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家国情怀——文化遗产赋能乡村振兴”项目荣获“文化创意和区域合作组”银奖

2023年3月17至19日,在北京理工大学举办的第十三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决赛中,经过激烈比拼和角逐,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复旦大学国土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项目“家国情怀——文化遗产赋能乡村振兴”项目荣获“文化创意和区域合作组”银奖!

润物社社长张煦与副社长全轶先出席第十三届“挑战杯”竞赛会

“家国情怀——文化遗产赋能乡村振兴”项目(以下简称“家国情怀”项目)在复旦文博系杜晓帆教授的指导下,以复旦大学润物乡村知行社的14名硕博研究生为参赛主体,结合多年以来的乡村遗产调研和实践经历,直面中国乡村遗产缺乏系统性保护的难题,构建起“保护为本,携匠编修”、“展览策划,遗产阐释”、“教育传播复旦大学“家国情怀——文化遗产赋能乡村振兴”项目荣获“文化创意和区域合作组”银奖,城乡协同”的系统性解决方案,以中国乡村整体保护为出发点,探索文化遗产赋能,建构文化遗产赋能乡村振兴综合模式。以乡村遗产保护为中心,从综合性、整体性的角度推动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文化,汇聚多主体、多层面、多领域的保护合力,实现保护与发展、理论创新与实践成果、人才培养与社会普及的融合,在现实层面找到保护与发展的融合之道,探索文化遗产保护纳入到乡村建设的城乡统筹发展模式,为政府决策、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提供借鉴。

润物社历届成员

2015-2022年团队乡村遗产调研

在长达8年的乡村遗产保护实践中,项目积累和完成了一系列成果产出,具体包括:在保护方面,2017年,团队参与福建省永泰庄寨保护修缮导则的编制工作复旦大学“家国情怀——文化遗产赋能乡村振兴”项目荣获“文化创意和区域合作组”银奖,创造性地将民间工匠的传统技法以手绘转化的方式纳入导则,并获得东亚文化遗产保护学会等机构的推广。

永泰庄寨

团队成员采访匠人

庄寨手绘图

自2018年起,团队成员作为骨干力量参与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管理办法编制的前期调研工作,与各级政府部门及各地村民开展了两百余场的访谈。

录制村民口述史

团队成员参加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项目汇报

团队实地调研照片

团队调研期间对新疆博斯坦村进行航拍

团队调研期间对云南苍台村进行航拍

团队调研期间对重庆何家岩村进行航拍

展览方面,团队策划了一系列乡村遗产在地展览,帮助村民讲述他们和遗产的故事。例如在福建省永泰县的乡村展览就带动了当地的民俗活动、农产品展销等。

收集当地资料

梳理民间文献

基于多场乡村策展的经验乡村振兴文化,项目联合故宫博物院发起了主题为“家国情怀——连结历史与未来的乡村遗产”大型公益展览。这一展览囊括了我国六大省份的乡村遗产展示乡村振兴文化,家国情怀项目希望以此传达中国的乡村在国家历史进程中所发挥的重要支撑作用和精神价值。

家国情怀展览囊括六大省份的乡村遗产展览

少年强则文化兴,遗产传承的未来在于青少年。“家国情怀”项目与上海多所中学合作开展文化遗产进校园公益讲座,与 4000 余名学生一起认知乡村。

杜晓帆教授开讲

文化遗产课堂上的孩子们

2022年,在上海抗击疫情的艰难时刻,“家国情怀”项目联合科技日报社等多家单位,发起了“云端话遗产”公益直播活动,为社会公众带来精神激励。当时在新疆调研的团队成员还参与到新疆乡村振兴百村直播,并在“栖息地”发表主题演讲。

疫情期间的三场公益云端讲座

团队成员参与乡村振兴哈密直播

团队成员在新疆调研

团队的“保护—展览—教育”系统性解决方案在贵州楼上村的保护中得到了完整呈现。自 2016年至今,“家国情怀”项目在此持续开展服务,设立了在地工作站。“家国情怀”项目参与编制楼上村文物保护规划,策划展览“积厚流光——传承楼上乡村遗产”。

贵州省石阡县楼上村

策划展览“积厚流光——传承楼上乡村遗产”(2021年8月开放)

团队成员与当地的小学一起组织孩子们开展遗产课堂,带领他们制作古建筑模型到故宫参展

孩子们制作的古建筑到故宫参展

“家国情怀”项目为村里建设了“复旦润心书房”公益图书馆,合作设计“我在楼上”系列文创产品,建设公众号平台和线上导览系统,并与当地住建、文物部门合作开展遗产研学项目。

润心复旦书房

“家国情怀”项目也得到了公众的积极反馈。上海的学生们通过遗产手绘表达他们对于乡村的感知。贵州的孩子说:“在遗产课上,我知道了村里老房子的故事,可以带别人去,说给他们听”,福建的孩子说:“我长大以后还是要回到这里,因为这里是我的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