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生态环境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

(渤海大学政治与历史学院,辽宁锦州)环境问题威胁下发现了传统的文明发展模式的弊端,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文明发展模式来改变现状。因此生态文明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关键词】生态文明;传统生态观;当代价值文明是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所逐步形成的思想观念以及不断进化的人类本性的具体体现。因此,我们可以把人类社会的历史看做一部人类文明史。早在我国古代,人们就已经意识到合理利用自然资,保护自然环境和反对过度利用自然资源的重要性。些早期生态文明思想在我国大多古籍中均有记载。它们表达了我国古代人民尊重生命、尊重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先进生态环保思想。这些思想为现代生态文明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我国传统文化的精,这三派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思想构成了中国古代环境保护思想的核心。面对形势愈发严峻的环境问题,我们应该更加仔细研究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环保思想,进一步挖掘其当代价值,与我国现实情况相结合。这对于我们保护生态环境,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人类文明的发展与生态文明的产生1.1人类文明的发展1.1.1工业文明农业文明的产生距今有大约一万年的历史,它是人类史上产生最早的文明,同时也是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

人类诞生之初,改造自然的能力十分有限,在面对大自然时感到束手无策,认识不到自身在大自然中的正确位置,是大自然的奴隶。早期世界各地的古代文明都不约而同地带有封建迷信色彩就因为人类对大自然怀有恐惧感和充满敬所以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在人类文明的第一个阶段古代农业文明社会里,人与自然关系中自然居于主导地位。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在产业革命的推动下人类文明从古代农业文明进入到了近现代工业文明,完成了人类文明第一次转型。“人是自然的主人”被近现代工业文明视为哲学依据,人类通过无限度地索取利用自然资源发展经济,不断扩大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不断增加物质生产量保护生态环境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寻求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自身的物质需求。1.1.2生态文明随着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一次次的飞跃,工业文明的发展与几千年的农业文明相比显得非常迅速。所带来的结果就是无论社会经济、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是劳动生产率与农业文明时期相比得到大幅度提高。现如今,工业文明正逐步走向衰亡,它已经基本完成它的历史使命正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工业文明走向衰亡的基本体现就是生态危因为任何一种文明形态最终都会消亡,被新的文明所取代,它们都只是一种历史现象、历史过程。

现如今,能够取代工业文明带领我们前进的文明只有生态文明。我们可以断言,人类文明进入到了由近现代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型期。1.2生态文明产生现实意义1.2.1生态文明产生现代生态文明思想有两个主要来源,一是中国古代传统生态思想另一个是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思想。首先,拥有近五千年灿烂文明史的中华民族自古就对人与自然关系问题较为关注。这一点无论是从我国古代社会的政治制度还是文化、哲学和艺术等多方面都可以轻易得出结论;其次,虽然马克思没有明确提出生态文明这一概念,但在其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中生态文明思想的影子无处不在。马克思生态文明观念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时代的局限,从战略高度揭示了自然与人、人与人、自然与社会的辩证关系,给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最强大直接的理论指导。1.2.2建设生态文明第一,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科学发展;第二,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促进全民族生态道德文化素质的提第三,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推动了社会全面协调的可持续性发第四,建设生态文明是我国发挥后发优势、实现历史性跨越的重要途径;第五,建设生态文明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迫切需要;第六,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的重要内容;第七,建设生态文明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思想就整个中国古代社会的生态思想而言,虽然有些思想带有封建落后的痕迹例如太过强调“慈悲”与”,在面对不平等的情况时缺乏积极应对思维的佛教。作为一种宗教它自身带有很大的局限性。正因为如此,佛教在历史演变中经常被有心人利用,借助其奴役、麻痹普通大众;也有人把佛教迷信夸大借以谋财。但是无论如何,佛教思想中倡导的生态文明思想还是十分积极的,为促进中国历史上的和谐社会及生态文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依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和借鉴价值。所以我们不应该单纯从封建落后的角度武断地否定整个古代社会留给现代社会的关于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及其相关的丰富的物质与非物质文明成果。中国古代社会拥有的生态文明相关的思想、智慧、知识和技术对我们今天生态文明相关建设仍有巨大启示作用,并已引起国外许多相关研究者的高度重视。2.1《周易》和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儒家孕育着传统生态文明的精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自然界先于人类社会而存在这是不可否认的佛家生态思想众生平等讲课ppt,因此,人类自产生以来即与自然界有着必然的联系。中国传统思想的精粹是“天人合一”,同时它也是中国传统自然观的重心所在。

