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儒家思想治国理政品德修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摘要:儒家思想自孔子创立以来,逐步成为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主流,被历代传承和遵循,本文仅从有限观点和局部视角出发,浅议儒家思想精华对当今社会治国理政思维、党员干部品德修养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的现实借鉴意义。

【关键词】儒家思想 治国理政 品德修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华夏五千年的历史凝练了众多优秀传统文化,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里,儒家思想一直在意识形态领域占据着正统地位,对我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在历史发生深刻变迁的当代,在我国经受市场经济大潮和国外各种文化思潮冲击的今天,社会各阶层的思想都发生了巨变,很多中国传统文化逐渐被遗忘,尤其是我们遵循了两千多年的儒家思想精华也在国人心中渐渐流失,致使出现了很多为官不正、贪污腐化、奢靡盛行、信念动摇和大众伦理道德丧失等问题。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曲阜时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1]“研究孔子和儒家思想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坚持古为今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因势利导,深化研究,使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发挥积极作用。”[2]因此,我们非常有必要认真研习和弘扬儒学,以其思想精华加强治国理政思维、提升党员干部思想品德修养、重构国人道德观念,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顺利形成。

一、儒家思想对新时期治国理政思维具有现实借鉴意义

我国自古便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一部《孟子》定江山”的言谈,也有《中庸》是德行标准,《大学》是为学纲目等中肯评价,彰显了儒家思想在治国理政和教化人心等方面的重要价值和作用。孔子用“礼”和“仁”等修己治人的理念与国家治理相结合,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德政”的思想,首开儒家德治主义先河。他强调道德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把道德视为治国安邦、协调人际关系出发点。后经孟子、荀子等逐步发挥,《大学》、《中庸》等理论升华,形成了德政仁政的系列治国方略,成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儒学中为政以德、以民为本、仁者爱人、天人合一等思想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治国方略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

(一)坚守“德政”思想,实现“德治”与“法治”结合

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强调为政者应在道德方面起表率作用,尤其主张君主应以伟大的人格力量去感召天下,认为道德乃政治之本,要德服天下,而不是威服天下。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再次提出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基本治国方略,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中国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也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刻总结。在当今社会,古代德治思想虽不能直接作为治国之道使用,但其思想精髓仍具有显著价值,并为当今实施以德治国方略提供了必要的思想资源。现在所说的德治必须是弘扬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精神,但也需要汲取儒家文化精华,这二者相辅相成。新形势下的以德治国,是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下的以德治国,今天的德治不再是个人的德治,而是在法律和道德相互促进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其本身是对依法治国的有效补充,是基于依法治国基础之上的以德治国,是治国理念的一大进步。

(二)继承“民本”思想,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以民为本是儒家政治思想的基础。所谓“民本”就是认识到民众在国家中的重要地位。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等仁政理论就是以民本为基础的。荀子引用古语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以民本思想为核心价值的儒家文化,表现出了极大的进步性和人民性。我们应当确立起为人民服务的观念,使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和核心,我党必须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之心处理一切党务和政务,必须时刻把民众的福祉放在心头,一切为了民众,一切依靠民众,一切服务于民众,真正赢得民众的支持和拥护。

(三)学习“仁爱”观念,切实关心群众疾苦

仁爱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孔子说:“仁者人也,仁者爱人。”(《论语·颜渊》)明确“仁”的本质是爱人,不仅要爱亲人,还要爱老百姓。儒家本着"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的仁爱精神,对处于社会弱势地位或困难境地者尤为关注,这种优良传统在当今最值得大力弘扬。党员领导干部要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尤其要关心那些生产和生活遇到困难的群众,深入到贫困地区、下岗职工、农村贫困人口、城市贫困居民等困难群众中去,千方百计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要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实实在在地为群众谋幸福。

(四)继承"天人合一"思想,推进可持续发展理念

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天是具有独立运行规律的自然界,人是天地生成的,人与自然环境息息相通、和谐一体, 只有重物节物才能使万物各按其规律正常地生息,人类才有用之不竭的生活资源。儒家没有把征服自然视为己任,而是将人与自然万物置于同等的地位,看作是血肉相连的一体,将人类的仁爱情感倾注于天地万物,关心自然和保护自然,指出了人与自然协调才可持续发展的道理。

科学飞速进步,经济高度发展,致使人类对大自然的支配欲望过度膨胀,出现了全球生态危机,如:土地沙化、环境污染、能源短缺、森林锐减、物种灭绝等,已严重地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如此大的不良变化对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习惯和价值观念产生深刻影响,为解决生态危机,众多国家都接受“天人合一”的思想,接受了可持续发展理念。

二、儒家思想对提升当代党员干部品德修养有重要作用

党员干部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中坚力量,加强道德修养,是最基本的职业需要。党员干部的言行举止具有放大效应和示范效应,对社会价值取向、社会公德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导向作用,其品德修养直接影响到执政能力、社会和谐、百姓福祸。

(一)修德正己 — 党员干部思想之本

为了实现人格的理想化,儒家有一套严格的自我修养的道德规范。强调要“内省”、“慎独”,即自我批评自我约束。 “正人先正己”的伦理政治思想,最早为儒家所提倡。

孔子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又说:“其身正浅议:儒家思想治国理政品德修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认为儒家思想对当代中国的影响,执政者首先端正自己,下属也就不敢不正,由此可达到“不令而行”的效果。儒家把“义”看作是君子品格的主要内涵,孔子说:“君子义以为上”、“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3]孟子提出“人之四端,”即“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4]儒家在肯定人之价值的前提下,认为人应该追求精神境界,崇尚理想人格,并认为作为道德主体的人,应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成为道德高尚的人。一个完整的人在儒家眼里是既能对内完成好“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的目标,也能对外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追求。

