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祥翔:“孝”与“和”的思想内涵

李祥翔(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2019级硕士研究生)

摘要:“孝和文化”是原始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以往的解读过于理性,忽略了情感性这一维度。借用斯洛特的情感主义美德伦理与列维纳斯的他者伦理思想,可以充分挖掘出“孝”与“和”中的情感性。行为需要情感的支撑,“孝”的背后有着最真挚的情感作为支撑,由这种情感推扩,我们会有对他人的爱,并允许他人以一种异于我的方式生存,从而实现由孝至和的演变。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 2565 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高度肯定了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孝”与“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在当代道德建设中需要继续追求的目标。道德建设要从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启迪,儒家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孝”与“和”又是原始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因此,要分析“孝”与“和”的思想内涵,我们就需要追溯原始儒家,解读原始儒家“孝和文化”的展开方式、立论依据。以往学者对于“孝”与“和”的解读内容丰富,从实践方面的研究来看,或与养老相联系,或与义务教育相联系,或与和谐社会建设相联系原始儒家思想是什么,或分析在当代的培养方法;从理论方面的研究来看,大多与道德、人性相联系,或分析儒家孝文化的一些核心观念,如“赡养”“悦色”“忧疾”“谏诤”等,或就“和”与“同”的差别展开分析。这些方面的研究当然是必要的,也的确是孝和文化的重要内容,但是,仅仅从这些方面展开研究是不全面的。事实上,要对“孝和文化”进行解读,情感性应该是一个重要的角度,原始儒家的“孝和文化”更是如此,只有挖掘“孝和文化”与情感之间的关系,才是对于原始儒家“孝和文化”的全面解读。

李祥翔:“孝”与“和”的思想内涵

一、情感:行为的内在支撑

原始儒家尚知行合一,一种道德只有落实于行动才是有意义的,如果有人空谈道德却不肯付诸实践,那么就是孔子所批评的“巧言令色”之人。但是,行为动作并不会凭空发生,一定需要人内在情感的支撑,任何动作一定是“发乎情”。回顾儒家元典就会发现,原始儒家对于情感一直有着高度的重视。如蒙培元所说,孔子强调“真情实感”,孟子提倡“真心实意”。梁漱溟认为,孔子之所以说“刚毅木讷近仁”,就是因为“刚毅木讷”虽然理智少畅达,但全身充满了真情实感,一举一动皆是出于内在情感的驱使,故而虽木讷却得以近仁,即真正符合道德。“巧言令色”之人虽勉强行事原始儒家思想是什么,但心中无真情实感作为支撑,所以不管行动如何,都不是真正的道德行为。出土文献《郭店楚简》中的十四篇儒家经典作为“由孔子向孟子过渡时期的学术史料”,对于情感持肯定态度,将情感作为人道之始,强调情与性的关联:“道始于情,情生于性。始者近情,终者近义”,并且认为只有出于内在情感的行为才有可能合于外在的礼义,即使有所偏差也相去不远:“凡人情为可悦也。苟以其情,虽过不恶。不以其情,虽难不贵。苟有之情,虽未之为,斯人信之矣。”《上博楚简》中的文字与《郭店楚简》保持一致,《郭店楚简》的入土时间也处在原始儒学阶段,所以《郭店楚简》中的这段文字是能体现原始儒家的本来面目的。在《中庸》中,情感与“和”联系在了一起,对此,在后文会详细分析,此处不加赘述。总之,从儒家元典中可以看出,任何真诚、有意义的行为都需要情感作为内在支撑。

李祥翔:“孝”与“和”的思想内涵

二、孝:最真挚情感的发用

情感是行为的内在支撑,那么由最真挚情感而发的行为自然也是人最本真的行为,那么,人最真挚的情感是什么呢?孔孟认为,就是我们对家人,尤其是对父母的感情,这种感情落实到行为上,也就是对于父母的孝。这些情感、行为不需要后天学习,而是人生来具备,不学而知、不虑而能的,这正是孟子强调“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也”的原因所在。如果没有这种情感,那么即使勉强做出赡养父母的行动,那么这与饲养牛马又有何区别,又如何称得上是孝呢?《论语·学而》有言:“君子务本”,而君子所务之本就是孝悌,《中庸》有言:“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亲亲其实也就是事父之孝、事兄之悌。总之,在儒家经典看来,孝悌就是君子所重视的根本,而君子在儒家经典中是道德模范,君子以孝悌为本的另一层含义就是人人都应该以孝悌为本,对于每个人来说,对家人的感情以及随之而来的动作都是最为真挚的情感、动作。

