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说,一位喜欢写、喜欢听的女子

素说,一位喜欢写、喜欢听的女子。

——题记

曾在【正心堂】公众号看到多篇署名“素说”的原创文章,看头像是一位年轻美丽清雅女子,除了佩服其文笔,确实有种望尘莫及“远”的感觉,毕竟网络是看得见的遥远!

前年有缘关注【禅说电影】公众号佛家关于爱情因果故事,进入“禅说电影群”,从简介中看到素说出版过一本书《幸福就像如来掌》,开始没在意,近日却有强烈愿望要去读。

没想到网上已经买不到原价正版书,多数是扫描复印后装订的,二手正版书价格高出数倍也只有寥寥几本,最终还是淘到一本比较满意的二手正版书。

素说,一位喜欢写、喜欢听的女子

虽然本人无知无能年过半百也仍存偏见,除了名人名著,一般不看当今年轻人写的书,一本好书除了文采,作者的生活生命阅历也至关重要,但对素说这本书不一样,非常想买到、读到,可能这也是一种机缘吧。

素说,生长在历史文化底蕴丰泽的南国,

2004年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毕业,

2006年9月以来在江苏卫视任节目编导、导演、制片人,

2010年又兼任中国教育电视台导演、制片人,制作过多档收视率创记录的影视作品。

素说,一位喜欢写、喜欢听的女子

素说任导演时的照片

素说有同龄人可望而不可即的优渥条件,也凭天赋和努力取得了诸多骄人成绩,却于2016年毅然辞职,而后在不到40岁创立“禅说电影”公众号、平台文章阅读量超千万,成为一位卓尔不同的自媒体人。

素说,一位喜欢写、喜欢听的女子

素说有高学历,曾在高阶平台工作过,见过大世面、大场面,听过看过许多悲欢离合故事,所以能写出一手漂亮、有深度见解的文章并不奇怪,但是,从她大量禅说电影原创文章中氤氲的智慧和光华中,我想知道这样一位女子,她在十年前、30岁写书时是一种怎样的状态,某些天赋使命的人很早就具有怎样的与众不同!

掩卷长思,心中确有许多感慨,以下所写并不单纯是《幸福就像如来掌》这本书的读后感,我与素说并不相识,只想从她现在和过去的文字中,确定我内心某些隐约感触的方向!

素说,一位喜欢写、喜欢听的女子

素说,一位喜欢写、喜欢听的女子

01

从生到死有多远

一位年轻有为的记者,拥有令人羡慕的工作条件和深厚优秀的个人素质,却徘徊在是否辞职的边缘,这源于她在采访一位“完美男士”过程中,无意中看到所谓成功幸福人士那丑陋、令人震愕的虚伪!

这样的冲击如裂缺霹雳,让她内心的绝望訇然中开,看似“小事”,却成为撬动她内观深省的一个杠杆,搅动着她挣扎辗转——什么是幸福本来的样子,去掉虚伪的道德、言辞和假装的善良,人性中到底什么才是真实的!

素说,一位喜欢写、喜欢听的女子

许多人也会有这样的感触和诘问,但是很少有人能够究底思考,并回答背后的真相。

人与人是不同的,如果说人生如同登山,有极少数人已在远远那峰之巅,他们眼之所见是不同风物,一句话、一情景、一事态往往成为促成他们思维提升的转折,素质决定高度,高度决定深度,所以平常人难以理解他们的观点决定!

我想素说有这样的情绪震动也绝非偶然,她以一名记者的视角所知所见,都在她内在留下完整印象,并透过每一个人每一件事的表象,在意识深处已经具有了深入清晰的感知判断,尽管在一段时间埋而未表、引而不发,只是时间没有到吧!

对于悟性极高的人,如果一个投影已经具像进入心灵,那么由不得自己,这种感觉成为一颗种子,将在合适的时候书写结果。

素说,一位喜欢写、喜欢听的女子

恰在此时,汶川发生大地震,素说主动请缨前往灾区。在接下来读到的不同人物描写,事件刻画,他们都代表着个体人生的某种观念,林林种种某些场景,世态炎凉某段过程,悲欢离合某个情景……

重情仗义的魏哥,活得洒脱,善于把压力当下消磨转化成体力,他没有豪言壮语,甚至在许多人眼里是不靠谱的男人,他嘴上说没有目标,而在支援灾区的实际行动上,他就是有血性的汉子!

