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的养生并不是承载生命的一个皮囊

何为“养生主”,顾名思义即养生以此为主也,也就是教导人们如何养生。当然庄子的养生,与现代很多所谓的养生专家所讲说的养生并不是一回事,决不会教大家去吃什么绿豆还是喝绿豆汤,也不会不考虑身体的差异,胡乱推荐一些什么田七还是三七的。在庄子眼中,身体不过是承载生命的一个皮囊,当一个人忘年忘义、振于无竟(请参考前文《齐物论》),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请参考前文《逍遥游》)。不仅水火不侵,而且还能乘云气、骑日月,还会在意什么血糖、血脂、高血压吗?所以,庄子的养生并不谈保养身体,而是保养精神。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庄子一开篇就戳破了一个谎言,一个我们这个年代的人从小被老师蒙骗的谎言。

人的生命是有限,而知识是无限的。如果我们以自己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势必会有产生危险的可能,明知有风险依然还在从事那无限的求知活动,那可就真的危险了。

小的时候不止一个老师教导过我们,“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鼓励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心,要以有涯的生命去追求无涯的知识,现在想想亏心不亏心啊!直接把最重要“殆已”两个字省略了,要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穷的知识,殆不殆的则不在考虑之列了。有人就疑惑了,难道庄子的意思是大家都不应该去努力求取知识吗?难道大家都当文盲就天下太平了?当然不是,庄子在后面有对这段话的详细解释,欲知详情如何,待听下会分解。

另,此处庄子所说的“知”到底是知识还是智慧,也许两方面的意思都包括其中,我反而偏向于“智慧”,即使庄子本人如果不是对知识的刻意追求,怎么可能写出这么深刻的哲学思辨。而智慧在庄子口中并不是他一直所提倡或者褒扬的,《人间世》中就有“知出乎争”的说法。老子则说过“智慧出,安有大伪”,智慧的作用是什么,是争斗,争斗的目标是什么,当然是为了名利。为了名利无休止的争斗,结果能怎么样,肯定只能是“殆矣”,甚至是“殆而已矣”!

讲到“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庄子的意思难道是大家都别学习知识了,回家种地去吗。肯定不会是这个意思,从紧接着的这句话,也许我们就能体会出庄子的本意了。

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品读道家智慧视频,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两句话一般都解释为做善事应该不去贪图名声,而做了恶事却不至于面对刑戮的屈辱。意思差不多,但是结合上下文,我认为“无近名”并不是不去贪图名声,而是做所谓的善事不应该过分,“行善不为名而名从之”,只有你常做善事,坚持做善事,想不出名恐怕很难,庄子的意思应该是做善事可以,但不能留名。象陈某标那样,善事也做了,但是太想“近名”了,结果网上褒贬不一,真实情况到底怎样,谁也不清楚。

杨朱曾有这样的说法:行善的结果往往是出名,出名就会与利益产生关联,只要涉及利益必定会有纷争,纷争的结果必然是伤害,此时你所做的善事造成的结果却成了“恶”,故君子必慎为善。这也是就是对庄子“为善无近名”最好的解释。

“为恶无近刑”中的“恶”并不仅仅是大家普遍认为杀人放火、抢劫偷盗,不善即为恶,不仅是对人,对已也一样,所作所为对自已的身心不利,即是“为恶”。伤身损性也可视之为刑。所以“恶”并不是完全不允许为,只是不要造成伤害,不论是对自己,还是对他人。

“缘督以为经”中的“缘”通常都解释为“顺应、遵循”,“督”的解释就比较多了,有认为应该解释为“中、中间”;也有学者认为应该同“笃”,至力于….的意思;更多的情况是将其与中医奇经八脉之说中的督脉相联系,所谓督脉即身背之中脉,“并脊而上,故训中”,中医奇经八脉之说与庄子文章孰先孰后很难讲,便我总觉的这种解释过于牵强。个人认为还是将其理解为最基本的意思“中”或“中道”最合理。“缘督以为经”就是遵循中道为为人处世的准则。结合上文,为善不能让自己出名,为恶不要让自己受到损害,要遵循这种中道为准则,才能保身、全生、养亲及尽年,也就不会出现“殆已”和“殆而已矣”的情况。

