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地先民的消暑“神器”为炎炎夏日带来凉爽

01

赣地先民的消暑“神器”为炎炎夏日带来凉爽

▲“竹夫人”曾是赣地先民的消暑“神器”。

吴红琴 晨报记者 程玥

进入7月,我省开始出现大范围连续性晴热高温天气,7月11日已正式入伏,意味着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段拉开了序幕。如今的人们以现代化设备消解苦夏,而古时的赣地先民又是如何度过盛夏的?他们利用自然资源创造出了各式各样的消暑之物,并由此衍生出众多颇有趣味的消暑习俗,为炎炎夏日带来了凉爽。

巧制“凉具”送祝福

赣地先民的消暑“神器”为炎炎夏日带来凉爽

在电扇和空调还未出现的时候,一把简单的扇子就是人们身边最称手的消暑工具。过去,扇子在江西被称为“摇风”或“凉友”,它常承载着美好祝愿,成为人们盛夏时节的送礼佳品赣地先民的消暑“神器”为炎炎夏日带来凉爽,并由此在民间衍生出多种习俗。江西赣东、赣中很多地方都有夏季送扇子的习俗,人们以草秆、蒲草等材料制扇,还会在扇中或绘或绣金蟾衔币、卧佛酣睡、祥鸡啄虫等吉祥图案,寓意驱暑送凉、扇解千愁。

赣地先民的消暑“神器”为炎炎夏日带来凉爽

▲夏布衣曾是赣地先民的消暑“神器”。

在炎热的夏季,透气清凉的服饰会让人倍感舒适。以苎麻为原料编织而成的夏布,具有轻薄凉爽、透气吸汗等特点,十分适合制作夏日服饰。抚州宜黄、新余分宜等地是夏布的盛产地,当地流传着“夏伏送凉衣”的习俗。据分宜人宁静怡介绍,当地人嫁女若逢夏伏,新嫁娘的母亲则会在此前以夏布制成“凉衣”作为嫁妆,这既是新娘家传统手艺的展示,也代表着长辈对新婚夫妇的关怀。此后每年入伏,则由女儿女婿制作“凉衣”,为两家长辈送去清凉。

相似的送“清凉”习俗在江西还有许多。过去,赣州地区的人们在夏伏时节会互送一种名为“竹夫人”的消暑用品。这是一种由竹子或竹篾制成的圆柱形竹制品,内部中空,外留多孔,可供纳凉;景德镇的人们则会选用最好的瓷土制作冰凉的瓷枕头。

水上迎亲便利又凉爽

赣地先民的消暑“神器”为炎炎夏日带来凉爽

夏伏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段,一般而言,人们都会等这段时间过去之后再举行大型活动,但也有例外。在抚州广昌、赣州北部等地,便流传着一种独特的水上婚嫁习俗,至今已有上百年历史。

由于古代陆路交通不便,尤其到了盛夏时节,嫁娶路程较远的婚事更是成为一大难事。广昌一带河流众多,水域广阔,人们便利用水运,以竹筏、船只等运载花轿及婚嫁用品,在水上吹着唢呐、抬着花轿,形成了十分特别的水上迎亲习俗。

赣地先民的消暑“神器”为炎炎夏日带来凉爽

▲广昌县传统夏日水上迎亲习俗现已成为一项展演活动。

据了解,水上迎亲习俗主要由迎亲家船、送嫁妆、唱送嫁歌、抬新娘、抛喜果等仪式组成。迎亲当天,结亲双方都会派出送嫁、迎亲船只或竹筏,当两方船只相会时,两边的水手需要十分注意,用竹撑稳住船身,不让两船发生碰撞。“人们认为此时发生碰撞意味着小两口以后的日子里会磕磕碰碰,不吉利,所以都会有意避免;如若不小心发生碰撞,则会马上说声‘碰碰平安,连连如意’,以示吉祥。”广昌县杨溪乡七旬老人曾远贵笑着告诉记者。

男方上岸(或上船)接到新娘后,迎亲船只依然在爆竹声中启程返回,沿途一路喜乐相随。待回到男方家区域,伴随着司仪的唱令,各式嫁妆在众人的搬抬下送入新人家中,新人则继续进行拜堂等婚礼仪式。

