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晓非文化教育公益促进会(筹)名誉会长哲学教研部哲学

于晓非文化教育公益促进会(筹)名誉会长哲学教研部哲学

于晓非,1985-2015年任教于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现任净名文化教育公益促进会(筹)名誉会长,喜马拉雅年度历史人文类十大节目“于晓非《金刚经》导读”主播。

于晓非文化教育公益促进会(筹)名誉会长哲学教研部哲学

于晓非文化教育公益促进会(筹)名誉会长哲学教研部哲学

释迦牟尼佛成道像

印度人民普遍信仰的生命观是三世说的生命观,这是理解印度文明的一把钥匙,是我们学习佛陀教法的一个思想基础。当然,印度人不仅相信三世说的生命观,而且古代印度人更有着一种强烈的厌世主义情结,这问题就严重了。如果一个人相信的是一世说生命观,相信人死如灯灭,这样的人厌世,问题不大,不过就是在这里忍上几十年,人生一晃就过去,几十年以后去世;他会认为,这个世界再讨厌反正跟我没有瓜葛了,解脱了。如果一个人相信二世说生命观,比如说他是基督徒,他厌世,问题也不大,也不过在这里忍上几十年,很快就过去了,他要等待上帝的审判去天堂,跟这个讨厌的世界也没有关系了。如果是中国古人,同样的,也仅仅需要在这里忍上几十年,几十年以后一死于晓非文化教育公益促进会(筹)名誉会长哲学教研部哲学,他认为就到阴间找爷爷去了,与这个讨厌的世界没有瓜葛了,解脱了。

于晓非文化教育公益促进会(筹)名誉会长哲学教研部哲学

于晓非教授

于晓非文化教育公益促进会(筹)名誉会长哲学教研部哲学

可是印度人相信的是三世说生命观,当一个相信生命轮回不已的印度人极端地厌世,他跟这儿熬啊、等啊、熬啊、等啊,好不容易把这几十年熬完等完了,一死,投胎又回到这个世界上来了,又跟这熬啊等啊,好不容易把这一生等完了,一死,又投胎回到这世界上来了,还是没走了。因此当相信三世说的印度人极端厌世的时候,他就会很纠结,他认为这个世界的讨厌还不在于这个世界的讨厌的本身,而更在于这样一个讨厌的世界我还离不开、走不了,死了又回来了。这个问题,对很多中国人听起来就像个笑话,可这个问题在印度的古代,把印度人给纠结了。因此在印度的古代,就出现一个独有的宗教话题佛家的主要思想观点,这个是其他民族不可能出现的宗教话题;在印度,要想当思想家、宗教家,就必须面对老百姓提出的一个宗教话题:我现在太讨厌这个世界了,请告诉我,有没有什么办法,让我死了以后不来了?怎么能死了不来,就成为了印度宗教的最高的宗教话题。

对这个话题,有的印度学者是这样回答的:“你想死了以后不回来是吗?不可能!死了再来的生命轮回,这个链条是剪不断的,你永远必须跟这里轮回。”只能死了再来,不能死了不来,那我们的现世努力、修行、积德、行善还有意义吗?这些思想家回答说,意义就是确保下回再来之时,生命状态不比这回差。持这种思想观点的人,在印度思想家里是极少数派。

于晓非文化教育公益促进会(筹)名誉会长哲学教研部哲学

印度绝大多数思想家,对老百姓提出来的“能不能死了不来”这个宗教话题的回答都是肯定的:可以。只要一回答“可以”,老百姓马上就会问下一个问题:“我怎么做就能死了不来?”印度古代思想家、宗教家著作里,大量的篇幅就是在讨论这个话题:怎么做就能死了不来?

于晓非文化教育公益促进会(筹)名誉会长哲学教研部哲学

印度宗教家认为一个人不修行,只可能死了再来;“死了再来”的“死”,叫“死”;如果经过某种方法修行后,能够做到死了不来,“死了不来”的“死”,给了它一个新名字叫“”。“”这个词最基本的含义就是“熄灭”。把什么灭了?把死了再来、死了再来的生生死死的轮回灭了。梵语词往往都有俗语形态,就是老百姓把这个词念俗了,把不好发的音吞掉了,“”这个梵语词在印度的俗语形态是“Nibbāna”。我们汉传佛教,就是把“Nibbāna”这个词音译成“涅槃”。印度宗教追求的最高境界就是涅槃。

讲到这里,就可以对佛教下一个最初步的定义了。什么是佛教?佛教就是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先生他老人家给出的、他老人家认为最有效的、能够引领着我们走向涅槃的那套解决方案、那套方法与路径。

