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记忆)《童年的草原》蒙古族的图腾

(蒙古记忆)《童年的草原》蒙古族的图腾

《童年的草原》

蒙古族,是主要分布于东亚地区的一个传统游牧民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蒙古族始源于古代望建河(今额尔古纳河)东岸一带。13世纪初,以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部统一了蒙古地区诸部,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蒙古族人民世居草原蒙古族民风民俗图画,以畜牧为生计。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尽管这种生存方式在现代社会被弱化,但仍然被视作蒙古族的标志。

(蒙古记忆)《童年的草原》蒙古族的图腾

《童年的草原》局部一

(蒙古记忆)《童年的草原》蒙古族的图腾

民族图腾:

蒙古人所崇拜的图腾有狼、鹿、熊、牦牛、鹰、天鹅、树木等等。《蒙古秘史》开篇第一句话这样写道:成吉思合罕的祖先是承受天命而生的孛儿帖赤那和妻子豁埃马兰勒,即蒙古人所崇拜的图腾狼和鹿。

狼图腾:蒙古民族的狼图腾最早只是古代乞颜部落孛儿只斤氏的图腾蒙古族民风民俗图画,这在《蒙古秘史》和《蒙古源流》中都有记载。经过数百年的演绎,狼图腾被人们当成了整个蒙古民族的图腾。

鹿图腾:蒙古萨满认为鹿能显灵,可以驱魔镇邪。内蒙古巴尔虎、察哈尔、科尔沁等地区萨满巫师所戴的帽子都用铁皮制成鹿角加以装饰,所用的青铜镜和法鼓也都刻画着鹿的形象,说明蒙古先民、特别是森林狩猎民曾以鹿为图腾神灵。

鹰图腾:科尔沁右翼杜尔伯特乌尔图那苏贝是成吉思汗弟弟哈萨尔的第二十七世孙,他们的氏族自称是鹰氏族,各代的长子、长孙都以各种鹰来命名。

(蒙古记忆)《童年的草原》蒙古族的图腾

(蒙古记忆)《童年的草原》蒙古族的图腾

《童年的草原》局部二

蒙古族是一个酷爱音乐的能歌善舞的民族,素有“音乐民族”、“诗歌民族”之称。蒙古人自古以来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蒙古人用自己的智慧和艺术天才创造了丰富而宝贵的音乐财富。蒙古民歌具有民族声乐的独有风格,蒙古族音乐既有全民族的共同风格,又有各个地区的独特风格。

蒙古族的舞蹈节奏欢快,动作刚劲有力,以抖肩、揉臂、马步最具特色。经典的蒙古族传统舞蹈大致有“马刀舞”、“筷子舞”、“安代舞”、“盅碗舞”等。传统乐器主要有马头琴、“雅托噶”(“蒙古筝”)、蒙古琵琶、蒙古四弦琴和蒙古战鼓等。

(蒙古记忆)《童年的草原》蒙古族的图腾

《童年的草原》局部三

牧马:蒙古人有马背民族之称。蒙古人自幼就在马背上成长,马就是蒙古人的摇篮。蒙古人认为(蒙古记忆)《童年的草原》蒙古族的图腾,马是世界上最完美、最善解人意的牲畜。蒙古马性子烈、慓悍,对主人却十分忠诚。蒙古人视马为牧人的朋友,马以头为尊贵,蒙古人严禁打马头(蒙古记忆)《童年的草原》蒙古族的图腾,不准辱骂马,不准两个人骑一匹马,秋天长膘期不准骑马狂奔使马出汗。马倌、骑手要随身携带刮马汗板、马刷子,随时为骑乘的马刷洗身子、刮除马汗,为马舒筋活血、放松肌肉、消除疲劳,同时,这也是主人与马亲近、增强感情的途径。

马已深深地融入蒙古人的精神世界之中。蒙古人以马为主题的赞美诗、寓言故事、警句格言、民间传说、民歌、音乐、美术、雕塑等,数之不尽。蒙古人还有许多与马有关的节日,如:赛马节、马驹节、马奶节、神马节等。鄂尔多斯高原上的成吉思汗陵,奉养着一匹成吉思汗的神马温都根查干和两匹成吉思汗的白骏马。

(蒙古记忆)《童年的草原》蒙古族的图腾

创作时的何雨春老师

何雨春艺术主张:在继承中国画传统绘画的同时提出:"色墨并举,色墨同辉"的艺术理念,让传统单一的笔墨语言发生变化。在绘画创作中主张:"艺术无界限"。在中国彩墨画的表现形式上,认为绘画多元素的融合,中国彩墨画已形成新立体主义倾向。

(蒙古记忆)《童年的草原》蒙古族的图腾

何雨春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培训中心书画高研班副主任、创作课程导师(主讲导师),

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创作基地副主任、国画艺委会秘书长,

何雨春中国彩墨画工作室导师、人物画专项工作室导师,

中国硬笔书法协会理事、艺委会秘书长,

东方彩墨画院院长,

云南大理大学客座教授蒙古族民风民俗图画

北京石齐画院特聘画家,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