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县与《金瓶梅》故事发生地有多大关系?

《金瓶梅》故事发生地,是清河县,即今河北省清河县。百回长篇小说中,所写地理环境几乎每回都离不开清河,而且提到“清河县”名有十余处,具体

而清楚地描写清河城里城外故事地点则多达五十余处。

换言之,清河的城里城外,是演绎《金瓶梅》市井大戏的主要舞台。至于说,写到东京汴梁、写到临清码头、写到东平府、写到徐州洪等处,只不过是

“清河舞台”的一个外延,一个市井大故事的牵连之地而已。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一次“金学”研讨会上,我在拙文中就提出“探求清河县与《金瓶梅》究竟有多大关系?这在金学研究中似是不可小视的一页,应属

一大课题。”

然而,人微言轻,并未引起专家们的多少注意,接踵而来的是:“托名清河”、实写临清、实写徐州、实指江苏淮阴(清河)等等的声音,却比较响亮。

《金瓶梅》作为第一部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是艺术的,又是现实的。清河县作为《金瓶梅》建构的“艺术舞台”,既有“艺术杂取集中”的一面,又有“真

实再现”的一面。

那么,历史上真实的清河县,有没有“资格”或者说条件,成为《金瓶梅》故事发生地?我试想从清河历史上的隶属关系、地理方位、唐宋运河之城——清

河的几度兴废和明代清河县城至今残存现状,作一初步探索,以求方家指正。

清河县与《金瓶梅》故事发生地有多大关系?

河北清河县景观图

一、《金瓶梅》写的是河北清河

《金瓶梅》借《水浒传》一枝,叙述的是北宋末期发生的故事,故事发生地——清河县,自然也应是北宋时期的清河县。

北宋时期叫“清河县”名的,只有今河北省清河县。清河县自三国魏时设置,至今名称未曾改变[微软用户1]。

1、从建置和隶属关系看

《金瓶梅》书中,说清河县隶属东平府,是因袭《水浒》而来,北宋宣和年间的阳谷县确隶属东平府,是因《金》书中清河与阳谷互易名之故。 清河与东

平相距四、五百里,历史上从未有过隶属瓜葛。

清河县在北宋时期,隶属河北东路的贝州,《宋史·卷八十六》记载:

“清河郡,军事。唐贝州,晋永清节度,周为防御。宋初,复为节度。庆历八年,改州名(改贝州为恩州——作者注),罢节度。崇宁户五万一千三百四十

二,口八万五千九百八十六。贡绢、白毡。县三:清河(望。端拱元年,徙治永宁镇。淳化五年徙今治。熙宁四年,省青阳县入焉),武城(望),历亭(紧。

至和元年,废漳南县入焉)。

当时清河县隶属贝州(后改恩州),与贝州城(今清河县宋州城遗址处)同廓并治。只是清河县在宋初一度迁永宁镇6年,后又自永宁镇(约在今清河西南部

与威县交界处)迁回贝州城内。

北宋清河县和贝州城的地理位置,在今清河县城西1公里处,当时,隋唐大运河——永济渠,绕城西而过。 正如《金瓶梅》第四十八回所写:

“明文下来,沿河查访苗天秀尸首下落。也是合当有事,不想这狄斯彬县丞率领一行人,巡访到清河县西河边,正行之际,忽见马头前起一阵旋风,团之

不散,只随着狄公马走……”

宋代清河县西有运河经过,小说再现了历史的真实。

都知道,《金瓶梅》是“托宋言明”,而实写了明朝诸多人和事。如果退一步讲,在北宋之后以至明朝,何处还有“清河县”名?

翻开《中国历史地名辞典》,在“清河县”条中,第一款是记河北清河县,第二款则是记江苏淮阴的清河县。

“南宋咸淳九年(公元1273年)置,治所在今江苏省淮阴县西南,元泰定元年(公元1324年)移治今江苏淮阴县西南甘罗城。

天历元年(公元1328年)移治今清江时马头镇西北。明崇祯末复还治今甘罗城。清初移治今马头镇西北。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移治今清江市。

1914年改名淮阴县。”

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南清河县(姑且这样称),始建于南宋,县名一直延续到清朝,民国方改。

