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一词源于希腊文,意为(图)

“普世”一词源于希腊文,意为"整个有人居住的世界",在中世纪以来被基督教会用来自称"普世教会",其目的是为了协调世界各地基督教内部各派别的关系,形成统一的传教活动。

中国普遍讨论的"普世价值"的“普世”二字,也是源于基督教。然而普世价值"一词在中国受到关注,则是源于2008年5月23日《南方周末》刊登的文章《汶川震痛,痛出一个新中国》,其中提到“国家正以这样切实的行动,向自己的人民,向全世界兑现自己对于普世价值的承诺。”并由此引发了对"普世价值"一词含义的争论。

“普世”一词源于希腊文,意为(图)

普世价值的意义在于它超出了时空范畴,在时间上具有永恒性,在空间上具有全球性。但是,有的学者认为我们该如何对待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这种超时空意义的普世价值是不存在的,尽管他们的分歧严重。但我看来,他们之间的分歧最根本是基于对不同的理论的认同、理论信仰而造成的分歧,虽然由于特殊的历史与现实的原因,在这两种认识的抗争中,否定派否定存在普世价值始终占上风,但我仍认同存在普世价值的看法,坚信存在普世价值。

在我国历史上,儒学就存在很多的关于这一观念,例如,对于现代儒学的复兴,更多的不必着眼于政治,也不必着眼宗教,因为以“教”取代“学”是化“理性”为“信仰”,即便能实现所谓的儒学,但其所复兴的一定不是现代性意义上的儒学,也不能仅仅谋求通过儒学的知识理性的转化来保证儒学之现代价值的实现,因为儒学现代复兴的关键是化儒学为民众的价值认同,而一味地将儒学推向知识理性意义上的理论化、精致化、体系化,反倒给现代民众认同儒学设置了难以跨越的鸿沟。因此,儒学的现代复兴,只有通过儒学普世化才能实现。儒学的普世化,不是简单地指儒学的生活化,即在民众当下的生活中发现与体悟儒学的现代价值,更为重要的是谋求儒学的世俗化以赢得民众从民族情感上真诚地认同儒学,真正将儒学变成自己做人的学问。

现在,我们就来具体谈谈儒家文化,儒家文化不仅是中华文明极具民族特性的价值观体系,在比较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方面,著名学者钱穆曾断言:“然此只有中国文化之潜在精神可以觊望及此。”

在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中,具有最低限度普世价值的概念包括:第一,“仁爱”价值观。即一个国家无论是由何种文明、何种宗教主导的,仁爱思想都会对其维持社会和谐、处理各个层面的关系提供价值参考。《论语》中,孔子对“仁”的解释是“爱 ”,这反映出中国传统思想中对“人”的关注;同样,西方文明最为灿烂的复兴也源于对“人”的崇尚。从这一点说,儒家的“仁爱”思想不仅可以成为中华民族的价值内核,同样也具有向外拓展的普世性;“仁爱”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普世价值,可以弥补现代社会中人与人关系功利性和经济性的缺陷;“仁爱”可以作为处理社群关系的普世价值。“仁爱”可以作为处理国家间关系的普世价值,如果用“仁爱”的视角来看待国家间的矛盾和冲突,那么许多流血和冲突的都可能避免。

“普世”一词源于希腊文,意为(图)

第二,“和”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这一理念可谓博大精深,它是对目前世界主流价值观单极思维的补充与纠正。军事上,在安全困境下的军备竞赛增加了所有国家的担忧;政治上,极端的政治诉求和膨胀的民族主义日益成为潜在的冲突导火索;文化上,文明和宗教信仰的差异成为地区动荡的深层诱因;生态上,工业化进程引发自然和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从根本上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繁衍。中国文化可以,也应该被借鉴到世界问题的解决中来。可以说“普世”一词源于希腊文,意为(图),“和”从阐释上具有鲜明的中国儒家文化特色,从运用上却拥有可以推及世界的价值观意义。

