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理解

谈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谈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理解谈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理解,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以下是由小编收集整理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理解,欢迎阅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理解(一)真正对于中国文化的认识源于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史》,在这部书的引导下,系统读过了《论语》,《庄子》,《老子》,《周易》金刚经,心经,坛经,分别是杨伯峻,安德义先生译注论语,陈鼓应先生译注老庄,黄寿祺,张善文先生译注周易,至于佛教经典,皆是大德作注。书并不多,从中体悟万千,很难讲是正解正念,但跟随先贤,总不至于过于偏颇。我所理解的中国文化,总体上可用两个字概括“通达”。儒家入世与出世的徘徊,道家遁世离世的执着,佛家则是在永远的淡定和超脱中寻求心的宁静,不用假以外道,仅以明心见性之大智慧便可以求得大快乐。总体三教,都是在内心上做功夫,至高境界都是万法圆融的通达和寂静。后代儒学,发至微末,本已式微,总体是为了便于统治者控制民众,因此,礼法和教条越来越严格和繁复,相反,离圆融通达的本源越来越远。

先秦儒学,是我比较推崇的,仅观论语,便可知,孔子原也是位本性率真,可爱好玩的老先生,一点也不见酸腐,一点不见呆板。老先生不如意时,会自谑说自己“累累若丧家之犬”,看到别的小伙子优秀时,会说“可以妻焉”(把自己女儿许配给他),先生正经时候的言论,也大都中正平实。先生陶醉于周礼的完美之中,一生企盼克己复礼,把社会回复到周朝时“天下归仁”的状态,先生一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追求大都以失败告终,然即使如此,老人家还高唱,“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能有这样气度的人,怎会是一个整日唠唠叨叨,教导我们什么“忠恕仁孝”,“三从四德”的怪老头呢?那这样的话,儒家的精神又在何处呢?在我看来,儒学讲求顺应天道,(实质也是汉儒附会天人感应之便宜尔),其天道可从两方面理解,一是自然过程,一是人心向背。儒学对于个人来说,要顺应天理,自然是处理好两种关系,和客观世界的,和周围人的。儒学告诉我们,只要我们有以下的品质:仁,义,礼,智,信,再加之行事中庸谦和,便可以顺应天道,圆融自在,同时,当一个人具备以上的品质之后,自然会升起对别人的慈悲,同情,(即孟子所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自然会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诸多做法,当一个人在进行这样的行为同时,亦即在修身,进一步,扩展行动范围,即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诸多入世之举。

所以在我看来,这些行为,不过是我们要到达通达境界的必经之路,只有一个内心纯净,中正平和的人才可以顺应天道,圆融于世,而当我们真正明白这些时,往往已然没有那样纯净的内心了,此时需要一个双向的反馈作用,修心的同时也是在入世,入世的同时也是所以,从此观之,儒学,绝不会抱残守缺一些故纸堆中的教条论述道家思想对中国民族性格和文化发展的影响,所有这些的目的,在于经世致用,而经世致用的目的在于修心,修心的目的在于走向通达的天道境界。明白此理,即可以明白为什么,那些真正的儒生,往往是俊秀飘逸而超脱的,比如:颜回,苏轼,范仲淹。其实论述道家思想对中国民族性格和文化发展的影响,我亦很难举出太多,后世儒学成为通往名利之门的必由之路,因此,真正在这之中读出“圆融于世,通达天道”这几个字的,并且知行合一,始终如一者大抵不多。这就是我理解的儒学精神,至于后来什么程朱理学,阳明心学,在我看来,大多糟粕大于精华,不过是,儒学的细微和某些特定命题被不顾前提的发挥到极致的产物,大多是为了是读书人变得易于管理,且易于蒙蔽。因此,对那些不顾一切的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尽应传承和光大的民粹主义者,我想说的是,如果顺应自然的灭亡,就应该让其灭亡。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理解(二)中华民族在创造灿烂中华文明的过程中,经过五千多年的锤炼和洗礼,形成了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传统文化。

学者顾冠华认为“中国几千年文明发展史在特定的自然环境、经济形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的作用下形成、积累和流传下来,并且至今仍在影响当代文化的‘活’的中国古代文化。它既以有关的物化的经典文献、文化物品等客体形式存在和延续论述道家思想对中国民族性格和文化发展的影响,又广泛地以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伦理道德、性格特征、审美趣味、知识结构、行为规范、风尚习俗等主体形式存在和延续。”而优秀的传统文化则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积淀的精华,蕴含着推进中国社会发展的哲学思想、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也为每一位中华儿女的成长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资源和文化背景。李瑞环同志深刻指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对中华民族的形成、繁衍、统一及其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对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也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作为华夏子孙,我们有责任把祖先留下的这一极其丰厚、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保护好、整理好、继承好,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一、传统文化的内涵、特点及其两重性(一)传统文化的内涵及其特点1.传统文化的内涵传统文化作为一个大概念,是由传统、文化两个小概念组合而成的。所谓“传统”,从文化学角度诠释,是指世代传承的具有自身特点的社会历史因素,如逐代延续的思想道德、风俗习惯、文学艺术、制度规范等。