南清河与北清河,虽然还同在一条运河沿线上,但南清河县却不符合《金瓶梅》书中所写的地理位置。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

2、试从地理位置分析

《金瓶梅》中写了临清码头,对临清码头的存在和位置,研究者似乎都无疑义。

临清历史上,西汉叫清渊县,北魏改临清县,治所在今临西县仓集镇(今仓上村),从清河看西南方向,距离八十里。明初洪武二年,临清县迁往今运河码

头;弘治二年改州治,距离清河六十余里,看东南方向。

还从《金瓶梅》中苗天秀被害事说起。苗天秀是江南扬州人,被邀北上东京(开封)。从扬州码头上船,行了数日,到徐州被害。其间必定路过淮阴(清

河),但书中未写。

凶手苗青,直使船抛开东京,直奔临清码头过钞关,又到清河县城外官店内卸下赃物。这是船自扬州沿运河向北走了一段长长的水路。

扬州距清河约一千五百里,淮阴距清河约一千二百里,徐州距清河约八百里,东京(开封)距清河约七百里,而临清距清河,《金瓶梅》第九十三回中有比

较清楚地交待。

吴月娘把女婿陈经济赶出家门后,被王杏庵送往临清晏公庙当和尚:“出城门,径往临清码头晏公庙来,止七十里,一日路程。”

《金瓶梅》小说在许多回目中,凡写南来货船无不先到临清钞关,然后再到清河县城,可见所写清河县,是临清码头北面的的河北清河无疑。

另外,从路程时间上,清河县到东京(开封),小说中多写六、七日路程;到扬州、苏州则是半月以上路程。

《金瓶梅》在写清河县地理方位和里程方面,自然不乏诸多错乱之处,如写东平府与清河、阳谷的距离,似乎“近在咫尺”,这是缘自《水浒传》文本所

写。

再如清河县到枣强的距离,说是向北过了黄河,不下六七百里;实际上,清河距离枣强只有六七十里。

所以,就有研究者的观点说,写的不是北清河,而是南清河;因为黄河在河北清河之南,是有力的证据。

但是,这一观点不太准确。黄河有逐步南迁的历史。远古不说,在北宋和南宋期间,历史上还有“黄河北流”之说。黄河在河北清河流经方向,是自西南而

东北,与隋唐运河(永济渠)河道走向大体相同,是从清河县城西部绕过北部而出境。

因为黄河故道就在清河县城的城北,《金瓶梅》上说北过黄河是不错的。总之,从小说描写清河县地理位置的总趋向,是指今河北清河;个别矛盾处,与大

局无大碍。

清河县与《金瓶梅》故事发生地有多大关系?

《金瓶梅词话》

3、排他性的几个条件

清河城独有的一个地理特征。

《金瓶梅》第三十七回,写西门庆初会王六儿时,韩家为了讨好主子,特去买了一担甜水,为西门庆烹茶:“到晚韩道国来家,妇人(王六儿)与他商议已

定。早起,往高井叫了一担甜水,买了些好细果仁,……等候西门庆来。”

清河宋城至近代,城里无甜水,据旧县志记载:“贝州多斥卤,井水苦涩。唯城南华井水甘甜,邑人赖之。”

清河城里人在城南华井买甜水是历史上的一道风景,持续年代到新中国成立之后。

尽管“高井”与“华井”有一字之差,南清河和其他“认为清河”的地方,怕无此巧合。

清河有王都、皇庄的历史背景。前些年有学者认为“清河是个小县,根本没有皇庄……只是托清河之名。”其实不然。

清河历史上,西汉初至两晋为清河郡国治,南北朝以至隋唐宋为郡、州治,而治所均在今清河境之内,辉煌历史长达1337年。

郡国治时期,封清河王二十几位,西汉郡治清阳,清阳即是王都。

东汉章帝时,刘庆被废太子封清河王;刘庆成年后于永元十六年(公元104)年,带领王室机构和妃子、儿子来清河就国,并建有清河邸。 所以说,清河历

史上有庄田和皇庄,是很显然的。

那么说,到明代清河已成县治,还有庄田吗?明嘉靖二十九年《清河县志》有记载:……庆阳伯夏儒,请为庄田,贿逆瑾,差中使来按,括地三千二百余顷,

严刑迫民,岁课十倍于昔……”

