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哥说:710.2优秀作业小国民——老子思想的政治哲学视角解读

博雅哥说:710.2优秀作业小国民——老子思想的政治哲学视角解读

博雅哥说

本文是本学期通识核心课程“孔子与老子”的优秀作业。

老子作为先秦时代伟大的思想家,开创了道家学说。后世对于老子思想的解读有多种视角,本文将从政治哲学的视角解读。首先,本文试图发掘老子思想中的民主元素并以此对其政治哲学窥其一二。其次,本文以小国寡民作为一个完整的政治框架,论述君主“无为而治”,百姓“自然自化”的双主体政治世界的具体含义,以及其作为一个整体的内在逻辑性。同时,本文也试图从社会批判的角度探寻老子批判的社会现实博雅哥说:710.2优秀作业小国民——老子思想的政治哲学视角解读,阐释儒家学说与老子思想相抵触的地方。

Vol.710.2

优秀作业

小国寡民——老子思想的政治哲学视角解读

陆天寅

光华管理学院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国小而民寡,百姓安居乐业,无欲无求,这是老子描绘的一幅理想社会图景。这不禁让人联想起陶渊明名篇《桃花源记》中的生活场景: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后人对老子“小国寡民”的思想有诸多解释,不少人认为这是老子理想的一种社会形态;文人则多以此抚慰自己仕途不顺的心境,进而避世无争,“桃花源”可以说其中的典型代表;当然在当代,也有人以此批判老子思想倒退,想要回到原始社会的愚昧状态,罔顾社会的发展前进。

但是李约瑟先生则认为道家学者所采取的政治立场完全被误解了,诚然道家学派最重要的思想家确实跻身于历史上最出色的诗人和作家行列,但道家学者对整个封建制度展开的尖锐而激烈的抨击这个事实,却被大部分的学者所忽略了 。

所以我认为,如果我们尝试从政治哲学的视角来理解“小国寡民”的构想,就会发现这并不是一种纯粹的幻想或是美好的心愿,而是老子对于“无为而治”在内的政治思想的总括。“小国寡民”可以是一个完整的政治架构,本文将试图从这一角度对老子思想进行解读。

东西对比透视道家学说民主元素

“小国寡民”的政治构想并不是完全的空想,事实上,在同一时期的希腊就存在众多的城邦国家,至少在形式上呈现“小国寡民”的社会形态。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从希腊文明实践来反观老子“小国寡民”的政治哲学内涵呢?众所周知,希腊文明最辉煌的成就之一就是雅典的民主政治,这一思想财富甚至在数千年后推动了欧洲近代民主进程。那么老子的“小国寡民”思想是否也包含了民主的观念呢?

近代以来,严复先生就曾经试图从老子的思想中发掘民主倾向,他在《老子评点》三十八章中这样写道:

故知《道德经》是言治之书。然孟德斯鸠《法意》中言, 民主乃用道德,君主则用礼,至于专制乃用刑。中国未尝有民主之制也,虽老子亦不能为未见其物之思想,于是道德之治,亦于君主中求之,不能得,乃游心于黄、农以上,意以为太古有之,盖太古君不甚尊,民不甚贱,事与良主本为近也。此所以下篇八十章,有小国寡民之说,夫甘食美服,安居乐俗,邻国相望,鸡犬相闻,民老死不相往来。如是之世,正孟德斯鸠《法意》篇中所指为民主之真相也。

在严复看来,老子无法在君主专制的社会环境中实现德治的理想,转而推崇黄帝神农之世,在这里君民界限并不十分明显,或者说权力距离不高,没有出现明显的阶级分化。这实际上是一种原始的朴素的民主社会形态。其次,老子倡导“无为而治”,认为“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也具有西方民主思想中“最小政府”的元素。

