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之陶鬲的神秘感,表现的是对自然规律的无从把握的困惑

夏之陶鬲的神秘感,表现的是对自然规律的无从把握的困惑,称之为尊命文化

商之铜鼎的狞厉美,则是有意识地借助于鬼神的威吓儒家思想的审美观是什么,即所谓的尊神文化。

周时,把人从神秘性和压抑性中解放出来,建立了一个以群体的人为核心的伦理哲学的文化体系。称之为尊礼文化。

一、美在人伦:先秦两汉艺术社会学

经过“先秦的理性精神”洗礼,以人间趣味和政教伦理为核心的礼乐文化的审美意识,终于确立起来了。

中国古代“文”的概念,在美学上不亚于“美”。它们构成了中国美学的两个基本范畴。

“美”保留了实用功利的特征;“文”一开始就有超功利的倾向。

夏之陶鬲的神秘感,表现的是对自然规律的无从把握的困惑

孔子曰:“里仁为美”。

孟子用“以义为文”,补充了孔子的“里仁为美”。

荀子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恶通过“礼”的引导可使其善。故“无伪则性不能自美”。

墨子的观点:“为乐非也”。意思是先吃饱肚子再说美的事。被孟子痛斥为禽兽。

韩非子认为:礼乐勃兴则乱法,文章奢侈则失国。艺术和审美都是治国的大敌。

老子说:“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庄子云:“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在老庄看来夏之陶鬲的神秘感,表现的是对自然规律的无从把握的困惑,真正的艺术是自然的(非人为的)“道”的创造, 真正的审美是对道的体验和观照。道家的道,某种意义上是对儒家的德(仁义礼乐)的否定。它具有某种形而上的东西,但不是西方的“物理学之后”,而是“伦理学之后”。

董仲舒的新儒学,建立了一个“天人合一”的神学目的论。

自此,心物交融的移情态度成为中国文人的主要审美方式,情景合一的移情手法成为中国艺术创作的主要法则,意境成了中国美学和中国艺术的主要审美范畴。所谓意境,指艺术品中的“天人合一”的境界。

二、美在形式:魏晋隋唐艺术哲学

“魏晋风度”是一种审美的人生态度,而真正体现于美学领域的时代精神则是“文学的自觉”。

“文学的自觉”,鲁迅的解释是,“为艺术而艺术”。

曹丕的《典论.论文》,让文学从经学中彻底独立。鲁迅把这个时代称之为曹丕的时代。

嵇康的《声无哀乐论》儒家思想的审美观是什么,在中国美学史上第一次从艺术规律自身出发,以理论思辨的方式提出了客观美学和形式美学。

刘勰的《文心雕龙》,中国古代美学上唯一一部称得上“艺术哲学”的鸿篇巨制。它有一种中国美学中罕见的本体论宏观态度和完整严密的逻辑体系。其核心是自然之道。审美情感蕴含于“意象”之中,并以之为传达的载体。

儒释道三教合流之后的盛唐之音,是中国文艺史上最为光辉灿烂的时代,但也是一个只有实践没有理论的时代。

这个时期的艺术巨匠和天才们太多,仅举几个至今仍旧妇孺皆知的人物吧:

1、高扬儒家仁民爱物的群体意识和忧患意识的沉郁顿挫的杜甫。

2、浪迹天涯,表现出道家物我两忘的自在精神和超然态度的豪放癫狂的李白。

3、大隐于朝,怀抱着释迦四大皆空的本无观念和静观感悟的恬淡闲适的王维。

三、美在心灵:宋元明清艺术心理学

禅宗是中国化的佛教。“一念悟时,众生成佛”。

在顿悟的一刹那间,一切现象都消失了,一切运动都停止了,一切等级都不存在了,就连时空、因果都归于寂灭,只剩下瞬间的超越感,这就是所谓的“禅意”。

禅意,首先是观念上超越一切外在束缚的自由精神。它较之刻板正经的儒学正统和苦行欺人的佛教正统,更有审美价值,使艺术再次从“文以载道”“诗以采风”的功利框架,和“形神兼备”“四声八病”的形式教条下解放出来。

儒家的美学境界是“温静”,道家是“虚静”,禅宗是“寂静”。

司空图认为:“味在酸咸之外”。相当于“美在心灵之中”。由于他的倡导,中国美学的目光才从“象”“境”“意”转向个人主观的“韵”“味”,以及获得此韵此味的心理途径-----“妙悟”。

严羽有道:“诗道唯在妙悟”。

李贽对“童心”的发现,让中国美学有了一点返老还童的迹象。“童心者,真心也”;“童心者,心之初也”。

王夫之语:“情景合一,自得妙悟”。他把美善同一的伦理框架,天人合一的哲学基础夏之陶鬲的神秘感,表现的是对自然规律的无从把握的困惑,以情观物的移情态度,以理节情的创作原则,立象尽意的艺术手法,都通过审美体验------“现量”的心理分析,高度融合为一体了。他完成了中国古典美学的体系,使传统美学达到了最高的巅峰。他发展了儒家美学,完成了儒家美学,也终结了儒家美学。他以其体大思精、方正典雅、细致入微的体系向人间宣告,以儒家美学为主体的中国古代美学,走到了尽头。

夏之陶鬲的神秘感,表现的是对自然规律的无从把握的困惑

以上是亩心在阅读邓晓芒先生的《中国:从社会到心灵的历史变迁》时儒家思想的审美观是什么,对部分章节所做的一句话缩写。分享给所有像亩心这种,向往美学却又一知半解的朋友,希望能为他们的美学之路提供一点脉络上的借鉴。不谢,俺是一个想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