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老师:孔子的“器也”,即是工具

东方传统的“智慧”里面包含儒家、佛家、道家、周易、五行、中医等以及其哲学、心理学、逻辑学、伦理学、价值观及运用,终其所述,要融会贯通。

智慧的展现都是由内及外的,外在只是内在的投影,内在才是根本。比如有的人努力学习外在技能,若内在不充盈敦敏,而是拧巴、烦恼、怨恨,这个人就是孔子说的“器也”,即是工具。假使精神世界坍塌了(这种情况精神世界也更容易坍塌),外在技能也就无处可用了,所谓的技能也不会有大成佛家治心思想,更不可能到达巅峰。若一个人内在慈悲、纯粹、宁静,与自己、与外在万物和谐融洽,得大自在,即是孔子追求的“从心所欲,不逾矩”的精神境界。内在的修养已经炉火纯青,一呼一吸、一念一动既自然而然地顺应本心同时又符合道,不用刻意去想或做。刻意的话,就伪了,不能随心所欲了,不能得大自在了。

孔子参加别人的葬礼,真的伤心,同时又反对陪葬和厚葬,这个观念包含了夫子慈悲的个人情感,同时站在礼制倡导者的立场,宣扬正确的葬礼规制,又包含了中庸的思想。悼亡亲友最重要的是真心,用心安葬即可,葬礼薄厚都是给活人看的,太过隆重没必要,度的把握是礼规范的范畴,也是中庸。比如学生宰予上课睡觉,孔子气得爆粗口:“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污也!”孔子不怕自己的形象有损也要表达真实的情绪,同时对学生严厉也因为老师真心负责任。

有的人发现了自己的问题,欲改正,于是模仿圣人外在的言行。实际上,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并且努力改正,已经是长足进步了,应该值得鼓励。不过,最根本要改变的还是内在,心入正道了,外在的不用刻意为之,自然而然符合大道。反之,心还是原来的心,只在言行上刻意模仿的话形似神不似,心不够通达,不能深刻地理解这样言行的意义,表现出来的形象也怪异,身心是拧巴的,不顺畅的。

孔子描述自己的日常:“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孔子每日粗茶淡饭,用臂膀当做枕头,仍然很开心,这是来自内心深处的法喜满满,是真实的,并不是矫揉造作南怀瑾老师:孔子的“器也”,即是工具,并没有本身不开心,虚伪地说我很开心。一个人是否真的开心,散发出的气场,身边的人是能感觉到的。后来孔子与学生逃难途中遇到强盗,原本凶神恶煞的强盗一见到孔子就被他的圣人之相吓退了,所以,圣人气象是真实不虚的。

人活一世佛家治心思想,总要有足以坚持一生的有意义的事情可做,也可以说是信仰。比如孔子,一生钻研学问、传道授业是他自己很享受的事情,做的工作是自己很喜欢的事情岂不是很幸福!现代很多人觉得学习、工作都是为别人做的,为了完成任务而不得已的无奈,很煎熬。要是换个思路,增长智慧,多学习些知识,自己更有学问,自我价值感提升,使自己变得更好,岂不是更有成就感?会而不难、熟能生巧,钻研深入后,做起来更加游刃有余,体会一下孔子“朝闻道夕死可矣”的感觉佛家治心思想,岂不快哉!

孔子夸颜回:“贤哉回也!一箪(dan)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颜回不因为物质世界而影响到内心,跟随老师的时候用功学习,为了提高自己的价值,不是为了把自己当成商品出售,所以对于出仕不执着,进退有度,洒脱大度。即使出仕,也是为了做事,发挥自己的价值,不是为了追求功名利禄。因为他确确实实是这样的精神境界,遵循内心而行,简单自然,不会拧巴纠结。

南怀瑾老师:孔子的“器也”,即是工具

生而为人,不可避免地每个人都要面对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必须面对却又要承担惧怕、煎熬、苦痛。 即使贵为高高在上、手握无上权力的皇帝,富可敌国的富商也都不得解,生不由己,老变废物,病痛难忍南怀瑾老师:孔子的“器也”,即是工具,死不瞑目,冤家路窄怕什么来什么,爱而不见心断绝,窈窈冥冥心撕裂、昏昏默默,求之不得哀哀怨怨。

南怀瑾老师:孔子的“器也”,即是工具

谁都有希望、失望、绝望的时候,怎么面对应对就属于人生的智慧问题,逃避现实者有之,放弃生命者有之,退一步海阔天空者有之。孔子说:“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芝兰的生长完全遵循自己的本质,不以取悦别人为目的,人前人后坦荡如一,这便是君子的品质。孔子又说:“君子修道立德,不为贫困而改节;君子忧道不忧贫。”只要人生方向正确,就是光明的,内心坚定,沟沟坎坎只是暂时的,迈过去人生会越来越清晰明了。小时候被老师罚站、处分,考试没考好,甚至高考考砸,不少人觉得是天塌地陷一样的大事,经历之后就会觉得不过尔尔,甚至会嘲笑当年的自己。有时候你的“绝境”在别人眼里也许就是一场玩闹、游戏。所以失望、绝境并不是绝对的,而是在于你的心,你认为这个坎过不去那它就是绝境,你藐视它,它就会被你打败。

