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的第八期名为“道教参同契”

论道系列一直有道友说看不太懂,尤其是到了第七期以后的道教。要把道教从先秦的思想一直到近当代发展,压进这么短短几万字,对我而言是很有挑战的,错漏在所难免,而在论述之时更是因个人见解之故,对许多地方有删减及节略。就像我在番外一后来补充那段所写出的一样,这些内容我自己清楚,故而几句话带过再讲后面的时候并不会感到迷失,但是那些对道教发展不是那么了解之人,当我略过的时候,就会云里雾里了。几处比较严重的地方可能会是我略过了隋唐以及元朝,故而在此为诸位梳理一下汉代以来道教的发展(先秦算作道家,二者之分别虽然我不愿强调,但是用了六期讲述的内容我觉得没有太大必要再说一遍(也是因为我懒……))

这次并没有三先天出场,只是我自己叨叨,所以不打 tag 了。这篇也许会对期末考试有点帮助(溜了溜了)。

——————

从西汉开始,道教才真正能算得上是有了一个教派的雏形,故而讲两汉道教的第八期名为“道教之始”。汉初道经重要的有《太平经》、《黄庭经》与《周易参同契》,黄庭经在第十一期讲内丹法的时候有详细讲述,《周易参同契》虽然没有在文中详细讲述过,但是在第八期开始与番外二讲外丹之时有所提及。由此可见《黄庭经》与《周易参同契》分别对道教内丹修法与外丹修法影响深远。

这两者以外,第八期道教之始主要讲述的是打着太平经旗号的太平道以及后来的巴蜀地区的五斗米道。为什么总说道教与道家有分别,道教并非完全出自道家呢?其实就可以从这两个教派看出来。汉代阴阳五行学说盛行,(是的,先秦道家根本没有这些神神鬼鬼),加之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董仲舒提倡的已经不单纯是先秦的儒家了,他融了许多道家阴阳家之类的,不做赘述),民间信仰、鬼神巫术什么的大为流行,传统儒家做不到“只手遮天”,加之佛教也传入中原逐渐显示其独立性,于是道教便应运而生,差不多作为集民间信仰之大成,也作为本土宗教对外来宗教的应对。由此,早期道教乃是产生于民间,由诸多庞杂的民间信仰、可算早已深入人心的一些儒家思想,与华夏最注重的宗法体制,这三者构成。注意到了什么吗?根本没有老庄的先秦道家!感受到了欺骗吗?但这也是道教。

太平道是起义的,五斗米道是割据政权,早期道教一开始就是有股草根气和反叛气息的(暴力道士!),所以我们也不能把它们看做单纯的宗教与教派,而是把它们看做政教合一的政权。太平道后来被灭,啥都没留下来,但五斗米道不一样,(不得不说张道陵天师就是读书人),作为后来天师道的前身,它的影响一直延续到了如今的正一道。五斗米道才是第一个将道家与道教融合在一起的教派,张道陵(也有说是张鲁借张道陵之名)所写的《老子想尔注》就是此派的最高典籍,而张道陵更是说他是在梦中受老子点化,作为天师来到世间,如此如此这般那般。可以说至此,道家与道教才是真正融合。

不过依旧很有趣的一点就是(这点在第八期中也有所讲述),如果各位有兴趣去看看《老子想尔注》,就能发现那些张道陵的注解和原文哟,还真不知道能有多大联系(摊手笑.jpg),我几乎能说张道陵天师就是在把老子和自己的五斗米道玩拉郎……但我有什么办法道教的第八期名为“道教参同契”,拉郎就是有毒还有很多人吃对不对,只要圆得回来谁管你。如此也造成了道教从此以后的符箓派、丹鼎派、神仙道教之类和很多道家思想的貌合神离,很大一部分都是靠全真才拉了回来(全真才是正经 cp 粉!(什么))。

