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释道三教共同点:养生之道与心灵宁静的追求

一、儒释道三教共同点

1. 对待人世慈悲,劝世人向善。

2.佛道儒三教都要求克制人的感官欲望,主张人不要被身体本能牵制和奴役,回到人心灵的自然宁静。三教都把心静定为人生的追求,一切的说教和修行都是为了使人达到心灵的宁静。

3. 在养生上三教具体有以下共同之处:

第一:继承和发展了《黄帝内经》“治未病”的思想,提出了“养性”之说,强调“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

第二:强调精神摄养。“自身有病自身知,身病还将心病医,心境静时身亦静,心病还是病生时”。

第三:主张饮食调养。如提出“老人之食,大抵宜温热、熟软、忌其粗硬生冷”,及“善治病者,不如善慎疾;善治药者,不如善治食”。

第四:重视起居护养。“凡行住坐卧,宴处起居,皆须巧立制度”。

第五:注意药物扶持。如老年人医药调治应采取“扶持”之法,即用温平、顺气、补虚和中、促进食欲之方来调治,切不可竣补猛泻。

第六:强调不可纵欲。“凡觉阳事辄盛,必谨而抑之,不可纵心竭意,以自贼也”。

第七:提倡顺时养身。要“依四时摄养之方,顺五行休王之气佛家与道家的思想区别,恭怡奉亲,慎无懈怠”。

4. 心性,对心性的解释,道家、道教与儒学基本一致。但三者既有共同一致之点,又有内容和性质的差异。

关于三教的同源一致之点,儒释道三教中人几乎共同归结于心性,认为三教之学皆以这个问题为核心。心性的“性”,左“心”右“生”,《说文解字》解释说:“性,心中之阳气也。”人心中生来具有的阳性的、正面的功能,叫做性。《中庸》解释说:“天命之谓性。”意谓天赋予人最根本的本性,我们天生禀赋的最根本的功能,叫做性。性,指人天生的、没有经过后天污染的心。

儒家谓之“道心”、“天心”、“天命之性”,后天被习染的心叫做“心”或“人心”、“气质之性”。

佛教所谓心性,是梵语citta-prakṛti或意译,语义为心的本性、实性、自性、自体、本来、本然,意为心识本然如是、真实不变者,可理解为心本来具有、不可变异的性质,或心未被主观认识和烦恼妄念遮蔽的本来面目,或心体(心自体)。《摩诃止观》卷五释“性”有不改、种类、实性(佛性)三义,喻如竹中火性,“虽不可见,不得言无”。心性的同义语有“心之实性”、“自心法性”、“心真如”、“心实相”、“本性心”、“自性清净心”、“真心”、“法性心”、“法界心”、“根本心”、“如来藏心”、“真性”等,与儒、道两家所说的心性,在词义及哲学意蕴上大体相近。汉传佛教承印度大乘佛教如来藏一系学说,特别注重心性,自与中国本土文化注重心性的传统有关。

宋代以来的三教归一论认为,三教在心性问题上,其旨归是一致的。这种观点在社会上特别是在中下层知识阶层中,普遍流传,有它的道理,但从学术上考察,并不太确切。

客观地讲,三教心性说虽有区别,而不无共同一致之点,正好构成一个从低到高的阶梯结构。

儒释道三家的心性法门,既有共同一致之点,又有内容和性质的差异。

儒家的心性法门,是自我修养、心理调适之道,属伦理学、心理学范围,切实而易行,然只可成就君子、人中的贤圣,属佛法所谓人乘法;

道教内丹的心性法门,旨在长生成仙,较儒家之道难行,属佛法所谓天乘法,与儒家皆属不能超出三界的世间法;

佛教特别是禅宗的心性法门,旨在解脱涅槃、超出生死乃至成佛,是出世间上上法门,最为难行难证。然佛法五乘,成阶梯结构,下乘为上乘之基础,人乘为天乘基础,人天乘为小乘基础,小乘为大乘基础,大乘为密乘基础。三家心性法门既有区别,又可融通,儒家、道教的心性法门,与佛法人天乘法相通,可以作为修证佛法的基础。而佛法特别是禅宗的心性法门,长期以来也影响了儒家、道教。

佛教的心性法门,就其终极目标成佛而言,可以说具宗教性,而其实践,却完全是超宗教、超佛教的,是一种心理锻炼之道,一种对心灵的深刻研究和对自性潜能的彻底开发,可以划归超个人心理学的领域。即其究竟目标成佛,实质上也是一种心灵的自觉升华、生命的自觉进化。心性的修证,可以在寺庙、禅堂,而非必在寺庙禅堂,完全可以在世俗生活中修持,所谓“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以家庭、社会为禅堂。剃发披袈裟的专业僧尼可以修,官场、商场、文场中人,工农兵商,男女老少,无人不可修。佛弟子可以修,非佛弟子,甚至外道,也可以修。

二、儒释道三教

1. 儒家文化

儒家文化偏重于阳的一方面,侧重“乾卦”,具有刚健向上的阳刚之气,有很强的社会责任心及君子自强不息的精神,最能表现中华的民族精神佛家与道家的思想区别,即自称龙的传人之龙(木、少阳)的精神,所以它一直是中国社会的主流文化,因为社会需要这种主动承担教化、管理、建设的文化。

儒释道三教共同点:养生之道与心灵宁静的追求

儒家是修身齐家治国安民,这是最开始的源头,后世加入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一大堆为了巩固权力、满足统治者欲望的条例不算。

2.道教

道教重阴,老子讲“知其雄,守其雌”,雌是阴;又说“上善若水”,水是阴。道家把阴柔的精神运用于一切方面。

道家,源头可以追溯到老子,各大分支是法家韩非子、兵家孙子、捭阖鬼谷子以及相对前三者有点另类的张良。(严格来说,孔子也算个分支)