于晓非文化教育公益促进会(筹)名誉会长哲学教研部哲学

这几讲的讨论,是从《金刚经》名字中的“波罗蜜”这个词讲出来的。“波罗蜜”是梵文词“pārami”的音译,意思是“过河”。过生命之河,过生死之河。古代印度把一个人不经过修行、只可能死了再来这个生生死死轮回不已的生命状态,比喻成河的此岸。当一个人经过某种修行,他能够涅槃了,死了不来了,这个涅槃的境界,印度古人就叫作河的彼岸。从这个意义上讲,释迦牟尼老人家一生,其实只讲了一件事:过河,“pārami”,波罗蜜。因此就可以理解了,为什么在佛教的典籍里边,“波罗蜜”这个词,“度”这个词,出现的频率这么高;大乘佛教经典,到处都是波罗蜜和度。其实可以讲,只要把过什么河,跟释迦牟尼给出的过这条河的解决方案讲明白,佛教就讲明白了。

于晓非文化教育公益促进会(筹)名誉会长哲学教研部哲学

现在讨论第一个话题,过什么河?一个对佛教真正生起信仰的人,必须要解决几个基本思想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认同印度古人的三世说生命观;在一世说、二世说、三世说这几种不同的生命观中,能不能认同印度古人的生命轮回的三世说生命观,是能不能建立起对佛教信仰的第一个思想基础。有人经过认真的思考,觉得无论如何都认同不了三世说生命观,那么对佛教生起信仰,确实就没有了思想基础。但是不是不可以来学习佛教?对于那些认同不了三世说生命观的朋友,可以把佛教当做一种知识文化来学习。而且我可以告诉你,佛陀的教法,是人类文明体系里极具震撼性和颠覆性的思想。在后面的讨论中,我会充分地表达。即便不能认同三世说生命观、不能对佛教生起真实的信仰,来听听佛教的课,了解印度这样一个伟大的思想巨人提出来的对世界的看法,也是十分有益的。当然,作为一个佛教徒,首先就应该认真地思考一下,对印度古人三世说的生命轮回的思想观念是否从心底真正认同?

于晓非文化教育公益促进会(筹)名誉会长哲学教研部哲学

第二,如果认同了印度古人的三世说生命观,对生命轮回充满了苦这件事,是不是能够理解?释迦牟尼老人家三十几岁菩提树下证道,之后讲学四十几年,第一堂课讲的就是生命的苦。讲生命充满了苦难,贯穿于他老人家后来四十几年的教学生涯,他老人家喋喋不休地要讲生命充满了苦于晓非文化教育公益促进会(筹)名誉会长哲学教研部哲学,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总结生命的种种苦,比如说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蕴炽盛苦。

为什么他老人家要讲生命的苦?因为只有认同生命的苦,才有一种厌离的心。如果生起希求涅槃的心,那释迦牟尼老人家太高兴了。“噢,想涅槃,来来来,我教给你怎么涅槃嘛!”如果所有人都不想涅槃,那释迦牟尼老人家就失业了。有人说:“我无论如何生不起厌离的心,我觉得生命很快乐呀!你看我每天吃喝玩乐,享受生活,大街上这么多美女,这么多帅哥。这生命多么快乐呀!我可是不想死了不来创新国学,我还想再来。”对那些认同了三世说生命观,但又生不起厌离的心的众生,佛陀说那好吧,我给你讲一部法;这部法在佛教里叫作人天乘的法,“乘”这个字佛家的主要思想观点,其实古时候念shèng,“人天shèng”,现在约定成俗念chéng。那人天乘的法的内容是什么呢?

于晓非文化教育公益促进会(筹)名誉会长哲学教研部哲学

大家想一想,你之所以生不起厌离的心,原因就是对现在的生命状态极度地认可!你觉得做个人,做个像现在这样的、有一定经济实力、生命很充实的人,觉得很快乐。你是对此时此刻这个生命状态的认可,所以才想死了再来,不想死了不来。可从印度文化的观点看,当你死了以后再来的时候,能够确保来生还能有今天这样的生命状态吗?那万一来生变了流浪狗怎么办?来生入了饿鬼道怎么办?来生下了地狱怎么办?所以,佛陀讲人天乘的法,就是告诉我们,即便想再来佛家的主要思想观点,不想不来,也是需要修行的。修行的目的就是确保下回再来的时候,别比这回差。当然人天乘的法一方面要解决的,就是确保下回来的时候生命状态不比这回差,但它另一个作用,就是跟众生结缘。其实,最终的目的,还是要引领着大家走向解脱,走向涅槃。

环球时报欧洲版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