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知行合一”是王阳明独创,殊不知

本篇主题:我们现代人,大多都将“知行合一”当做是王阳明独创,殊不知这是一种对儒家思想体系不能深入的必然误解和误导;实际上,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是对“孔子之道”的再提炼、再发展而已。而且佛法中,也有着更加体系的“知行合一”,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一、孔子的“知行合一”?

1、“敏”的第一层意思:敏则有功?

原典-1:

论语-阳货》: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笔者评析:

言外之意,在“恭、宽、信、敏、惠”,这五者当中,只有做到了“敏”,才会最有效、最有用、最有意义;否则,其他一切都是零,说得再多都是无用功。

2、“敏”的第二层意思:敏于行?

原典-2:

《论语-里仁》:“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笔者评析:

这里的“敏”,就是万勿拖泥带水儒家思想经典故事,万勿拖拖拉拉,当下就做,立即就做,最快、最高效地付诸实践。

3、“敏”的第三层意思:凡好学者,必“敏于事而慎于言”?

原典-3:

《论语-学而》: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笔者评析:

“敏”的第三层意思,“好学问”,都是大量的实事过程中,反复尝试、反复经历出来的。比如一个设计,一个项目,一个工程,一个产品等等;而且,少说多做。

这里的“敏”,还有一个要求,就是“有道而正”;意思是说你需要走在“孔子之天地大道”的正路上,再加上“敏而有功”,才算是好学问。而不是一双眼睛,总是盯着吃吃喝喝,总是盯着资产房子,总是盯着世间名利。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一旦人们总是贪恋在功名利禄上,就做不到心无旁骛;一点点的蝇头小利,就足以令其在大事上半途而废,就足以令其不顾天地大义。

4、“敏”的第四层意思:是儒家文脉传承的核心标志之一?

原典-4:

《论语-公冶长》: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笔者评析:

子贡曾经问孔子:“卫国的孔文子,是因为什么而得到了‘文’的谥号呢?”孔子告诉他:“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的“知行合一”是王阳明独创,殊不知,是以谓之‘文’也。”我们看看这里的“敏”,即直接和“学问”,和儒家的文脉之“文”已经直接挂钩了。

孔文子曾经追杀卫国的国君,在礼教中这是以下犯上的,却还要谥号以“文”。子贡不解,于是孔子就耐心地告诉他:仅仅是因为孔文子“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而在其后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历朝历代的大儒都是很多很多,但未必都能建功立业;而但凡谥号以“文”的,均必好学、好问、读书而谦下,博学而广才。

二、王阳明的“知行合一”?

1、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知行合一”这四个字,是明代“阳明心学”最核心的观点;阳明先生认为:“知”即是“行”,“行”即是“知”,二者密不可分。二者缺其一、或偏其一,即不是“真行”也不是“真知”。

“知而不行,只是未知;百姓日用而不知,君子之道鲜矣;”

—— 王阳明《传习录》

所以我们看,阳明先生的“知行合一”与孔子的“敏”,实际上是一脉相承的。

2、“真知”即是“真行”,“真行”亦是“真知”!

“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

—— 王阳明《传习录》

“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 。”

—— 王阳明《传习录》

3、了解一下,伪道学的弊端?

一直以来孔子的“知行合一”是王阳明独创,殊不知,笔者对红尘世界的一些现象总是百思不得其解;总有着太多的世情疑难,人们大多都没有静下心来好好思考过,笔者简列一些,我们一起看一看?

第一类:有关民族气节、家国情怀的?

比如,明末清初清军入关时,为何总有大量的明朝臣子、文官武将、饱学鸿儒几乎是一水地“剃发投降”?再比如我们国家的抗战时期,投敌变节、投降叛国而成为汉奸的人数更是令人乍舌?可是,这些人却都一定是从小到大,都接受过系统的“忠恕之道”和“礼仪之教”的,更应该深深懂得家国情怀和民族大义,可为何大事来临之时,所有的“理论”会立即全抛到九霄云外了呢?

第二类,有关人们当前的学业和事业的?

这种情况更加普遍,比如我们当下圈子里的绝大部分人儒家思想经典故事,闲谈碎语之时,每一个人都会有一大堆的道理,佛家的、道家的、儒家的、以及他自己的,可是为什么:各行各业的成功者,总是少数?

第三类,有关为人处事的?

我们大家在平日里,一定都会自诩“善良”,应该没有一个人会说自己是“恶人”;可是,为什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总会有那么多的社会丑恶,总会有那么多的犯罪分子?为什么,就在我们的身边,到处充斥着假酒、假烟、假肉和假冒伪劣商品?甚至很多罪大恶极之人,在被执行死刑的最后一刻,也会要求自己的子女要好好读书、好好做人;而自己呢,却做不到?