儒、道两家文化是互补的,历代君王都是“外儒内道”,用儒家文化来教化老百姓好好做人,以维持安定的社会秩序;他自己进行社会管理时儒释道三教共同点:养生之道与心灵宁静的追求,则多用道家“无为而无不为”的精神。道家讲阴谋、权术,讲怎么用人、治理人。帝王们实际上多用道家,但不公开讲,多把道家的地位放得低于儒家。

3. 佛教

从东汉末年佛教传进来之后,中国传统文化逐渐形成儒释道三家鼎立互补的三元格局,古人谓之“三教”。在这之前还有其他百家,三教定格后,其它百家有的慢慢消失了,有的融合到了三教里。

三、儒释道三教的差异

儒释道三教共同点:养生之道与心灵宁静的追求

1. 佛家讲“超世”;道家讲“出世”;儒家讲“入世”

佛教主张“无生”佛家与道家的思想区别,认为现实对人来说都是苦海。对现实人无能为力,所以要忍受和超脱----即“超世”。要忍受和超脱,就要放弃各种欲望,追求超脱生死轮回的"苦海"而进入涅磐(无苦的极乐世界)。佛教主张舍弃对现实物质的追求,注重精神的修持和对来世的向往。

道教认为:个人修养的提升乃至成仙明道,根本在于个人的修炼,跟别人没有关系,主张远离人群到深山老林找块地方修炼。道教的修炼方法上也充分反映了道教的“出世”思想。道教运用内丹和外丹进行修炼。所谓内丹就是气功,外丹就是服用长生不老药。而修炼内丹和外丹都是个人的事,秘密的事,需要远离社会,所以,道教是主张"出世"的。

儒家是主张参与社会的,而且主张个人的自我完善是在参与社会的过程中才能实现。比如儒家的人生目标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实际上是把人自身的发展与对家庭、社会的贡献紧密联系在一起了。所以儒家是主张"入世"的。

2. 佛家重心理;道家重生理;儒家重做人

佛教对“心”的诠释,有诸多层次的分析说明,更用许多的比喻来阐释我们的心,进而教导我们如何找心、安心、净心。“心理学”西文原意为“阐释心灵的学问”,后来引申为“研究人类自身问题的行为科学”。这种发展演变符合佛教对宇宙人生的阐释,所谓“心能生万法”。佛教从心的角度概括世界万物的一切儒释道三教共同点:养生之道与心灵宁静的追求,并对人的行为问题进行根本性的探讨与阐释,因此,佛教早已构建一套成熟的心理学知识体系。佛教的教义几乎都在谈心,在诸多经论中随处可见,其中以“唯识学”对人类精神的分析,最具现代心理学色彩。

道教主张以生为真实,追求延年养生、肉体成仙。道教认为,人的生命由元气构成,肉体是精神的住宅,要长生不死,必须形神并养,即有“内修”“外养”的工夫。

儒教是礼法,要求如何做人,每个人应该怎么做。儒教崇尚的是“存天理、灭人欲”,哪怕削足适履也要人来适应宗法社会的纲常,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佛家讲的是净,道家讲的是静,儒家讲的是敬。

佛家讲的是养心,道家讲的是练气,儒家讲的是修身,真正求道者三者缺一不可。

3. 佛道儒三教各自特征

佛教兼伦理和功利、理性和巫术而有之,透露出一种特有的生存智慧和处世机巧。 佛家与道家的隐逸和比较“清高”的作风相反,特别喜欢普渡众生,讲究“三根普被”。也就好像我们现代的义务教育,佛教也喜欢普及他们义务教育。佛教主张“人人都有佛性,人人都可成佛”,主张“普渡众生”。佛教的这种群众化大众化作风,使得佛教在中国乃至全世界广为流传,发展传布比较快。

道教保留了更多的原始宗教的成分,具有相当的巫术性质,更多的适应了当时底层民众的需要。道家在传承的过程中,逐步走向了一条比较隐逸的道路。道家不太喜欢做“普渡”的工作,也就是不太重视对全民的“普及义务教育”。道家传授弟子特别重视弟子的“根性”,也就是所谓“天资”。你的根性不行,你不是这块料,道家就不会收你做弟子。

儒教则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伦理型或道德型宗教的特征。儒家主要是在读书人中进行教育。他们不像道家的隐逸,也不像佛家那么普渡众生,主要通过学校教育来传布教义和思想,所以儒家弟子往往是“书生”。

需要说明的是,“三教”的“教”字具有不同的含义:佛教是宗教没有疑义,佛家即指佛教文化;道教与道家存在异同点,因为道家指老庄之学,而道教却并非老子本人创立的;至于儒教作为人文宗教,由于缺乏宗教形式,一些人只承认说儒家文化带有宗教性质。

4. 修行方法的差异

在修行的方法上,佛家的修行方法较为多样化,所谓“四万八千法门”,就是说佛家的。有种说法是道家的法门也是从佛家中来的,这个不去追究它,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佛家修行方法之多。人们经常看到的佛教徒口念“阿弥陀佛”就是一种修行方法,叫做“念佛法门”。念佛法门是佛教界当今最为流行的法门。

道家的修行方法是重视修持心性,就是着重心性的磨练和自我把握。道家的修行多选择在深山清净之地,所以一般人往往难以看到道教徒。

儒家往往把读书本身作为一种修行方法。儒家云“腹有诗书气自华”,意思是你读书用工,方法得当,你就变得精气神十分旺盛,身体素质和人的气质都会得到巨大的优化,看起来会相貌堂堂,气宇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