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丨吳震:理学表现出从普遍之理和特殊之理的统一中来

作者简介丨吳震,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一起走进中国哲学的世界

回顾与展望

探索与承接

四十年宋明理学研究

一千年儒家道学传统

点击图片,一键购买

宋明理学 /人生与智慧

宋明理学——每个人都能读得懂的人生智慧。透过文字穿越回千年前,与古代先贤“对话”,在先贤哲学家的指引下思考人何以存在、人与宇宙的关系、人与其生存世界的关系。品读《宋明理学新视野》回归到当下,与知名学者一起谈古论今,探索先贤智慧。

《宋明理学新视野》是由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吴震主编,商务印书馆上海分馆最新出版的一套中国哲学丛书。全书分为上、下两册,收录了国内外七十余位知名学者的学术成果作者简介丨吳震:理学表现出从普遍之理和特殊之理的统一中来,将研究成果结集为本书,其中既有新文献的发现及其点校整理,对旧文献的重新解读;又有对人物个案、学术流派的分疏和研究,对人物思想以及学派内部诸问题进行的全面探索。向广大读者和哲学爱好者呈现了当代宋明理学研究的新发展和新视角。

朱熹

人皆有以明其明德,则各诚其意,各正其心,各修其身,各亲其亲,各长其长国易堂APP,而天下无不平矣。

王阳明

知是行的主意作者简介丨吳震:理学表现出从普遍之理和特殊之理的统一中来,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一念动处便是知儒家思想理论的内涵,亦便是行。

书影时光

吴震 主编

定价:350元

宋明理学向来有“理学”“道学”“新儒学”等不同称谓,在中国哲学的发展中占据承上启下的历史地位。理学是以理气、心性、心物、知行等概念为核心,既是在天道观的层面对何物存在、如何存在等形而上问题加以探索,也在人道观的层面开展了何为人、如何成就理想之人的追问。理学表现出从普遍之理和特殊之理的统一中来把握世界和人自身的趋向。

主编简介

吴震,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复旦大学上海儒学院执行副院长,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上海市儒学研究会会长、国际儒联理事暨学术委员会会员等。主要从事中国哲学、宋明理学、东亚儒学等。主要著作有:《阳明后学研究》《泰州学派研究》《明末清初劝善运动思想研究》《儒学思想十论——吴震学术文集》《朱子思想再读》《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传习录》《孔教运动的观念想象》等。

试读章节

本来,关于宋明理学可以有不同角度的理解,就其时代言儒家思想理论的内涵,横跨十一世纪至十七世纪的六百年,就其内涵言,涉及理学理论的概念系统及其所蕴含的哲学问题,就其思想的历史地位言,堪称中国儒学思想发展的第二期重要阶段(关于儒学发展的“三期说”“四期说”,本文搁置不论),就其理论的代表形态言,则非十二世纪朱熹开创的朱子学及十六世纪王阳明开创的阳明学莫属,因为朱子学与阳明学具有贯通宋明理学的理论历史地位,宋明理学的哲学问题大多可以从朱子学与阳明学的理论系统中找到其原初形态及其扩散演变之轨迹。因此,透过朱子学和阳明学这两扇窗户,可以使我们得以一窥宋明理学的整体思想动向。

所谓广义宋明理学儒家思想理论的内涵,是将宋明理学视作一场整体性的思想运动,尽管其理论建构包含不同阶段的历时性发展,对此,我们需要从理论与历史这两个层面来进行思考和把握。首先,这将涉及如何理解朱子学和阳明学的义理系统问题;其次,将涉及如何把握朱子学和阳明学的历史地位问题。就学术史的特定意义而言,朱子学表示朱熹的哲学思想,阳明学表示王阳明的哲学思想,可是,若以为仅以朱王两人的思想言说便能把握理学的整体性特征,则必导致学术视野的自我局限,而难以对宋明理学的整体性意义有一个纵览全局的真正把握。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朱子学和阳明学从更宽阔的视野做一番重新“定义”,尽管这项定义是描述性的,是对横跨宋明时代的朱子学和阳明学的思想现象的一种描述,而并不是从学科意义上,对朱子学和阳明学的学术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所做的明确界定。在我们看来,可以从不同角度来审视:从类型学的角度看,朱子学代表了理学形态,阳明学代表了心学形态;从学术史的角度看,那么事实上,无论是朱子理学还是阳明心学,应当都是宋明道学思潮的总体性产物;若从纵览全局的视野看,朱子学和阳明学无疑是宋明新儒学的两大理论高峰,在理论性质上,属于中国儒学传统中“重理主义”与“重心主义”的两种理论形态。

