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樟推文)朱子学说的产生背景

前言

朱子是宋代最重要的思想家,也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儒家哲学家。他所创立的理学是中国文化中的正统思想,也是中华文化的核心部分。由于他的思想能够影响中国数千年,所以有人说:“得朱子之言者,得天下。”(见《朱子全编》)

因此,对于朱子思想的研究与探讨一直是学术上的一个重要课题。

在中国历史上,能对儒学形成全面系统研究的人极少,其中朱熹是一个最重要人物,他创立了一套完整而系统的理学理论。

理学作为一种思想体系,其最大特点就在于它具有系统、严密和高度理论化的特点。理学不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对于东亚、东南亚和东亚各国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朱子学说的产生背景

朱子学说的产生是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的,这一点是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看:

1.宋代理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在北宋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虽然已经达到了很高的程度,但是由于政治上相对保守,社会经济文化上依然是以农业经济为主,商品经济不发达,手工业和商业也处于发展阶段。

在当时政治上则实行以文治武、重文轻武政策,而在经济方面则主要表现为农业的发展不够充分。

到了南宋时期社会经济和文化开始出现了新的发展。如:随着商品经济的日益发达儒家思想在秦朝的发展,商业资本也有了迅速增长;南宋时期一些新兴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开始出现;城市里手工业生产出现了新情况。

特别是南宋后期,手工业生产开始进入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社会生产力水平进一步提高。北宋时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已经达到较高水平,但是到了宋代社会政治相对保守、经济文化不够繁荣、社会生活相对保守。

而宋代理学思想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2.儒学内部矛盾的不断激化。

从北宋中期开始儒学内部就出现了一种矛盾,即:理学与心学之间的矛盾。

朱熹所倡导的理学思想中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它主张以道德为本,以伦理为纲,反对佛道两家思想中不合理的成分;

主张理贵于行,强调修己治人;强调人要自觉地改造主观世界。但是由于理学家过分强调道德伦理作用,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理学思想对人们社会生活实践经验及其他认识途径的作用,阻碍了人们去发现世界的客观规律。

朱熹认为,学是有次第的,他提出了“格物致知”说,即通过研究事物而获得知识,在认识过程中排除先入为主的偏见。

他认为只有“格”,不能“致”,因为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不能要求他们普遍达到“物”的境界,但可以从认识过程中排除先入为主的偏见。

在朱熹看来,不是先有知才有学,而是先有学才有知。他还认为只有通过广泛的学习和实践才能得到知识。

但是他又说:“虽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犹恶恶于金。”朱熹认为一个人即使博学多识,如果不注重礼仪修养也不会有真正的学识。这就是朱熹在理学思想上的一个重大缺陷。

朱子学说的基本特征

朱子学说具有系统的理论体系,其结构十分严密,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思想体系,其核心思想为“四句教”、“五经”、“三传”、“二程”和“朱子学”。

首先,朱子的心性论思想。从宋儒开始,就认为心性本原是有差别的。宋儒认为人性本善,性无善恶;而陆象山则认为人性本恶,其思想核心是性有善端和性无善恶。

但朱子对这两种思想进行了整合,认为性有善端、性无善恶是性之理和道之理儒家思想在秦朝的发展,它是从人的道德生命出发,对人性善的认识和理解。他在《语录》中指出:

人性之善者,性有不动之气;性之恶者,性有不散之气。性即是理,理即是气。理便本有体用之分;而气则无体用之别;此便是性之善者、性之恶者的根据所在。

他认为天地万物都是一个的整体存在和自然存在的统一体。在朱子看来,这个世界是一个整体的世界。而这个整体世界的全体就是理,也就是道。他将宇宙万物说成一理所统摄下的多个世界(即天理)为一体的存在。他指出:

天地之所以能行其事者,何也?其大者天道也;天道之大用无穷焉,又将何为乎?

朱子学说的形上学思想。

朱子在继承了陆九渊、朱熹关于万物“一理”的思想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形上学思想:

一者有形而上学之体;二者有形而上学之用;三者有形而上学之功;四者有形而上学之实。

即形而上之“理”为体,即宇宙万物之“气”为用;形而下之“物”为功,即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事物为实;所谓形而上学之功,即“万物皆备于我”,天地万物皆有所禀。

朱子在《四书章句集注》中把人的道德生命所具有的精神活动称为形而上学之功。在此,“功”是指人的道德生命所具有的道德作用、道德行为或者道德操守,而“实”则指人的道德生命本身所具有的实体和法则。他在《朱子语类》中指出:

只如太极流行,无往不在其中,故曰实。

他还指出:

理即体用之体,而其用又当乎所生之实;知虽未至,而其用必不可少;虽不能至(香樟推文)朱子学说的产生背景,而其体则不可不察也。

朱子认为宇宙万物皆有本原和规律,而且宇宙万物的本原就是理。他说:

天理之全体,不可名而名之者谓之太极之内,又别有太虚。

“道”是万物的本原和根源,即《论语》中所说的“道不远人”。

但由于天地万物都是由气构成的,所以万物存在于天地之间所创造出的东西是无限多的。然而不管这些东西是物质形态还是精神形态,都必须以“气”这种最基本、最普遍的形式作为其存在形式。

所以“道”是以“气”这种最基本、最普遍的形式存在于天地之间所创造出的一切东西之中的。

朱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

物者非有其气也;气者非有其质也。故其流行变化,无一物不具其质;虽圣人有所不能已也。

朱子学说对于儒家以及社会的影响

朱子学说的出现,对儒家和社会的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首先,在儒学方面,朱子的思想体系将儒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通过朱熹“理”与“气”的理论(香樟推文)朱子学说的产生背景,使得儒学更多地关注“天理”。

所谓“天理”就是宇宙间存在着各种道理与秩序,这就是“理”,它包括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一理论体系成为了宋代儒学所关注的核心问题。

朱熹强调天理是事物发展的最高根据、最根本,是人类社会运行最基本规律和准则。

朱熹认为人性中包含有自然本性、道德本性和理性本性,他们在对自然本性和道德本性进行研究、分析后认为,人性中具有三种自然本性:知善、知恶以及知仁与知义。

这三种本然之性不是先天而有的,而是后天学来的,因此道德就是对这三种自然本性进行实践活动而得来。

而理性则是人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形成的认识能力与意识活动方式。

理学最核心的思想就是“理”与“气”之间的关系——“理”是宇宙万物存在和运动的法则,而“气”则是“理”在事物中体现出来之后所产生出的作用。

理学家认为人能够通过实践活动认识到自然和社会中存在着合乎自身本性的事物与法则,而这个法则就是“理”。这种本体论思想在后来也影响了整个中国传统哲学和伦理学。因此在社会实践中就出现了各种伦理道德体系。

其中最典型就是儒家倡导的“君臣父子”、“仁义礼智信”等伦理道德规范。这些儒家伦理道德体系虽然有其缺陷,但是仍然在社会秩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朱子学说的局限性

在对朱子学说的研究中,我们发现,在很多观点上,朱子的学说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对待。

首先,朱子学说的本体论方面。他将万物的本原归结于气,并且将“理”与“气”相提并论,这种说法有些不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

在北宋时期,国家面临着巨大的危机。为了抵抗外族入侵,朝廷上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口号,但这只是一种口号而已。真正的目的还是为了削弱民间对朝廷的拥护程度。

因此朱子认为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国家想要在民间建立起新秩序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同时,这种说法也无法解释为何朱熹认为“理”是万物本原之说不符合实际情况。

其次,朱子认为人可以通过“存养”、“格物”来达到个人修养的目的。但是这两种方式也有其局限性。首先就是朱子学说所描述的这种方法需要人们有很高的涵养、心性等各方面素质才可以实现;

其次就是在朱子理论中将“心”、“理”作为基础,这就说明人是无法完全脱离社会而存在。

最后,朱子学说中对人与自然关系中所强调的“天理”、“人欲”也不符合当时社会的实际情况,并且在天理、人欲之下提出了一整套思想体系与伦理道德规范标准。

但是朱子所倡导的这些思想与原则都是建立在伦理道德规范体系之上,他无法对人进行更深一步的指导与约束;

其次是朱子学说中对于“天理”、“人欲”也存在着一些片面性理解。他将自然与社会分成两个领域,这就导致了在一些具体问题上人们只能采用中庸之道。

笔者观点

笔者认为,朱子学说是儒家思想的一种,自唐代韩愈倡导“古文运动”以来,虽然经过北宋时期王安石等人的修正,但是基本上以“文以载道”为宗旨。

所以我们看到的朱熹,其学说也是建立在这样一个基础之上。从笔者所了解到的朱子学说,其中包括着许多“义理”类的学说,主要是关于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所以我们不难发现,朱子思想在宋代之后,已经完全成为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对于后世的影响非常之大。

我们从客观上来看,朱子学说确实具有着很强的时代局限性。这是由于当时北宋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在不断地发展完善中儒家思想在秦朝的发展,朱子思想必然会受到影响。

参考文献

(一)《朱子语类》《朱子新学案》《朱子全书》(中华书局,2017)

(二)《朱子语类》(北京古籍出版社,2008)

(四)《朱子全书·文录》(中华书局,2007)

(五)《宋明理学概论》(王庆明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六)《朱熹的理学思想》《朱熹的政治思想》(郭齐勇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七)《朱子语类·杂编·语录》《朱子语录类编·卷一、二》编·卷一·上册》《朱子语类·卷二·中册》卷三·下册》

(八)《朱熹集校注及集解前言和后记》、台湾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台北中华书局出版的。

(九)李一氓主编:世界名人传记大辞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十)黄克武主编:台湾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华书局出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