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哲学入门之基:“中庸”与儒家核心思想

引言:

“中庸”是孔子哲学的重要范畴,在《论语》中仅仅出现一次,但其精神思想在《论语》中处处可见,构成了一套内涵极为丰富的思想体系,包含了儒家的修养论和境界论,涉及到政治、伦理、为人为学等各个方面,关于“中庸”的正面描述不多,以至于对“中庸”的思想很难把握。特别是“中庸”与儒家核心思想“仁”的关系、与“至德”与“中和”这些儒家哲学重要范畴的关系很难统贯起来。因此把这些基本范畴梳理清楚是学习儒家哲学入门之基。

一、“中庸”思想的渊源

“中庸”二字的使用是孔子的独创中国儒家思想的内涵,但是“中庸”的思想在孔子之前就有,主要表现在政治思想中,更侧重于政治管理中的“执中”“用中”,其含义为“中正”之义。

《尚书》之《周书》中,有《洪范》与《吕刑》两篇,都提倡中道。《洪范》高扬“三德”,以正直为主,有刚有柔,求得刚柔相济的中正平和。《洪范》的“皇极”,即是“无偏无陂(颇)”,所谓“极”,原指房屋的大梁,乃房屋中最高最正最中的重要部件,引申为大中至正的标准。

《尚书·酒诰》,“各永观省,作稽中德。”时常反省自己,切实实践中德,此处“中”与“德”连用,其含义为“中正”之义;《尚书·大禹谟》尧禅让禹“允执其中”;西周初年,周公治理国家时也倡导“惟良折狱,罔非在中”,只有做到“中正”才能治理好国家,这些都是“中庸”思想的源头,最初都是政治思想中的“用中”, “中正”是对治理好国家而言,主要讲政治之德即“中德”,更侧重于做事的最高原则。

之后孔子在《论语》中首次将“中”与“庸”连用,开始倡导一种普遍化的一般的为人处世的原则。蔡尚思先生在《孔子思想体系》中说:“温而厉,威而猛”是他人的中庸;“钩而不纲,夜不射宿”是他对事的中庸;“再,斯可以”是他做事的中庸;“师也过中国儒家思想的内涵,商业不及”是他评价他人的中庸,“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是他审美的中庸;“敬给神而远之”是他对鬼神的中庸。”这里的“中庸”说的是一种与人接与物接时的一种原则和态度。

可以看出“中庸”涉及到人的各个方面。中庸之道不是不要原则,不是迎合所有的人,那是滑头主义的“乡愿”。孔子说:“乡愿,德之贼也。”儒家哲学入门之基:“中庸”与儒家核心思想,因此中立、折中主义等都是孔子最讨厌人。

学生认为,“中庸”在儒家思想中就是指最高的原则,虽然包含有德的部分,特别是孔子及其之后称为“至德”但是主要还是侧重于最高原则。

二、中庸与仁的关系

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雍也》),在孔子哲学中“中庸”具有普遍的学习方法的原则和作为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两个层面的意思,涉及到政治伦理、为人为学等各个方面。却是一种极难达到的至德境界(学生认为这种境界更多的是仁人君子能做到的将中庸的方法与仁德的结合,不是道德的最高境界)。

郭齐勇先生和冯达文先生在《新编中国哲学史》中说:“从“仁”衍生出来的道德要求与道德规范,处理的都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当中存在着一个如何把握“度”的问题。有鉴于此,孔子提出“中庸”的概念,将其作为道德的最高要求。” (完美陳述)

“仁”在伦理中“切近简易,而又宏伟广大;统涵诸德,而又不失自为一德” ,“仁之本旨,只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中国哲学大纲》张岱年)。这样,先秦儒家不止把“仁”看作一种道德行为的表现,更多的是把“仁”当做道德主体在道德生活中的某种自觉,是百善的来源,“仁者,本心之全德”(《论语·颜渊》),也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杨泽波把“仁”称之为“诸德之家”(《孟子性善论研究》杨泽波)。

先秦儒家把“仁”视为人的本质,“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中国儒家思想的内涵,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仁自孝悌者始,孝弟是仁之一事。”这里的“孝”作为为人之本同样包含在“仁”中,因此“仁”中包含着各种美德,而“仁”则是具有统摄性的作用。“中庸”是“ 仁” 德内含的一部分,同样“中庸”也内含“仁”的德性。“中庸”与“仁”相辅相成,

“中庸”既根源于“仁”,又与“仁”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中庸”作为一种道德实践,是“仁”思想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中庸”最终指向“仁”,“仁”也需要“中庸”支撑。“勇”的行为只有在“仁”的指导和规范下,才能确保“中庸”的德性要求。在“用中”基础之上,通过“执两用中”的方法达到“至德”的境界。

三、中庸与中和的关系

“中庸”的实质是寻求人际关系的高度和谐。“礼之用,和为贵”(《学而》)。“和”是人际关系的理想状态。“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路》)孔子所主张的“和”不是后世所误解的没有矛盾不讲斗争的“一团和气”,而是在承认对立差异的基础上,寻求双方都可以接受的解决方案,从而使相关的双方共生、共存、共发展。这一“和谐”的思想不仅可以用于处理人与人的关系,而日可以用于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礼记中庸》)人际和谐,天人和谐,万物和讲,这是儒家所追量的提高境界。

《中庸》首提“中和”的概念,将“中和”并提,并把“中”作为根本,“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到了汉代董仲舒时,又有“能以中和理天下者,其德大盛。能以中和养其身者儒家哲学入门之基:“中庸”与儒家核心思想,其寿极命。”(《春秋繁露》董仲舒)说的都是“中和”是万物生生不息之道,追求的是天人合一的境界,致中和,可以治国,可以齐家,可以修身,可以平天下。

“和”或者“和谐”的理念至少分为四个层面:一、人与己之间的和谐;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三、天人之间的和谐;四、天地之间的和谐。儒家对天地、人、己之间的追求,可以说是一种普遍和谐的追求;对儒家而言,这种普遍和谐的气象并非只是悬挂于远处的“乌托邦”,就如何实现这样的普遍和谐,儒家提出了一些以“中庸”为核心的基本原则。因此 “中和”既不是简单的中庸,也不是简单的和谐,而是它们两者之间本身就是一个共生体的关系。没有人的中庸心态,就不会达到和谐的状态,因此它们是因果一体的。

总结

“中庸”由“中德”发展的“至德”,从“用中于民”的方法到“其至矣乎”的道德境界,这是“中庸”思想与儒家核心的概念的不断融合贯通,儒家思想的不断完善的一个过程。“中庸”作为一种方法,这种方法需要人不断地去学习运用实践,以至于达到至的地步,仁人君子必然能行中庸之道,仁义礼智信与中庸中和这些概念互相关联、相辅相成,共同使人成为“仁人”。“中庸”除了能促进成仁达德的作用还有对“致中和,位天地”的至上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