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庸不易谓之庸,不偏离正常

1.关于孔子中庸之道的文章

孔子一生推行仁政和德政,用仁、义、礼、智、信教化民众,追求天下大同,主张“和而不同”。他的思想基础和世界观就是“中庸”,也就是后来人们常说的“中庸之道”。

何谓“中庸”?“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道。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是不偏不倚,中正,无过不及。中者天下之正道。庸不易谓之庸,不偏离正常。

孔子在强调个人修养方面也特别注重行中庸之道。子曰:“喜怒哀乐之末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人都有喜怒哀乐的情绪,当这些情绪未发泄时,我们的情绪就处于心平气静,中庸平稳:但有时因发生了异常的变故,人就会有情绪的变化和波动,只要是适当、有节制,不过度与激烈的发泄,就是温和平和。这意思是说,人与人相处,行中庸,遇事心平气和,包容共济,相互谦让,文明处世,礼貌待人,人们就会减少摩擦与争斗,化解社会矛盾,实现人们的和谐相处。

2.以中庸为题写一篇800字的议论文

文章还是要自己写的。同学你一定很少关注历史吧,儒家就是中庸之道的体现之一,孔子则是中庸的拥护者,《论语·庸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现多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而孔子的中庸之道则是天人合一

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通常人们讲天人合一主要是从哲学上讲,大都从《孟子》的“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尽心》)讲起,而忽略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更忽视了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是合一于至诚、至善,达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的境界。“与天地参”是天人合一。这才是《中庸》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因而《中庸》始于“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而终于“‘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这就是圣人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天是善良美好的天,天人合一的人是像善良美好的天那样善良美好的人,天人合一就是人们自觉修养所达到像美好善良的天一样造福于人类和自然理想境界。 看看百度上的解释,希望能给你帮助。有思路了总比抄的好吧 。补充: 中庸之道的主要原则有三条:一是慎独自修,二是忠恕宽容,三是至诚尽性。

3.论述中庸之道

主要原则 中庸之道的主要原则有三条:一是慎独自修,二是忠恕宽容,三是至诚尽性。

并分别论述于下。 1、慎独自修 这一原则要求人们在自我修养的过程中,坚持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约束。

《中庸》第一章就提出了这一原则。其文云:“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

故君子慎其独也。”人们必须严格地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尤其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更应该谨慎地进行自我反省、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监督。

在别人听不到自己讲话的地方也十分谨慎,不说违背道德的话;在别人看不见自己物为的地方,也时刻属守中庸之道,做到至诚、至仁、至善、至圣,就必须坚持慎独自修的原则。坚持这一原则,其乐无穷,其用无穷儒家思想的理解作文800字,其功无穷。

故《中庸》第三十三章云:“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

《诗》云:‘潜虽伏矣,亦孔之昭。’故君子内省不疚,无恶于志。

君子之年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见乎!《诗》云:‘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故君子不动而敬,不言而信。

《诗》曰:‘奏假无言,时靡有争。’故君子不赏而民劝,不怒而威于鈇钺 。

《诗》曰:‘不显惟德,百辟其刑之。’是故君子笃恭而天下平。

《诗》云:‘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子曰:‘声色之于以化民,末也。

’《诗》曰:‘德輶如毛。’毛犹有伦,‘上天之载,无声无自。

’至矣!” 2、忠恕宽容 这一原则要求人们将心比心、互相谅解、互相关心、互不损害、忠恕宽容、体仁而行、并行而不相悖。这一原则分别见一《中庸》十三章、三十章。

“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诗》云:伐柯柯伐柯,其则不远。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

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忠恕违道不远。

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这一思想源于孔子,曾子将其概括以传于世。

《论语.里仁》记载孔子告诫曾子的话:“吾道一以贯之。”别的学生问曾参,这是什么意思。

曾参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恕是为仁之方。

说孔子的思想核心是忠恕之道,也就是说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为仁、行仁。孔子说恕便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所谓“能近取譬”就是将心比心,就是忠恕之道的具体实施。忠恕之道在《大学》里被称作“ 矩之道”。