南怀瑾老师:孔子的“器也”,即是工具

当然,老百姓的绝境和皇帝的绝境是不同的,不过,皇帝的绝境我们老百姓也没有资格、机会去承担。比如汉献帝、李后主、崇祯帝丢失祖宗江山的压力和屈辱,老百姓是体会不来的,相反,他们更羡慕当个平常百姓,随心自在,无拘无束。也可能皇帝们没有当过百姓,所以不知道百姓的忧愁,不过大人物有大忧,小人物有小忧,所谓“富贵贫贱各有忧愁快乐”。

皇帝做的事情、考虑的问题更复杂。唐朝李豫在安史之乱后接手朝堂,民心尽失,人口大幅下降,国家从盛世突转穷困潦倒,奸臣当道,番邦入侵,反叛等等内忧外患,心力交瘁。每天面对形形色色的人,各种背景、不同目的的大臣、宦官,面对不同人要不同方式应付,还要能分出每个人的忠奸、人性、性格、处事为人特点。每个大臣、宦官之间又有错综复杂、盘根错节的关系,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些都还是明的,暗的还有不知多少的细作悄悄监视着皇帝的一举一动,就连一个娇弱的后妃或宫女都很可能是不定时炸弹。

南怀瑾老师:孔子的“器也”,即是工具

皇帝面对的人老奸巨猾、阴狠毒辣。秦始皇统一六国,建不世之功,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堪称千古一帝,威猛如斯,也在壮年时猝然暴毙,据史料分析,被近臣谋杀、而后做伪的可能性非常大。之后赵高联合胡亥李斯密谋篡改遗诏。随之控制朝堂、指鹿为马、残害忠良。接着始皇的33个子女全被残忍杀害,强大的秦朝快速从内部土崩瓦解。

南怀瑾老师:孔子的“器也”,即是工具

皇帝身处的环境是虎狼之穴。崇祯帝刚登基入住皇宫时,不敢饮宫里的水,不敢食宫里的饭,自带了水壶干粮。晚上,不敢睡实,怀抱利剑、不脱鞋、合衣而卧,而且这种状态不止一两晚,因为那段时间魏忠贤把持前朝后宫,太监、宫女、侍卫都是魏的人,随时可以要崇祯的命。再比如每个朝代都有多名皇帝、皇子被宦官或大臣杀死。皇帝不能、也不敢有真情,周围全是利用、算计,一不留神就入套,乃至万劫不复,身居高位,孤独、寂寞、寒冷。

南怀瑾老师:孔子的“器也”,即是工具

历朝历代,军功卓著的将军易被皇帝忌惮,要么死在战场,要么死在皇帝手里。比如司马懿,既要让自己有用,又不能太有用,免得被卸磨杀驴。而曹家没有司马懿打仗会被吴或蜀灭掉,司马懿军功过盛又会威胁曹家利益甚至性命,这是历代以来无解的君臣闭环。

南怀瑾老师:孔子的“器也”,即是工具

皇帝享受的多、承受的多、失误的代价也大,老百姓平淡,轻松自在,失误的代价也小。有一利必有一弊,万物都至少有两面或多面。作为人行走于世间,大自然、天地之于我们每个人都是平等的,顺应天道,便可得享天年;若不顺应天道,便会被反噬,以卵击石。最根本、内在解决方法就是打坐,总结古先贤的修行经验,学习打坐,从修炼自己的内心开始。

南怀瑾老师:孔子的“器也”,即是工具

普通老百姓千千万,人与人之间也是千差万别,有因果的关系,有悟性的差异,有功夫的差异等等。但是只要持之以恒,努力精进,对比自己持续在进步就是有收获的。法无顿渐,人有利钝,品有上下,见有迟疾,仅此而已。

观呼吸,观出息,呼出浊气,吸进天阳。古人早就知道空气中有氧气,与地阴化合。还有意念,放在胸骨剑突下三寸,这有个穴位叫巨阙穴,意念关注在巨阙穴周边,五行来讲就是火生土。温煦脾胃,改善脾胃功能。真气转下去,到后面转上来到百会穴,经龈交穴、承浆穴、鹊桥,沟通任督二脉。脾土为后天之本,先把脾土培养起来,然后再往先天去转。相当于油灯里油不足了,要去添油。大道至简,将简单做到纯粹就成大家了,最高的法是心法,天地本无法,皆由一心生,心生则种种法生。

“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

将这一组数字罗列为几何图形则为双螺旋结构。天一生水下降,地二生火上扬,天地交泰生万物。一个人体就是一个小宇宙,水火既济、天地交泰的情形也应该发生在脏腑之中,反之脏腑有问题,更加需要打坐调理了。心主神明,肾主骨髓,肾气足,先天之本好。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活水就是肾水,这边要节流,那边还得开源,现在人节约都懂,开源就迷糊了。从先天一炁来,到最后炼虚还道了。“虚其心,实其腹”---意思是让你把心空掉后,妄念、杂念没有了,自然元气、真气下降。轻的上扬,实的就自然下行,肚子就实了,发动机马力就足了,是修道层面的东西。真正到了一定阶段就“气满不思食”。自然而然地达到辟谷的阶段,不用刻意辟谷。

打坐的过程就是从身到心的修复过程。

南怀瑾老师:孔子的“器也”,即是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