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道家思想:核心内容、主要特点及价值根源

1、儒家:代表人物是孔子。

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仁义礼智圣德性论“五行”思想。就社会而言,是德道思想,即博爱、厚生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核心内容、主要特点及价值根源,公平、正义,诚实、守信,革故、鼎新,文明、和谐,民主、法治等,它是我们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基石。

儒家的主要特点:

(1)祖述尧、舜,宪章汤、武,尊崇先王之道;

(2)崇尚礼仪即注重维护尊卑上下等级秩序;

(3)重视伦理道德在政治中的作用;

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核心内容、主要特点及价值根源

(4)尊崇孔子。

2、道家:代表人物是老子。

道家思想的核心内容:是“道”。道家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统治宇宙中一切运动的法则。“道”与万物的关系,就静态而言,“道”是一切人、物共同存在的最终保证,是最高的价值,是终极性的价值根源。就动态而言,道是秩序的凝构及其动力,是“造化”或“造化力”,是使万物得以相生、相续、转化、发展的实现性原理。

道家的主要特点:

(1)保留了较多的民间信仰和方术,其宗教理论和信仰素质都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生活风俗密切适应;

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核心内容、主要特点及价值根源

(2)保留了历史上的自然宗教因素,而且还夹带着不少迷信成分;

(3)它的宗教内容和传道组织包括了道家、神仙术和为人驱鬼治病的几个层次;

(4)以长生成仙为信仰目标,以修生养性为现实利益,是一种既重视眼前利益,又有长远追求的宗教,很符合中国人的传统。

3、释家:代表人物是释迦牟尼。

释家思想的核心内容:便是戒、定、慧。由戒生定、由定发慧。鸟巢禅师把这三个字通俗易懂地表达成十六个字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释家的主要特点:

(1)相信因果。“因、缘、果”三个字,贯穿于整个三藏十二部经典,是佛法的中心;

(2)众生平等的思想。众生是平等的,只因业力不同而现相不同,均是因缘生法;

(3)发出离心,修解脱行;

(4)发菩提心佛家家思想主张什么,行菩萨道。菩提心就是广大心,既有智慧又有悲心。

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核心内容、主要特点及价值根源

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核心内容、主要特点及价值根源

扩展资料

中华儒释道三教发展与融合的过程

中华文明是在文化不断融合中形成的,中华文化的信仰方式一般通称为儒释道三家,三家之间的关系和结构,又有“三教并立”、“三教合一”的说法,当然也有“儒术独尊”的传统。

综观历史上儒释道三教合一文化的发展,魏晋南北朝是儒释道三教连称,彼此独立,相提并论,出现三教一致的萌芽。唐宋时期三教加强了内在意识上的流通融合,逐步变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核心内容、主要特点及价值根源,相互借鉴和吸收,但其主流而言,仍各树一帜。元明清阶段出现了真正宗教形态上的三教合一。

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核心内容、主要特点及价值根源

此三个阶段的发展是儒释道三教发展和融合的基本过程,第二阶段是在继承第一阶段三教功能互补的基础上更添新内容,第三阶段是在前二个阶段的基础上再演化出来“三教合一”的新成份,反映了三教合流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三教合一发展中,其内容是动态的,三家思想相互依存,相互包容,各有侧重,出现了以佛家、以儒家和以道家思想为主要形态的三教合一文化,以及形成具有宗教意义上的“三教合一”新文化形态,前者与后者有本质的区别,后者是对前者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历史性的飞跃。

儒、道、佛三教,中古以来并称“三教”,南北朝时佛家家思想主张什么,即有三教之目,至李唐之世,遂成固定之制度。如国家有庆典,则召集三教之学士,讲论于殿廷,是其一例。

明代以降,儒佛道三教合流,是以儒家学者为中心,并由众多名僧、方士参与其间,互相交游,互为影响佛家家思想主张什么,最终导致佛、道的世俗化以及儒学的通俗化。

宋明理学的思想体系以儒学为主干,吸收了佛教的“空有合一”的本体论,“顿渐合一”的认识论,“明心见性”、“返本复初”的修持观等,与儒家伦理思想和政治哲学相结合,因之有人说是“阳儒阴释”,最终完成了三教的融合。

程颢和程颐主张“性即理”,强调“天理”与“人欲”的对立,并通过内心的修养功夫来“窒欲”,以恢复天理,受到佛教心性论和禅宗修持方法的影响。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竭力排斥佛教,但是在其哲学思想中,无论从本体论、认识论到修持方法都带有佛教的烙印。

儒释道三教合一思想对中国周边国家的哲学、文化、艺术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儒释道三教是中国、韩国、朝鲜、日本、越南五国历史上的主流文化和历史文化的核心内容,反应了中国及周边国家传统文化的基本面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