图书目录

上 册

第一篇 道学思潮与经典诠释

朱子《太极解义》的成书过程与文本修订 陈 来

何为理学

——宋明理学内在的哲学取向 杨国荣

宋明理学视域中的朱子学与阳明学 吴 震

宋代的新儒学与理学 李存山

《周易》诠释路向的演进

——从王弼到程颐、朱熹、王夫之 张学智

唐代儒学复兴思潮与经学的转型 唐明贵

“四书学”道统论与宋代士大夫主体意识 朱汉民

“主静立人极”断章取义源流考论 翟奎凤

李觏《答黄著作书》 所流露的讯息 胡文丰

论《中庸》对张载理学建构的特别影响

——兼论几个相关重要问题 林乐昌

再论洛学向心学的转化

——《童溪易传》对《伊川易传》的延异 何 俊

德性实践与德性之知

——论二程经学诠释的转向 徐洪兴

论宋代的礼图学 刘 丰

朱子三礼学体系的形成和价值 殷 慧

杨时《易说》中的政治学 谷继明

封建制度之原型与张载的构思及其政治理想 范立舟

论《大学》古义

——以“格物致知”与“诚意”的诠释为中心 何益鑫

第二篇 理学建构与思想论辩

朱熹的帝王学 〔日〕土田健次郎

闻见与德性

——朱子、阳明“知”论辨析 向世陵

人性与物性之辨

——朱熹思想的内在张力与船山的检讨 陈 赟

朱子“求二帝三王之心”《书》学宗旨讨论 陈良中

朱子论天地以生物为心 唐文明

朱子学思历程考察与年谱编写

——论“朱陆异同论”之学术史义涵 游腾达

从“公”到“人”

作者简介丨吳震:理学表现出从普遍之理和特殊之理的统一中来

——程朱“以公言仁”的转变 汤元宋

论朱子的心主性情说 张锦枝

因小学之成以进乎大学之始

——浅谈朱子之“小学”对于理解其《大学》工夫的意义 郭晓东

“《近思录》,四子之阶梯”说之重思

——以朱子《四书》与《近思录》的比较为中心 许家星

论朱熹道统论对“道南一脉”的舍弃 王 宇

吕祖谦与张栻的交游以及“东南三贤”之由来 张天杰

跨越千年的“悟”会

——论宋儒杨慈湖对先秦儒家圣人观的禅学化诠释 孙海燕

“朱学嫡脉”王柏的理学及其地位 王 锟

“气服于理”

——许衡理学思想研究 史甄陶

刘基理学思想新论 张宏敏

吕柟的经学观念与解经方法略探 陈战峰

下 册

第三篇 心学世界与思想转型

作为良知伦理学的“知行合一”论

——以“一念动处便是知亦便是行”为中心 吴 震

论王阳明对朱子学说的批评及其流弊

——以《大学》“至善”概念的诠释为中心 曾 亦

王阳明良知说的道德动力问题 陈晓杰

阳明龙场悟道的“来龙”与“去脉” 程海霞

王阳明“最后定见”辨证

作者简介丨吳震:理学表现出从普遍之理和特殊之理的统一中来

——兼论四句教与致良知之间的关系 邓国元

明儒王道与湛若水的论学交往 刘 勇

阳明后学的道德信念与伦理实践 朱 承

明代甘泉学派的传承谱系、致思趋向与学术贡献 姚才刚 唐心辞

略论王龙溪哲学与佛道思想的本质区别 李丕洋

罗汝芳身心之学的现象学诠释 刘增光

岭南王学领袖薛侃思想略论 陈 椰

南中王门的学派构成及其思想特征

——阳明学地域化的一个审视角度 孙钦香

耿定向“不容已”说及其卫道意识 王 格

胡直的主静与仁觉 张昭炜

论刘宗周思想的意与知

——从与史孝复的争论来看 〔日〕早坂俊广

试论刘宗周的“格物”思想 高海波

由刘蕺山“幽暗意识”看宋明理学研究的不同进路 徐 波

关于黄宗羲批评罗钦顺“天人不一”之检视与回应 蔡家和

气化、工夫与性善

——黄宗羲《孟子师说》对孟子道德哲学的诠释 郭美华

“公因反因”说在方以智思想中的地位 张永义

互藏交发说的困境及出路

——王夫之人心道心思想新探 谢晓东

晚明儒学的宗教化与世俗化转向

——以李二曲为例 王文琦

第四篇 现代诠释与他山之石

宋代思想史的再思考 〔美〕田 浩

见闻之知、德性之知与中国传统致知之道的嬗变 陈卫平

理想类型的美德伦理学家

——朱熹而不是亚里士多德 黄 勇

“反其本而推之”

——朱子对《孟子》“推恩”问题的理解 东方朔

明代儒学演进中的气学传统

——以“太虚”诠释为视角 肖永明 王志华

论《明儒学案》著述性质及其现代意义

——以《发凡》及《序》为中心 陈 畅

“统合孟荀”与重建道统的现代思考

——从牟宗三、李泽厚言“朱熹是荀学”说起 朱锋刚

从见、闻到心:中国思想史演变的感官逻辑 贡华南

从1958年的《宣言》看港台新儒家的问题意识 干春松

对于中国文化《宣言》的几点省思 朱建民

心性之学与当代儒学的世界化

——评《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 倪培民

再论程朱、陆王二系的会通 杨祖汉

唐君毅论明代理学 钟彩钧

牟宗三心性之学的三个问题意识及其遗留的课题

——《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发表六十周年而作 杨泽波

愚潭对栗谷理气心性论的批判与实的哲学 〔韩〕崔英辰

朝鲜时期阳明学的发展与霞谷郑齐斗 邢丽菊

晚清经学家对宋明理学的理解

——以皮锡瑞《经学历史》及《经学历史》手稿本为中心 井泽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