《大学》说:“所恶于上, 毋(勿)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先后。

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

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这谓 矩之道。

“这就是”己所不欲儒家思想的理解作文800字,勿施于人”的忠恕之道。不论是忠恕之道还是挈矩之道,其实质都是仁慈博爱,都是要求人们做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论语.公冶长》)。

《中庸》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忠恕之道和《大学》的挈矩之道。进一步提出了“以人治人”,要求人们用爱自己的心去爱他人,用责备他人的心来责备自己,用自己的真诚忠恕去感召人、感化人、塑造人。

只要坚持忠恕之道,人们就会相安无事、和平共处,人们就会达到素其位而行、无入而不自得焉、上不怨天、下不尤人的思想境界。所以《中庸》说:“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

素夷锹,行乎夷锹。素患难,行乎患难。

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

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

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 至诚尽性 3、至诚尽性的原则 是施行中庸之道的重要原则。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只有坚持至诚原则,才能充分发挥自己善良的天性。能够充分发挥自己善良的天性,就能感化他人、发挥他人的善良天性;能够发挥一切人的善良天性,就能充分发挥万物良天性;能够充分发挥万物的善良天性,就可以参与天地化育万物。

便达到了至仁至善的境界;达到了至仁至善的境界,就可以同天地并列为三了。这就坚持至诚尽性原则所达到的理想境界,达到了这一理想境界也就找到了自己在宇宙间的真正位置。

中庸之道除了上述三条主要原则之外,尚有信友、亲亲、诚身、明善等原则。这里就不一一论述了。

请参考: 。

4.儒家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是中国古代唯心主义哲学观点论,出自儒家文化的《中庸》。中庸之道是人生的大道,事业成功、生活与健康的根本理论,基本包含三层理论:

第一层理论:中不偏,庸不易。是指人生不偏离,不变换自己的目标和主张。这就是一个持之以恒的成功之道。孔子有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第二层理论:指中正、平和。人需要保持中正平和,如果失去中正、平和一定是喜、怒、哀、乐太过,治怒唯有乐,治过喜莫过礼,守礼的方法在于敬。所以月牙山人说:只要保持一颗敬重或者敬畏的心,中正、平和就得以长存,人的健康就得以保障。

第三层理论:中指好的意思,庸同用,中用的意思。指人要拥有一技之长,做一个有用的人才;又指人要坚守自己的岗位,要在其位谋其职。

建议: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中庸是说人的道德如果能达到中庸,就是最高的道德,百姓一直在努力追求。中庸不是不能实现,而是很难实现。为什么?因为中庸没有量化的标准,只能靠我们自己来感悟。如果将中庸进行量化处理,那中庸就容易实现了。

谈中庸,必须要谈道,道离不开目标,没有目标的生活就失去了意义。中国圣人的目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谈中庸要谈到让大家可以实践为好,也就是现代的接地气。

再就是,庸的基本词义是需求,是追求目标过程中的需求,是人和人(或物)之间互动过程中所获得的量与所付出的量。比如吃饭要七成饱,就是人和食物之间的互动的量。比如要宽容,就是人与人互动中情绪的表现量在中度。没有情绪是不可能的,但将情绪控制在一个度里还是可以修炼的。

5.跪求中庸之道修身的文章,六百字,急啊

我们知道,《中庸》是我国古代“四书五经”中的一部集中国几千年文明智慧经验和道德风范的经典精华范本之一。该书由子思原著,司马哲编著。全书分为《序言》、《中庸章句》序和《纲领》、《知人》、《正心》、《正心》、《修身》、《审问》、《明道》、《正心》、《正心》、《明道》、《正心》、《知物》、《笃行》、《修心》、《齐家》、《齐家》、《知天》、《齐家》、《齐家》、《治国》、《知性》、《诚意》、《治国》、《诚意》、《博学》、《修身》、《明道》、《明辨》、《知法》、《修身》、《诚意》、《正心》等共33章。