汉末到了三国,三国到了两晋,两晋又到了南北朝,南北朝又到了(住嘴!)好,魏晋南北朝时期(第九期至十一期),因为没有了统一政权,宗教信仰也变得乱七八糟起来,故而才有了几百年的三教大乱斗,其实也是三教大融合。三教在冲突中加深了了解,俗话说不打不相识对不对道教思想融进儒家思想始于,我不和你吵一架我怎么知道你的小脑袋瓜里都有什么小九九?然后吵架太激烈了,就会有人来调和,和事佬会说:“你看看,你们说白了不都为了那么一件事?吵来吵去也成不了事,就互相宽容一点,看看对方和自己的共通之处,看着好的就学一学,大家一起变成更好更充实的自己,岂不是美滋滋?”所以三教基本上就这么在“沙门敬王之争”、“白黑论”、“夷夏论”和“神灭论”四大架中一路打了过来,最后打的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但是可怜的儒家哟,这时候理论比不过释道,天天研究经学,在吵架的时候基本上理亏,只能在宗法上作出回应,而这时候的宗法又不完全是儒家范畴,人家宗法是宗法。(龙老板你有没有很憋屈?啊哈哈哈哈哈哈哈)

那么第十一期就是主要讲在这期间道教的发展了。魏晋名士清谈玄学有名的很,不是欧皇附体零点抽卡的玄学,而是来自“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的玄学,研究老子、庄子和周易,取代了两汉的经学(就是之前让龙老板憋屈的那个),成为思想主流。但其实想一想,魏晋玄学和抽卡玄学还是有共同之处的,魏晋玄学形而上,无法印证,只能靠你自己去说服别人,抽卡玄学不也一样?之所以叫玄学,不就是因为哪怕你零点抽上它一百发,照样不一定有想要的ssr和老公?

玄学在魏晋的盛行,简直就是道教发展的完美时机。这时候出现了新的两大教派:上清和灵宝。上清奉《上清经》和《黄庭经》,是南天师道的分支,但是不管天师道那些符箓斋醮,就自己修炼,代表人有陶弘景(妈妈我喜欢他!)。灵宝派则是奉《灵宝经》,这经的具体来源就不管了,总之古人写了书就恨不得给书一个超级传奇的经历那一套大家都懂(摊手.jpg)。灵宝派受到佛教影响比较深,大家一起修道,注重符箓斋醮,有种普度众生的感觉在里头,代表人物有陆修静(这位超厉害der!)。

而延续到这里的五斗米道,也就是天师道,因为不能再那么“反叛”下去了,所以适应时代潮流做了改革,北方是寇谦之,南方是陆修静(我说过他超厉害der!),两位把天师道改革成了乖乖小绵羊(对统治者而言)然后天师道就从此变成了不搞事的纯宗教。

魏晋时期主要是道教经典的丰富和外丹学的长足发展(但其实外丹也到了顶了),这时候的经典有葛洪(我男神!)《抱朴子》,陆修静修订《三洞经书目录》,陶弘景编《真诰》等。这其中《真诰》是上清,《抱朴子》属丹鼎(外丹)与神仙道教,《三洞》可以说啥都有(陆修静超厉害 der!)

小知识:第十一期里提到的“还精补脑”之类仅是男性修炼,一位道友也在评论中提出了这点,女性没有精,如何炼精化气呢?我本来想着是能在后面说一下女丹,但写的时候给忘掉了,就在这说一下吧。相较于男性的炼精化气,女丹修法是“以血化气”,要“斩赤龙”,就是行功断经这个样子。女丹在宋元时期产生,主要受众是贵族阶级,那些已经生过孩子的妇人们,为什么强调这点呢,因为如果我记得没错,女性基本上是完成世俗儒家的那些“任务”(说白了就是传宗接代)之后再修,当然我看来就是因为这些女丹修法都是男人写的(超讽刺……)。不过还有说法就是最佳的修炼时间是女孩子初潮前,就一点精血都没有流出去过这个样子。

话说回来,隋唐时期开始就是发展内丹了(第十二期中有提到),司马承祯的《坐忘论》开始,内丹在《黄庭经》基础上找到理论基础然后发展。注意这里的司马承祯是上清派的,上清不乐意搞那些符箓斋醮,所以由上清最先来提出内丹几乎可以说是必然。那么为啥这时候外丹那套就不如内丹这套吃香了呢?因为魏晋到唐初几百年丹药吃下来,升仙的没见着几个,吃死了的大有人在(耸肩.jpg),信外丹的人当然越来越少咯。哦那些吃死丹药之后尸体不腐的,我看也不是啥仙术,不就是水银吃多了?嬴政哥哥对此一定有话说!