庄子的养生并不是承载生命的一个皮囊

“可以保身,可以全生”两句中“生”通“性”,全句的意思就是可以保护自己的身体,可以保全自己的天性不被破坏。“可以养亲”一般认为解释为可以奉养双亲,也有学者认为“亲”是指身体,而前面的身则是指生命,清朝王先谦注释“以受于亲者归之于亲,养之至也”,我还是比较认可王先谦的解释,也就是奉养亲人的意思。

整段的意思归纳一下是这样的,为善不能让自己出名,为恶不要让自己受到损害,遵循这种中道为准则,就可以保护自己的身体,保全自己的天性,奉养亲人,尽享天年。

《养生主》开篇这段文字可以说是整篇文章的主旨----“缘督以为经”,即使是求知这种人人都以为应该终身不弃的事,在庄子看来都不能过分,为有限的生命设定的追求目标应该以不损害自己为前提,故无涯之知决不是一个好的目标。在实际为人处世过程中,为善与为恶贯穿了人的一生,庄子给我们的具体养生建议就是,为善与为恶都应该保持中道,过与不及都会对自己造成损害。好的目标和正确的方法就成了养生的两个必要条件,也就是庄子希望我们能了解和践行的《养生主》。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倚, 砉然响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盍至此乎?”

一看内容可能就有人会疑惑了,不是庄子讲养生吗?咋改庖丁了,庖丁不是一厨子吗?啥时候不学好,也学人家开始当专家讲养生了。嘿嘿!庖丁并没有转行,只是因为他解牛的技艺合于道,魏惠王从中体悟到了养生之道。

“庖”(páo)的本义是指厨房,可借指厨师,“丁”为此厨师的名,有版本将本解释为成年男子,应该有误。先秦时期文章比较习惯将职业放在人名之前,故“庖丁”应该解释为名叫丁的厨师。“文惠君”一般注释都认为是指梁惠王或魏惠王,但也有学者并不认可,认为对于一国之君从无这种称呼方式,任何情况下前面的国名都没有取接的必要,故认为此处文惠君应该是指宋或齐的一个贵族。其实不管是丁厨师还是文惠君具体是谁都无所谓,关键是理解庄子文中的真义。很可能这些人名字不过是庄子随便瞎编的。

砉(huà)然是形容皮肉分离的声音,也有说是骨肉分离的声音。向(嚮)通“响(響)”,声响。“向(响)然”,多种声音相互响应的样子。騞(huò)然是形容刀进入牛肉的声音。

名字叫丁的厨师为文惠君解牛,所谓解牛就是将宰好的牛肢解,手碰的地方,肩靠的地方,脚踩的地方,膝盖顶的地方,无不哗哗作响。刀子一插进去,霍霍有声,所有动作无不与《桑林舞》的步调一致,声响则与《经首》歌曲的韵律相合。文惠君不禁赞叹道“嗨,妙极了。技巧怎么这样高呀?”

《桑林》古注多为“汤乐名”,也就是商汤时的音乐名。相传“汤既克夏,大旱七年,洛川竭。汤以身祷于桑林,剪其爪发,自以为牺牲,祈福于上帝。于是大雨即至,洽于四海。”由此看所谓《桑林》之舞应该是在“桑林”这个地方进行祭祀时的舞蹈,而不应该是音乐名。《经首》则传说中尧时的乐曲名。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丁厨师放下刀,向文惠君回禀道,我感兴趣的是道,比一般的技巧要高一层。

庖丁的这句话很重要,首先何为道,道在此处可以理解为事物运行的普遍规律,庖丁所重视的不仅仅是如何用刀解牛,而是关注于日常事物中所蕴含的道理和规律,这就比一般娴熟的技艺要高出了一个等级。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不仅要知道如何解牛,不要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

