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园地)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历史园地)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资源由刘胜军老师独家授权历史园地公众号发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诚挚感谢刘老师对中学历史教学园地的支持。

公众号发布的资源在中学历史教学园地网站()可以下载,您可以点击文章尾部左下角“阅读原文”跳转至下载页面。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时空坐标】

(历史园地)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模块一 从“百家争鸣”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知识体系】

(历史园地)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百家争鸣”

【重难点突破】

1.背景

经济

生产力发展。奴隶制经济的崩溃,土地私有制的产生儒家思想治国的国君,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学术上的繁荣提供了物质上的条件

政治

春秋战国时期是大变革、大动荡的时代,对社会变革的现实发表不同的看法,提出改革时弊的各种方案,就必然会出现观点各异的现象

文化

随着“私学勃兴”,“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平民开始接受教育;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文士,同时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

阶级关系

原来属于贵族最底层的“士”阶层地位上升,他们代表本阶层和政治派别纷纷提出自己的主张,希望用自己的思想实现治国平天下的愿望

学术环境

在缺少绝对权威和政治控制的情况下,人们的思想不受束缚和制约。各派学者纷纷著书立说,议论时事,阐述哲理,各成一家之言;学者不是政治附庸,不依附于某个政治权势集团,具有较强的独立自主性

2.诸子百家思想主张的相似性与差异性

诸子百家从治国理念、社会伦理观、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生态度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反映了社会变革下思想解放的特点。

诸子百家思想主张的相似性主要表现在他们所追求的目标上,都是为求治国平天下之道,将社会从混乱中救出(历史园地)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重塑一个有序的社会。

其差异性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

在治国理念上

儒家主张“仁政”“德治”,反对严刑峻法;法家主张法治,强调严刑峻法;道家主张“无为而治”;

在社会伦理观上

孟子主张“人无有不善”,而荀子、韩非子主张“人之性恶”;道家的告子认为“性无善无不善也”,后天的教育和环境影响人性的转变;

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

荀子主张“制天命而用之”,人定胜天;而老子和庄子则主张顺应自然;

在人生态度上

儒家主张积极入世,强调社会责任;道家则主张“逍遥”的人生态度,强调“超脱”;墨家提倡“非命”,即不从命;阴阳家主张“天命观”;

在社会成员关系上

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儒家主张尊卑有序

3.先秦诸子思想的现实价值

(1)儒家的“仁政”“有教无类”等思想:具有和谐意识,对于调节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具有积极作用,对今天倡导的人本理念具有借鉴意义;孔子等人的教育思想为今天推行全民教育、素质教育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2)道家的“无为”思想:主张顺应自然,对于增强环保意识,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价值;道家思想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3)法家的法治、变革思想:对于当今中国的法制建设具有借鉴意义;法家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4)墨家的“兼爱、非攻、节俭、尚贤”思想:成为今天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尊重人才的重要思想来源。

4.先秦儒学的基本特征

政治

特征

重视传统、注重继承;政治和伦理结合;在治国方略上主张“德治”,以德为主,德刑相辅,强调为政以德;重“人治”;注重对人进行利导的礼治而不是对人实施纯粹强制的法治;和贵中庸;在天与人的关系上重于人事,虚于天命

伦理

特征

强调“仁”和“礼”,仁是思想的内核。仁是主观道德修养,礼是客观制度规范

经济

特征

认为人民的贫富与国家的治乱安危有很大的关系。同时提倡对财富欲望加以节制,要重义轻利

教育

特征

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历史园地)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他创办私学,开创了平民能够接受教育的新时代。先秦儒家除了重视礼、义、信等,还注重培养为政治国的能力以儒家思想治国的国君,强调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与统一

【思维升华】

1.“百家”中思想的相通之处

“百家争鸣”,各派别并不只是相互对立、相互诘难,同时也是相互学习、相互融合的。早期儒、墨、道、法的具体观点中有很多相通之处,这样就为中国封建社会中儒法合流、各家综合为治打下了基础。

关于犯罪与经济的关系

早期儒、墨、道、法四家都看到了犯罪与经济的密切联系,并指出发展经济以富足百姓是使人守法的物质基础

“爱民”思想

各家思想出发点不同,但都有一定的“爱民”思想,客观上会给人民带来好处。法家的“爱民”是从法律与民众的关系着眼,儒家的“爱民”是从仁政入手,墨家的“爱民”源于“兼爱”,道家则立足于无为