于是在此基础上,全真承袭内丹理论,融合三教,应运而生。我个人虽然每天把葛仙翁(葛洪)挂在嘴边,但其实说起来还是最偏向全真的道教思想融进儒家思想始于,因为就像之前说的,全真才是正经cp粉!(并不是)哎好好说,其实是因为全真可以算作道教修法向老庄的回归。之前的符箓也好,丹鼎也好,神仙道教也好,是个人都看得出那玩意不是道家的本意,而全真复归老庄清修之学道教的第八期名为“道教参同契”,真是大快人心!(有种被拆了一千年的 cp 终于发糖的感觉)全真最大的特点就是道士出家,并且与王重阳立教之初不同,邱处机后来的中心在于济世真行,存无为而行有为,这种理念可以说是如今道教都在提倡的一点了。全真具体的修法以及理论和它融合三教的方法在第十二期讲的很详细了,不再赘述。

魏晋至宋元这段时间虽然政权时而统一,时而分裂,有时华夏掌权,有时少数民族掌权,但是从宗教的角度来说,基本的共性就是儒、道、佛的三足鼎立与不断合流,形成了以儒为主,释道为辅,其他信仰再做补充的局面。而这“三教”的概念其实也不尽准确,准确而言,乃是“在每一教(教化之教)中都有一教(宗教之教)一学(哲学之学)。儒为一方,其教为尊天敬祖的宗法性传统宗教,其学为儒家哲学;宗法性传统宗教有教而无学,儒家哲学有学而无教。佛为一方,其内部分为佛教与佛学,佛教即是念佛拜佛之宗教,佛学既是说空谈禅之哲学;前者适于一般信徒,后者适于有学养的高僧。道为一方,包括道教与道家,道教是讲究符箓炼丹、追求长生成仙的宗教,道家是崇尚自然、追求精神脱俗的哲学。”(《中国宗教通史》)三教合流的结果,正如十二期巨大篇幅所讲的,佛教产生了禅宗,儒家产生了理学,道教产生了内丹学,这三者亦是中国哲学的三个理论高峰。

(当然,我在正文与这个总结所提到的教派并不是全部的道教流派,道友们可能听说过的楼观、清微、神霄、天心、东华等等,并不是它们在道教的发展上无足轻重,而是因为篇幅所限,都没有或者很少提到,有兴趣的话都可以多加了解。)

元朝以后的道教基本上就是全真与正一的天下了,元朝时候在邱祖的努力下全真极盛。明朝时候因为全真和元朝关系太深被明朝皇帝嫌弃,他老朱家就又信了正一,于是正一复兴,世宗一朝青词玩得666。到了清朝,又是因为正一和明朝关系太深,作为“汉人宗教”的代表,被嫌弃,所以全真中兴……(你方唱罢我登场,就是这个样子)不过这时期道教的真正力量是发展到了世俗,明清小说中道教的影响举目皆是,而道光以来,道教对于民俗的影响更深。十三期中提到的关帝啊,城隍啊,春节习俗啊,三元节啊什么的都是深入人心的习俗。很多这些习俗依旧保留至今,而如今的我们不再去想它们的来源,我们自然也不会人人自称道教徒,但是究其根本,在道教世俗化之前,这些的确都是道教徒才会做的。当然也不是说所有尊这些习俗的人都是道教徒,只是如此一来,道教不仅与道家的界限难划了,它与习俗的界限更难划了,这时,道教又该如何定义呢?

