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和道家思想异同点 道家与禅宗的人生哲学

道禅人生哲学 作者:李夏 文章来源:ZT 点击量:3152 更新时间:2006-01-31 说到底,理论是解决人在世间生存和行为的根本问题。世界。传统的道教“隐于天,不知人”的观点是片面的。在中国传统的生命理论中,道家和禅宗与人生目的关系最为密切。本文从人生价值取向、生活方式和人生态度等方面对两者进行粗浅的比较研究,以求方家之义。 一、生命价值的共同取向——珍视人类、珍视生命的道家以自然为参照,从自然与人的相互观察中探讨人类问题。道教创始人老子认为:“道大,天大,地大,人大,天下有四,人为一”。大存在:“道”、天、地、人。 “道”置于“四四”之首,这是由老子哲学(道家学说)的根本特点所决定的;天地源于“道”,是人与万物存在的基础,所以其地位仅次于“道”禅宗和道家思想异同点 道家与禅宗的人生哲学,高于人;天地外有人有事,而老子的“四四”中有人无物,可见老子思想的一个基本价值取向:重人。以人为本,首先要解决人的生存问题。

对此,老子提出了“人随地”的生存法则,即人要效法大地之道。地道的基本特征是谦卑卑微。他认为,在纷乱的世界里,只有人像地球一样善于卑微卑微,才能不显锋芒,保住性命。这显示了老子的另一个价值取向:贵生。尊重人是珍视生命的前提,珍视人是珍视人的保证。庄子也看重人禅宗和道家思想异同点 道家与禅宗的人生哲学,但与老子不同的是,他强调人的地位,强调保护人的本质。人的本质是什么?庄子认为是“真”,“真在内,神在外,所以才看重真”。 (注:《庄子渔夫》。“是决定人的根本。人一旦失去,就不是人而是非人。如果一个人要从非人中恢复过来。”对一个人来说,他必须重新获得他的“真相”。接触,庄子提出了“颠倒真相”和“回归真相”的思想。与老子的“人民代表大会”概念相比,庄子的“重视”思想真理”是一种强调人的深层意义,因为它不再满足于对人的地位的客观肯定,而是着眼于对人本质的主观保护。以生命形式为前提,而人的“真”必须以人的“生命”为基础,所以与“宝真”有关,庄子也提出了“圆满”的思想。生命”。为什么是一生?庄子发明了“无用”的一生之道。“无用”是指对他人无用,对他人无用,不会受到他人伤害,可以保护自己;能保护自己对自己有用。

这种方法与老子自卑的生活原则不同,但目标是一致的。两者都是为了保全生命,体现了对人类生命价值的珍惜。珍爱生命也是禅宗的一大特色。主要表现在:一是重视人的地位。禅学的重点之一是探讨人在宇宙中的地位以及人与诸法的关系。结尾。二是重视人的生命。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人却向往生命的无限。禅宗也为生命的短暂而深感苦恼,但它已经从积极的一面转向了对生命有限的超越。人们在短暂的生命中体验生命的永恒。第三,崇尚生命的本质。禅注重人的本质和本质,对人的生命本质的敬仰集中在对人性的赞颂上。心性论成为禅宗理论体系的核心,体现了这一点。第四,肯定人的身体价值。禅宗所提倡的心性是真实的人的心性,即心性与人体的结合,所以它对人的心性本身本质的推崇,包括对人体价值的肯定。禅宗中的轮回思想,正是符合道家生命宝贵的观念,构成了中国传统生命哲学中的生命哲学。同时,禅宗对主体性的倡导,也与庄子珍视人之本性的宝贵真理观相吻合。

当然,道家与禅宗的重生并不完全相同。道家宝贵的生命中蕴含着生存的意义,所以后来道家得以从中引申出长生不老的概念,甚至有人将“老”、“壮”作为医书来医治人;禅宗的重生,就是顺其自然,顺其自然。它既不伤害生命,也不刻意保存生命,而是让这个生命体像宇宙中的其他生命体一样。自然通道。这种差异在道、禅的生活方式上体现得更为明显。 二、 世间生存之道的相同点和兴趣点是一样的——通情达理、警觉、顺从道家的世道之道,是老庄等人的结果。见证了历史的坎坷轨迹,经历了社会生活的跌宕起伏。生活艺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老子身上,这种生活艺术表现为一种自相矛盾的生活方式,即刻意为自己的生活原则设置一个与生俱来的不矛盾的矛盾,让自己的人生愿望在曲折中得以实现。这主要表现在,首先,他提出了有争无争的艺术,所谓“身后有身,身有身而存”(注:见《老子》第十章) . .),“夫只不争,天下不能与他争”(注:见《老子》第23章。),就是这个意思;其次,他确立了无为而为,以柔克刚的自强之术,他的名言“无为而为”、“弱胜强”就是以此为基础的。并提出来;第三,他开创了淡泊世间、隐于世间的艺术,主张“见简朴,少自私少欲”(注:见《老子》第十九章。