该书我粗略地通读了一遍,读后我深受启发和教育和有所感受,并且在开卷有益中而得到鼓舞和鞭策:该书经过几千年的不断的编辑、修订、学习、补充、完善和提高,特别是在理论与实践的反复结合与扬弃中,我个人认为该书已经达到了至善至美、炉火纯青、游刃有余和通观洞察古今的最高的艺术境界,在“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思想文化艺术的博大精深的海洋中,为全世界、特别是为中国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无穷的智慧力量源泉,给人以极大的震撼力。全书在高度浓缩和概括中而融会贯通了儒学中的中庸之道和东方的“仁、义、礼、智、信”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道德精华。同时,全书通过概列和简述中国古代圣人和一些的反面典型,通过导读、原文与翻译、列举和陈述古代的正反例子、理论经验升华等形式,并且加以补充完善和提炼,从而深刻地剖析和全面挖掘了中国古代和中华民族思想精神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政治、思想、道德、文化的精华,窥见了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古代文化文明的源远流长,充分地凸显了出了中国古代圣人的聪明智慧和力量,在大浪淘沙和海阔天空的遴选中而找到了黄橙橙的金子,在字里行间的精美绝伦中而找到了打开理想智慧的金钥匙,在循循善诱的教诲中而找到了至善、至理、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的真正本领和技能,在高屋建瓴的理论中而找到了人性修养和道德风范的真谛,在人海迷茫的困顿中而找到了洞察人性道德世界的显微镜,在思想道德的最高境界中而找到了真经典,在“古为今用”和去伪存真、取长补短和去粗取精的扬弃中而找到了正确的道德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思想观。

在开篇的《序》言里,通过读了之后,我们了解和掌握了究竟什么是中庸?所谓的中庸,就是永远恪守中正之道。我们知道,一个人的一生,一定要把好人生的正确道路,只有选对了人生的正确道路,才能够为实现人生理想和最高境界打下良好的基础。而要实现人生的理想和目标,就必须要永远恪守中庸正确之道,努力做到诚实、勇敢、团结、拼搏,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走正确的、光明正大的金光大道,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志向,努力达到为人类共同和谐幸福而谋幸福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境界,在自我修正、自我培养、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完善的“五自”中而步上人生理想的阶梯;在修心养性和至诚至善中而达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理想境界。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要学会中庸,掌握中庸,善于中庸,灵活地应用中庸,持之以恒地中庸,在水滴石穿和绳锯木断的中庸中敞开博大的心胸、驾起理想之帆、达到理想的彼岸;在智慧、仁义、谨慎的道德范畴内不断开拓创新行中庸之道;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酿蜜和提炼中学会中庸而不断开阔眼界;在崎岖险峻的人生道路上奋力攀登而努力达到光辉的顶点而形成自己的中庸的、正确的人生哲学思想;在忠诚、宽恕、博爱、克制、忍耐中中庸而不断修正错误;在察看古今、横看中外、与时俱进、科学发展的中庸中而不断自我完善和不断变化与发展;在天人合一的和谐中庸中而创造出和谐中庸的理想大同世界。

在《中庸章句》序里,通贯“心的本体和心的美德”和“禅让”的思想观点,我认为该章充分地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美好品德和东方中国五千年的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历史文明的无限的博大精深和高屋建瓴,在“人之初,性本善”的无限升华中而还原于人性的真、善、美的本来面目,在良心的道德天平上树立美好的品德而看到我们的祖先已经达到共产主义社会的“禅让”的、大同的美好理想和崇高的精神境界、政治境界和理想境界,为今天创建和谐社会添砖加瓦,在了解和理解古人的十分局限的基础上而一针见血地看到中国古人就已经能够有这样美好的心灵和如此崇高的精神、政治、理想境界而感到我们黄皮肤、黑眼睛的华夏民族、特别是华夏民族的领头人的无限的智慧与博大胸怀而增添无限的荣光和自豪,在“刻舟求剑”和“守株待兔”的典故中而正确理解和能够认识宽容古人的思想倾向、眼界和知识水平的十分局限和某些偏颇。