第四类,有关修行道业的?

比如某些个别的佛道修行人,可以自己开坛讲法、禅堂打坐,“禅”不离口,似乎都是功夫了得;而且,我们总可以见到大量的佛弟子,手串佛珠随时在身,佛经语录也是张嘴就来,然而你看他的面相气色,却是严重的表里不一?为什么,一到生活当中具体的事情上,见到了金钱女色、见到了大鱼大肉,见到了大餐美食、见到了名闻利养,人前人后就全然不是一回事呢?

对于这些现象,阳明先生这样解释:

“是袭义而取,却终身行不著,习不察;故遂终身不行,亦遂终身不知。”

—— 王阳明《传习录》

“袭义”二字,出自《孟子》;说白了,就是在读书的方法上像一阵风似的,只看其字,而从未一门深入过,从未明其真义,更从未入心;对圣贤之道,也是压根儿就从未亲身实践、亲身试验地闻思修过,在佛家即是“假大空”和“口头禅”,这就是一种典型的“伪道学”!

举个例子,以学习古琴为例,给你一本古琴的琴谱,你看过了、也明白了、甚至也背下来了,就能弹奏一首动听的曲子吗?一部《心经》,只有短短的260个字,谁人不知哪个不晓,然而有几个佛弟子能长期一门深入地去践行呢?从未践行过的,即便是有洋洋万言口吐莲花,也还是“袭义而取”的伪道学。

4、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

也有人问阳明先生:我平时一个人没事儿清静之时,什么都想得明白,可一旦事到临头,所有的“仁义良知”就瞬间坍塌,这是为何呢?

阳明则回答:“是徒知静养而不用克己功夫也,如此临事,便要倾倒!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

——《传习录》

这个时候我们看看:“知”和“行”只是语言文字上的分别,当下的生活中,支配你生活和生命一切的,却只有一个大脑,是分不出两半来的。二者为一,这才是你“敏而有功”的智慧。所以,最核心最关键的,要看我们是否能在所专注的事上,作一门深入的长磨功夫。否则,长期做事,就会事事不成;长期为人,则人人而无信;这样子的安身立命,你根本立不住。

三、佛家的“知行合一”?

佛家有个词汇,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翻译成汉语就是“无上正等正觉”。这个词在佛经当中比比皆是,每一部佛经当中必定出现;可是少有人去彻底探究,也少有人会将其和我们的生活现实联系起来;即人们的“所知”和“所行”,总是停留在口头文字上,严重缺乏在“事上磨”的闻思修功夫。殊不知,这正是绝大多数的佛弟子,混迹寺庙道场多年、甚至修行多年而毫无建树的根本原因。

我们知道:佛,翻译成汉语就是“觉者”的意思;而“觉”,即是要当下就觉知,觉知一切事上的前因后果,甚至一念三千、六道轮回。简单地说,就是佛弟子通过作各种各样的修行功夫,所形成的真实的智慧能力、判断能力、决策能力,是我们的“一颗心识”和“五识色身”是否可以统一协调的真实能力,而实际上即是“知行合一”的能力。比如,我们很多人都知道《金刚经》中有一句话,叫做“无所住而生其心”,那么好了,你可以做个试验:找个地方闭目静坐,能双盘打坐更好,看一看:当你的内心认为是“无所住”时,你的“身”能否听话,也能“无所住”呢?能够“无所住”多长时间呢?当你的心认为自己已经悟道而“空”了,你的“身”能空吗?而你的“身”在心内,还是心外呢?您,能知行合一吗?有兴趣的读者可亲身一试,一试便知。

最终,我们会发现:平时总是“禅”不离口儒家思想经典故事,甚至很多故事和公案,说得“天花乱坠,口吐莲花”,而实际上呢,“身”和“心”不相应,“知”和“行”不能合一,你的心识依旧、烦恼依旧、轮回依旧!

而“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成佛之后所形成的真实能力,在所有“知行合一”的体系当中,是最健全、最完备的,只是世人不知。与之相反的,则也是佛弟子最忌讳的,就是光说不练的“口头禅”;所以在佛弟子圈子里,只有“修行”之说,而不会说“修知”;“修行”的功夫做足了、做到了,自然将时时生慧,才会生起佛陀智慧的“真知”。

我们看:孔子的“敏”,阳明的“知行合一”,和佛家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其实有着异曲同工的妙处;不过,如果大家一旦有缘能够接触到佛家更加深入的大乘部分,就会知道:“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还有着更加深入的,常人所不能知的“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