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的当代省察

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儒家思想的当代省察

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儒家思想由于失去了滋养其生存、发展的自然经济基础。因此也就基本失去了造血再生的功能。作为价值体系,它的那些具有浓厚自然经济色彩和等级观念的内涵必然同当代社会渐行渐远。科学与民主精神的匮乏:儒家思想的当代省察,使那些在传统社会具有先进性的理念,比如民本思想,也被民主等现代意识所超越。尽管儒家思想与传统社会专制政治并不等同,但历史上儒家思想依靠专制制度而广泛影响社会生活也是客观事实。整体而言,已无法对时代重大问题进行积极回应的儒家思想,其对当代社会的影响边缘化是不可避免的。

对儒家思想边缘化的判断,并不意味对其影响力的全盘否定。源远流长的儒家思想。契合了中华民族进入文明社会的演进特点,在历史的演进中,它的诸多理念已融入民族的血脉当中,从而具有持久的影响力。

儒家思想对于当代社会,既包含积极合理的因素,也具有应否定舍弃的内容,两者交融共生。例如,在儒家思想中,反对“率兽食人”之暴政、强调“民为贵”的民本主义与“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等级观念和“牧民”思想共存共生。这种共生意味着:儒家思想的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并不是边界清晰、易于切割的对立面,它们不是互相否定、互相排斥的关系,而是一种思想体系中相互呼应、彼此补充的两种特质。所谓积极性与消极性的分野,是一种基于时代性的判断,在儒家思想的产生发展之际,就其思想体系的构建者而言,这些“积极”与“消极”的区别并不存在。在此意义上,儒家思想的积极方面是附带着消极内容的积极,而消极方面则是伴随着积极内涵的消极,积极方面与消极方面具有某种同质化的属性,如同一个苹果的酸甜两种味道,它们同源于自然经济基础这个苹果的内核,都是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特定价值内涵。正是这个内核,导致儒家思想的积极性和消极性共生、交融。

现代化进程中,在缺乏对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科学认识的氛围下,衍生出一种对传统文化的膜拜情绪:试图通过对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的发掘来满足转轨时期社会主体的精神需求,希望以传统的文化资源来搭建当代的心灵家园,赋予儒家思想以“化现代”的使命。鉴于儒家思想影响力的持久,不可否认,它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承担这个使命。但任何一种传统文化,不论它的影响力多么持久深远,构成它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与审美情趣的核心理念都是产生于过去,而不是当代。因此,它的某些内涵必定会和当代社会不相兼容,诸如“民本”、“和合”等,由于和当代社会的一些主流价值观念,如“民主”、“和谐”具有某些风格相近的“形似”,如果对这种“形似”不加以辩证的分析,这种经过包装的、“现代化”的儒家思想既不可能实现“化现代”的任务,也无法实现自身真正的现代化。

省察的目的在于寻找扬弃的路径。由于儒家思想的积极性与消极性共享一个苹果的内核、同源于自然经济基础,两者间的同质性导致儒家思想的积极方面无法承担对消极方面的否定、无法独立担负起对自身进行扬弃的任务,因此这一任务的完成,需要强大、先进、具有时代精神的文化血液的注入与引领。

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六艺”之教的不息生命,植根于儒学的学养沃土。以儒家思想为精髓的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脉和基石,也铸就了德育为先的中国教育智慧。因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礼记》)在浩瀚的儒学经典中,《诗》的德行风雅、《书》的治国理政、《礼》的制度规范、《乐》的和美理念、《易》的思辨哲理和《春秋》的历史文化,无不蕴含着提升人类心智的教化育人功能。所以,在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上,儒学坚持德育为先,立足于“习以成性”或“化性起伪”,主张通过存养扩充人之天然善性或改良人之受蒙蔽天命德性的生活践履,自觉遵从“忠恕”之道,来塑造智仁勇统一的理想人格。

“六艺”的繁盛延续,得益于儒者的教学相长,人是文明教化的社会存在,中国人的这一社会性本质特征无处不显现着儒家文化熏陶的印记,“自汉武表彰六艺,罢黜百家,凡非在六艺之科者绝勿进。”(《梁启超文集》)古之学者必须精通六艺,六艺儒术便是在儒家的不断经解注疏中保持着教学相长,孔子初时以六经为教材,以六艺教弟子,培养出了许多通经致用的高足。后来的儒者继续以五经、十三经、四书教授弟子,在教与学的切磋琢磨过程中,众多的儒子对这些传统经典不断注解、增华和解释,最初作“传”、注“经”、“释义”,后来注“疏”、“集解”、“正义”,坚持用这种“我注六经,六经注我”的做法来积累经义。不仅对儒学思想精髓的阐发与经解成果越来越多,使得儒学羽翼丰满、长为参天大树,而且培养了中国人独到的理性思维方法,孕育出了一批善于通古今之变、具有兼容并包精神的宿儒和大师。既培养出了一代又一代的优秀人才,也使华夏文明之道统历经千年而不衰。