由此可见丁厨师是由器入道的典型代表,也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出对于道的体悟并不一定只能通过知识的学习,也就是说对道的体悟与学识的深浅也许并没有直接的关系。有些人也许学历并不高,对于高深艰涩的哲学理论知识更是一窍不通,但是同样能正确的看待人生,逍遥自在,快乐一生。

庄子的养生并不是承载生命的一个皮囊

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三年之后品读道家智慧视频,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

庖丁接着说,我刚开始从事肢解牛这件工作时,眼前所见就是一头完整的牛。干满三年后,我眼中所看到的就不再是一头整牛了。干到现在,我已完全不用眼睛去观察了,而是全凭心神去体会,不仅是不再用眼睛去观察,感官的认识已全都不需要了,只是心神运作而矣。

我们一般人眼中任何时候看一头牛就是一头牛,庖丁在干满三年后庄子的养生并不是承载生命的一个皮囊,其眼中已无完牛,看到的都是一个部位一个部位组成的牛,未入刀已然在眼中完成了牛的肢解。最后,庖丁连看都不用看了,牛的分解已成为了自然而然的意识记忆,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武侠小说中的高手成长过程应该与此相似,从最初的手中利剑,到以木剑代替利剑,再到手中无剑,心中有剑,飞花摘叶亦可伤人的最高境界,方为大成。

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郤(xì):通作“隙”,这里指牛体筋腱骨骼间的空隙;窾(kuǎn),空隙的意思,这里指牛体骨节间较大的空处。綮(qìng):是指筋骨结合处。

庖丁接着谈起了具体的肢解技术,首先的原则必然是顺应牛天然的结构组成入手,扩张开它筋腱间的空隙,用刀穿过骨节的空隙,顺着它固有的自然结构出入,不去碰触经络结聚的部位和骨肉紧密连接的地方,更别说用刀去砍切大骨头了。

从庖丁解牛的具体操作可以看出待人处世的关键在于,了解事物的内在的、本质的特性前提下,对于出现的障碍或困难不应该去硬碰硬,而应该顺其本然,解问题于症结处。

另,“切中肯綮”已经成为了现代汉语中的成语,指解决问题的方法对,方向准,比喻切中要害,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 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优秀的厨师一年换一把刀,因为他们遇筋割筋,遇骨剔骨。普通的厨师一个月就需要更换一把马,他们把骨头都用刀来砍。我这把刀已经用了十九年啦,肢解了至少几千头牛了,刀刃锋利得还像刚开刃似的。牛骨之间之有间隙,而刀刃至薄处几乎没什么厚度,用薄薄的刀刃对应有缝隙的骨节,其宽度足以游刃有余。所以我这把用了十九年的刀依然如同刚开了刃似的。

庖丁所用的刀,也许就像我们每个人自己的身体或精神一样,并不是说一定要经历风雨才能见彩虹,即使是需要面对的磨难,也要学会保护自己。更何况更多的情况下,我们面前的艰难险阻往往是由于我们不懂得社会的普遍规律,一味蛮干,自己给自已造成的困难。孔子曾经说过“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意思就是赤手空拳和老虎搏斗,徒步涉水过河,死了都不会后悔的人,我是不会和他在一起共事的,暴虎冯河看似勇猛无畏,其实不过是鲁莽冲动而矣。甚至还有些人不知适可而止,透支生命、透支精神,认为自己是在直面挑战,却不知其实是在刀砍斧劈,结果只能是月更一刀。这种情况就别说养生了,命都保不住了,还提养生就让人贻笑大方了。

接着上一节的内容,丁厨师对自己的解牛技艺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解说。在这个过程中应该秉持一种怎样的态度,或者说保持一种怎样的心态才对呢?是战略上藐视对方,还是战术上重视对方呢?是不是这么高超的技艺就可以藐视一些困难和问题呢?听听丁厨师怎么说吧。

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而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庄子的养生并不是承载生命的一个皮囊