明代清河县的庄田数,比今天清河县全部耕地五十万亩还多,数字可谓巨大。

既有庄田,就会有皇庄,以及管理庄田的“薛公公、刘公公、王皇亲”等。

清河县至今,还有两个叫“黄庄”和“黄金庄”(村民还是俗称“黄庄”,只是与前一个同名村“黄”字读音有差异)的村名,这两个村庄,记载证实都是

明代以前的古村落,传说是从“皇庄”而来。

还有一个村名叫“马厂”,这应是皇家贵胄的马厂,周围几千亩地,一直到“土改”前,地无户主。今为清河县的国有林场。

古运河边的大阜之地——“天下北库”。隋唐大运河时期,清河为郡、州治,领县十四至几县不等,人口百万。大运河(永济渠段)穿越清河郡境约四百多

里。

据谭其骧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标示永济渠和清河郡城的位置,在隋以至唐前半叶,永济渠在清河郡城东擦肩而过,距城三四里远近。

唐后期(咸通元年),清河郡(已改名贝州)城,又向东南移十里(今约八华里),移至永济渠东岸。 清河郡(或贝州)不仅盛产小麦、谷子、大豆等,

而且还广植桑麻、养蚕织丝。

据《元和郡县图志》“贝州”条载:“贡赋:开元贡,白毡;赋,帛、绢。”

那时的清河,曾经“城池高阔,地方繁荣”,历代设节度使,总揽军事,是北方最大的物质集散地,粮仓不止一处,据《中国大运河史》载,这里曾号称

“天下北库”。

自隋至北宋时期,大运河(永济渠)流经清河郡、州城边长达六百年左右。

电视剧《天下粮仓》,即有描写于此。从另一个角度说,是古运河(永济渠)缔造了清河郡、州城,同时也成就了《金瓶梅》一书。

《中国历史地图集》

二、清河州城几度兴废

《金瓶梅》是小说,我们不可能苛求小说所描写的历史场景与史实毫无二致。然而,对于小说家来说,现实生活为其提供的“演出舞台”,场景越宽广、景

深越长,写来越得心应手。

清河古城作为小说《金瓶梅》的写作场景,正是因为它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厚的文化底蕴清河历史文化,才为《金瓶梅》提供了质感厚重、底蕴丰富的写作背景。

我们可看一看清河古城所经历的沧桑:

《新唐书·地理志》载:“贝州,清河郡望,本治清河,武德六年徒治历亭,八年复故治。土汞:绢、毡、复鞍毡。户十万一十五,口八十三万四千七百五十

七。县八:清河、清阳、武城、经城、临清、漳南、历亭、夏津。”

宋《太平寰宇记》又载:“咸通元年(公元873年),长史郑仁凯以旧居湫隘,移于故州东南十里,即今理所。”

今理所,即指今清河县城西1公里处的宋贝州城遗址,也是从永济渠西移向河东的贝州城治所,实际上这还是唐城遗址处。

2008年3—5月间,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普查小组在宋城遗址西部南北狭长地带(面积平方米)进行勘探,定名为“西关村遗址”,综合其报告如

下:

丰收支渠从遗址中部偏南处穿过,地表为黄褐色沙质土,暴露遗物十分丰富,主要有泥质灰陶、褐陶、红陶、瓷片等器物残片,可辨器形有罐、碗、盒、

砖、瓦等。

据丰收支渠断壁观察,文化层分上下两层,上层文化层距地表0.5~0.6米清河县与《金瓶梅》故事发生地有多大关系?,厚0.6~0.7米;下层文化层距地表约2米,可见厚度0.3~0.5米,两层均为黄褐色粘

土,文化层包含物十分丰富,特征与地表暴露遗物相同。

根据遗物特征分析,初步断定为唐代、宋代、元代遗址。另据村民介绍,此处原有城墙,曾出土过腰牌……

普查小组的普查报告,与历史资料记载完全相符,可断定此处古城遗址,为唐、宋州城无疑。

既是唐、宋州城,而又不是一个朝代的州城,那么,其城池的范围和大小、踪迹与遗存,就令今人费些考究了。

我们知道,唐城是自咸通元年(公元873年)移向此址,距今已有1137年。

而宋代(包括宋代)之前的州城,几乎都为夯土而筑,加之此地又是典型的华北冲积平原,而且紧临黄河故道,唐代土城不可能遗留下残垣可见。

正如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报告的意见:今地表2米以下可见唐代文化层。所以今天,我们从地表之上,已见不到唐代郡、州城的遗迹。

那么说,今天遗留可见的所谓“宋贝州城遗址”(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到底是宋代什么时期的城池?