“六艺”之教的功夫,在于其独到的育人金律,儒学育人的终极目标,指向理想的人格境界,修习六艺的育人价值就在于开启心智、练达人生,最终塑造人格。换言之,作为育人手段四合院和儒家思想的关系,六艺的目标指向与其说是士人君子应有的六种最基本才能,不如说是旨在激发学子通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中道仁慧,而开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成人通途。正因为“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四合院和儒家思想的关系,国治而后天下平”,所以“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礼记》)这是《大学》为中国人设计的理想人生蓝图,也是无数古圣先贤得出的育人金律。更为可贵的是,“六艺”之教始终遵循着这一“大学之道”,经由生命教育、生活教育和理想教育的理性设计,最终展现为修齐治平的普世教化之举,使六艺之教生命长青。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儒家思想是儒学的精髓,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脉和基石,也铸就了德育为先的中国教育智慧。

B.尽管《诗》《书》《礼》《乐》《易》《春秋》的内容各不相同,但都蕴含着提升人类心智的教化育人功能。

C.在育人方面儒学坚持德育为先,立足于“习以成性"或“化性起伪”,塑造智仁勇统一的理想人格。

D.古代对六艺儒术的注解和阐释形式较多,先有“传”“经”“释义”,后有“疏”“集解”“正义”等。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儒家思想的当代省察

A.六艺儒术在儒家的不断经解注疏中保持着教学相长,从而使“六艺”得以繁盛延续。

B.孔子刚开始以六经为教材,以六艺教弟子,培养出了许多通经致用的优秀弟子,后来的儒者却缺乏这样的弟子。

C.儒子对儒学经典的不断注解、增华和解释,使儒学思想的研究成果越来越多,从而使懦学变得丰富成熟。

D.培养理想的人格境界是儒学育人的最终目标,六艺的育人价值就在于开启心智、练达人生,塑造人格。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基于“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这一思想,形成了儒家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系列理念。

B.中国人的社会性本质特征处处彰显着儒家文化熏陶的印记,可见儒家文化在文明教化中的重要作用。

C.儒学在育人上主张通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中道仁慧来打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成人通途。

D.“六艺”之教遵循着《大学》为中国人设计的理想人生蓝图,进行修齐治平的普世教化,使六艺之教生命长青。

题目: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儒家思想文化在长达两千多年的进程中,一直在不断地变化。从孔子到孟子已经有了发展,到了汉代董仲舒时又是一次巨变。在这之后出现的谶纬之学,仍然是儒家思想的变化。南北朝时期,南学北学有所差异,又是一个明显的变化。而随着佛教的传入和佛教渐趋中国化,佛学思想被引入儒学,于是宋明理学由此发端。及至明代阳明心学的出现,儒学的发展又上了一个层次。

儒家文化思想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在长期的发展中,它不断吸收异质文化,完善自己。比如,宋明理学对于心性的关注,直接受到了禅宗的影响;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儒、道、释三大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也是一个例证。其次,在儒家文化数千年的发展中,一直未抛开“和”与“合”的内核。

儒家文化思想并非十全十美,反思先前思想中的困惑与不足,摒弃不适用于当代的部分,亦是对儒学的一种新发展。思想的发展、文化的振兴,不是以十年、百十年计,要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经过无数次吐故纳新与激烈争辩,在对过往的不断扬弃中方能慢慢归于坦途。

(1)儒家文化,从原始的儒家思想经过汉、唐、宋、明,发展到今天的新儒学,每一次变革,都带来了儒学的新生。请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分析其理由。

(2)儒家思想并非十全十美,结合生活与哲学发展观和辩证的否定观有关知识分析如何看待儒家文化思想的发展。

(3)结合材料,就传承传统文化拟定两条公益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朗朗上口,每条限定15个字以内。

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儒家思想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强调道德修养和个体美德的养成,即使在政治实践中也明确倡导德政,就此而言,将儒家伦理视为一种德性伦理是恰当的。然而,德性修养不是儒家伦理的最终旨归,能够在现实社会中建功立业、成就经邦济世的卓越事功才是儒者最高的价值目标。

