一个原因。

但深究其中思想我们也不难发现,“性恶论”并非鼓励人们作恶,相对于“性善论”而言,它只是少了一些取舍的选择,你能做的只是改变它,而无法选择它,从根本意义上来说相较于对“人性本善”的一味夸赞,荀子的“性恶论”更具有理性。所以在历史上“性恶论”也得到了不少思想家的认同,作为荀子的学生韩非子就继承了荀子的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又加入了自己的论证,形成了法家学说,在他所著的《韩非子》一书中,对这一观点也做出了升华。

三、看似相互对立,却也颇为相同

1.角度不同结果不同,但皆为仁的延伸

荀对儒家思想不同的继承和发展荀

孟荀两者观念的相对立,并不能说明儒家学派的整体思想形成了分裂,相反都是对儒家“仁”观念的发展孟子对整个儒家思想发展史的贡献,孔子、孟子、荀子之所以在儒家的历史上能做到并驾齐驱的地位,主要也是因为这三个人在思想的内涵上大致相同,那么为何孟子和荀子还思想上会出现对立的现象呢?

荀对儒家思想不同的继承和发展荀

其中的主要原因其实也是在于二者实践的角度不同,不同角度看问题也就形成了不同的观点,当然由于二者生活的时代不同,肯定也会受到环境因素的一定影响,而且从大体上来看,“性善论”与“性恶论”我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它们两者之间还存在着许多的相似或者相同的观点。

2.所处时代不同,造就相对结论

首先荀子和孟子都认为,人之本性从来都不是固定的,虽然先天决定了了你的“善恶”,但它却可以通过后天进行改变,而人们所看到的善恶其实都是我们后天行程之后所看到的,抛开“性善论”与“性恶论”的理论回到现实来看,先天的“善恶”其实并没有那么的重要,所谓先天的“善恶”只不过是两人的论证罢了。两者你其实正好体现了儒家思想上“求”和“学”的思想,或是说这两种思想的一种延伸,本质上并无差异。

内涵上并无差异的同时,那又是什么让他们总结出来的理论出现了对立呢孟子对整个儒家思想发展史的贡献荀对儒家思想不同的继承和发展荀,其实也就是上文所说的时代因素,包括孔子在内,三人同属儒家学派,但在理论上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孟子生活在战国前期,当时各国的环境还算比较的稳定,在相对和谐安稳的社会环境下,他的理论也相对柔和,而荀子生活在战国后期,当时各国饱受战乱,人们各个心怀鬼胎,以自己的利益为大,在这样的环境下,所总结出来的结论自然也就相对而言比较阴暗了。

结语: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其实孟荀二人理论上的偏差,正是来源于生活的的看待问题角度的不同,虽然是儒家学派两种不同的继承与发展,但这两种观点从根本意义上来说都是对儒家思想的又一次延伸,两者是相互对立又是互相统一的。后天的环境其实也是更加的重要,就算是折射到我们现在的生活之中也是如此。

参考文献:

《孟子》

《三字经》

《荀子》

《韩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