清河县与《金瓶梅》故事发生地有多大关系?

贝州城遗址

1、北宋后期的“恩州城遗址”

根据所见记载证实,此处实际上并非“宋贝州城遗址”,而是北宋后期的“恩州城遗址”。

明嘉靖《清河县志》载:“旧有土城周九里,高二丈,阔二丈,濠池平浅,宋元祐六年监官赵荐之修。”

宋元祐六年,即公元1092年,距今已有900余年。 该城为夯土而筑,现在可见遗存残垣:东北城角向西尚存500米一段,高处达6米;西北城角向南、向东

尚存200米,高4米;西南城角南北向尚存200米,高4米;东南城角是明代县城。

根据遗留的残破土城墙,可见土城呈扁形,南北约1100米,东西近2000米,经测算,城周恰好九华里多。所以,此处可确定为赵荐之监修的宋代土城。

在清河的历史建置上,宋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宋朝廷镇压王则起义后,宋仁宗自以为“明察圣断,有思于民”,改“贝州”为“恩州”(《宋史·地理

志》卷)。

所以,宋元祐时期清河历史建置已成“恩州”,故可以说,此处土城遗址,应是“宋恩州城遗址”。

前几年,有一位来自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的专家,看了宋城遗址说,九百年的土城,保存到现在清河县与《金瓶梅》故事发生地有多大关系?,还有如此轮廓,在全国也属不多见。(参见“宋恩州城

示意图”)

清河县与《金瓶梅》故事发生地有多大关系?

宋恩州城示意图

2、宋贝州城遗址及其范围

我们知道,此处城池遗址,包括唐代后期遗址。恩州城之前,必定有宋贝州城存在。 至于宋贝州城建于何年代,现无据可查;但宋贝州城的存在,却是有

史可证。

也就是在宋元祐元年赵荐之监修宋恩州城的五十五年前,正是宋庆历7年(公元1047年)王则在贝州起义时期。

王则,原霸州人,少年时自卖于清河为牧羊人,后为贝州守军小校,因不满于上级军官克扣军饷和当时宋朝廷的统治,率一队军卒起义,囚禁知府、杀州通

判董元亨、清河县令齐开以及节度判官等军中官员,多数官民皆响应起义,王则被推为“东平郡王”,建国号曰“安阳”,并谋划断黄河浮桥,割据河北以北地

区。

此事一下惊动朝野,朝廷马上派兵镇压。因镇压王则起义,贝州城才有幸被只言片语的写进宋代史料中。《宋史》卷二百九十二“明镐传”:

“城峻不可攻,乃为距闉,将成,为贼所焚。遂即南城为地道,日攻其北牵制之。及文彦博至,穴通城中,选壮士中夜由地道入,众登城……”

这说明贝州有城,而 且“城峻不可攻”。

明代《清河县志》也记载“城高甚伟,坚不可攻”,意思相同。所以才使官军围北城“筑闉”,用树木等物速修“瓮城”,以便攻取清河历史文化,但被起义军焚掉,

故又在城南挖地道。

这些,都仅说明了城池的存在;而关于城池的大小,另一则记载,则对贝州城的“南至”有所描述。李攸编《宋朝事实》卷一六“兵刑”载:

“初,彦博至贝州,与明镐督诸将,筑距闉以攻城,旬余不下。有牢城卒董秀、刘炳,请穴地道以入,彦博许之。贝州城南临御河,秀等夜于岸下潜穿穴,

弃土于水,尽匿穴中,城下不之见也……”

所谓御河,即永济渠,即隋唐时期开挖的运河。实际上,御河(永济渠)的主河道,是自城西向北而过,“南临御河”的东西向河道,推测应是御河支流,

或是停泊贝州船只的码头。

按今天地理位置考核,贝州城南的东西河道应该是确实存在过,在今古城南四华里处,有一村庄叫“南堤”村,即是一个佐证 。

清河县与《金瓶梅》故事发生地有多大关系?