然而,老子思想并不能归于民主思想。我们对比同一时期的雅典就可以发现,雅典的政治制度是一种全体公民参与政治决策的直接民主,公民大会有权任免或是放逐本国的政府领导人。这其中体现了民主的基本理念,即人类社会应该由普通人而非超人统治,多数人比少数人更为明智。但是老子讲“圣人之治”,推崇“圣人常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却并没有提出圣人因何而来;对于百姓,老子只是希望他们不用什伯之器,不乘舟舆,不陈甲兵,毕其一生守在故土,而并没有要求他们表达意愿,参与政治。

综上所述,老子思想中确实存在民主观念的某些元素,但是直接从希腊城邦民主政治来理解老子“小国寡民”的政治框架则难免显得牵强附会。我认为,老子思想仍然是建立在专制制度之上的,我们应该尝试从君民关系的角度来审视老子的政治哲学,并寻找其形成“小国寡民”政治框架的内在逻辑性。

博雅哥说:710.2优秀作业小国民——老子思想的政治哲学视角解读

赵孟頫《道德经卷》卷首

“小国寡民”政治框架解读

最初,老子政治哲学中的“君主”这一角色时常让我困惑,他不是由百姓选举出来的民主政府领导人,但相较于儒家、法家等学说中的君主,他又显得没有那么专制,没有统摄一切的魄力和威严。更进一步讲,我们会追问这样的君主因何存在,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这样的思考很容易让我们陷入“无政府主义”的想法。

但是后来我发现追问君主因何而来是徒劳的,或者说,追问君主的政治本源是徒劳的。因为在老子的思想里,君主其实是客观存在的,而不是从百姓中分化出的特权阶级。追问君主因何而来,就如同追问百姓因何而来一样,是无法从政治制度本身寻得答案的。所以,我们可以认为,老子学说中的君主和百姓是先于政治制度存在的,并且依据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来构建政治哲学,最终形成了“小国寡民”的理想政治架构。这里,君主和百姓是二元对立的关系,而不存在谁先谁后的关系。王博先生认为,在“莫之命而常自然”中,我们可以看到对处在权力关系另一端的万物(百姓)在的承认。这个世界中不仅权力的拥有者(君主)是主体,百姓也是主体。因而他也将这样一种政治结构称为双主体结构。

1

君主“无为而治”

博雅哥说:710.2优秀作业小国民——老子思想的政治哲学视角解读

我们首先阐释双主体结构的一端——君主。毫无疑问,君主治国之道的原则就在于“无为而治”,这一思想几乎贯穿《老子》全篇,也被不少学者认为是老子政治哲学的核心。

那么应该如何理解“无为而治”呢?尽管这一概念在历史上曾有诸多消极意义的理解,认为“无为”就是遗世独立,毫无作为。但当代学者则在这一问题上趋于一致:“无为”是针对当时统治者“无所不为”的暴虐提出的,老子反对的是逆天改命的“妄为”,而不是完全的“无所作为”。这一点在《老子》第三十七章中也有所体现: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候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余权华曾将“无为”的特征概括为三点:因其自然、无意与为、不越性分。

“因其自然”是顺乎自然,顺应百姓的自然属性,不强求,不干涉,让百姓呈现其本身应有的样子,而不掺杂统治者的意志。“无意与为”指的则是无心而为,反对刻意为之,有几分“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之意。“不越性分”,概括讲是指不做超出自己性分以外的事,具体又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不为追求个人的私欲和各种名利而作为,二是不做超出自己的天赋能力之外的事,三是不做不符合自己的社会角色的事。

《老子》全文中对君主的“不能为”做了非常详细的解释,但这往往让我们困惑:如果百姓各循其道,那么君主“当为”之事是什么呢?

