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源远流长,为什么两者走向反差这么大?

大家都觉得儒家文化源远流长,其实它的发展也经历了很多波折。春秋战国,儒家是最著名的思想学派,弟子众多,孔孟一时声名无两。后来秦行法家而一统天下,汉朝初期实行黄老之术,后来汉武帝独尊儒术,但是这个儒已经是董仲舒融合了道家法家等诸家的学问了。及至晋代,以竹林七贤为代表的文化界玄学盛行,蔑视礼法,张扬自我。而这期间,佛教逐渐兴盛发达起来。

为什么两者走向反差这么大呢,原因有几个。

一是儒家重视社会秩序,强调伦理道德。他关注的是社会问题,所以就会显得庄重严肃,接受起来困难一些。佛教直面人生生命问题,悟空一切,总是显得那么简单轻松。

二是儒家修行强调格物致知。但是如何格物?何为致知?理解起来复杂。佛教修行简单易行,到禅宗就更是举手投足,随时随地了。

三是儒家讲了很多行为规范、君子之道,却没讲为什么,多是学习尧舜禹,或者恢复周礼。佛家的逻辑就非常的清晰。人生苦,是因为欲望,而欲望实际上是空的,只要能看空,就可以脱苦。

以上现象,儒家显然也看到了。他们认为佛教虽好,但只是少数智者在山顶上高谈阔论,山脚下很多劳苦大众无法摆脱苦海,还是需要儒家来拯救天下。但是儒家思想流派:儒家文化源远流长,为什么两者走向反差这么大?,一定要学习借鉴佛教优秀的思想和做法。所以儒家重新思考完善自己的体系,经过一代代努力,到宋朝朱熹系统的阐述了“理学”;明朝王阳明完成了“心学”;儒家重新占据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不管是“理学”还是“心学”跟先秦的儒家已经很大不同了:儒家文化源远流长,为什么两者走向反差这么大?,被称为新儒家。

朱熹气魄很大儒家思想流派,他抽象的用“理”作为宇宙本体。宇宙万物都是由天理来统治的,到了人间就是天命,人人都要服从。要认识天命,就要格物致知,敬畏万物,同时减少欲望,也叫做“灭人欲存天理”。人间存在的最简单的天命现象就是家庭关系如父子、朋友、兄弟等等,这些关系扩展到政治层面,就是君君臣臣,这就将统治秩序神圣化了。这个学说后来被封建统治阶层大力推崇,起了很大的副作用,整个国家就陷入了僵化。看到这里儒家思想流派,估计佛教又会重新对儒家说:虽然你们说我们在山顶高谈阔论,但是你们在山脚下忙碌半天,不还是陷入了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泥坑吗?又怎么解脱劳苦大众呢?

王阳明气魄更大,他把宇宙万物都放入心中,提出了“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等思想。他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义,心外无善”,人心的本体叫做良知,每个人都有良知。良知都是至善的,但是容易被污染,所以他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怎么去除污染呢?主要是在行动中打磨,叫“事上磨”。在行动中就要“知行合一”,知跟行不是前后关系也不是并列关系,他们就是一体的。不能行的知是假的知,有力的纠正了尚空谈,轻实践的文化倾向,实际上也是对佛教的有力补充。现在很多佛教派别也走向民众,称为“人间佛教”。

儒家和佛家实际上不断互相学习,自我完善,共同形成了中华文明的主干。想起一句话:如果你对中国没有信心,那是因为你不了解历史。中华文明历史久远,思想深邃,是我们面向未来的最大精神宝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