尽管如此,每次碰上筋骨纠结太复杂的地方,我依然认为其不易对付,还是要不断的提醒自己千万要小心,眼睛不敢眨,手脚不敢快。整个解剖过程,我下刀都很轻,一直到牛体所有部位全部肢解开,肉块纷纷卸落,如泥土散落到了地上。这时我才能提刀起身,环顾四周,感到踌躇满志,然后把刀擦拭干净,插入刀鞘收藏好。”

首先对于“为之而四顾,为之踌躇满志”两句很多版本解释为“环顾四周,洋洋自得,悠然自得,心满意足”我并不认同,与上下文文义不符。庖丁的这段话表达了一个意思,就是即使自己的技艺已达到出神入化的地步,但是每一次面对新的任务,同样不能掉以轻心,高手之所成之为高手,就是对于细节的重视已成为他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常态,这才是一般人无法企及的高度。

故初步完成工作,“謋然已解,如土委地”后,提刀而立,这个时候也不能一下就放松,还洋洋自得环顾四周,难道还希望得到掌声和鲜花吗?太浅薄了!这时环顾四周是对自己工作的完成情况进行最后检查和确认,踌躇满志也不是现在这个成语形容对自己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的意思,而是应该将踌躇与满志分开解释,踌躇在这里应该是徘徊不前,反复确认的意思,即使不是三思而后行,也应该做到了孔子要求的“再,斯可矣”。再三确认后才敢确定工作的圆满完成,而且结束工作前,还要珍而重之,善刀而藏之,才算工作的全部结束。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惠君说:“妙极了。听了丁厨子谈宰牛,我懂得该怎样养生了。”

从庖丁解牛可以懂得哪些养生之道呢?

首先是要懂得养生之道的基本原理,也就是说要懂得从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中总结出养生之道的根本,最基本的就是要顺应自然的发展规律。例如日常的作息习惯,日出而做日落而息就是自然规律,如果你非要反其道而行之,对身体的伤害就很难避免。孔子曾说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修养道德的过程,也可以说是修身养性的过程,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最后“从心所欲,不逾矩”也许就达到了庖丁官止神行的水平了。

其次,我们要懂得爱惜自己的身体和精神,如同庖丁对其所用的刀一样,面对艰难险阻不能一味蛮干,“暴虎冯河”决不是勇猛无畏,不过是鲁莽冲动而矣。就如前面说过的,透支生命、透支精神,不懂得适可而止,对自己造成的损害往往到了真正懂得的时候悔之晚矣。

最后一点,修身养性是一个需要持之以恒方可见成就的事,不可有时刻的放松,一时的放纵也许会让自己多年的付出前功尽弃。

另,仅庄子这一篇庖丁解牛的短文给我们留下了至少七个成语,故此文不可不谓经典。庖丁解牛、游刃有余、目无全牛、官止神行、批郤导窾、切中肯綮、踌躇满志都是出于此文的成语,也算是再次复习一遍吧。

公文轩见右师而惊曰:“是何人也?恶乎介也?天与?其人与?” 曰:“天也,非人也。天之生是使独也,人之貌有与也。以是知其天也,非人也。”

公文轩相传为宋国人,复姓公文,名轩。右师则是先秦时的官名,春秋时宋国以右师、左师、司马、司徒、司城、司寇为六卿,右师为六卿之长。右师也是复姓的一种。

“介”字有很多种解释,一般都认为是一足的意思,“介”与“兀”都是形容一足,清王先谦注释“介者天生,兀者人患”,意思就是所谓介是指天生只有一足,而兀则是由于种种原因被人斩去一足。也有学者认为此处的介就是兀之传抄错误所至,此右师就是由于受刑被斩去了一足,我认为受刑被斩去一足的解释不可取,先秦时期刑余之人很少有能出仕的,唐朝甚至还有“身言书判”的要求。也有学者认为《说文》注“介,画也”,与常人有异的意思,还表示人耿直,有骨气,将“介”解释为与常人不同也有一定的道理。其实不论是天生一足还是天生异于常人,在这则寓言中的作用都是一样的。