关于这一点,后世亦有注释。宋徽宗有言:“圣人之治,岂弃人绝物,而恝然自立于无事之地哉?为出于无为而已。万物之变哉形而下,圣人体道,立乎万物之上,总一其成,理而治之。物有作也,顺之以观其复。物有生也,因之以致其成,岂有不治者哉?故上治则日月星辰得其序,下治则鸟兽草木遂其性。”苏辙也曾有过思考:“其治天下也,非为之也,因万物之自然,而除其害耳。”由上观之,我们可以发现,君主存在的意义就在于总一而成,除其害耳儒家思想中礼的含义是什么,在于维持百姓各循其道的秩序,并在此基础上,让万物顺着从道那里得来的本性而成长,让百姓日出而作儒家思想中礼的含义是什么,日落而息。

或许引入百姓这一主体更有助于我们理解君主“无为”的意义。在老子的政治哲学框架中存在君主和百姓两个主体,那么我们必然会追问,两个主体的界限是什么?这一界限是由什么决定的?之前我们一直从君主的角度来探索君主当为不当为,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从百姓这一主体来反推呢?在老子的政治哲学中,百姓的生活和权利就在于顺乎自然,凿井而饮,耕田而食,那么君主的“无为”就在于不干涉这样的生活。而另一方面,百姓也不应该背弃本分,行盗窃、贪婪之事,那么君主“当为”就在于制止这样的行为,也就是我们上述“维持秩序”之意。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发现老子的政治哲学中包含了“权力限制”的思想,但是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权力限制”并不是通过百姓实现的,而是通过君主个人节制、个人道德来实现的。老子将其概括为“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也就是“玄德”。

综上所述,君主的“无为而治”在于“无为而无不为”,顺应自然,而这其中“无为”与“当为”体现了君主与百姓之间的权利关系,需要通过君主的自我道德来节制权力的使用。

博雅哥说:710.2优秀作业小国民——老子思想的政治哲学视角解读

范曾《老子出关图》

2

百姓“自然自化”

百姓是双主体结构政治框架的另一端。虽然老子并没有站在百姓的立场上来直接阐释百姓的角色和意义,但我们却能从老子关于百姓的政策中窥其一二: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老子》第三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老子》第十九章)

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老子》第五十七章)

在老子看来,百姓应该不争不乱,无知无欲,自然自化。后人多把老子对于百姓的政策概括为“愚民政策”。这个词非常容易引起误解,一般来讲,“愚民政策”有两种现代意义:一是闭知识,即将知识只提供给掌管阶层的精英阶级;二是故作隐晦,即将知识深化隐晦,让人难理解。但是老子并没有强调只有统治阶级才能接受知识,相反,君主治道乃“无为而治”,又何来限制一说?

要准确理解老子中百姓的角色,就要准确理解“无知”的具体含义: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老子》第七十一章)

在这里,老子认为,知道自己不知道,才是高明的;不知道却自以为知,则是糟糕的。“无知”并不是对于某一项具体事物的知与不知,譬如不让百姓知道哪一片地更适合耕种等等,这不是老子的本意,他和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论述的不是同一对象。老子阐释的“无知”是一种状态儒家思想中礼的含义是什么,是相对于“自以为知”的一种状态。

庄子在《齐物论》中对于“无知”的论述尤为精彩,也更能加深我们的理解:

啮缺问乎王倪曰:“子知物之所同是乎?”曰:“吾恶乎知之!”“子知子之所不知邪?”曰:“吾恶乎知之!”“然则物无知邪?”曰:“吾恶乎知之!虽然,尝试言之:庸讵知吾所谓知之非不知邪?庸讵知吾所谓不知之非知邪?