这个问题本来根本不是问题,老百姓信便信了,谁还管你宗教和习俗的差别?(放到今天就是:过节反正都有好吃的,谁还管那么多,给我吃的就是了)所谓如今宗教()的定义,注意我这里就要开始“骂人”了,如今的宗教是等同于英语词汇 的。牛津词典 一词的解释是什么?“The in and of a power, a God or gods”,对超人类主宰力量的信仰与崇拜,尤其是对一神或多神。词源又是什么呢?“Latin (n-)‘, bond, ’, based on Latin ‘to bind’”, 这个词代表的是一种联系,是一种责任,这个词在罗马时代更多指神学,这个词被奥古斯丁用来表示人、神与灵魂间的重新结合。而看回“宗教”二字,古汉语是没有什么“词语”,故而宗乃是宗,教乃是教。宗,《说文》:“宗者,尊祖庙也道教思想融进儒家思想始于,以宀从示。”,“示者,天垂象见吉凶所以示人也,从二。三垂,日月星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示神事也。”表示对被人格化或神格化的自然宇宙以及人类祖先的崇拜。教则是教化、启发,是对理论体系的传播。由此可见, 与宗教二词根本就不对等。而把二词等同也不过是近代受到西方的影响,翻译对应罢了。

那么西方对宗教的判定又是什么呢?早期进入中国的基督传教士们把他们那一套宗教带了过来,一个神,一本书,教徒,就是宗教。熟悉吗?一个神——上帝,或者耶稣;一本书——圣经;教徒——基督教徒。那么我们的道教又是怎么被著名汉学家 James Legge(理雅各)塞进这个系统中的呢?哎您可瞧好咯!他说呀,一个神——老子;一本书——道德经;教徒——道教徒。

好的,论道看到现在,相信各位道友也能轻易反驳Legge了,道教的神,庞杂而繁复,何止一个太上老君?道教典籍,从宋朝便开始修道藏,明清的《正统道藏》《万历续道藏》更不止一本道德经。而且,早期道教也是道教,它们并不崇老君,也不奉道德经,后来的上清、灵宝、全真诸派,修法各异,虽然都多少用老庄思想作为基础,但是它们并未将道德经奉为最高典籍。再者,基督徒首要便是要读圣经,而道教徒呢?可以说是先从修炼和科仪学起。敬爱的Legge啊,您误导了西方汉学不知道多少年……

Legge这种想法不仅停留在西方,同样影响我们现在对教徒的判定。照现在相关规定看来,只有出家的和尚、道士(拿证的)才算是教徒,以前都能算是教徒的居士,现在压根不算。这倒也无伤大雅,没什么影响,但是Legge和他那时候的汉学家还干了件事,把道家和道教的界限划了个一清二楚,由此,虽然他没说,但是道教便和迷信挂上了钩。然后?迷信是要被取缔的,道家哲学是要弘扬的,本就是相容相生之物被生生拉开,有了云泥之别,真是!尤其是如此想法还延续至现在,这种想法难道不才是学术界的糟粕?(拆 cp 都没有比这更狠的了吧!)

其实最后讲的这些才是激励我一直写完论道系列的动力——能让更多的人一眼就看出Legge理论的错误,这个早就被西方推翻却还在国内盛行的理论。道家与道教,纵使有别,却也并非一者天上一者地下。宗教并非完全是迷信,若从“迷信”一词根本讲起,科学难道不也是迷信?

我当然也不是要说如今道教考核的事,有了考核才算道教弟子这条规定其实在当今社会很有必要。我想说的是很多人现在都有的那种想法:一提到道家就万般推崇,一提到道教就嗤之以鼻,而且并不清楚习俗与道教之间的关系,一面口上诋毁着道教,一面在生活中又遵这那许多来源于道教的习俗,怪可悲的。说这么多道教和习俗的关系也是想让大家知道,西方那套宗教的定义在中国并不完全适用,道教作为中国的本土宗教,来源于民间,复归于民间,可以说已经超脱了宗教早已成为文化,望大家以后能多个角度来看待道教,我便心满意足了。

总之是希望能给各位道友更多思考与讨论的空间,我最后那段关于Legge的大部分都是自己的看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