第三,“中庸”价值观。“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儒家中庸思想除了可以作为个人修养之道和规约处世之道的精神资源,还可以帮助现代人权衡理性和目的价值。中庸是一种价值判断的视角,也是一种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价值提示。提倡这种思想并非为了扼杀个性或抵制冒险精神,只是为了儒家价值观最低限度的普世意义,试图为当代社会出现的信仰危机和价值困境提供一种可能的道德方案和思考出路。

“普世”一词源于希腊文,意为(图)

我国的普世价值观与资本主义文化价值普世是有所差别,资本主义文化价值普世主义的内在意图与外在努力,在于宣扬并力图证明资本主义制度是人类永恒的最为美好的社会制度,这当然是一种意识形态偏见与文化陷阱。资本主义文化普世主义的虚假幻象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西方中心主义的虚假幻象。第二,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学家制造的虚假幻象。第三,由非理性哲学、消费主义经济和宗教文化相互渗透形成的资本主义文化普世性虚假幻象。当然,支撑资本主义文化普世性虚假幻象的现实基础是当代世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和科技优势以及社会主义国家的相对不发达。只要这种局势不从根本上扭转我们该如何对待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资本主义文化价值普世性的虚假幻象就不会消失。

然而,作为人之基本的行为准则,“忠恕之道”既有正面的提倡,亦有负面的约束。正面的提倡是“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论语》;负面的约束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可就价值取向上讲,无论是从自己“欲”的层面去帮助别人实现其“欲”,还是从自己“不欲”的层面杜绝妨碍别人实现其“欲”的行为,都贯彻了“能近取譬”《论语》。这种就自己打比方,推己及人的方法,在价值上体现了一个根本精神“普世”一词源于希腊文,意为(图),即人既肯定自己的存在价值,就应承认别人的存在价值,换言之,人由对自己存在价值的肯定必然导致对别人存在价值的肯定。在孔子看来,由肯定自己的存在价值走向对别人存在价值的肯定,不仅实现“仁”的方法,因为“仁者,爱人”《论语》,“仁”之基本的人文精神,就是每个人都基于自己作为一个人真诚地去爱别人。由此不难理解孔子何以将“仁”就内容上具体化为“忠恕之道”。

“普世”一词源于希腊文,意为(图)

因此,我们要认识到:一种带有民族特殊性的文化如何获得普世性的历史意义,不仅取决于该文化是否具有普世性的价值底蕴,同时也需要人们有意识的推动。而儒学现代复兴的关键在于儒学的普世化,它必须彻底抛弃轻视民众世俗价值的精神贵族化的倾向,尊重普通民众的生命欲望和精神追求,同情地理解他们的世俗情感、愿望、要求和行动,将儒学彻底化为与现代民众情感认同合拍的意识形态,使儒学真正成为现代民众的潜意识。价值观输出本身就是外交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目标之。以兴办孔子学院为标志,中国文化的符号开始了海外传播历程。孔子学院是通过汉语教学加深中国与其他国家信息沟通和理解的教学机构,也是研究中国传统思想、弘扬儒家文化的学术机构。孔子学院在全球范围内的建立表明中国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开展公共外交活动,增强中国软实力。孔子学院加速了儒家价值观的传播。

外国公众对中国文化的亲切感,使之将潜移默化地将儒家价值观介绍给世界。同样,本土化的动力来自人们的实现心灵慰藉时对于身边的可依赖的支持的需要,即对家庭邻里,对文化习俗,对把我们与他们分开的意识的需要。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普世化的前提我们该如何对待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价值观输出的一扇窗户。

我们要认识到,中国文化难以普世的原因在于,它没有展示给世人一套明确清晰的价值内涵,这也是儒家文化普世价值资源受到制约的重要根源。毫无疑问,儒家文化的内涵和特性决定了其具有十分丰富的普世性资源。西方普世价值的推广最初也要归功于那些自认为负有上帝使命的清教徒们,是他们将自由、民主、平等这些具有普世意义的价值观弘扬并使之深人人。同样,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要想发挥其普世性的文化价值,“以身体道”的个人也可以将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彰显于社会生活之中,才能立足于国际交往之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