“你怎么知道我所说的知道不是不知道呢?你怎么知道我说的不知道不是知道呢?”从这个角度理解,老子的“无知”或许正是对世界的一种通透,“无知”应该表现为自我与他者之间的不可类比性,也就是说,老子理想中的百姓,应该是不知道自我的经验是否可以适用于他者,同样也不知道他者的经验是否适用于自身,相较于儒家而言,老子倡导的是“己所欲,亦勿施于人”,百姓应该各循其道,自然自化,对于外界强加的价值观保持一种“无知”的状态,这样才能避免背弃本分,追求不切实际的目标。

由是观之,在老子的学说中,正是无知的态度使得知的多样性得以存在。

明白了“无知”的具体含义,我们更能看到在老子政治哲学中百姓的主体地位:他们不是依附于统治者意志和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子民”,而是参与社会发展进程的主体。老子的政治哲学一定意义上超越了儒墨法等学说包办式的权力行使过程,而赋予百姓各循其道、自然自化的权利。

赵孟頫《道德经卷》

3

“小国寡民”政治框架的内在逻辑

在老子的政治构想中,君主无为而治,百姓自然自化,最终构成了“小国寡民”的政治框架。“小”“寡”二字通常理解为形容词,但也有学者做动词解,后者更多地体现了一种现实政治批判的视角,但两种解释都指向了“国小民少”的社会形态。然而,不少学者只是将“小国寡民”作为老子的一种空想社会形态,而没有注意到其与“无为而治”“自然自化”等重要政治思想的内在联系性。

我认为,“小国寡民”是老子政治思想导出的必然结果,也是其政治政策实施的必要条件。

宋宽风先生在论述“无为而治”实现条件时提到:相对于我们可以想象的“圣王”的影响力而言,不管是周王朝的整体政治单位还是一个诸侯国那样的政治单位,其疆域都太大了,其统治的“百姓”或“民”的数量也太多了。换句话说,“圣王”之“无为”的影响程度与其所治理的疆域及臣民数量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不难想象,两者之间是一种反比例的关系,即疆域越大、臣民数量越多,“圣王”之“无为”的影响力也会随之成比例地减小和弱化。

这样的说法确实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路。但我想阐释地更清楚一点——“无为而治”的什么影响会弱化?我们之前已经了解到,“无为而治”的本质在于“无为而无不为”,在于维持百姓“自然自化”的空间和秩序博雅哥说:710.2优秀作业小国民——老子思想的政治哲学视角解读,避免百姓背弃本分,违背自然。而在老子的学说中,百姓各循其道意味着百姓之间是有区别的,正如《墨子·尚同》记述的那样:

古者民始生,未有刑政之时,盖其语,人异义。是以一人则一义,二人则二义,十人则十义。其人兹众,其所谓义者亦兹众。是以人是其义,以非人之义,故交相非也。是以内者父子兄弟作怨恶离散,不能相和合;天下之百姓,皆以水火毒药相亏害。至有余力,不能以相劳;腐朽余财,不以相分;隐匿良道,不以相教。天下之乱。若禽兽然。夫明虖天下之所以乱者,生于无政长,是故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

由此便可见“国大民众”的弊病,泱泱华夏,各地相异,若是百姓各循其道,则君民相安无事;若是有一方百姓拒绝如此,若是他们试图追求能力以外的事物,比如扩大领土,开垦荒地等等,那么君主如何判断这样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呢?君主居于九州之中央,他既不能凭借自身的经验来判断,也不能依据其他地区百姓来类比边陲地带,如此,便只能设立统一的价值标准,使民尚贤,使民行善,这是墨家的选择,却又是老子所极力反对的。

相反,“国小民寡”则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这一问题的,一方面,君主与百姓距离更近,君主更有机会体会百姓何为自然;另一方面,同一地区的百姓内部很多方面具有同一性,这就降低了差异过多带来的困惑。

另一方面,从百姓这个角度讲,“国小民寡”的状态也更有利于“自然自化”,各循其道。梅珍生先生提出了“必要信息相对充分”的法则 ,他认为,在隔离的没有冗余信息相对污染的环境中,各种决策、选择信息相对充分,个体自愿选择更容易实现。这与上文提到的“愚民政策”是相通的,在一个大国中,尤其古代的通讯工具还不发达,统治者更有可能实现信息的限制,仅保留主流的价值观来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百姓,并且他的收益也会更大,而这恰恰是与老子思想相违背的地方。