公文轩去见现任右师之职的长官。会面时,公文轩暗自惊奇,“这是什么人呢?为什么这么与众不同,只有一只脚,是天生就这样,还是后天原因造成的呢?”想了想,又自言自语:“一定是天生的,不会是人力所至。天生的与他人不同的这种状况,只能是上天赋予的结果。所以应该说,他这必定是天生的,不是人为的。”

这则寓很短,但是表达是什么意思比较难理解品读道家智慧视频,清王先谦注释“形残而神全也,知天则处顺”,不论身体是否有残缺,精神上都是健全的,所以自身没有什么可自卑的,每个人先天的禀赋都是上天赋予的,不论多么的与众不同,都应该自尊、自重。右师天生与众不同,不论是不是只有一只脚,他能身居六卿高位必有其过人之处,并且也必定得到了众人的尊重。从养生的角度看,人精神上的乐观、积极向上才是确保一个人身心健康最重要的因素。

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中。神虽王,不善也。

草泽里的里鸡每天要不停的走来走去,十来步才能啄得一口吃食,百来步才能喝上一口水。但是它决不会祈求被人畜养在笼子里。即使畜养在笼子里感觉好象饮食充分,精神旺盛,实则非常不自在。

表面上看对于泽雉的描写与公文轩见右师没有任何联系,其实不然。表面上无关的两件事说明的是一个问题,精神上的乐观是身心健康的基本,但是精神上的乐观、积极向上来自哪里呢?不正是脱离樊笼,放飞自我,精神上得以解脱的结果吗?现代人工作繁忙、节奏快,总感到工作压力大,不仅累心而且伤身,这在养生上来看绝对是大错特错。怎么办庄子的养生并不是承载生命的一个皮囊,正确的面对自我是前提,上天注定人与人不同,并不是别人的成功就一定适合我,也许仅仅是一个小市民的我所能拥有的健康快乐的一生,是很多我所羡慕的达官贵人无法企及的。有效的消除压力是方法,就像泽雉一样,“十步一啄,百步一饮”又怎样,不应该让衣食无忧成为自己的枷锁和樊笼。

老聃死,秦失吊之,三号而出。

老聃,亦即老子,道家的创始人,与庄子并称“老庄”。生卒年不详,相传大约在周敬王三十五年,老子在函谷关留下一部《道德经》,独自一人骑着大青牛,出关西去,自此杳无音讯。籍贯也多有争议,有说是楚国人,也有说是陈国人,还有说是宋国人,没有定论。即使是过去普遍认可的老子,姓李名耳,字聃,现代也有许多学者并不认可,认为老子应该是子姓,老氏,名聃。因其出生于庚寅虎年,亲邻们又呼之曰小狸儿,即“小老虎”之意。因江淮间人们把“猫”唤作“狸儿”,音同“李耳”。久而久之,老聃小名“狸儿”便成为大名“李耳”。

秦失,有的版本写作“秦佚”,也就指秦国的一名隐士,相传是老聃的朋友。老聃去世后,秦佚来吊唁,干嚎了三声就出来,准备离去了。

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曰: “然。”“然则吊焉若此可乎?”

老聃的弟子就感到比较奇怪了,按当时的习俗,世人吊唁自已的朋友必哭,秦佚不仅不哭,只干嚎了三声就准备离开了,弟子追上去问道:“请问你是我们老师的朋友吗?”秦佚回答道:“是啊,我是你们老师的朋友。”学生们又问道:“既然是朋友,这样吊唁丧,行吗?”

