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着兔牙,稍显呆萌的孔子(创立)

我们现在的普通人受西方思想研究很大而对我们中国的哲学知之甚少,很多人以为中国哲学就是儒学,而儒学是二千年都不变的,其实不然。

儒学一直在变化,而且也在不断融入其他思想,如道家和佛家的诸多思想,更多时候会受到朝堂的“青睐”,提出符合统治的学说思想。

今天慢师傅就梳理一下儒家思想的简明发展史,不过慢师傅也不是哲学专业出身,如有说得不对之处,还请见谅。

长着兔牙,稍显呆萌的孔子

【创立】

孔子

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

代表作:编订《六经》、门下弟子编辑的《论语》

孔子是儒学的创始人,被称为“圣人”。

最早提出“仁”这个概念,目的是为“礼”服务的。

孔子生活的年代,是一个礼崩乐坏的年代,诸侯征伐杀戮,社会动荡不安。

孔子认为导致这个问题的原因就是原有的“礼制”被破坏殆尽,解决的办法就是复兴周以来的礼制,而这里“仁”是关键,“仁”就是约束自己的行为使其符合于礼的规范。

说的简单点,就是“仁”是具体的行为,而“礼”规范制度,做到 “仁”了,“礼”就实现了。

因此孔子特别重视“仁”,他赋予 “仁”以五种品德——恭、宽、信、敏、惠,希望贯彻“仁”的学说,从而实现在视、听、言、说等全方面符合礼的规范,在必要的时候用生命来捍卫礼制儒家思想为什么成为正统思想,达到杀身成仁的境界。

除了“仁”之外长着兔牙,稍显呆萌的孔子(创立),孔子还特别强调“孝悌”,因为 周礼制度以亲亲为基础,对于家庭来说,需要强调的是孝,再进一步就是对国家的忠。

长着兔牙,稍显呆萌的孔子(创立)

长着大众脸的孟子

【发展与完善】

孟子

(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

代表作:《孟子》

孟子是孔子思想的隔代继承者,被称为“亚圣”。

孔子时代,“仁”只是一个理论思想,而在经过孟子的发展之后,仁学被应用到政治中,即“仁政”,而仁政的理论基础就是性善论,对应的品德完善为“ 仁、义、礼、智、信”,从此儒学的基本架构就完成了。

有点面熟的荀子

【变革者】

荀子

(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

代表作:《荀子》

荀子是儒学思想发展史里的第一个变革者,先秦时代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 他的思想非常复杂,兼揉了儒、法、墨等多家学说。

他的思想结构大概是这样:

一、荀子批判地接受并创造性地发展了儒家正统的思想和理论,主张“礼法并施”;

二、他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反对鬼神迷信;

长着兔牙,稍显呆萌的孔子(创立)

三、提出性恶论,重视习俗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并强调学以致用。

所以荀子虽然也讲礼,但这个礼是根据新的封建关系而制定的,和孔子所强调的周礼有一定区别;因为糅合了法家的思想,他提出性恶论观点,认为治国应当“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

另外,荀子有两个徒弟很厉害——韩非子和李斯。

长着兔牙,稍显呆萌的孔子(创立)

没什么好说的董仲舒

【儒学的迷失】

董仲舒

(公元前179年-前104年)

代表作:《举贤良对策》、《天人三策》、《士不遇赋》、《春秋繁露》

总的来说,先秦时期忙着抢地抢人的诸侯国是不太待见儒家思想的;到了“海内一统”的秦国,儒学更是落到冰点;再到汉朝初期,“黄老玄学”深受上层建筑喜爱。

一直到文景之后,儒家学说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开启了儒学在中国千年的思想统治时代。

但这个儒学已经更加变革了,代表人物董仲舒自称自己继承了“正统儒学”,但为了适应实际的统治需要,他对儒学进行的大刀阔斧的整改,还从原来的“ 黄老玄学”获得了很多思想源泉,比如 “天人感应”“三统三正”学说,另外还加入了各种 谶纬迷信学说,进一步论证统治阶级的统治合理性,至此儒学成了“思想大杂烩”,开始沦为为统治的话术。

不过董仲舒也不都是“拿来主义”,“ 三纲五常”学说是他的首创,也是为汉家合理统治的论证服务的。

紧接着,因为其他思想的输入,儒学要更加“迷失”了,差点回不了头。

西汉佛教传入中国,东汉末年道教诞生,汉亡之后,经过三国两晋南北朝三百多年的分裂与战争,社会动荡,战乱频仍,宗教思想在民间乃至朝廷都获得了巨大的市场。佛、道两个宗教在这段时间里发展了起来。

在来势汹汹的佛道思想的攻击下,儒学在这阶段,差点都要成了“小众”思想了。

长着兔牙,稍显呆萌的孔子(创立)

长着兔牙,稍显呆萌的孔子(创立)

中学必背古文的盛产者——韩愈

【儒学的反攻】

韩愈

(公元768年-公元824年)

代表作:《论佛骨表》、《师说》、《进学解》……

隋唐时期,佛道两教达到鼎盛。

唐代因统治者要正名,牵强附和“老子李耳”是他们的祖先,而把“道教”立为国教。而佛教因为陆续搭上杨坚和武则天的关系,也成了当时主流的思想。

因此,道士、和尚迎来了高光时刻,渗透到了社会生活、政治的方方面面。

凡事都有两面性,太受宠就会变得很嚣张,一时间,因佛道两教盛行,带来的弊端也渐渐开始显现,儒学迎来了反攻的机会。

首先是韩愈、李翱等人对“长生不死”“因果报应”等思想发起尖锐的批判,随后有柳宗元、刘禹锡对“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等儒学自身思想进行反省。以儒学为思想基础的知识分子越来越多掌权儒家思想为什么成为正统思想,儒学也慢慢地重新主导了政治舞台。