今天,西方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涌入我国,时刻侵蚀着党员干部的心灵。在这种情况下,弘扬传统文化提升党员道德修养十分迫切,党员干部道德修养水平的提高,能明显提高非权力性影响力,能够用“德高”换来“望重”,能够引领和激励着大家共同为实现工作目标去奋斗。

(二)清廉自守 — 党员干部价值之取

浅议:儒家思想治国理政品德修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清正廉洁一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精髓。价值观对于人的行为有重要指导作用,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对于党员干部来说至关重要。

儒家把“廉”列为治国之纲,以“礼义廉耻”为准则的政治文化,就是以廉德为核心的廉政文化。儒家一直推崇“重义轻利”的价值观念,孔子提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倡导“贫而无谄”、“富而无骄”,称赞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表现了孔子提倡简朴生活、戒奢戒贪的主张,孔府内宅出口安置戒贪图,就在时刻提醒自己和家人,为官应当清正廉洁,常怀律己之心,不要贪得无厌。而孟子则提出“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并推崇“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品格。儒家“重义轻利”等清廉自守的价值观念,启示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儒家思想对当代中国的影响,不发不义之财,不以权谋私,时刻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指导下为人处事,洁身自好,从而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三)躬行践履 — 党员干部实践之责

儒家很重视个人志向和道德行为的躬行践履,认为理想的人格志向、意志品质来源于亲历亲为和实践的磨练,不仅在理论学说上如此,在实际行动上亦是如此。孔子表述道德意志的主要范畴是志,并以弘、毅、笃、勇、恒等范畴来阐释种种具体的道德意志品质,强调人应有独立的人格志向,并要有远大的目标,坚毅的意志,仁者的勇敢、永恒的精神。孟子在践行道德修为上也深有见解,他说:“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未闻以道殉乎人者也”,“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表现了孟子的道德意志境界和义无反顾地追求志向的精神。

儒家的道德意志观有利于遏制当代社会因道德意志脆弱产生的失德现象。孔子终生都在实践其永恒的价值理念,哪怕在极端困境中也没有放弃,保持着执著的精神、刚毅的正气。 儒家的道德意志观在观念层次上体现为意志的坚持,在实践的层次上,体现为努力追求目标,并在这种观念和实践的结合中充分体验到人生的价值、尊严和幸福儒家思想对当代中国的影响,儒家的道德意志观念确实值得我们党员干部躬行践履,逐步挖掘、借鉴和弘扬。

三、儒家思想可助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

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论是国家追求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还是社会追求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或是公民追求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目标,都在一定意义上吸纳了中华传统文化的营养。儒学思想精华凝聚着中华民族价值追求和价值共识,承载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理所当然有可能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头活水。

(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之基本相通

儒家从民本的观点出发,主张在富民的基础上教民,进而达到仁政礼治。在孔子看来,民富是国富的前提和 根本,国富只有奠基于民富的基础上才能获得保障。出身儒学世家的东汉班固在《汉书》中明确提出了“国富民安”的观点。儒家虽缺少民主的思想,但在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等思想中,“民为贵”的深层内涵就是民主思维。“文明”便是孔子提倡的“礼”,始终致力于良好社会秩序的构建。“和谐”承接文明,《论语》中“礼之用,和为贵”等思想尽人皆知。由此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儒家思想直接相通。

(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之借鉴发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儒家思想并不完全具备,这是时代的必然,但也有部分近似的思想值得借鉴和发展。

传统儒学中没有自由的概念,其“克己复礼”等思想都主张在限制自由的礼仪道德规范下自强不息,仅认为“学习”与“仁爱”是自由快乐的。但并非儒学与自由水火不容,新儒学中还蕴藏着许多值得开掘的自由思想资源。

虽然儒家思想中缺少政治上平等的主张,但在德性层面上的平等却是大部分儒者所主张的,从性相近的主张,到人性皆善等都体现了儒家的德性平等思想,再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是倡导人与人的平等。

儒家也缺少公正的思想,其所倡导的“公正”主要是人君的执政理念,祈望执政者以“公天下”之心行“公正、公道”之实,使人“各得其所”、“各安其分”,从而达致“天下平”的社会秩序。这对于我们今天促进公平正义也有重要借鉴意义。

儒家虽无严格的法治思想体系,但其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人治”的思想对我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代法治的建设和发展,也需要借鉴和发展儒家思想中的“仁、义、礼、智、信”、“矜老恤幼”和“仁政”等主张,作为法律制度建设的价值基础。

(三)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之高度契合

说到爱国,“忠”是儒家价值观念的核心之一浅议:儒家思想治国理政品德修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张民贵君轻的儒家绝非迂腐忠君,其真正含义实是“尽心曰忠”,尽心做事,便是爱国。曾子每天反省“为人谋而不忠乎”,也正是“敬业”的真谛。对于“诚信,”儒家的“仁义礼智信”五常中,“信”字赫然占据一席。“仁、义、礼”三常与“仁者爱人”、以及“温良恭俭让”,“君子与人为善”,“成人之美”等思想美德,都集中表现了儒家的“友善”立场。由此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儒家思想再次高度契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儒家思想相辅相成,相容相通。除上述的能相通、能借鉴和能契合之处,还有许多思想有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形成,如“以义制利”思想有益于化解各种矛盾,“和而不同”的思想有助于求同存异,和谐发展。因此,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当将儒家文化精髓纳入其中,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夯实文化基础。

参考书目:

[1]中国新闻网.国内新闻,2013年12月04日 。

[2]新华网.高层频道,2013年11月26日。

[3]《论语》,张燕婴,中华书局,2006年,P47。

[4]《孟子》,万丽华,中华书局,2006年,P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