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别姬:爱情悲剧背后的家国情怀与历史咏叹

力拔山兮气盖世霸王别姬:爱情悲剧背后的家国情怀与历史咏叹,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项羽《垓下歌》

汉兵已掠地霸王别姬 历史故事,四面楚歌声,君王意气尽,妾妃何聊生。 ——虞姬《和项王歌》

两首熟悉的诗词,前是英雄悲叹,后有美人凄绝。令人感慨动容,扼腕叹息。

从太史公的《史记》开始,西楚霸王项羽和虞姬的爱情故事便被广为传颂。霸王别姬之所以成为佳话,原因在于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爱情悲剧,更进一步彰显了一种家国情怀。它是楚汉相争这一段波澜壮阔历史画卷上的咏叹号,为后世留下了两个不朽的艺术形象。

《霸王别姬》 11.5cm×9.5cm 2006年

2008年获“第十二届全国藏书票艺术展”最佳优秀奖(最高奖)

被汉兵围困于垓下的项羽,自灰其志,认为大势已去霸王别姬 历史故事,终日沉浸在酒色之中,无心出战。其爱妾虞姬,为了项羽能了却对她的眷恋,而振奋精神、奋起突围,在歌舞后虞姬毅然拔剑自刎,与项羽悲壮而别。——周东申

霸王别姬:爱情悲剧背后的家国情怀与历史咏叹

《霸王别姬》局部一

该作品创作主题取自中国历史故事——霸王别姬,画面着重刻画了虞姬自刎、项羽奋力阻止的那一瞬间的情景。温柔善良的虞姬将宝剑横于自己颈下,闭眼而割颈;项羽看到虞姬拔剑自刎,奋力扑向前方,身体扑到了酒爵和杯盘,他顾不上地上的一片狼藉,奋力伸手去抓虞姬,可是就在马上要抓到虞姬的时候,虞姬却已自刎即将倾倒而下。项羽的双眼因悲伤而睁得很大,整个面部都充满焦急、心痛的神态。画家抓住故事中的主要矛盾,将焦躁、悲愤的项羽与平静、决然的虞姬进行了对比。通过这一生与死、舍与恋的矛盾,传达出霸王项羽与爱妾虞姬之间感人的爱情故事。虞姬对项羽的爱已经超越了简单的男女之爱,上升到了家国情怀。这是该故事感人至深之处。——云沙西河

霸王别姬:爱情悲剧背后的家国情怀与历史咏叹

《霸王别姬》局部二

周东申通过用不同手法处理刻画了项羽和虞姬两个人物形象。画面采用圆形构图,虞姬额头部是画面的开端,虞姬自刎,项羽奋力阻止霸王别姬 历史故事,由此形成了画面中“力”的迸发与集中。周东申在着力刻画虞姬自刎的表情和动作的同时,还精细地刻画了虞姬的头饰和衣服,只见虞姬身披长发,头戴金银发簪,着华丽宫服,姿态和神情展示了虞姬的慎重与决绝。线的运用在这幅作品中十分出彩。虞姬的面部轮廓、身体形态结构、动作表现、衣服材质、衣纹走向等皆用线造型。这些线条既是结构线,又是轮廓线,还是衣纹走向的线,它们有长、有短、有粗、有细、有直、有曲,既写实,又写意,还富有装饰性。值得一提的是,周东申先生对虞姬也十分“偏爱”,画面中大量轻盈的、婉转的曲线或长斜线霸王别姬:爱情悲剧背后的家国情怀与历史咏叹,都是体现女性柔美气质的“利器”;同时,这些线又刚劲有力,可见虞姬刚烈的性情和不羁的个性。周东申同样用线表现项羽的形象和动作,它们以短而刚、小而劲为主,凸出了项羽的男性气质和犹豫不决的心理状态。

多年来,“霸王别姬“的故事反复通过电影、电视、京剧、文学等多种形式呈献给人们,不同的角度和多种的看法也是层出不穷。张爱玲就曾在她的小说《霸王别姬》中所说“霸王若是胜,那么虞姬逃不过一个深宫枯等、红颜恩断的下场。”然而,后世史书上他是豪气冲天的英雄,她是性烈如火的美人,英雄美人正相当。对于霸王和虞姬,这未尝不是一个最好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