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系辞:个人生命应与宇宙生命取得本质上的融合无间

45*1%5167*,(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湖南湘潭要:个人生命应与宇宙生命取得本质上的融合无间,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自强不息,孔子提倡仁义与礼乐,主张举贤才,慎刑罚,薄赋敛、重教化。孟子进一步发挥民贵君轻的民主思想,把仁义礼智信看成做人的根本。中国人的最高道德做圣贤,理想的实现是由自己出发而关连着人、事和天三个方面关系的合理与调和;必须从自己的内省修德做起佛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先正德,然后才可以谈利用与厚生。关键词:天人合一;自强不息;仁义礼乐;悲天悯人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创造思惟《周易系辞》:“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所谓“神明之德”就是天人合一之德,就是说个人生命应与宇宙生命取得本质上的融合无间。世界著名的古代文化摇篮都诞生在大河之滨,古巴比伦文化发祥于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流域;古埃及文化发祥于尼罗河流域;古印度文化发祥于恒河和印度河流域;中华民族文化发祥于长江和黄河流域。正是这些河域提供丰富的水源以及两岸的肥沃土地孕育了早期农业的发展。早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生息于长江流域和黄河中下游两岸的平原地带。

周易系辞:个人生命应与宇宙生命取得本质上的融合无间

“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公元前二十至前十二世纪夏商王朝的建立,便是治理水患与发展农业的结果。周易产生的时代,正是由游牧社会向农业社会的转型时期,代表当时先进文化和先进生产力以及大多数人民群众利益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就是在这个转型时期创造思惟的结果。根据近几年中国各地的考古发现,如湖南常德成头山古城遗址的开掘,表明中国早在七千年前,就有城市的雏型;河南濮阳中华第一龙的发现,也表明中国早在七千年前就有了星象的观察和艺术的象征;四川广汉三里堆高超精美神秘文物的发现也说明了中国文明史远远超过了五千年的历史。这是全世界最古老的文明,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是值得骄傲的。自强不息《周易》乾子以自强不息。”《易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著作之首,中国人有研南宋文天祥的中状元的对策最有代表性。文天祥在这篇对策中对“自强不息”进行了深刻、全面一不息;上下四方之宇,往古来今之宙,其间百千万变之消息盈虚,百千万事之转移阖辟,何莫非行,则五行不息,道亦不息。自五行又散而为人心之仁义礼智刚柔善恶,则乾道成男,坤道成女,),男,湖南宁乡人,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古代文学研究。万方数据充之,充之而修身治人,此一不息也。

充之而致知以至齐家治国平天下周易系辞:个人生命应与宇宙生命取得本质上的融合无间,此一不息也。”文天祥在这篇文章中还说:“言不息之理者,莫如《大易》,莫如《中庸》。《大易》之道,至于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而圣人之论法天,归之‘自强不息’。”《中庸》第十九章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周子通书》说:“诚者,圣人之本”。所谓诚者,就是天之道;所谓天之道,就是《周易》所说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正是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使中华民族产生了无数的大科学家、大文学家、大艺术家、大哲学家、大政治家、大军事家,使古代中国在天文、历法、地学、数学、农学、医学和人文科学的许多领域都作出过独特的贡献。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就有日月之食的记载。从秦代至清末的两千多年间,哈雷慧星出次,中国都有记载,汉代张衡发明了测定地震方位的地动仪和演示日月星辰的浑天仪。先秦的数学家提出了勾股弦定律,南北朝的祖冲之算出圆周率为%&%’(!)。中国的丝织、制陶、冶金、造船技术很早就达到了世界的先进水平。明代朱载土育首创十二平均律理论的声学论著,后来被认定为世界通行的标准音调。中国医学的本草纲目和针炙疗法在世界上独树一帜。特别是中国的造纸、火药、印刷术、指南针四大发明曾经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使中国的科学技术在十七世纪以前一直居于世界上最领先的优越地位,中国的四大发明为西方的航海技术、枪炮制造、文字印刷提供直接的、莫大的便利,有时因作用不当亦曾造成相当严重的后果。

