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金庸因病在香港辞世曾问佛学甚有回忆

武侠小说泰斗金庸去世 为什么他的小说独爱体现佛教文化?

据报道,著名作家金庸(原名查良镛)30日下午,因病在香港养和医院辞世。查良镛笔下创作多部脍炙人口的武侠小说,包括《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天龙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记》等。

金庸本名查良镛,1942年生于浙江海宁,最高学历是英国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平生从事的职业有记者、翻译、编辑、电影公司编剧、导演。他的最著名的职业应该是报人和作家,1959年他在香港创办《明报》,先后创作了十五部享誉华人世界的武侠小说,退休后兼任英国牛津大学汉学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和加拿大UBC大学文学院教授。

金庸的武侠小说包罗万象,含有非常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而佛教文化是他的小说所要体现的一个重要方面。为什么金庸独爱佛教文化呢?如果追溯金庸与佛教的渊源,却有其一段痛苦的经历和回忆。

日本著名宗教家(佛教)、作家池田大作就《皈依佛教与生死问题》与金庸展开过精彩的对话,他曾经问金庸:“金庸先生信奉佛教,且对佛学甚有造诣,先生皈依佛教金庸武侠小说中涉及佛家思想的作品,是缘于什么事呢?”金庸回答:“我皈依佛教,并非由于接受了哪一位佛教高僧或居士的教导,纯粹是一种神秘经验,是非常痛苦和艰难的过程。1976年10月,我十九岁的长子传侠突然在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自杀丧命,这对我真如晴天霹雷,我伤心得几乎自己也想跟着自杀。当时有一强烈的疑问:为什么要自杀?为什么忽然厌弃了生命?我想到阴世去和传侠会面,要他向我解释这个疑问。”

此后一年中,金庸阅读了无数书籍金庸武侠小说中涉及佛家思想的作品,探究“生与死”的奥秘,详细研究了一本英国出版的书籍《对死亡的关怀》,但没能解答金庸心中对“人之生死”的大疑问。带着疑问,他去佛教书籍中寻求答案,读到《杂阿含经》、《中阿含经》、《长阿含经》著名作家金庸因病在香港辞世曾问佛学甚有回忆,几个月之中废寝忘食、苦苦研读,潜心思索,突然之间有了会心:“真理是在这里了。一定是这样。”

于是他向伦敦的巴利文学会订购了全套英文译本《原始佛经》(也称“南传佛经”)。金庸说:“我经过长期的思索、查考、质疑、继续研学等等过程之后,终于诚心诚意、全心全意地接受。佛法解决了我心中的大疑问,我内心充满喜悦,欢喜不尽——原来如此,终于明白了,从痛苦到欢喜,大约是一年半时光。”

其实,能接触佛教,也与他从小就听祖母诵念《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金刚经》和《妙法法华经》有一定的关系,但是他说整整六十年之后,才通过痛苦的探索和追寻,进入了佛法的境界。“在中国佛教的各宗派中,我心灵上最接近「般若宗」”。

正是因为对佛学的理解和倾慕,所以在很多小说中,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佛教的思想。通过小说中主人公的言行、观点、立场和命运对三种文化思想进行了阐述,从而使他的武侠小说具有更深的内涵,他也成为武侠小说的代表作家。

在他的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中,他借陈家洛之口,以佛家典故来阐述自己对天下苍生和个人利益的理解。

少林寺作为自己心目中佛学源头放在了重要位置,并将佛家的感化力提到了一个崇高的境地。在《天龙八部》中慕容博,萧远山数十年的仇恨竟然被无名老僧的一席话感动,使其放弃仇恨,出家为僧,金庸在阐释《天龙八部》的思想主题的时候说:“《天龙八部》表达一部分佛家思想:人生有很多痛苦,无可避免,但从另一角度看,遇到悲伤时要能平心静气地化解。

再如《倚天屠龙记》中的谢逊在少林寺的晨钟暮鼓的感召下,深感罪孽深重,自废武功,出家为僧。

在金庸先生的笔下,其他借佛家文化感召世人向善的则更不胜枚举,而佛家的武功也从而成为了正宗,往往具有驱魔除邪的功能,如《易筋经》著名作家金庸因病在香港辞世曾问佛学甚有回忆,《九阳神功》等也成为他宣扬佛学的工具,把他扬善除恶的武侠宗旨传扬开来。

在小说思想上,也表现了佛学中的四大皆空、因果报应、人生无常等佛学思想。如《连城诀》中金庸武侠小说中涉及佛家思想的作品,世人为了得到连城诀中的宝藏,机关算尽,最终却被宝藏所害,深刻体现了四大皆空的道理。又如《射雕英雄传》中,由于郭靖善良真诚,为国为民,所以才会在因缘际会之中获得了真爱和盖世武功,这也正体现了因果报应的佛学内涵。还如《神雕侠侣》中,杨过的种种遭遇和人生无常,就连他创立的武功,也独具悲苦凄凉的气息。

读金庸的小说,除了思想上深受佛教的影响之外,在小说中,还可以读到很多佛教中的经典。

在《笑傲江湖》中,仪琳师妹为了减轻令狐冲的痛苦,给他念《妙法莲花经》:“生被困厄,无量苦遍身,观音妙智力,能救世间苦”。让令狐冲心中顿时清静许多。

《倚天屠龙记》中,张无忌为救义父谢逊,与三个少林高僧苦战时差点走火入魔,谢逊念起了《金刚经》:“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狠……菩萨须离一切相。”平息了张无忌心中的魔性与偏执。

《射雕英雄传》中引用了《大庄严论经》,《神雕侠侣》中引用了《佛说母鹿经》等等。 、

在金庸在武侠小说中,还可以读到大量佛经中的故事,如《笑傲江湖》中,仪琳给令狐冲讲述了《百喻经》的“以犁打破头喻”,仪琳还给令狐冲讲了“医与王女药,令率长大喻”;《倚天屠龙记》中还讲述了火工头陀走火入魔的故事等等。

最后想告知大家一个佛教常识:天龙八部。

天龙八部,佛教 术语,天龙八部都是“非人”,包括八种神道怪物,因为“天众”及“龙众”最为重要,所以称为“天龙八部”。八部包括:一 天众 、二 龙众 、三 夜叉 、四 乾达婆 、五 阿修罗 、六 迦楼罗 、七 紧那罗 、八 摩睺罗伽 。许多大乘佛经叙述佛向诸 菩萨 、 比丘 等说法时,常有天龙八部参与听法。如《 法华经 :提婆达多品》:“天龙八部、人与非人,皆遥见彼 龙女 成佛”。“非人”是形貌似人,而实际不是人的众生。

金庸先生,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