),这是他冷漠隐蔽的一面禅宗和道家思想异同点,但他也充满了世俗的控制和策略,这是他与世界有关的一面,而他的与世界有关的策略是隐藏的。老子用这种智慧来回应世界,其根本目的是寻求生命的保存和生命的主动权。原则上,庄子和老子目标相同,但方法不同。他提出了“命监为经”的人生方法,就是要走中庸之道。这里有两个相关的含义:一是提倡生活中的“中庸之道”。庄子的“中道”是指取善恶两极之间的中间。庄子主张,既不能为善而一味地追求善,也不能以恶收罚;成为众矢之的,严惩恶行必杀戮;只有非善非恶的中间状态最有利于保护自己。二是倡导生活中的“有德之道”。庄子用“煮骰子解牛”的比喻来说明追求“虚无入空”的想象方式的重要性。说到底,这种想象的方式,就是要善于发现差距,钻漏洞。在交织的生活环境中,总会有缝隙和“空间”。只要擅长用“没有厚度”的刀刃“进入空间”,就可以轻松搞定。这种没有厚度的刀片,就是上面所说的所谓“中道”。与老子理性思辨的处世方式相比,这是一种更委婉、更委婉、更世俗的另类处世艺术。禅宗在原则上与道家有很大不同。

禅以自然主义的态度对待生命,既不伤害生命,也不求生存;在做人的原则上,它追求的是无为之道,其中既没有老子的理性思考,也没有庄子的巧思,而是自由意志,自然而然,循规蹈矩。这个道理最早见于禅宗始祖达摩。达摩禅的核心是“理入”和“行入”的定心法。从生命论的角度看,这种方法体现了无为和偶然的特点:其“理入”的最终目的是“与道相合,静默无为。(注:《高续传》)僧”,第16卷,“达摩传”。),反映无为的本质;其“行入”强调“得失随缘,心不增减”(注:《续传》) 《达摩传》第16卷《达摩传》),反映了随机性。东山法门将此发展为一种随心所欲的生活方法。道心和弘仁认为,主体“心”的自然状态清明纯洁,慧能创立南宗禅后,继续提倡弃“心”,本着处世的原则,提倡“诚以待人”,“心直”即为生在这个世界上以天然的诚意,“让他”我让别人好或坏,让环境平静或危险禅宗和道家思想异同点,我不会卡在心里。与慧能禅相比,牛头禅、保堂禅在人生原则的主观方面强调无为的本质,​​体现在牛头禅的“无心”说和保堂禅的“无为”说中;在主体对社会的态度上,他们继承了达摩的随意论和慧能禅的任他论,但比达摩和慧能禅更嚣张。

当禅宗发展到洪州派和临济派时,主体的“心”地位和自信精神都被推到了极致。这体现在他们遵循“为所欲为,为所欲为”的人生观中。禅的处世之道,明显不同于道家的理性、委婉:一是有为无为之分。道家提倡无为,但其无为不是无为,而是无为而为;禅在对待世界的时候确实是无为,但它并没有导致宿命论,因为它的无为原则是建立在主体的自信之上的。二是智慧与纯真的区别。道家虽主张弃学弃智,但自己在处世时大用智慧,老子用理性,庄子用聪明智慧;禅宗真正做到了无心利用世间,真正以“心”本性活在世间。三是假与天然的区别。道家崇尚“人依地”,但并不是真的愿意像大地一样卑微,还想高高在上,只是因为他们深谙“反道运动”(注: 《老子》第40章),则刻意选择了与动机和目的相反的原则,使道家的处世原则出现了假象;禅不是这样,它反对用智慧,它真的不无心,它否认高低之分,它真的不追求高贵和蔑视低下,它没有虚伪,一切都是自然。但也需要注意的是,道家与禅家虽然目的完全不同禅宗和道家思想异同点,但终极目标是一致的,都是追求主体与环境的和谐。

