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题)老子道德经》第一章

点击上方“广州市道教三元宫”可订阅哦!

(每日一题)老子《道德经》第一章

老子《道德经》第一章第一句说:“道可道道家的教育思想,非常道。”虽然是道家的代表之一,但是老子的思想对现代教育也有着不可忽视的指导意义。

(每日一题)老子《道德经》第一章

01

自然无为,顺应时势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是道家思想体系的最高范畴和核心。

道家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和根本规律,存在于万物之中,支配着万物,自然无为是“道”的基本特性,人类必须遵循这一特性,以作为基本的行为原则道家的教育思想,即“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不敢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顺应事物的内在规律、顺应时势,而不主观妄为,才能获得成功,这就是所谓的“无为而无不为”。因此,教育学生应遵从事物发生和发展的规律,不能揠苗助长,否则不仅不能对学生有所帮助,反而还会阻碍其成长。

(每日一题)老子《道德经》第一章

02

各顺其性,宽容兼收

从自然无为的原则出发,道家又提出了物各有宜、顺应本性的思想。庄子认为,万物有其特性,不同的个体有各自的本性和长处,人们应该充分认识和保持各自的特性。尊重自然发展规律,同时尊重事物本性及其喜怒好恶,不可强行违背。

(每日一题)老子《道德经》第一章

03

超越传统,勇于创新

《道德经》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这里的“为学”,指的是仁义礼法之学。老子认为,学习儒家的仁义礼法之学将妨碍对大道的体悟,不足以认识宇宙自然的根本规律,使人产生智诈,增益情欲,故主张“绝学”、“弃知”。表面上,这是完全否定了仁义礼法之学,其实却蕴含着超越固有的文化传统、勇于创新的批判精神,启示人们冲破既有的、僵化的知识的束缚,不为传统的知识所羁绊,摒弃智诈道家的教育思想,保持纯朴,发挥直觉思维的创造功能,去探寻更高的智慧。

(每日一题)老子《道德经》第一章

04

不言之教,效法自然

道家主张“推天道以明人事”或“效法自然”,即通过观察或概括自然的现象或规律而体悟大道,以之作为人类立身处世之道,亦可通过在探索自然的体验中去完成相关学习。

自然是一所大学,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学习资源,只要静心体验与观察,总结相应的规律,便能悟“道”。

(每日一题)老子《道德经》第一章

05

学以致用(每日一题)老子《道德经》第一章,知行合一

老子认为,要想把道学好,就必须要认真实行。《道德经》第四十一章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孔子讲“力行近乎仁”(《中庸》引语),“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老子和孔子的思想虽有不同(每日一题)老子《道德经》第一章,但在重视道德实践上却有共同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