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的“道德”是完全不一样的

老子《道德经》的“道德”是完全不一样的

老子《道德经》的“道德”和我们传统意义上的“道德”是完全不一样的。《道德经》并不是一本论述礼仪道德的书籍,《道德经》是《道经》和《德经》的合集。《道经》论述的什么是道,道的表现形式,以及道的本性等思想;《德经》论述的是“道”在社会生活、国家治理、人际交往中的应用。主要是体用之间的关系。“道”是万物的本源和归属,“德”是万物得之于道者,“德”是一种万物的本性和禀赋。

所谓万物的本性和禀赋,就是顺其自然,尊重和理解自然规律。对于人来说,比如不在意身体等方面的缺陷,比如老弱病残,也不会在乎世俗的眼光,比如贫穷和富贵等。

《道德经》是关于道德的学问。“道德”两字不是儒家的核心吗?咋就变成了道家的关键词呢?我们早已被西化教育改造完毕,对于西方经常提出的人生三观和人生三大追问: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些西方式的哲学话语,老子《道德经》里的“道德”二字,给出了深刻的中国式回答,对于这个回答的理解程度,则直接决定了答者的人格修为层次。

老子《道德经》的“道德”是完全不一样的

《道德经》又是如何解析人生三观?如何回答人生三问呢?

首先,由道而德,由道化生出德(即万物之得),而万物不是上帝创造的,而是道化生的,这是中国人的创世观。这里巧妙地回答了世界观“我从哪里来”的问题。

第二,什么是德?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就是有道而来的德,人性关键就是德性,德性也定义了一个儒家君子的本质,德性也就是道家真人那不违背自然律的本性儒家思想道家思想论文,这就是中国式的人生观,这样的人生观则回答了“我是谁”的问题。

第三,由德回道,由德达道乃是人格修炼,把追求道作为终极追求目标,儒家孔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道家老庄推崇“学道、悟道、得道”,与道合一是人生价值追求。人生的终极意义就在于回归于道,这就是中国人的价值观。这样的价值观回答了“我要到哪里去”的生命追问。所以,《道德经》里“道德”二字老子《道德经》的“道德”是完全不一样的,既回答了人生三观,也回答了人生三问。

老子《道德经》的“道德”是完全不一样的

道家的“德”和儒家的“德”是完全不一样的。道家的“德”是一种内心的自然状态儒家思想道家思想论文,是一种天性。能保持内心的自然状态的人,就是有德之人。所以老子《道德经》的“道德”是完全不一样的,庄子说“道与之貌,天与之形,无以好恶内伤其身”,意思是说,道给了每个人的内在天性,而自然给了每个人的外在形体,不要让好恶之情伤害到自己的天性。

在道家思想中,“道”是万物的来源和归宿,“德”是万物得之于道者,也就是说“德”是一种万物的天然本性,能保持这种本性,就是一种“德”。最高的境界就是“才全而德不形”,让人完全感觉不到“德”的存在和痕迹,才是一种大智慧。这和道家的“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无为而无不为”并不是说什么都不做,而是说不刻意为之,要顺其自然,尊重自然规律,与天下万物融为一体,是一种“无我”和“忘我”的境界。

而儒家的“德”,更强调礼义廉耻和个人修养,是人在社会中表现出的一种道德品行。儒家以“温、良、恭、俭、让”为修身的五德。春秋时期,子禽问孔子学生子贡,为什么孔子每到一个国家都能听到该国的政事,子贡回答:他老人家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他用这样的态度去对待别人,别人自然会把政事告诉他,这是他与众不同的品德,也是与别人听到政事方式不同的原因。

老子《道德经》的“道德”是完全不一样的

《荀子·非十二子》中说:“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必让,然后为德。”意思是说儒家思想道家思想论文,一个人不知道就要向别人请教,不会做就要学习,虽然能做了,一定还要谦让,这才算是有“德”之人。

周敦颐《通书》中说:“诚无为,几善恶。德:爱曰仁,宜曰义,理曰礼,通曰智,守曰信。性焉安焉之谓圣,复焉执焉之谓贤,发微不可见,充周不可穷之谓神。”“诚、神、几”是圣人之德性,是仁义礼智信。真正的有“德”之人,尊重和接受自己的外在缺陷,而保持内在的自然本性和禀赋,并且不露声色地表现出来,没有任何痕迹,是一种虚静无为、无我和忘我的境界。

儒家的“德”更多强调的是人在社会中的一种道德品行,也是一种行为修养。这两者的本质区别在于,儒家是一种通过“有为”去表现出自己的德行,而道家通过“无为”去彰显自己的德行,这是他们本质的区别。所以,儒家所追求的“德”是一种后天的道德教化,而道家所倡导的“德”是一种保持先天的本性和禀赋。

老子《道德经》的“道德”是完全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