“限制君权”思想

孟子强调只有取得老百姓信任的,方可以作为天子,天子不能为所欲为;法家提出法令高于君主,要求君主带头守法;老子认为统治者必须清静无为,努力克制自己的欲望,切忌过分压榨人民;墨子主张“尚贤”,在一定程度上有制约君权的作用

要求统一的观念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诸侯分裂割据,人民渴望统一,各家在自己的思想中都提出了统一的观念,都在为统一献策,只不过方法不同

2.认识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

(1)孔子的民本思想:“爱人”作为“仁”的重要精神内涵具有广泛的适用性,由“爱人”所推导出的一系列思想都深刻体现出孔子对一般社会民众的关注,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中实现人与人之间共同和谐发展的关心。这种以博大宽厚的胸怀来爱护民众的精神,是“仁”的一种表现方式,反映了孔子的民本思想。今天,孔子的这一思想仍然具有普遍的现实性和永恒的价值。

(2)孟子的民本思想:孟子的“仁政”贯穿着民本思想。孟子提出“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赋敛”,劝说统治阶级要善待民众,不要过分地剥削他们;总结战国时期各国治乱兴衰的规律,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的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是孟子在用“仁政”来解释君民关系。民本思想是孟子哲学思想中的精华,也是对孔子民本思想的发展。

(3)荀子的民本思想:荀子大体遵循了孔孟的路线。他主张“仁义”“王道”,提出“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的著名观点。在君民关系上,荀子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这就是著名的“君舟民水”思想,对后世政治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为后来的封建帝王所采纳,对封建时代“治世”局面的出现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3.先秦儒家思想的理性精神

先秦儒家理性精神的具体表现之一在于西周官学的神学性质为儒学的人本思想所取代。殷商以来遗留的尊崇鬼神的迷信观念,以及西周时期流行的天命观都对西周学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经过春秋时期人本主义思潮的酝酿后,儒家明确提出了反对神秘主义的口号,如《荀子·天论》中的“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等。

“仁”与“礼”的提出是先秦儒家理性精神的又一重要表现。“仁”是对个体的要求,“礼”则是人的社会性标准。例如,《论语·雍也》中的“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孟子·告子》中的“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从孔孟的论述中可以看出“仁”主要是要求人们成为合乎理性的人。再如,从孔子的重“礼”到荀子的礼法并用,反映了儒家对社会发展的理性思考。

二、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重难点突破】

1.董仲舒新儒学能成为正统思想的原因

形势

需要

汉武帝时期,西汉国力强盛,但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社会问题,如土地兼并、商贾膨胀、匈奴威胁、王国问题等,汉初的“无为”思想已不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统治政策急需从“无为”向“有为”转变

与时

俱进

董仲舒适应时代的变化和形势的需要,对儒学进行了改造。“大一统”思想有利于凝聚人心和国家统一;“天人感应”和“君权神授”的主张给封建皇权披上了神圣的外衣,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

根本

原因

儒家思想的基本内容,适应了封建统治者巩固专制统治的需要

2.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

对汉代政治

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局面,削弱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稳定封建统治秩序

对民族精神

思想统一于儒学,儒学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这种民族精神是维护统一、阻止分裂的强大思想武器

对学术文化

一方面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对学术、思想的发展有钳制作用;另一方面以儒家思想治国的国君,尊儒又提倡了文化教育,提高了知识分子在社会上的地位和作用

对主流思想

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思维升华】

1.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影响

(1)对古代治国理念的影响——“外儒内法,剂之以道”

①“王道”:儒家推崇“人治”,即治国时偏重人的作用,强调道德教化,实行仁政,带有民本色彩。当国家稳定,走上正常运行轨道后,以儒家思想治国,即所谓“王道”。

②“霸道”:法家提倡“法治”,即强调严刑峻法的作用,主张用法令来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即所谓“霸道”。

③“帝道”: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即君王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社会,要顺应时势和民心,休养生息,以恢复和发展生产。道家的“无为”政治即所谓“帝道”(如第1题汉兴之初的无为而治)。

(2)对中国古代法律的影响——“礼法结合,德主刑辅”

自汉代春秋决狱开始,中国法律走上了儒家化的道路。所谓法律的儒家化,是指将儒家的道德精神注入法律、法令,使封建法律具有伦理道德性,即以儒家思想为立法、法律以及司法实践中定罪、量刑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说明儒家伦理道德获得法律上的效力和权威,使古代法治形成了礼法合一的特点,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