6.谈谈你对儒家中庸思想的认识

中庸思想为孔子首倡,并为历代儒学思想家所继承和充实。

它的基本特征是以道德标准、方法论和世界观为统一体,其归结点是诚。该理论在儒家中庸思想中处于核心地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意蕴凸显,具有很强的普世性价值。

在现实社会中,中庸思想仍为政治制度、经济关系、社会关系以及人的发展等方面提供指导,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将起到积极的作用。中庸不仅是儒家的标准思想,而且在中国的意识形态上成为方法论的思想,因而具有中国思想经典和世界观纲领的重要地位。

天与人的关系问题,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根本性问题,而“天人合一”则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带有普遍性的回答。①《中庸》开篇就是开宗明义的三句话:“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性”是本性,本性就是自然。“道”是基于人性制定的社会标准,以及按照这个标准应该努力实现的社会目标。

“教”是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条例提高自身修养,以使人进入“道”的境界。由此也可以看出,重视德行的培养是中国教育的一贯传统。

由天地生人的基本观点引出的结论就是“天人合德”。

7.怎样认识儒家中庸之道的积极意义

作为儒家思想的“中庸”,其完整意义包括中、和两个方面。

表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把天、地、人看成一个统一、平衡、和谐的整体;表现在人际关系上,强调和谐有序,并且建立起以“仁”为核心,以“德”为基础,以“礼”为规范的德性思想体系,从而达到“仁者爱人,礼之用,和为贵” 1 的和谐社会。“中”表示采取正确的方法,“和”表示达到理想的目的。

《中庸》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所谓“执中致和”,就是通过正确的方法,实现美好理想,达到事物发展的最佳境界。

“和”的本义是风调雨顺。《说文解字》中“和”也写作“咊”,从口禾声,从口表示入口的食物或发自口中的声音。

禾声,则反映它来源于农作物之禾。只有风调雨顺,禾苗才能茁壮成长并喜获丰收,所以殷周时有大量向天帝卜禾的记录。

从此来看,“和”也就是顺,顺其自然。西周太史史伯还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著名论断,强调“和”的基础在于多样性的统一。

晏婴进一步发挥了史伯的思想,提出了“相成”、“相济”,“济其不及,以泄其过”等朴素辩证的观点。 2 什么叫中庸?中庸一语始见于《论语》,原文是:“子曰:‘中庸之为德也,甚至矣乎!民鲜久矣。

’” 3 孔子一方面盛赞中庸为最高道德,一方面又感叹人们已长久缺少这种道德了。言下之意,提倡中庸之道乃是当务之急。

后来《中庸》作了较为具体的论述,但在文字上仍缺乏明确界定。到了宋明时期,儒者作了明确、具体的阐释,他们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

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4 “中者,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之名。

庸,平常也。”5 “庸是个常然之理,万古万世不可变易底。

中只是个恰好道理。”6 “中之理所包甚大,存于心而不偏不倚,发于情而无过无不及,以其可以常行不可易,故又谓之庸。”

7 概言之,中庸即是中正不偏、人们常用常行的至当方法原则。中庸的核心要求是“中”,所以下面着重分析“中”,以求对“和谐教育”哲学的正确认识。

首先,中庸之“中”,是要求人们在履行道德时“无过无不及”,既防止达不到道德标准(“不及”),也反对过头(“过”)。《论语》有这么一段记载:子贡问:“师与商熟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

曰:“然则师愈与?” 曰:“过犹不及。”8 子贡问孔子,颛孙师(子张)和卜商(子夏)相比,谁更强些?孔子回答说:颛孙师作事易过,而卜商则不及。

子贡又问:是否可以说颛孙师强一些呢?孔子回答说:过的危害和不及一样。“过犹不及”这句话后来被人们经常引用,看来这是古人的共同认识。

孔子等人讲“过犹不及”,目的是要让人们明白“过”同样是缺点,并懂得“过”的危害。从各种记载看,中庸要求人们“无过无不及”,重点是反对“过”,这是因为人们在履行道德或办事时,一旦过了头,也就是过了应有的度,就会使原有的道德要求或事物变质,走向另一错误的极端。