作为儒家思想的创立者,孔子在强调德性修养的同时,并未忽视事功的重要性或将二者割裂开来。如果说“修己”是偏重于内省式的道德自律的话,“安人”“安百姓”便是经济天下、博施于民的外在事功。在他看来,个人的道德修养只是起点,“安百姓”才是终极目标。他还认为,在职位或社会分工的意义上,国家的统治者应当依照“义”的原则,遵守为官之道,把国家治理好,使百姓丰衣足食。而处于社会下层的普通百姓,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时应当积极追求物质利益,这是职业本分。

孔子在品评人物时也坚持了德性与事功相结合的原则。管仲因其为人处世与儒家的价值标准存在许多相悖之处,受到儒家学者的批评。但是对于管仲辅佐齐桓公建立的卓越事功,孔子毫不吝啬地称赞其为“仁”。由此可见,孔子对“仁”的内涵的理解并不完全是德性主义的,事功也是必不可少的构成要件。从孔子本人一生的政治实践来看,他对于事功的重视并没有停留在思想层面上,作为一个身体力行的儒者,他一生周游列国、颠沛流离,仍然矢志不移,目的就是实现经济天下的社会理想。

孔子之后,儒学传统可以大致分为两派:一是以颜渊、曾子为代表的一派,重视德性修养,追求道德理想,传承了儒家的德性伦理传统;二是子贡等人走了一条现实主义的路子,在坚持和发展儒家德性原则的基础上,更加强调经验和实际知识的重要性四合院和儒家思想的关系,关注现实,追求事功。到了汉代,将德性修养作为实现事功的起点与基础,开辟了儒家由内圣成德到实现外王事功的路径。然而,这一路径以修身养性作为儒者第一要务,致使一些儒者在自己的人生实践中过分强调身心修养而忽视了对外王事功的追求,丧失了先秦儒者在追求事功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勇武气质和进取精神。特别是后世儒者对“修身”的理解大多局限于道德修养方面,不大注重对于经邦济世的实际才能的学习:儒家思想的当代省察,越来越走向心性修养的内圣方面,在外王事功的开拓方面十分乏力,在某种程度上打破了德性与事功之间的平衡,也没有有效地搭建起由内圣成德通往外王事功的桥梁,这也成为之后儒学发展过程中始终难以解决的问题。 从儒家事功伦理的演进过程来看,它始终与德性伦理交织在一起,尽管二者经常相互批评、辩难,但其始终没有脱离儒学一体的范围。在与德性伦理的分歧中也可以看出,儒家事功伦理具有强烈的现实品性,事功学者大都没有沉迷于书斋,而是着眼于现实,发扬儒学关注现实、经世致用的传统,致力于社会生活中经济、政治问题的解决。

(选自李雪辰《儒家事功伦理的发展脉络》,有删改)

(1)下列各项中,其性质不属于原文所论“事功”的一项是

A.烛之武在郑国面临晋国和秦国联合进攻的紧张形势下,不顾危险,勇于担当,夜闯敌营说服秦伯退兵

B.西汉名将卫青率领汉军七击匈奴,收复河朔、河套地区,击破单于,为北部疆域的稳定做出重大贡献

C.苏武奉命出使匈奴,却被流放到北海无人之地,牧羊十九年,受尽苦难,忠贞不屈,表现出崇高的民族气节。

:儒家思想的当代省察

D.抗倭名将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确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 财产安全。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儒家的事功伦理具有强烈的现实品性,能够成就经邦济世的卓越事功是儒者所追求的最高价值目标。

B.孔子在强调德性修养的同时并未忽视事功的重要性,他无论在思想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都未排斥事功。

C.汉代将德性修养作为实现事功的起点与基础,直接导致德性与事功之间的平衡在某种程度上被打破了。

D.儒家事功伦理在演进过程始终与德性伦理交织在一起,二者虽有分歧,但并没有脱离儒学一体的范 围。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认为国家统治者和普通百姓都可以追求事功,前者应当依照“义”的原则治理好国家,后者也 可以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时积极追求物质利益。

B.孔子在品评人物时体现出对事功的重视。管仲的为人处世与儒家价值标准存在许多相悖之处,但他 辅佐齐桓公建立卓越事功,因而备受孔子称赞。

C.以颜渊、曾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继承了儒家德性伦理传统,后世儒家强化了这一倾向,将修身养性 作为儒者的第一要务,逐渐走向心性修养的内圣方面。

D.以子贡为代表的儒家学派继承了儒家事功伦理传统,坚持强调经验和实际知识的重要性,后世儒家 则以此为基础,升辟了由内圣成德到外王事功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