记者了解到,这一婚嫁习俗如今已十分少见了,当地一些景区将其作为展演活动,向游客展示传统文化。

特色建筑藏风纳气

赣地先民的消暑“神器”为炎炎夏日带来凉爽

为获得舒适的生活,江西民间除了在“软件”装备上下功夫,还在“硬件”设施上做出了诸多努力。人们在建筑房屋时,稍加改良便可使房屋的通风性增强,让一家人的夏天过得凉爽惬意,由此形成的独特建房习俗在江西民间流传了颇长时间。

江西气候温暖潮湿,许多地方的传统民居都是采用“天井”(房屋中部开口)的方式来组合各类房间,不同的地方做法不同,但目的都在于透气纳光。一般来说,江西传统民居多配备5米长、3米宽的天井,但万年县石镇镇传统民居内的天井却显得更为狭小。这样的做法可以让高墙挡住直射的阳光,墙高井窄的形态也可以形成由里向外的吸力,从而加速室内空气流通,让人享受“穿堂风”带来的阵阵凉意。

在夏季炎热少风的赣中吉泰盆地江西的民俗活动,人们则多选择在平行于房屋入口大门的正上方开一个构造小口,并根据光照方向调整角度,确定开口大小,用来通风透光,当地人称其为“天门”或“天窗”。这样可以避免阳光直射进屋内,在保证通风的前提下起到隔热防晒的作用,从而使室内更加凉快。

人们对于居住环境舒适性的重视,体现在建房立屋的各个环节。上饶、吉安等部分地区的人们在新房落成后迁入居住之时,会举行“喊风纳吉”的仪式。迁居当天,主人家会邀请亲朋好友共同庆祝,其间花式喝彩十分热闹,唱彩者高呼“风来新居贺喜”“风入新房纳吉”等吉祥话语,祝福主人家新居落成诸事顺遂。

大晒“龙袍”清理家舍

赣地先民的消暑“神器”为炎炎夏日带来凉爽

盛夏的阳光非常炙热,它是人们倍感炎热的源头,赣地百姓却充分利用它广晒物什。入伏不久便是大暑,这一天“阳气”十足,气候干燥,赣地民间称其为“六月六”或“晾晒日”。

记者了解到,过去,在这一天江西的民俗活动,南昌人会翻箱倒柜,将家里所有的衣物搬出来曝晒,同时对家中物件进行重新规整,因为人们笃信,在这一天晾晒过的东西不会招虫蛀。这一习俗也被称为“晒龙袍”,它不仅有利于驱除居所内的病害隐患江西的民俗活动,整洁一新的居住环境也会让人们感受到另一番轻松与舒爽。

相似的习俗在江西多地均有流传。据赣南师范大学副教授朱忠飞介绍,赣南地区的客家人会在“六月六”这天搬出家中的族谱进行晾晒。铜鼓人也会乘此时节晾晒各式农副产品,并称其为“晒红节”。萍乡地区同样流传着晒书籍、谱牒及珍贵衣物的习俗。上饶玉山、铅山等地的人们在这一天清理家舍之后,还会采集艾草、猪笼草、油棕叶等植物,堆放在家中各个角落进行熏屋驱虫……

消暑美食成为“补夏”专属

赣地先民的消暑“神器”为炎炎夏日带来凉爽

进入盛夏,随着天气越来越热,人们的胃口也会受到相应影响。因此赣地先民的消暑“神器”为炎炎夏日带来凉爽,过去人们在吃食上也有一些应对之策,一方面为清凉消暑,另一方面为减轻因炎热而带来的诸如身体乏力、精神萎靡等现象。

“头伏吃鸡二伏鸭”,这是流传于南昌民间的一句俗语,说的是入伏之后的食补习俗。据了解,旧时的食俗认为鸡鸭有去湿的作用,于是人们会在入伏之后选用一只2斤左右、身体健壮的鸡或鸭,合家团坐共同享用。上饶德兴地区则有着入伏之后吃“乌佬果”消暑的习俗,人们会在入伏前采挖野生山蕨根,以其为原料制成形似饺子、口感鲜美的“乌佬果”,具有清热解毒、安神降暑的功效。宜春地区流传着饮夏茶的习俗,说是“三伏时节不饮茶,一夏苦难熬”。

这些伏天的饮食习俗在现在看来仍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因为入伏之后,人的体能消耗过大,需要更多地补充营养。等到夏伏结束时,过去江西有的地区还会立起一杆巨秤,人们一个个坐进竹篮里称体重,并与入伏时的体重进行对比。如果没有变轻,那就意味着在“消暑十八般武艺”的应对下,终于平安地度过了一整个夏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