这便是所谓“物极必反”。比如,礼(狭义)所要求的是恭敬谦让,但如果过了头,则会变为谄媚、“足恭”。

这样,人们便会从克服粗野、不逊之恶,走向谄媚、卑屈之恶。再如,谨慎所要求的小心、持重,人们一旦过了头,则会走向畏葸,这样就会因克服轻率、鲁莽的毛病而走向胆小怕事。

朱熹说:“如君止于仁。若依违牵制,懦而无断,便是过,便不是仁。

臣能陈善闭邪,便是敬,若有所畏惧,而不敢正君之失,便是过,便是不敬。”9 朱熹认为履行一种道德如果过了头,反而违背了这一道德的本意而成为恶。

这也就是过仁则不仁、过敬则不敬。对此,其他哲学家也曾作过不少分析、说明。

北宋周敦颐说,刚柔者既可导致善,也可导致恶。人如善用刚,就能成正义、正直、勇于决断等美德1.:庸不易谓之庸,不偏离正常,反之,若用刚太过,则会变得凶猛、强梁、狭隘。

人如善用柔,就会养成慈、顺、巽等品德,但若过头,则会流于懦弱、优柔寡断、“奸佞”。由此,他感叹说:“惟中也者,和也,中节也,天下之达道也,圣人之事也。”

10北宋另一哲学家李觏,也曾列举事例,对何为过作了说明。他说:伯夷与乡人立,其冠不正,望望焉去之,过于正者也。

叔向三数伯鱼之罪,过于直者也。於陵仲子不食兄之禄,过于廉者也。

鲁隐公摄位,过于让者也。徐偃王不忍斗其民,过于仁者也。

尾生期女子,过于信者也。 11 上举历史人物涉及不少历史故事,限于篇幅不以一一展开说明,但为了了解“过”的危害,只择其中最典型者稍加介绍。

比如,徐国原来是古代淮、泗地区的大国,强盛时曾有36国向它朝贡。而徐偃王却“过于仁”,面对楚国向它侵略他却因为“不忍斗其民”而不抵抗,结果为楚国所灭。

尾生与相恋的女子约会于桥下,女子未到而桥下涨水,尾生为了守信坚守于桥下,结果竟被淹死。可见,仁、信虽是美德,但一旦失度而过头,危害是很大的。

古人总结说:“天下事,过则有害。雨泽非不善也,过多则涝,其为害也与旱同。”

12 这就是说,凡事物皆有其度,一旦超过应有的度,事物便要变质,道德行为也是如此。儒家强调“过犹不及”,要求人们“无过无不及”,准确地把握“中”儒家思想的理解作文800字,便是这个道理。

中庸之。

8.你怎样看待孔子的中庸之道

在《论语》中,孔子把在“中庸”看成是一个最高的道德标准,也是他解决一切问题的最高智慧。其含义大致有三: 执中守正 就是 恪守中道,坚持原则,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 折中致和 就是 执两用中 和而不同。 因时制宜 就是 与时俱进 通权达变 随机应变 所以综合起来,中庸,就是恪守中道,坚持原则,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在处理矛盾时善于执两用中,折中致和,追求中正、中和、稳定、和谐。并且随时以处中,因时制宜,与时俱进。

中庸的中心思想是儒学中的中庸之道,它的主要内容并非现代人所普遍理解的中立、平庸,其主旨在于修养人性。其中包括学习的方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也包括儒家做人的规范如“五达道”(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1.:庸不易谓之庸,不偏离正常,兄弟也,朋友之交也)和“三达德”(智、仁、勇)等。中庸所追求的修养的最高境界是至诚或称至德。

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孔子的中庸之道,包涵了人的道德最高准则,无愧于千古圣人。

而如今所说的儒家的局限,大多是朱熹等理学家后来添加的,以至于使孔子的儒家慢慢的就变味了

关于儒家中庸之道的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