以德治国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中道未始有天人之别,但在天则为天道,在地则为地道,在人则为人道。(《程氏遗书二二卷上》)人为性,论其所主为心,其实只是一个道。(《同上书十八卷》)性之本谓之命,性之自然都谓之天佛家的天人合一思想,性之有形者谓之心,性之有动者谓之情;凡(《程氏遗书二五伊川语》)孔子创儒家学说,主要内容是仁义与礼乐。德指仁义佛家的天人合一思想,礼指一切维护社会秩序的规矩和办法。“仁者爱人”《中庸》,“克已复礼为仁”《论语颜渊》,行仁政是孔子最高的政治思想,他“祖述尧舜,宪章(效法)文子是主张大一统的。“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他主张举贤才,慎之有司(出手悭吝,索人甚多,是小家子气)”《论语尧曰》。这是孔子出于真情的爱民精神。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无可置辩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孟子进一步发挥民主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章句下》他的优秀学说阐明立君所以为民。根据《秦誓》所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的思想,正大光明地提出一人不容肆于民上之义。数千年来,专制淫威,受其限制不少,岂徒功不在禹下而已。

孟子是最早提出完整意义的“天人合一”思想的哲学家,他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尽心章句上》又说:“夫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同上)这表明他把“天”和“人”看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什么是天?这个天不是上帝,不是造物主,不是救世神,这个天即是道,即是自然,即是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即是事物的客观发展规律,即是真理,笃信真理而确守之,尽吾之力而行之,其成与不成行听诸天命而已。“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足以事父母。”(《公孙丑章句上》)所以仁义礼智信是做人的根本,人既不可妄自尊大,也不可自暴自弃。忧患意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悲天悯人的忧患意识是中国人做人做事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周易上经乾》曰:“刚健中正,纯也。云行雨施,天下平也。”又说:“乾道变化,各正性命。”龙在后世作为皇权的象征,在《易传》中却是时间的象征,本指龙星。许多研究者把乾坤指天地(兑)之说,与希腊最古哲学家恩培多克勒主张万方数据水、火、土、风之说相似。

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在时空之间操作的。《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耶稣教视人皆有原罪,只是恐怖地哀求上帝的宽恕,佛教的苦难意识产生了解脱出世的思想,儒家的悲悯相当于佛教的大悲心和耶教的爱:三者同为一种宇宙的悲情,然而只有儒家由悲悯之情而言积极的入世的参赞天地的化育,不是放纵自己的感情,也不是禁锢自己的感情,最好的办法是节制,致中和就是为了使天地位,使万物育。悲悯是理想主义者才有的感情,希腊哲学是重知解的,中国哲学则是重实践的,实践的方式主要是在政治上表现善 的理想,例如尧舜禹汤文武周公诸哲人,都不是纯 粹的哲人,而都是兼备圣王与哲人的双重身份,这 些人物都是政治领袖。哲字的原义是明智,明智加 以德性化和人格化便是圣了,所以圣哲二字常被连 成一词。中国人的最高道德是学做圣贤,圣贤重理 想的实践,实践的过程即为政治的活动。此等活动 是由自己出发而关连着人、事和天三个方面,所以 政治的成功取决于主体生命对外界人、事、天三方 面关系的合理与调和;而要达到合理与调和,必须 从自己的内省修德做起,即 是先要培养德性的主 体,故此必先“正德”,然后才可谈“利用”与“厚生”, 终天下之道,亦不外乎使万物各当其位而已。

孟子重视如何通过人的觉悟而体现天道,人通 过觉悟而体现天道,是尽人之性,因人以创造性本 身作为本体,故尽性就可知天。 (!)《论语雍也》:“已欲立而立人(尽己为忠), 不欲,勿施于人。”(")《大学》: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 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 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 矩之道。(#)《中庸》: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 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 ($)《论语子罕》:子绝四:毋意(主观妄断),毋 必(绝对肯定),毋固(拘泥固执),毋我(个人中心主 难,见得思义。天命与天道既下降而成为人之本体,则 “真实的主体性”立即形成。现在谬种流传,以为西方人重个人,中国人重集体,故中国人缺乏独立人 格,将四维(礼义廉耻)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也 当作封建道德批判,这是荒谬绝伦的。其实圣贤是 最富独立人格的人,学做圣贤并非高不可攀周易系辞:个人生命应与宇宙生命取得本质上的融合无间,只须 从日常生活的实践经验着手,下学上达,转智为德。 中国人常抱着一个“天人合一”的大理想,认为 外面一切异样的新鲜的所见所值,都可融会协调, 和凝为一。改革开放是中国一贯的独立自主精神, 埃及、巴比伦、印度都曾沦为外国的殖民地,唯独中 国没有亡过国,汉唐时对佛教的容纳和改造丰富了 中国的传统文化,我相信当今在与基督教的摩荡、 碰撞、刺激之中一 定能够发扬坚韧不拔的民族性 格,像海绵一样将基督教文明中富含的科学与民主 的东西接收、容纳、改造过来 ,让中国的传统优秀 文化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