所以,无论是从君主还是从百姓的视角出发,我们都可以看到“小国寡民”对于“无为而治”和“自然自化”的必要性。由此可见,“小国寡民”是作为老子政治哲学体系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出现的,它是一个必然的结果,体现了老子思想内在逻辑的一致性。

社会批判视角

文章上述部分阐释了“小国寡民”作为一个完整政治框架的具体内涵,但是很多学者都认为,在老子学说中不仅可以看到他提倡什么,也可以看到他反对什么。老子提倡的政治架构或许囿于时代困境而难以实施,但从社会批判视角来解读老子政治哲学,同样可以作为一种建设性的补充。

老子批判的自然有穷兵黩武的君主,无休无止的战争。但有趣的是,同样成为老子批判对象的,还有儒家学说: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老子》第五章)

博雅哥说:710.2优秀作业小国民——老子思想的政治哲学视角解读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老子》第十八章)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老子》第十九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面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老子》第三十八章)

“仁”作为儒家学说的核心,在老子这里却直接为“天地”、“圣人”所弃,位列“道”、“德”之后,绝非治国理政之良策。这足以使我们诧异,因为我们作为后来者,见证了“仁”这一思想贯穿中国两千余年的封建统治,缔造了诸多王朝盛世。 我们不禁要追问,为什么老子批判儒家思想呢?

首先,我们需清楚儒家思想是什么。儒家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见儒家思想中有一种“推己及人”,以自我类比他者的思维逻辑。但这一定程度上与上文所述“自以为知”有相似之处。同样,在仁的具体含义方面,“樊迟问仁。子曰 :爱人。”可见仁之中包含了爱的含义,而爱是一种非常强大的力量,尤其表现为将自我的强烈意志诉诸他者身上。但爱是复杂的,君主爱民如子,希望他们尚贤,进取,齐家治国平天下,但这是否就适合所有的百姓呢?如果一个普通人既没有能力,也没有欲望去追逐功名,为什么要以爱之名强迫呢?或者说,为什么这样普通人的社会地位与声名就不如那些功成名就之人呢?在老子看来,这是违背大道、违背自然的。老子更青睐于“慈”的概念,这是一种包容的状态。“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在老子看来,君主应如江海纳百川,包容世间万象,而不是将自己的意志推己及人,强人所难。

从社会批判的角度思考,我们可以看到老子政治哲学所批判的,正是将君主意志凌驾于百姓,以权力干涉百姓各循其道的现实和政治学说。

启示与反思

老子思想包含了民主元素,构建了“小国寡民”的政治框架,批判了社会现实。受时代所限,我们不能期望老子完整地提出一个民主制度,或是切实可行的治国之策,但这其中仍然包含了许多思想的闪光点,比如“无为无不为”的关系,比如“无知与有知”的界定等等。

老子思想的意义绝不仅仅停留在先秦政治层面上,对于我们今天众多社会现象也有参考价值。令我印象尤深的是其对儒家学说的反诘,其实,我们今天也存在不少“以爱之名”绑架他者的行为,譬如父母的溺爱、长者的“建议”,同龄人的压力等等,我们受迫于周围环境的压力,也在不断向外界释放自己的意志。但从老子思想来看,这是不合理的,我们理应学会节制,学会自知,不必以自己的意志揣度他人,也无需受迫于从众的压力而迷失自我。或许我们都应该追寻冥冥之中存在的大道,顺乎自然,成就最独特的自我。

老子哲学为我们展现的是一个自然的、多样的世界,是一个彼此包容,不相干涉的世界,这样的思想,永不过时。

秋阳 编辑 / 思岐 校对

通识联播,每晚6点准时为您播报

通识经典丨 课程大纲丨 微访谈 丨 走进课堂

阅藏知津丨通识讲座丨讲习班丨 博雅沙龙

来稿请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