车队编号889,441,222等一众朋友,说到底的想法就是“帮人家,救人家,说是帮、救,也是为自己找一个活法”。还有为了两包方便面打到脱臼、骨折的灾民,被埋5天意识混沌的年轻人,战地医院跨越生死的一夜……

素说,一位喜欢写、喜欢听的女子

根据汶川地震改编的电影《一百零八》剧照

在救灾前线的整个过程无需细表,但是都成为证明的事实:“大家怀着极度的恐惧,感悟到生与死原来可以那么近,除了更加深刻地领悟到自己以前的活法和信念都有问题,其他什么也没有留下”!

“什么样的场景可以再次震撼我的内心,什么样的人和事可以让我抛弃对职业的敏感、对舆论的顾忌、对名利的追求,而回归到最本质的一个我?”这是素说经常问自己的问题,目睹了那场天灾的恐怖,即使离开那片土地也没有得到答案。是真的没有答案吗?

书中素说这一段话令人深思:

一种来自人性的孤独和无助感占据我的整个身心,人定胜天思想被击得粉碎。

我什么也不能做,我什么也控制不了,我的概念也许只是灵魂安慰肉体的一种方式。

素说,一位喜欢写、喜欢听的女子

这是面对大自然的惩罚、人类撕心裂肺也无助的本能心境表达!

素说,一位喜欢写、喜欢听的女子

什么是生死?

什么是主宰?

生死之间有多远?

这不是一问一答的问题,必然要在“迷”中问,在“觉”中察!因“色”染着什么都看不清,若到“空”度,自然懂得,虽然生死都没有无缘无故的发生,但是本无“生”无“死”,所谓“生”“死”只是轮回中一个个分段相续的过程!

素说回答的高明,第二章《地藏庵的色与空》通篇都可以找到答案,却又没有一字是正面的直接回答!

素说,一位喜欢写、喜欢听的女子

02

由色到空是几维

人间是道场,人生无处不修行,由“色”到“空”的感悟提升要经过多少尘牢?怎样在五浊恶世静心知命?

因缘聚合,下决心要辞职的素说,有机会在一个远离尘嚣的地藏庵挂单数日,刚进庵的素说对一些程序仪轨并不清晰素说,一位喜欢写、喜欢听的女子,不知“打板”“出坡”是什么意思,早晚课不会念经。

素说并没有直接叙述自己心里变化以及对佛学的认知定义,而通过三位不同性格师父的说法劝诫,从交流和观察中循序感知悟证:

大师父说:

“智慧理解和修行实干相结合”,做到“解行相应”才能显示佛教教义;

天象就是人心的反应,人定下心来才能让天从人愿,这是自然有序的渐变法则;

人行恶事受惩罚,“因果相应”便是缘由;

在相信迷信比相信佛法的人多、求利益功德名望比传播正道人多的末法时代,到底什么才是“成就”!

素说,一位喜欢写、喜欢听的女子

2008年素说与大师父见面

二师父说:

“只有静下来,才能体会人生的本质”,打坐、念经的实质就是“静下来”,做到心如止水,内省至更加了解自己;

“正确认识、了解自己,离圆满就不远”;

简单说,色就是物质,空就是没有,物质本身是空的,一切在于人心;

素说,一位喜欢写、喜欢听的女子

这个世界并不是我们所看到的样子,这个世界上有一些比我们更智慧的生灵;

事实往往只存在观念与观念之间,“说”与“不说”本没有区别,就像“色”与“空”一样,关键还是看自己。

素说,一位喜欢写、喜欢听的女子

三师父说:

供养都是在提醒自己“种善因,得善果”,提醒自己勤修“戒、定、慧”;聪明不等于智慧;人这一生的生命在万世轮回流转中只是一刹那,快如天空中一道流星划过,对许多事的兴趣就一阵子,了解了,知道了,自然就放下了;入世也好,苦尽甘来、顺其自然!

素说,一位喜欢写、喜欢听的女子

“色”包罗万象,是每个人每天面对的障碍、烦恼、困苦、选择、七情六欲、百味人生,“色”以各种方式、不同情节,弥漫在红尘俗世。

所以,无论是大师父的劝诫,三师父的开悟,还有与张居士母女相处的见闻所感,素说从客观角度落笔,提炼明示各阶段、不同根器、禀赋差异听经闻法者的执着、分别、挣扎和疑问。

众生皆具烦恼,素说以三位师父由“色”趋近向“空”的所知所悟所说,从不同角度告诫世人要破迷除误,实质也是在表达正道修行的方式方法。

书中详写两个女人对佛法迥然不同的理解和态度,这不仅是个案,其背后是对佛学的误解、不解、曲解等诸多现象:

一位是张居士女儿珊珊,张居士把女儿“骗”到地藏庵,度过难捱的三天时间,原因一是让女儿避开恋爱对象,二是破关。

张居士设法让女儿接受、相信她的道理,不管孩子是否真正明白佛理就让她诵经,还告诉女儿只要在地藏庵呆上3天,就让她去找恋人……可怜天下父母亲心,但是张居士其实是违背了认知规律。

一个人的自发力是成就一切的根本,修习佛法更是如此,刚强众生难伏难调,慧根不足时候不到,无法听经闻法,更有甚者还会滥言谤法,那样就适得其反。

素说,一位喜欢写、喜欢听的女子

素说在菩提伽耶

在世间的每一个人,必要“在吃亏之后认真内省,了解自己后再往前走,这个规律谁也违背不了,人生很多时候只有付出代价才能更了解自己,这就是人生。”所以无论痛苦还是欢乐,经历都是享受!做任何事,都要顺其自然。

母爱不能绑架人的信仰,母爱也不能代替儿女必须经过人生苦难教育,才能悟出、懂得的人生意义!从母亲的角度看是这样,触类旁通亦是如此。佛寺庵堂不是避风港,拯救、改变、转化的力量,皆来源于自己内心,修心的智慧和能力,仍然靠自己的先天根器和后天听闻达识,心之力是通遍万法之源!

另一位是在付出感情和金钱后,被男人抛弃疯狂要出家的亚琴。她自以为看破男女之情,满腹抱怨和憎恨,不考虑自己歇斯底里的行为决定,对年迈母亲造成的伤害,无视自己冲动无理,给陪伴的妹妹带来的痛苦和麻烦,只顾情绪发泄,把本应自己承担的痛苦和应该反思的问题,转嫁给亲人。面对大师父不接受她出家、不让她跟着上早晚课的决定,亚琴偏执地口出滥言无理谩骂……

“佛教有八万四千法,归根到底一是慈悲心,二是见性智慧,万变不离其宗的就是悲与智,智可以后天再修,但是悲必须由心而发,修不得,也修不出”,而“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慈爱的付出,是基于佛性慈悲的菩提心量,芸芸众生中几人有得!所以大师傅告诫亚琴,没有看不起,没有是否愿意,“没有慈悲心,便入不得佛门”!

素说,一位喜欢写、喜欢听的女子

亚琴堪称无数人的代表,他们付出就要回报,并把自己的付出看作理所应当得到某种回报的资本,更有人以此邀功,美其名曰“你欠我的”!书中总结的切中肯綮:存在交易就存在不公平,是爱,就不存在公平不公平。

其实那样的付出就是以爱之名义的交易!这样说的确不好听,但是常听到这样的说法:

素说,一位喜欢写、喜欢听的女子

想当初你穷困潦倒……没有我那有你的今天……;

我什么都给你了,你就要为我负责……;

因为你……我才……;

如果不是你,我能……

实在不愿意多写这样的句子,没有办法,此为具有普遍性、常态化、许多人的通俗表达,岂不知说出这样话的时候,不但伤害自己,所付出的一切没有回报也没有意义,同时也失去了宝贵的尊严!

人、事、物之间,看不见的因缘关联达到一定程度,相应的“果”自然呈现,这也就是佛家所说的因果,“因果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这不只是教义,也是事物普遍联系的规律!

所以,从来没有无缘无故的帮助、诋毁、喜乐、伤害等等交互关系,如果自己内心不明白不透彻,走进思维误区的死胡同,不但没有人能够拯救,自己还会在这样的情绪挣扎中,陷入更深的苦难。即使心怀怨恨,求助佛门,又岂不知“佛法难度无缘之人”,自觉方能觉他,自度方为根本!

素说,一位喜欢写、喜欢听的女子

人与人之间基于爱而心甘情愿的付出实属难得,当今社会充斥着索取和交易,所以,施爱不依赖,付出不执着,磊落的心中常留方寸自我观照,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永远了解自己,在行走世间必然经过的痛苦磨难挫败中,吃一堑长一智,逐渐积累透过现象看到其背后真实的憬悟,那么世间定会减少许多像亚琴一样的“怨妇”!

素说书中这句话醍醐灌顶:“没有依赖的人就是自由的,这样的人本身就是幸福的,不需要任何人给他。”

是的,人世无常,何堪依赖,其有所住,只在己心!

素说,一位喜欢写、喜欢听的女子

03

人间万象素与说

循着这部书的章节细细品读,感知前两章素说以旁观者视角娓娓道来,书中每一个人物,不管着墨多少都具有代表性,其背后都有一个大千世界,代表众生面面观!