“文化”一词,在中国古代本指“文治教化’’,与武力征服相对举。《周易.贲卦》(《彖传》)说:“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可以被看做是文化的原始提法。然而我们今天使用的“文化”一词,其含义与古代不尽一致,它是19世纪末期通过日文转译从西方引进的。1871年,英国学者泰勒在他发表的《原始文化》一书中给文化下了一个著名的定义:“所谓文化,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一个综合体。"中国的学者一般都采用《辞海》对文化的界定:“从广义上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需要指出的是文化作为一种观念形态的东西,总是处于流变与整合过程中。因此,并不是所有历史上出现过的文化都可称之为传统文化。而只有那些具有重要价值、具有生命活力的文化才得以积淀、保存、延续下来,成为后世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我们将这些具有重要价值、具有生命活力因而得以积淀、保存、延续下来的文化称之为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就是指根植于中华大地肥沃土壤之中,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中华民族之间具有稳定形态的,世代传承并影响整个社会历史的,宏大的古典文化体系。

除儒家、道家、法家和佛教学说之外,还包括历史、文物、书法、服饰、陵墓、医学、农学、天文、地理等古籍文书。传统文化是历史的结晶,但它并只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而是有着鲜活生命的东西。“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浓厚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又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制约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 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 我们这种传统文化,是在世界文化丛林中独树一帜的最悠久 的文化,它不仅过去在推动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过程曾经起过巨大 的作用,而且对整个世界文化发展也起过重大的影响作用。在建 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中,也一定会发挥其强大的推动作 2.传统文化的特点中国传统文化有各种表现形态,居中心地位的是以伦理道德 为核心,以儒家伦理中心主义为出发点的信念。中国传统伦理政 治思想,不仅决定了中国古代人的文化人格,而且决定中国传统 文化的民族特征。除了伦理政治型文化这一总的特征之外,中国 传统文化还具有以下特点: (1)同一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中国传统文化绵延不绝,形成了世界上极具生命力的文化传 统。在人类6000 年的文明史上,只有中国文化按照自己的轨道 不问断地运行一直到今天。

而其他国家大多出现过断层,有的甚 至走向消亡。中国文化历经艰辛,在数千年的发展中经历了多民 族、各地域文化的融合发展,以汉民族文化为主体、以中原文化 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逐渐融合其他少数民族文化和周围地域 文化、形成了同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发展态势。已深深地融进 全体华人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之中,渗透到社会政治、经济, 特别是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影响社会历史发展,支配人们 思想行为和日常生活的强大力量。它对于民族的生存与延续发挥 着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它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同时对于外来文 化有着宽厚的包容性和强大的同化力。 (2)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的显著特点和特征,渗透着古 老东方民族的聪明和智慧。世界上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 传统文化,虽然说是传统但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随着各个国 家民族在相互的交往活动中,相互学习、相互吸收而不断充实发 展自己。这种发展,是相互融合,使自己更加完美、更具有自己 国家民族的特色。随着漫长的历史交往,各个国家民族的文化日 益发展成“合而不同”的融合,逐步成为多元统一体的全球文化。 正如一位大学者说的,越是民族性的东西越具有世界性,越具有 全球性。

失掉了民族性的东西,就说不上什么世界性、全球性。 因为世界本身就是一个多元化的统一体,离开多元化、统一体也 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我国的传统文化在发生、发展和演变的过 程中,以博大的胸怀、开阔的视野,融合了我国各民族文化、外 来文化的优点和长处,逐步丰富完善了自我。随着世界文化的交 融,必然很自然地走向全球化。如儒家孔子的“天下观",道家老 子、庄子的“自然观"精神已在世界学术界广为传播。 (3)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统一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前代文化遗产的价值,充分宣扬传统本身 得以存在和流传的合理性,虽然它也有起伏跌宕,并多次面临挑 战,但一次又一次表现出巨大的再生能力。它在一个漫长而曲折 的形成过程中,经历了无数个后人继承前人又发展前人,虚心学 习前人又丰富前人,依据时代需求又超越前人,这样一个周而复 始、连续不断的接力运动,付出了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 和巨大心血,才逐步形成、不断补充、不断完善成熟起来的,来 之不易。 (二)传统文化的两重性 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华民族创造了著称于世的文化。其中儒 家文化的发展及演变是贯穿于中国古代文化的主线。就内容上说, 儒家的仁政王道,道家的清静无为、以退为守,法家的循名责实、 信赏必罚,这三者构成中国古代文化的三位一体基本要素,浸透 于民族的性格和心理中。

其基本价值系统是以儒家体系为主干, 同时又兼容道、法、墨等诸子百家之长。但它并不是珠玑而是混 有沙石。因此,对这份遗产既不能完全抛弃,又不能全盘搬用, 必须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批判继承,推陈出新,创造中国社会 主义现代化新文化。****同志指出:“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 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 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 信心的必要条件;但是绝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必须将古代封 建统治阶级的一切腐朽的东西和古代优秀的人民文化即多少带 有民主性和革命性的东西区别开来。……我们必须尊重自己的历 史,决不能割断历史。但是这种尊重,是给历史一定的科学地位, 是尊重历史辨证法的发展,而不是颂古非今,不是赞扬任何封建 的毒素。****同志的这段话,清楚地告诉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 应取的态度。取精用弘,批判地加以继承。那么,怎样进行批判 地继承呢? 其精华部分主要有: (1)刚健有为,自强不息 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 神一直居中国文化传统的主导地位。《易传》日:“天行健,君子 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其意是说“天”的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