“天人合一”思想早在《周易》中古人就对其做出了解释。《周易》所讲的三才之道具体指天、地、人三才,是把三者有机统一起来的整体的世界观。“天人合一”即强调人们的一切行为都要以承认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为前提,即“与天地和其德”才能获得成功。《周易》影响颇深的儒家思想中“天人合一”自然观占有重要地位。儒家虽然关心人胜过关心其他,但在“天人合一”这一理念的影响下也把人看做自然大家庭中的一个成员。、人三者的和谐在处理有关天、地、人三者关系的事情中被视为前提。孔子曾把对待动物的态度上升为一种道德水准,孟子更是强调要爱护自然万物,主张天人相通保护生态环境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人性即是天性。后世朱熹认为宇宙自然与人伦礼义不但没有区别,而且互相渗透,融合一体,因此他把“天道”的生长遂成即元、亨、义、智直接统一起来。主张通过人来主动促进天、地、人三作者简介:高荃(1989—),女,辽宁锦州人,硕士,研究方向为科学技术哲学。ion科技视界121才并进,体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道德实践精神,表达了既要改造和利用自然,又要保护自然的鲜明态度。道家的生态智慧道家的环境保护思想强调的是自然规律的客观性,主张人在面对自然时要尊重客观规律,以“无为”作为其思想的核心。

在天人关系中,道家认为人们应该遵循客观规律,按自然规律行事。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但不是自然界的主宰。道家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所谓“天人和一”是建立在“道”的基础之上的。其创始人老子认为宇宙中有四大即“道”法道、道法自然”。人的产生和存在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因此,道家认定既然天地遵从自然之道,那么人也应该遵从自然之道。“物我为一”是道家信奉的重要平等思想。庄子在《齐物论》中明 确指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就是对“物我为一 ”最好的 阐释。 《庄子马蹄》中 “万物群生,连属其乡”, “同与禽兽 居,族与万物 并”的思想也都进一步反映出道家对“物我为一”的坚持;道家的 “天人 合一”思想就是要求人与自然万物相互扶持生存下去。 儒家和道家二者皆强调人类源于自然界佛家生态思想众生平等讲课ppt,又依赖于自然界。 二者 “天人合一”的思想理论依据虽然存在明显差异,但是殊途同归都主张 人和自然应该和谐共处,都包含了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丰富的生态伦 理思想。 佛教文化中蕴含的生态文明观孔孟学说的核心是仁爱,大乘佛法的核心是无我、平等 、慈悲。 此作为外来宗教的佛教不仅由于其许多思想能满足历史上苦难的中国人的精神需要,又因其与中国的传统宗教“儒” 具有许多相通、互补之处,传入中国后很快就融入了中国文化,迅速在中土盛兴起来。

同时其许多核心内涵也已被中国其它宗教所吸收。 佛教生命伦理的思想内核是众生平等和生命轮回。 根据缘起论观 点,众生存在具有同一性、相通性,世界上没有任何事物可以不谈因缘 而独立产生和存在,宇宙间的生命实质上是一个整体。 牛头宗人说“青 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就是在表达此意。 也就是说, 人与自然万物互相融合。 佛教的生态理念,将人类的道德关怀意识从人类自身扩展到多种 生物甚至是整个自然界。 使得我们挣脱人类中心的束缚,向更高层次 的环境伦理方向迈进。 现如今,我们更应该不断地自我告诫:我们要更 加坚定地贯彻落实尊重自然、 保护自然和建设自然的环保理念, 决不 能继续停留在征服自然、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思想框架下, 只有如 此,我们才有希望。 中国古代生态伦理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3.1 促进我国生态文明教育全面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首先要有坚固的社会基础。 没有全民生态环保意 识的觉醒,就不会有生态环境的根本改善, 只有全民认同生态环保的 重要性,生态文明观念才能普遍推广。 生态文明思想的提出意在改善 人类的生存环境,维护生态平衡,要求我们尊重自然的发展规律,达到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佛家生态思想众生平等讲课ppt,而这正好与我国传统自然观相契合。

而中国传统 的自然观思想随着儒家和道家等传统文化思想的传播更容易渗透到 我们的文化氛围当中,能够更好地促进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开展。 对当代生态文明制度的启示以先秦儒家思想为例, 从孔子的“ 我们可以看出先秦时期的社会变迁。 孔子和孟子“礼”治的对象是针对整个贵族阶 级而言,而荀子“礼”治的对象则为普遍民众。 孔子、孟子到荀子主张以 的对象的变化,一方面说明了生 态危机是由阶级统治不当造成的,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当时自然资源急 剧增长的消耗量。 针对后一方面,先秦儒家“礼”治思想中关于可持续 发展的指导性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依然有着重要的借鉴、参 考意义。 指导并完善我国生态危机治理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主的发展方针,忽视了对生态 环境的保护,导致国内生态危机不断升级, 环境污染、 资源短缺、 越来 越多的生态问题已经逐渐威胁到我们的生存环境。 面对已经相当脆弱 的生态环境, 我们可以从中国传统自然观中寻找生态危机治理的良 中国传统的自然观要求我们应该尊重自然并怀着感恩的态度来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坚信万物与人应该平等和谐共处因为我们都是同根 同源。 儒家主张的“用而有度、取之有道” ,老子强调的“自然无为 教禅宗提倡的自然万物皆有佛性,都是告诉我们要珍爱自然。因此,中 国传统自然观为我国生态危机治理不仅提供了坚实丰富的理论基础 同时指明了一个重要的前进方向。 总之,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在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