在最后两章笔锋倏然陡峭,有前面两个章节的铺垫厚度,在第三章“亚琴的故事”、“珊珊的爱情”、“二师父的机缘”等多处对话都切中本质,问和答的内容高度概括,触及问题背后的深刻本源,烘托这部书要表达的精确内涵。

如一首交响乐,在酣畅淋漓高潮部分曲瑟争鸣,通透表达,铮铮入耳,切切抵心,让懂得的人具有感同身受的欣喜和赞叹!

素说,一位喜欢写、喜欢听的女子

人生就是苦谛,挣扎在七情六欲八苦中,每个人的痛苦都不同,承受能力更是不一样。承受能力是什么?是积累生活苦难、挫折诸多阅历撑大的心量,是自己安住、运用心量对待一切外境的能力,是自己内在的、心的力量!

无数世人求佛学道,多数人把祈求神明保佑当做初衷和寄托,更有不暗道理的人们,被打着宗教幌子之流抓住这种心里,利用他们的虔诚和无明,不但歪曲宗法真正教义,而且坑蒙拐骗借机敛财。

人的聪明程度理解程度迥然不同,平常道理有的人一点就透,而有的人纠缠其中没完没了。虽然每个人生而平等,但是人的悟性、心性、德性……千人千性,人真的有层次的不同!

素说,在30岁那样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把清晰思路和强大内在感知融入句读间,不但表达她对佛法的理解、感悟,还通过剖析人物、事件和现象素说,一位喜欢写、喜欢听的女子,用自己的悟证和心力,去传播正道、正知与正见。这或许是她的使命吧!

素说,一位喜欢写、喜欢听的女子

这些都是素说要说的观点:

“不学会内省,就只能总看着被人,就不会找到一条属于自己准确的路,就不会坚定自己的选择……如果不是由心而发做出选择,即使皈依出家,也不会坚定”;

“放不下是因为不了解自己。了解自己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只有不断了解自己这个境界是永恒的,是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所以它才能上升为一种意义”;

“一个人要是没有接受过关于人生的教育,就是遇到了关键时刻,也悟不出来什么是人生的意义”;

“关于爱情,曾经会为了那份青涩而又纯真的感情坚持到底,而且在坚持中感受到一种无以伦比的自豪。但是那种炙热的激情往往在今后每一次恋爱中都会呈戏剧化的递减,在每一次的小心翼翼与精打细算中消失殆尽”;

“幸福就是找到自己,成为自己,这样的幸福需要你低头,而不是昂头佛家关于爱情因果故事,需要你向内反省,而不是向外追逐”。

幸福是什么?

我理解的“幸福就像如来掌”是这样的:

如来掌即是自己内在的掌控把握,幸福是由你自己内在塑造的,要有智慧从人间悲欢离合、苦难无奈的背后看到真实,要识得一切之中都有幸福的具象,而且早就铭刻在哪里!你自己内心是否具有强大的自知自觉能力,将其投射到现实生活中去,翻手云覆手雨,全凭你自己!

就如同素说所言:“……向外走了很远很远,以为逃出了命运的如来掌,就能找到幸福,实现自己,一回首,却发现自己仍在五指山下,而幸福的微笑,早已铭刻在自己的手掌”!

素说,一位喜欢写、喜欢听的女子

世上本没有绝对的苦难,只有将事态定义为苦难的角度和心灵!

世界这么大,我们见闻觉知太多太多事物佛家关于爱情因果故事,一个人不可能改变别人,却可以影响别人,大千世界,如果有缘,一定会接触到与我们自己相应的理念,去辨析、思考、整理,成为自己认知的一部分,逐步了解自己,提升自我。

在书中我找到与我此时感触十分贴切的一句话:“在有意识的灌输和无意识的领悟之间,在刻意的追求和自然的接受之间,有一种充满智慧的‘点拨’,点拨的恰到好处,你就会终身受用”。从素说的文章中,我正在并将继续打捞她充满智慧、广博无私的“点拨”!

素说,一位喜欢写、喜欢听的女子

何为素说,我理解的“素”,具有净,空,极,无,达等诸多意,且基于其本意已经能够安住其心,是为“素”!然后,去“说”恒古不变情天恨海,“说”九曲回肠红尘故事,“说”光怪陆离人间万象,是为——素说!

红尘一念,天道不远,万般况味,寸心之间!

感恩遇见,素说之说!

素说,一位喜欢写、喜欢听的女子

本文作者山月春梅看完了二手的《幸福就像如来掌》后写下了如此感人的读后感。如今,这本书的电子版终于出来了,会更方便阅读和携带喔:

《幸福就像如来掌》

素说|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