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赞其民俗旅游区 【新春走基层】旧貌换新颜 喀赞其民俗区打造城市名片

【新春走基层】旧貌换新颜 喀赞其民俗区打造城市名片

喀山旗民俗旅游区街边小店 新疆伊宁市旅游局供图 彭磊 摄

喀赞其民俗旅游区_洪崖洞民俗风貌区门票_固原市原州区沈家河民俗安置区

喀山其民俗旅游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宁市喀赞其民俗旅游区,面积约22.9平方公里,人口近12万,其中维吾尔族占77%。回族、鞑靼、乌兹别克等13个民族。景区以少数民族院落为亮点,吸引游客体验当地风情。

“晴天铺满泥土,雨天铺满泥土,垃圾被风吹走,污水被蒸发掉”是过去喀山旗居民生活的真实写照。经过近十年的改造运营,喀赞旗一改旧貌,成为新疆伊宁的一张旅游名片。接待游客超过50万人次喀赞其民俗旅游区,带动当地居民就业、脱贫致富。

【新春走基层】旧貌换新颜 喀赞其民俗区打造城市名片

洪崖洞民俗风貌区门票_喀赞其民俗旅游区_固原市原州区沈家河民俗安置区

喀山旗民俗旅游区民居喀赞其民俗旅游区 【新春走基层】旧貌换新颜 喀赞其民俗区打造城市名片,新疆伊宁市旅游局供图喀赞其民俗旅游区,彭磊摄

市区有清代乾隆时期的古建筑300多座,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民居院落2万多座。其中既有古朴的纯木结构,也有各种砖石结构。维吾尔族居民喜欢用蓝色装饰外墙或窗户。夏天,花园里常常长满鲜花和植物,人们在葡萄架下聚集娱乐。

“喀山旗作为伊宁古城的一个生活社区,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街区改造过程中,老房子基本没有拆除,保留了古城原有的质感。”新疆伊宁市旅游局局长苏说。平介绍。 “修了民房,铺设了管道,修了路,一直通到居民家门口。改造后,喀赞旗家家户户都有院落,当地人戏称自己是‘宫里的平民’。 '"

“喀赞其”源于维吾尔语,意为“为业做壶的人”,因为最早定居于此的维吾尔人主要从事手工铸造壶的工作。现在,通过实施免税、金融租赁住房等优惠政策,当地政府大力扶持散落在大街小巷的各类手工业经营户。目前旅游区内有制鞋、铁艺、木雕、马鞍等传统手工艺作坊数百家,展现了当地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

“喀山齐是度假休闲的好去处,在这里可以充分体验维吾尔人的风土人情,”居民王静告诉记者。 “我经常带儿子去玩,他喜欢吃这里的传统冰淇淋,每次来都一定要点,手工艺品也很漂亮,买给朋友也不错。”

记者从伊宁市旅游局获悉,伊宁市对喀赞旗景区的投资超过3亿元,包括核心区综合整治、文物特色民居修复、基础设施建设等。 2008年4月对外开放喀赞其民俗旅游区 【新春走基层】旧貌换新颜 喀赞其民俗区打造城市名片,2010年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2014年升级创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2015年,喀山旗景区前进街被列为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区”。 2017年喀山齐旅游人数近7万人次。

固原市原州区沈家河民俗安置区_喀赞其民俗旅游区_洪崖洞民俗风貌区门票

【新春走基层】旧貌换新颜 喀赞其民俗区打造城市名片

喀山旗民俗旅游区土大浑八依大院 新疆伊宁市旅游局供图 彭磊 摄

旅游区内有58个家访点。游客可以参观民居,深入体验伊宁独特的文化。 “这是一次真正的心连心之旅。游客和居民共享街区,走进少数民族家庭,吃家常饭菜,品尝新疆特色馕、烤包子、手工冰淇淋,欣赏民族歌舞外国游客非常喜欢喀山,在深度游中,台湾游客占50%以上。现在来新疆,客人问有没有“两个喀山”,一个是喀纳斯湖,一个是喀山旗街区, ”苏平说道。

洪崖洞民俗风貌区门票_喀赞其民俗旅游区_固原市原州区沈家河民俗安置区

每年5-10月旅游旺季,接待游客可为少数民族家庭提供2000余元的收入,旅游区的马车和表演者每月可赚取5000余元,而街道-边店可以解决500多人直接就业。目前,在喀山旗设立的特色旅游商品纪念品中心已吸引了56家全国手工业企业和工匠入驻,改变了旅游商品企业“小、散、乱、差”的现状,解决了更多的就业问题。超过 4,000 人。

苏平说,喀赞旗街区实行“合住、合游”的模式,伊宁当地人经常来这里购买各种锅具、家居用品、手工艺品。未来,我们将着力培养本土能工巧匠,开展旅游产品创意开发,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丰富旅游内涵,吸引更多国内外游客。

“伊宁市是新疆北部的旅游中心城市,气候温和,宜居宜游。我们将继续把伊宁建设成为旅游目的地城市。喀山旗民俗旅游区是当地老城记忆的象征。 ,无疑是伊宁深度游的核心选择。”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