为什么我们会对家人有这种自发又真挚的情感呢?一方面是因为血缘关系。我们与家人是血脉相连的,父精母血造就了我们的身体、给了我们生命,我们长大成人以后也会生育自己的后代,通过繁衍,我们的生命融入了世代的大生命中。我们的生命中体现着祖先的生命,子孙后代的生命中体现着我们的生命。我们就是我们的祖先,我们就是我们的后代,我们就是我们的家人。既然我们与家人本就同属于一个大生命,那么我们对家人有特殊的感情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了。另一方面,父母对我们有着养育之恩李祥翔:“孝”与“和”的思想内涵,这也是我们对父母有着特殊感情的原因所在。正如孔子对宰予的批评所说,“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我们经由父母的养育才得以长大成人,不至于中道夭折,那么我们对于父母除了血缘亲情外当然也会有一种感恩之情。“养育是亲代对子代的有意识的重大付出”,而养育之恩并非一朝一夕,是长久积累而来,免于父母之怀以后还要被父母养育多年,所以对于父母的感恩之情也就绵长不断。如果一个人没有这种感恩之情,那么就如宰予一样“不仁”,仁即是人,没有对父母的感恩之情也就不配为人。再一方面,我们与亲人时常处于同一时空,每天都能“见”到彼此原始儒家思想是什么,处于“见”与“被见”的关系之中,我们与亲人清晰地知晓彼此的一举一动,彼此言说与倾听。“家庭成员内部知道彼此的希望恐惧欢乐痛苦;彼此一起庆祝成功,灾难来临时互相抚慰。”我们与家人朝夕相处,日久自然生情。在湖北孝感董永公园,许多文人墨客都题写了楹联,其中有几对楹联值得关注,一对楹联是胡龙章所题:“纯孝感天地;至情传古今”,两对是严发显所题:“卖身而葬慈亲,境何苦也;织锦以援孝子,情亦深哉”“莫道事属神奇,敬老养亲,原为好事;虽然情遭隔断,怜夫送子,似有余情”。这几对楹联以“情”对“孝”,虽然未必是说孝子之情,但也说明作者认识到了“孝”与“情”之间的密切关系。

人必须生活在关系当中,而与亲人的关系是人降生以后首先落入的关系,是一个人所处的关系中最基本、最稳固的关系,在这坚固的关系中,一个人对父母将会有强烈的爱,对于兄长也会有着足够的尊重,这是自然而又真挚的情感,是人人皆有概莫能外的。每个人在家庭中都会产生的孝悌之情是人最原初、最真实的情感,如果能长期保有这种情感及之后产生的各类情感,并将之推扩出去,那么“和”的出现就是顺理成章的了。

李祥翔:“孝”与“和”的思想内涵

三、由孝而和:情感的推扩

“和”是原始儒家一再强调的重要问题,《中庸》中强调“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而《国语·郑语》中也指出,“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生之,若以同稗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从这两处文字可见,一方面,“和”作为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允许并且认可差别的,另一方面,“和”就是情感的适当发动。这两者有什么联系呢?“和”与“孝”又有什么联系呢?其实,这些看似不相关的因素之间的联系就在于情感二字。

儒家认为,我们在家庭中培养出了最初的感情,此后渐渐具有了对于他人的感情。借用斯洛特的语言表达就是,我们有了对于他人的移情能力,也就是对他人的境遇感同身受,视人之身若视己身。我们见到处于困境中的他人,就仿佛听到了他人对自己的呼唤,仿佛见到他人的脸上写着“勿杀我”,请求我们对他负责,承担起拯救他的责任。他人对我们来说犹如寡妇、孤儿、无家可归者,我们看到了他人的惨状,感同身受地体会到了他人的痛苦,他人的痛苦侵入了我们的身体李祥翔:“孝”与“和”的思想内涵,于是我们对他人的悲痛也产生移情之悲痛。而且这种移情是不由自主的、无法取消的,必须要使他人摆脱困境,然后我们自己才可以摆脱痛苦。“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禹、稷设身处地的感受到了他人的痛苦,对他人产生了移情,所以能够有迅速彻底的行动,这种行动拯救了他人,也使得禹、稷自身成为了圣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会不会有伤害他人的行动?当然是不会的,在移情之后,我们对他人只有爱,我们只想为他人负责,甚至是无条件的为他人负责,不会有任何伤害他人的举动。因此,我们允许他人异质性的存在,允许他人以一种不同于我的方式存在着,而不会加以抹杀,因此,我与他人可以和谐相处,我们可以以一种“和而不同”的状态长久共存。这就是在情感的作用下,由孝而和的实现方式。

四、结语

“孝”与“和”是儒家乃至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在情感的支撑下,我们孝敬父母,关心他人,实现家庭和谐、社会和谐。中国“孝和文化”博大精深,要对其进行解读并非一朝一夕一人之功,还需要众多学者的共同努力,从情感方面对“孝和文化”进行解读只是一种可能的探索,并不是最终答案。

李祥翔:“孝”与“和”的思想内涵

孝和人家.养正培大

孝和文化.民德归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