曰:“然。始也吾以为其人也,而今非也。

“然”,秦佚的回答很干脆,“当然可以!”“其”所指代何人,历代注家说法很多,有认为是指众吊丧者, 也有认为是老子的弟子的。也有学者认为“其”是“至”字传抄错误,但我还是认为“其”是指代老子。秦佚说,最初我认为老聃其人也不过一世俗之人,而今我已经知道他并不是一世俗之人。言外之意就是如果老聃是一世俗之人,那我也会随大流该哭就哭,该说就该说。

向吾入而吊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彼其所以会之,必有不蕲言而言,不蕲哭而哭者。

庄子的养生并不是承载生命的一个皮囊

刚才我进入灵堂吊唁时,看到年长的人哭他像是哭自己的儿子,年轻的人哭他像是哭自己的母亲。这些哭丧者汇集于此,他们一定有人会说一些口是心非的话,甚至有些人本来不想哭却被感染哭起来的情况。

是遁天倍情, 忘其所受,古者谓之遁天之刑。

“遁天倍情”中“遁”是逃避、违反的意思,不是父子,不是母子,但却哭得如同父子、母子一样,这是违背天然之伦的,故称之为“遁天”。有版本将“倍”注释为“通背”,认为“倍情”是背诵真情的意思,我认为准确。“倍情”应该是过多的超出了人之常情或朋友之情了。

“忘其所受”父子、母子之情受之于天,现如今不是母子却哭得如母子一样,这就是忘其所受。

所谓“遁天之刑”,违背天然之伦,过度的悲伤,自然会造成自己身体及身心的损伤,如同自己的身心受到刑罚一样。故称之为“遁天之刑”。

这种情况属于违背天伦之情,超出人之常情的情感付出,忘却了各种情感受之于天,古人们认为这种情况必须会造成由于违背天伦对自己身心造成损害的结果。

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 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县解。”

秦佚接着说,你们的老师老聃,他的出生,是顺应天时的结果;他的去世,也是顺从自然的规律。安于时运,顺应自然,死亡的哀伤与生存的快乐都不会进入心中留下什么。古人称之为天帝解人于倒悬。”

在庄子看来生与死不过是宇宙运转的必然过程,无所谓哀伤与快乐,就如同你并不会为清晨的醒来而特别快乐,也不会因为夜晚的睡去感到悲伤一样。老聃这种世外高人,不论生学是死,都不过是安于时运,顺应自然的过程,生又何欢,死又何哀。故秦佚来吊唁老聃,仅干嚎了三声,也许只是来告知自己的朋友,你的离去我知道了,不论生还是死你我这类人都能自由自在的放飞自我,也许过段时间我就去找你了。

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指”在这里读作“脂”,指烛薪上的油脂,烛薪终会燃尽,而火种却传续下来,永远不会熄灭。

本文的最后一段,字面意思很好理解,但是庄子的这几句话到底有什么寓意,清王先谦的注释为“形虽往,而神常存,养生之究竟。薪有穷,火无尽”,烛薪所代表是我们每个人都珍而重之的生命,但无论生命如何被我们所珍视,它总有衰老、寂灭的一天,就象烛薪总有燃尽的一天。真正能生生不息的只有天地之大道,而我们养生的目标就是让自己的心身能回归自然,遵循道的真谛,自由的融入天地宇宙的运行之中。这种理解我认为与上文衔接比较紧密,是比较合理的。

还有学者认为烛薪应该指代的是“有涯之生命”,而生生不息的火的传承则是对应开篇的“无涯之知”。“有涯之生命”都有结束的一天,不会以个人的意愿为转移,而“无涯之智慧”并不会因为某个人生命的逝去而影响到传承。所以在有限的生命中,劳心费力的去追求那些所谓的智慧,是多么可笑、愚蠢的行为。这种解读虽然也能解释通,但是个人感觉这种解读还是有点刻意的去呼应文章的开始,过于牵强。

再者,养生的目的是为了长生不老吗?当然不是!“指穷于为薪”的意思就是否定了所谓长生不老的想法,虽然“火传也”,但是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影响火的传承。也许有人会问哪庄子讲了半天的养生到底想表达怎样的意思呢?究其根本,庄子是希望读者能了解怎样的养生才是最合理的,肯定不是吃绿豆、三七还是田七什么的。只有在体悟,并且遵循大道自然的过程中,将身心融入其中,感受天地万物(包括自已)自然的运行,体会其中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