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老师:儒家的道是不可名的,生生不息之道

道家认为的道是不可名的,儒家认为的道是可名的。儒家的道来自于易经。这个道,首先是万物之理。每一个类别的道都是有理的。所以,要将事物归类进行思考。其次,这个道是生生不息的儒家思想的来源是,因为生生不息就会产生人伦的关系,产生人伦的关系就会产生仁与义的关系。最后儒家思想的来源是,还要去看什么是变与不变。而在不变之中,谈到的就是中庸,讲究的是中和。在变的方面南怀瑾老师:儒家的道是不可名的,生生不息之道,谈到的是心和致良知。最终达到天人境界。这就是儒家的整个的灵性思想。

儒家的道,是万物之理。万物之理是一个小理,它有64个那么多,而且强调的是共相原则。儒家看待卦辞的时候,这其实代表了宇宙当中所有的道。儒家研究易经,不是获取信息的,而是研究万物之理。乾卦第五爻叫九五。如果看皇帝,就属于九五南怀瑾老师:儒家的道是不可名的,生生不息之道,他是一个对象,属于九五这一类,也满足相关要求,所以就能够带进去求解。一旦特定的物符合了特定的规则,我们就可以把它放进相应的卦爻的公式去套它,我们就能够找到相应的卦辞的评论。按卦辞办就运气好。乱来,就有坏的结果。

儒家的道儒家思想的来源是,是生生不息之道。首先有太极到两仪到万物,这个理是不变的。生生之理是儒家特别强调的不变之理。那么万物生成是什么道理呢?一阴一阳谓之道。天之大德曰生。叔本华认为人类社会前进的最本质的动力就是繁殖的欲望。就是没有什么事到最后是终极的。只要不要放弃,就能变好。现在越坏,越能变好。这就是坚持就会有回报的原因。

儒家的道,是变易之道。变易之道中不变的是中庸,中是指中和之道和仁义之道,庸是指不变。变易之道中变的部分是指反复之道。指泰卦九三的卦词“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这个跟道家的“反者道之动”很相似。这个就是万物的变易之道。儒家讲究的是恰如其分。中,意味着不多也不少。人的天性,就会过分,所以要恰如其分,过分就是恶。第二十四卦是复卦,讨论的是天地的精神,一定要通过翻来覆去找到中。要反复去找,才能见天地之心。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虽然儒家的道可道可名,但是儒家的道也是星光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