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人文历史 我读的时候学校是三本,里面也有专科和3+2

嗯,我读的时候学校是三本,里面也有专科和3+2商丘人文历史,现在貌似没有三本这一说了,都改成二本了,但专科和3+2应该还有。

说一下当时为什么选了这个专业吧,当时报志愿的时候是先选的专业,然后挑学校(自己当时考的三本,没啥好挑的学校)QAQ,选了几个感觉自己喜欢的专业,第一志愿莫名其妙的选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商丘学院(当时不懂什么民办什么的,父母起点低,对我也没有什么指点)结果就被录取了,后来和同学聊天才发现,我们学校好像你报名就会录取你的,学校建校很晚,没有太多人文历史(商丘好像是个古都,所以学校里面有一些商丘名人的石像,如花木兰,商鞅等。)

第一眼的商丘,前面说过了,我是按专业选的学校,所以对商丘是个什么样,不是很清楚(大学第一次出远门~),刚到达火车站,我的天,老北京的方便面袋子满天飞,灰尘也大的要命(当时好像还没有生态文明建设这一说吧)市区还有些地方没有普及水泥路,心里的那个失落啊,没法子啊,复读也很难受的,再说当时大学开学,复读的人早就开始复读了啊,上学吧。

刚到站的时候,学校在火车站还派有学姐学长来接我们(等到我们大二大三的时候也去接学弟学妹们,原来是个死循环),美滋滋的到学校了,第一感觉就是学校真的大(可能是高中到大学,与之前的对比感觉差异巨大吧,不过我郑州的同学来到我们学校也说我们学校大,可能他们学校比较小吧哈哈(ಡωಡ))

慢慢的发现自己说跑题了额,正文来了,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刚上大学p不懂商丘人文历史 我读的时候学校是三本,里面也有专科和3+2,消息只能道听途说,“这个专业很nb,毕业了可以去国家电网”“这个专业有的人想进来都进不来呢”(后来发现,说这专业厉害的人,原来都是家里在相关专业工作的人;说这专业就业前景好的人呢,其实也是百度的)这个专业的就业范文其实也挺广的,但是一般在工业化城市,所以呢,你选专业的首要问题就是:就业(当然我不可否定,有些人就是为了培养情操的)

大一刚去的时候,组织了一次专业调剂,当时并没有注意到这个专业男女比例失调的严重性,跟随大流选了这个专业。

其实报了这个专业,好好学,真的可以学到一些东西,一些简单的遥控车,什么控制器,传感器什么的都可以制作,代码什么的,里面还有一个协会,只有个别人学到了实在的东西,有些人以为充个会员学识就到大脑去了,原来我就是这么一类人。

写到最后商丘人文历史,其实我觉得吧,务实一点的话商丘人文历史,从就业方面选专业(当然要考虑到以后自己想在那里落脚)商丘人文历史 我读的时候学校是三本,里面也有专科和3+2,大学只是让你初步的接触和认识这个世界,而读研是兴趣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