【儒学和理学

周敦颐(公元1017年—公元1073年)

程颢(公元1032年—公元1085年)

程颐(公元1033年—公元1107年)

代表作:《周元公集》《爱莲说》《太极图说》《通书》……《二程全书》《二程集》……

进入宋代,周敦颐和二程给理学开了个头,理学比较大的特点就是把儒学宗教化了,提出更精致、更完备的理论体系,为神权和王权提供合法性。

首先是周敦颐所提出的无极、太极、阴阳、五行、动静、主静、至诚、无欲、顺化等理学基本概念,为后世的理学家反复讨论和发挥,构成理学范畴体系中的重要内容。

周敦颐的弟子,程颢和程颐, 二程被认为是北宋理学的实际开创者。

他们在老师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以“心传之奥”奠定了道学的基础,更以“理”为最高的范畴,因此亦称作理学。二程的学说,特别是其核心观点——“存天理,去人欲”,后来被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

长着兔牙,稍显呆萌的孔子(创立)

虬髯大汉——朱熹

【儒学的鼎盛】

朱熹

(公元1130年-公元1200年)

代表作:《四书章句集注》、《楚辞集注》、《晦庵词》……

就儒学思想发展的角度来看,朱熹最大的贡献重新编辑和修正了儒家经典的诠释,经过了各种思想的大杂糅之后,汉以前的儒学早已变味,朱熹是相当程度地寻根问底,把儒学拉回了正轨。

不过思想这种事很难判定纯粹性,落到朱熹手里的儒学毕竟是过度融合了,宋明理学已落入“儒释道三教合流之滥觞”,随处可见佛道思想的影响,比如, 陆王两家的直接理论脱胎于 禅宗;朱熹的“理一分殊”改造自佛教的“一即一切”。

宋明理学家吸收了魏晋玄学、佛教思想,糅合三家,抛弃了佛道中的虚无主义,提出了“理一元说”,并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将这种学说进一步精致系统化。

乃至到了明代,朱熹儒学成为正统的政治伦理学说。

长着兔牙,稍显呆萌的孔子(创立)

明星学者王阳明

长着兔牙,稍显呆萌的孔子(创立)

除了理学家儒家思想为什么成为正统思想,儒学当时还有几个重要的派别,一派以张载、王夫之为代表的“气一元说”唯物主义者,一派以陆九渊、王守仁(王阳明)为代表的心学主义者,王阳明是明星学者了,估计大家知道的比慢师傅多,这里就不说了。

理学和心学之间同样也是辩论不断,王阳明之后,由于心学和朱熹理学相比,具有简单易懂的特点,很快就有了一大批追随者,而追随者中有很大一部分来自社会底层,出身樵、渔、工、农的十分普遍。

闻所未闻的颜元

【儒学的鼎盛】

颜元

(公元1635年—公元1704年)

代表作:《四存编》、《习斋记余》……

经过宋明时期的辉煌之后,由于清朝严酷的文化控制,儒学几乎停止了发展,学说理论渐渐僵化为教条。但也不乏厉害的学者,这里暂时不详谈,只谈谈一个比较冷门的学者——颜元。

颜元是中国近世学术史上的要角,任何一部讨论明清思想转型的著作,都难以绕过他的名字。可是,多数读者虽耳闻其名,却很少留下特别深入的印象。

就当代史学的潮流看,颜元处在不上不下的境地:往上,其影响力无法与同时代的大儒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相比;往下,他也不是深受晚近史家追捧的“匹夫匹妇”。颜元虽似知名(在“听闻”的意义上),却又不怎么为人所知(在“了解”的意义上)。

20世纪以来的思想史、学术史研究,大都倾向于强调颜元思想的突破性甚至“现代性”。他的气质论、习行论和以致用为标准的学术取向,被不同程度地拿来同“实验主义”“唯物主义”“民主主义”相比,乃至被视作“礼教”批判的先声,而全然不顾颜元本人就是礼教的推动者。这些抽离颜元时空所在的论点,无疑歪曲乃至颠倒了他的本意。

现代史家深受社会科学影响,更关注物质性、群体性、结构性的因素,倾向于低估个人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和同时代多数儒者不同,颜元并非出身书香门第,而是生长在一个基层小吏和农民家庭,自己亦曾耕田劳作,日常所接触者,也多以乡民为主。这种生活环境和经历构成颜元一生事业的底色,使其思想取向流露出一种拙朴坚毅的农家风味,其长短之处皆在于此。

晚近以来,明清思想史与社会史的研究视域渐趋融合,“思想是生活的一种方式”得以进入公众视野。

王东杰老师最近的新书《乡里的圣人》就是研究颜元思想的专著,从颜元的生命体验、时代风潮、乡里交游等多个角度,向读者展示了作为正统思想的儒学何以深入民间。

作者认为,若想在更广泛的社会层面了解思想的历史,就绝不能忽视颜元这样的“基层圣贤”的作用。他们既通过引用“大传统”推动中国文化的统一,也通过自己的选择决定经典和精英理念进入社会的渠道和方式,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思想的流向和力度。

透过“基层圣贤”这一中介,作者进一步阐释了作为受教化群体的阎闾小民长着兔牙,稍显呆萌的孔子(创立),如何按照自己的想法再次改写了正统思想。

11月7日(本周日)晚8点,慢师傅特邀王东杰做客慢书房·云上书房,分享新书《乡里的圣人》,届时将讲述“颜元与明清思想转型”,喜欢中国哲学的书友们,一定不要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