《嘉靖清河县志》

说到贝州城的“南至”,还有一条很有力的证据,即宋代“古瓷街遗址”。

在今宋“恩州”城遗址南约二里许,有一条东西长约二千米的狭长地带,东起穆家井桥,西至西关村南的古恩州城角,不断有宋代和宋代以前瓷器、陶器、

砖瓦等文物出土。

1949年以前,外国人在此住着督挖、收购瓷器,造成大批文物外流。据推断此处为宋代贝州城街道遗址。

今向清河县文保所调查证实: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在古瓷街范围内修建清河县职教中心时,曾又出土了大量宋代瓷器。

据县文保所统计,该古瓷街出土有白釉、青白釉瓷器居多,豆青釉、黄釉、黑釉瓷器也占一部分,器形多为碗、盘类,也有少量瓶和壶器。

出土年代多为宋,也有几件唐代瓷器。现收缴县文保所登记造册的有80余件。该处现在已定名“宋代古瓷街遗址”,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关于贝州城的“东西至”,已知有古瓷街的长度,而且是东南、西北方向,长约2000米;二是有第三次文物普查在“恩州城遗址”处西边的定位,确定了贝

州城的西城边沿。

再说贝州城的“北至”。1996 年清河县在“恩州城遗址”内开挖了240亩水面的“清河湖”,在挖掘施工中,在“恩州城”北城墙遗址南约100米处和城墙

北,均出土了大批“擂石”,擂石是用来抛射击敌的。

在王则起义被镇压的战斗中,有不止一处的描写,敌对双方互以擂石相战。据此可以推断,贝州城的“北至”,就是现存“恩州城”北城墙遗址。

根据所知贝州城的“四至”,笔者会同文物部门,对贝州城四边,做了粗略测量,东城墙长约2100米,西城墙长约2000米,南北城墙各长约1800米。城周

约计16华里。并据此绘出“宋贝州城示意图”。

清河县与《金瓶梅》故事发生地有多大关系?

宋贝州城示意图

至于贝州城街道的详细布局以及城内的名胜建筑,因资料缺失,目前尚无可考。

三、清河明城生命久远

清河历史上的唐代郡、州城,已淹没在地下;宋代贝州城,只能根据史书零星记载和今天文物普查,勾勒出大致轮廓;北宋后期的恩州城,现在也只遗留下

残垣土丘……这一切,都是岁月剥蚀和历史演进的必然结果。

那么,《金瓶梅》既是“托宋言明”,既会写宋代恩州城有过的历史辉煌,又会参照明代清河县城的真实存在。所以,我们对明城也更不能忽略。

据《元史·地理志》载:

“清河,本恩州地,太宗七年,籍为清河县,隶大名路。”

元太宗七年,即公元1236年,恩州城治所自清河迁往历亭(今山东武城东)后,清河从此降为县治。又据明嘉靖《清河县志》记载清河县城:

“正德七年本府同知何宗伊、知县张一鹏奉命改建清河历史文化,仍旧迹于城之东南隅,周五里,高二丈,阔一丈五尺。”