只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两者采取了不同的方式:道家避免迂回地与他人发生冲突,从而在与社会群体和平相处的状态下生存和发展;禅宗采用自然主义的方式,达到了主体与环境的直接统一。再者,道与禅处世之道的本质也是一样的,都是自私的。无论是道家的智巧巧术,还是随心所欲的禅宗原则,重在主体而非社会,重于自身重于他人,缺乏道德使命感和社会意识。责任。这种人生哲学可以用来自保,但不能为世界造福。被后来的思想家斥为“自私的学习”,并非没有道理。 三、 相同和不同的人生态度交织在一起——傲世而避世的道家的人生态度,与儒佛不同。世界,但被认为是世界的骄傲。在主观心态上,道家的态度似乎与佛教的态度相同,表现在两者都达到了无得无失、无波澜的心境。喜悦、愤怒、悲伤和喜悦。意境本质上反映了两人对共同感情的冷漠,现实秩序的冷漠,世界冲突的超然。不同的是,道家的心境不如佛教的彻底。它在冷漠中保留了几分留恋,在冷漠中保留了几分关心,在超然中又多了一层傲慢。前两点决定道家不会像佛教那样否定现实生活而诞生,后一点决定道家不会像儒家那样主动投身于世间,而是采取第三种人生态度:以世为荣。

这种人生态度的基础是加入世贸组织,但这种加入世贸组织有一层不与世界同流合污、不与世界同流合污的傲气。其表现是道教既立足于世俗,又超脱于世俗,既在社会中,又在社会的不宽容中。这种心态使道家生活在现实社会中,但其灵魂和精神却与现实社会格格不入。这从老子的冷嘲热讽和庄子的冷嘲热讽中就可以看得很清楚。老子的人生态度与外行不同:“外行光明,我孤单;外行观察,我孤单”(注:《老子》第三十章);他是最忠诚的,混乱的领导者”(注:《老子》第38章。);他对统治者的攻击是辛酸的:“朝廷完全消灭,田野完全缺席,仓库在极度空虚;剑,我恨食酒,财多,谓之盗。”(注:《老子》第53章。);,不如这样坐”(注:《老子》章) 62)。从这个角度来看,老子确实与现实社会格格不入。然而,他毕竟是社会批评家,而不是超验主义者。不管他对这个世界有多么不满意,他都无法离开它。这个世界是由理性的尺度来判断的。与老子相比,庄子对现实世界更加狂妄。

他讥讽当权者:“盗钩者受罚,盗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为仁义之所在”(注:《庄子》) · qū 胠箧");现实世界的政治肆无忌惮地揭露:“在今天头晕目眩的状态下,没有欲望,习能作恶吗?” (注:《庄子·山树》。)他宁愿“在画中拖着尾巴”,也不愿与统治者联手。但即便如此,庄子并没有放弃现实世界。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不想否定生命,甚至非常珍惜生命,所以他不能放弃生命扎根的土壤,不能否定生命的真实。事实上,老庄是站在一个属于这个世界但又高于这个世界的位置上,俯视这个世界,俯视这个世界。它既不活跃于世界,也不出生,而是以世界为荣。禅虽是佛教宗派之一,但实际上是儒、释、道三教融合的产物。就其人生哲学而言,禅宗与传统佛教的一致性只表现在主体不为世俗欲望所累的心态上;它也表现出一种类似于道家的超越。佛教的诞生和儒家的入世,不拘一格,与禅宗融为一体。禅宗对世界的态度表现在以下统一:一是佛教与世界的统一。禅宗有一个基本观念:“佛法在世,不离世为悟;出世求菩提,如求兔角”(注:《坛经》。

)。它认为佛教在现实世界中,菩提在山林和树木中。要从青竹黄花中发现现实生活与佛教般若的统一,从青山绿水和野鹤中体验禅境。二是理想与现实的统一。禅认为,理想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只要开悟,任何实际的活动,如挑柴挑水、穿衣吃饭、走路睡觉等,都能实现理想。因此,禅宗主张僧人应如居士,饿则食,渴则饮,寒则衣,困则眠。三是禅定与伦理的统一。禅宗力求通过实践达到主体的心境与客观环境的自然和谐统一,使主体的心理状态与现实社会的行为规范自然协调。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