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社会的变迁与社会学研究方法的进步

《乡土中国》是一本出版1948年的书,而这些年乡土社会的变迁,以及社会学研究方法的进步,可能会显得过时,而实际上并没有。

一方面现在城市化并未完成,而且现在很多地方的城镇化也是就地城镇化,也就是还是那群人,无非过去是散居于村落,而现在群居于安置房。

作为为个人,在接受新的思想时,不是对大脑的记忆进行擦写,而是对原有记忆的覆盖。那些文化的烙印,那些个人以往的经历,还有那些看到和听到的支离破碎的道理,共同的塑造了我们的思维方式和情感模式。

民国大家辜鸿铭在给北大学生上课时,头上还留着鞭子,引起满堂大笑,辜鸿铭回应道:我的辫子在头上,你们的辫子却在心里!

:乡土社会的变迁与社会学研究方法的进步

比如,在父母逼婚这件事上,并未因为父母是高知或者大学教授而显得不同。这个意义上说,其实大家都是乡下人,只是一些人又急于撕掉这种身份标签:乡土社会的变迁与社会学研究方法的进步,作为在城市刚刚站稳的中产阶级,很多人信奉社会达尔文主义,而且作为新上车的群体,恨不得把车门关上,然后对后来者踹一脚。

费孝通先生基于乡土社会的生产方式,分析了其社会结构、组织模式、沟通方式、情感特征,以及面对纠纷时的仲裁手段。在第一章中,对乡土社会进行了非常具像化的描述,其视角颇有田野调查的意味,加上其非常散文式的语言,能够让人很快的代入,在情感上更能接受后续的一系列的结论。

:乡土社会的变迁与社会学研究方法的进步

在以农为生的社会,日常的大多数生活资料都可以自给自足,交换只是作为一种补充的手段,因为,在工业革命以前,社会化大生产的效率并不高。当然,作为个人终究无法在社会生存,那么以血缘为纽带的家庭自然成为乡土社会最小的生产单位。

在相对自然的状态下,家庭自然会扩展成家族,在空间上形成一个个村落。在没有外力的干预下,因为需要向土地讨生活,村落自然与土地进行捆绑;而交换并非常态,那么村落与村落又相互隔离。当纵向往土里扎得深,而横向又缺少互动,在空间上自然呈现一种非常稳定的状态。而农业生产效率一直以来也并未得到根本的提升,也导致其在时间尺度上缺少根本的变化。

由于这种时空上的相对板结的状态:乡土社会的变迁与社会学研究方法的进步,对人的个性和感情,在一定程度是压制的。个性总是带来不确定性,而感情又往往是冲动的。而对个性和感情的抑制,诉诸于律法是不够的,需要心灵深入的认同,而培养这种认同的就是“教化”,而是“礼”就是一整套“教化”的制度。

:乡土社会的变迁与社会学研究方法的进步

而当一个人存在过失,就有人会和他讲“礼”,只有在无法讲“礼”的情况,才会诉诸于“司法”。我们的社会,道德是先于“法律”而存在。所以,在诸多的政治斗争中,我们都习惯先把人搞臭,然后再进行定罪。这可能源于我们的普遍的观念:既然不是好人,怎么会做好事。

在西方社会,法院是一个仲裁的地方,两个人有纠纷和分歧,就会去法院。在现在的中国,基层政府有时候也承担了一定的调解功能,只是在过去作为仲裁的是地方的长者或者乡绅,作为道德模范来处理这些纠纷第一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思维导图,而基层政府人员,有行政权威,并不是具有道德权威;哪怕去了法院,依然把调解作为一个重要的手段,避免撕破脸,到了无法调解的状态,才会通过法院进行判决,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法院做无罪判决的概率比较低了。出现以上这些情况,虽然不那么“法治”,但是却很现实,也很中国。

作为在时间和空间上更具有传播效应的文字,在乡土社会的重要性反而不如田间土话。文字本身更加体现理性和逻辑,而对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人们而言,对身边的环境更具有感受力,因此他们日常的交流中,伴随着日常土话的使用,还有各种情景式的语言,有时是手势,有时是情绪,就像亲子之间,一次皱眉,一次撇嘴,往往具有丰富的内涵。当然,作者并未否定文字的作用,而是对当时社会背景有比较务实的理解。毕竟,由政府出面进行文字推广,容易变成运动式的改造。两年前,因为有人对搏击的兴趣,一时间搏击赛事呈现井喷式的发展,而随后又迅速没落,毕竟我们的搏击市场的规模还不足以支撑这么多比赛;给予同样的原因,我们短时间也办了大量的足球学校,如果说搏击只是资本的踏空,开办足球学校就涉及到公共资源的浪费了。

作者用“差序格局”和“团体格局”来描述中国传统社会和西方传统社会结构。以今天的很多人的观念看来,这是“农耕文明”和“工商文明”的区别而导致。在古代社会,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大多以农业为主,“差序格局”可能是农业社会自然生成的秩序。在“百家争鸣”时期,儒家和墨家就“差等”和“平等”有过激烈的交锋,最后在理念上自然是儒家胜出第一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思维导图,因为儒家的理念更加基于一种原生态的现实。并在社会秩序建构上,儒家把人伦作为出发点,在这个基础上才考虑到个人。

而“差序格局”推演下的政治制度便是“封建制”。而秦之后,“封建制”被“郡县制“取代,而自秦朝以来,历代统治者都在极力削弱大家族的势力。所以,从这个角度,乡土社会的村落形态,并不完全是自由生成,更多的是在国家框架下的局部生存状态。秦晖先生在《传统十论》中指出,传统乡间村落并不是自然状态,而是充满了国家干预。

而在西方社会的秩序源自于其理性的建构。希腊的早期哲学家认为物质可以不断分割,从这个角度出发,个人价值的确立是人伦的前提,而由于商业流通需要,个人和个人进行协作,而形成“团体格局”。

中国传统社会是从人人到个人,而西方社会是从个人到人人。人与人本身会有由于身份不同,因此不同的人道德要求就不一样,因此很难推演出一套普遍的道德准则,只能把个人放到人伦之中才能确立标准。而西方社会以“个人”为核心,个人与个人的联合,可以无限拓展,因而就容易推演出普遍的道德观念。

作者在本书中时刻不时流露出对乡土社会的理解和温情,当然从现实的角度,这也是乡村社会治理可取的思路。只是这本书把乡土社会作为孤立的存在,视野略显狭隘;而把乡土社会的种种现象,作为自然发生的状态,又未免有些一厢情愿。

而作为一本经典的社会学著作,为了我们逐步展开了一种社会学的研究思路和框架第一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思维导图,而由于这本书是一本论文合集,稍显零散,体系的完备性不强,而现代的社会学研究,比较注重定量化研究,并只是停留在解释上。当然,由于作者非凡的洞见,本书的很多地方都能看到非常深刻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