明朝的清河,已成僻壤小县。明正德七年(公元1512年),在废败之城的东南一隅,修建了城周五华里的砖城。这座砖城,里七外八层(条)砖,中间填

土,顶部用一尺厚的灰渣封顶。

此城有东、西、南门,无北门,是甚为坚固的一座城池。城如龟形,笔者冒昧揣测,大概是因为城外有黄河夺古运河而入的黄河故道、洪水经常泛滥之缘

故,以期望此城不怕水淹而生命久远。

城池在过去封建王朝的冷兵器时代,是地方统治者赖以防守、稳固政权、偏安一隅的外在依靠,所以十分看重城池维护修缮。

就明代清河城而言,自修建之后,历代修缮,且每一次县志均有详细记载。

明代自嘉靖二十年起至崇祯十一年,有过六次大小修缮;清朝有过三次修缮;民国年间有一次修缮。也就是说,自明正德年间至民国十九年明朝存在的四百

余年间,共计有过十次修缮。

清河明城尽管不大,但能存在四百多年还应算寿命比较长的。期间,城内城外名胜古迹,一直到清末民国,还保存下来不少。

仅城内和城边就有隆兴寺、凤凰台、白虎岗、漏泽园、文庙、城隍庙、药王庙、马神庙、龙王火神庙、八蜡庙、萧曹庙、菩萨庙、仙人桥、天齐庙、奶奶

等十几处;而城外县境内,则名胜古迹更多:鲧堤、甘陵墓群、英陵并莲花池、勾芒坟、廉颇墓、李云墓、元明善墓、崇兴寺、石佛寺、观音寺、龙行寺、法云

寺、清凉寺、玉皇庙、静乐寺、承露庵、茶庵、九圣堂、社稷坛、风雨雷云山川坛、双忠祠、乡贤祠、名宦祠、卢公祠、节孝祠、五公祠、元侯祠、忠义祠等不

下四十处(见民国《清河县志》)。这些,都可作为《金瓶梅》一书的写作背景(参见“清河县境示意图”)。

清河县境示意图

然而不幸的是,坚固的明代清河县城和城内外名胜古建筑,似乎在顷刻之间就毁坏于日军侵华的战火硝烟中,也有的是“人为”的拆毁,所遗古迹寥寥无

几。

那么,《金瓶梅》一书对故事发生地城池的描写,是不是写的清河城池的特征?《金瓶梅》第八十一回中,有写清河县晚间景致的一篇赞词:

“十字街荧煌灯火,九曜庙香霭钟声。一轮明月挂疏林,几点疏星明碧落。

六军营内,呜呜画角频吹;五鼓楼头,点点铜壶双滴。四边宿雾,昏昏罩舞榭歌台;三市沉烟,隐隐闭绿窗朱户。两两佳人归绣幕,纷纷仕子卷书帏。”

这是一幅多么和平与宁静的图画!显然这是写北宋末年清河县与恩州同廓并存的繁荣景象,虽然是小说家言,尽管是一篇赞词(不是完全写实),却也比较

简要而艺术地勾勒出当时州县并存的城池繁荣、康泰与宁静。

虽然恩州城、贝州城的街道布局已不可考,但明代清河县城至今除去城砖被扒除、古建筑被拆毁,而城池轮廓和街道布局却依然如故。

我们再看民国年间《清河县志》对清河明清城池的记载:

“城圆形,非正圆,微椭形。城内街衢一纵一横,宛如十字。据全城言,又如龟形,南北距离稍远,东西稍近,南北街小资本饭馆、茶铺及小商店列肆栉

比,杂以居民,西街多住户。

东街虽无多富商,而鱼次林立,门面整洁,比较他街,尚属繁盛。居民在前清时代,半多执务公署,养成侈惰习俗。

入民国后,已自悟依赖公署之非计。从事于农商工界及警界者,逐年增加,家资稍裕,遣子弟求学于平津各校,谋知识深造者,亦时有所闻。

四街住户,多建筑完好:虽茅屋柴扉,而整齐刷新,各有正业,无复前清颓垣败户之景象也……”

尽管此记载写于民国时期,但透过对城池、街市、居民详细记述看,还能看出一点与《金瓶梅》描写中有相仿的影子,而且《金瓶梅》中所写“十字街”和

清河县城的“十字街”,是相吻合的一个重要特征。

大明清河景观图

结 语

早有不少研究者说,《金瓶梅》描写的清河县城,不像是县城,而像是大城市、甚至有京城的影子;说写西门庆的宅第“门面五间”,不符合一个“副千

户”的品级;还有,县城内有“守备府”,也不符合历史上的建置定制等等。

是的,历史上的清河县城,不仅仅是一个县城。

通过以上对清河历史城池的考略,已清楚的知道,清河县城曾经是与清河郡、州城同廓并治的局面,而郡、州城之大之繁荣,又与古运河休戚相关,所以清

河县城的依托和外延,是恩州城、是贝州城,甚至是清河郡城。 这就无怪乎《金瓶梅》把一个清河县城写的那么大。

所以说,《金瓶梅》写的应是历史上这个独一无二的“清河”。

文章作者单位:河北省清河县政协

本文获授权发表,原文刊于《金瓶梅研究——第七届(清河)国际学术讨论会专辑(第十辑)》,2011,北京艺术与科技电子出版社出版。转发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