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匮乏,人际淡漠。向国学中寻疗法

精神匮乏,人际淡漠。向国学中寻疗法

自上个世纪60年代起,随着日本与亚洲四小龙的崛起,儒家文化就引起了国际人士关注。人们一般认为这些国家经济奇迹的创造,跟他们推行或信奉儒家文化有关。上个世纪90年代后,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久违的以儒家为核心的国学再次进入国人视野并受到热捧。近些年来,国学热潮有愈演愈烈趋势。一时间,不少人以吟诗诵词,甚至恢复传统礼仪为时尚。客观地讲,国学热在国内的升温有历史必然性儒家思想与幼儿管理,也有合理性。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渐感精神生活空虚、人际关系淡漠与社会文明行为缺失。对此,儒家思想确有一定疗效。

儒家思想有利于精神充盈

人之所以异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

:精神匮乏,人际淡漠。向国学中寻疗法

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

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孟子

与人有物质需求因而要通过劳动创新物质财富来满足一样,人的精神需求的满足同样需要付出辛勤的劳作,只不过这种劳作是需要通过修炼或修养的方式来完成。在儒家看来,人最重要的价值以及人与动物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人有精神,但因人常受利益的诱惑与环境的影响,这种精神需求常常被忽视或淹没。

要想获得人的至高价值,做一个真正的、有意义的人,就既要有对人之为人的正确认识,更要有艰难的践行过程。这个过程需要从“格物穷理”开始。“格物穷理”既要格物、致知,也要诚意、正心与修身。光有前者,没有后者儒家思想与幼儿管理,是知而不行;光有后者,没有前者,是行而无知。只有两者结合,做到知行合一,才算真正完成了人之为人的修养过程。

在一般儒家看来,修养是一个不断提升与演进的过程,做“真正的人”是起码标准,而达到“圣人”则是至高标准。孟子更是把人的修为分成“信善美大圣神”六种人格。在儒家思想中,人的修养虽然注重的是道德境界,但它却不只有“至善”的效果,更有“真”、“善”和“美”统一的意蕴。因为,在儒家看来,做道德高尚的人这本身不完全是一个道德问题(即不是一个应该不应该的问题),而是人“安身立命”之本(即人必须做的问题),是人之所以成为人的标准(即“至真”)。当达到这种境界,又会同时产生愉悦的心理感受(即“至美”)。换句话说,当人们经常做好事,把做好事当成一种习惯之时,此时哪怕他们再穷、再苦,其结果已不是靠简单名利得失来考量的,更多的则是精神愉快和心灵的豁达。

闲来无事不从容,

睡觉东窗日已红。

万物静观皆自得,

四时佳兴与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

思入风云变态中。

富贵不淫贫贱乐,

男儿到此是豪雄。

——程颢(北宋)《秋日偶成》

儒家思想有利于人际和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

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

于民也,仁之而弗亲。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孟子

由于儒家的精神修养说是以“仁”为基础的,因而它自然能促进人际关系的改善与社会风气的好转。孔子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个人自己要立足与发展,也要让别人立足与发展;自己要通达,也要让别人通达;自己不喜欢的东西不要强加给别人。不但如此,孔子还指出了“仁”的由近到远的实施方法。他说,“仁者爱人”,“爱必由亲始”。一个人若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那根本不可能相信他会爱别人。所以,“孝悌”是“仁之本”。孟子更是指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思想。儒家不仅重视一般人际关系,也十分重视君民关系以及人与物的关系:精神匮乏,人际淡漠。向国学中寻疗法,并把“仁爱”思想贯彻到底。孟子说:“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这种有着既爱他人又爱万物的“民胞物与”思想,可以使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以及人与世界之间充满温情与感情。历史事实也证明,儒家思想滋养着中国文化的发展和中华文明的创造,培育了一代又一代封建明君与志士仁人,激发了众多后贤创作了像“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等名言佳句,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为实现“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大同”梦想而奋斗。

儒家思想有利于文明养成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精神匮乏,人际淡漠。向国学中寻疗法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儒家不仅提出“仁爱”思想,更是通过“礼”和“仪”把它落实于人的行为之中。儒家文化的“礼”,既是一种修养,又是一种规范与秩序。作为修养,它要求人们待人接物要至诚至敬;作为规范,它要求人们对不同人与物要有不同礼数;作为秩序,它要求人们在不同领域遵守不同规则。所以,“礼之用,和为贵”。作为礼的外在形式,“仪”对礼的实现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仪”既可以强化礼的内容,亦可以强化礼的效果。中国古代有各种礼仪:精神匮乏,人际淡漠。向国学中寻疗法,有祭天、祭地之礼仪,也有生活用膳和婚丧嫁娶等礼仪。不过,儒家更重视丧礼和祭礼,特别是父母的丧礼(即慎终)和追念祖先的祭礼(即追远)。孔子的学生曾子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因为,“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一个人出生后需要经过父母三年的精心呵护,才能渐渐长大成人。所以,父母去世,必须慎重纪念。礼仪若集中于个人来说,则必须做到内外一致,文质彬彬。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一个人在待人接物时,既要注意自己内心修养(即“质”),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与衣着修饰(即“文”)。由此可见,儒家不仅提出了“仁爱”思想,更是通过“礼仪”由近及远、由内到外将它落实落细落小,处处规范并影响着人的言行。经过多年的盛行与发展,后继者更是把这些思想总结为通俗易懂、言简意赅的行为规范文本,如《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和《女儿经》等。更值得一提的是,儒家思想非常重视幼儿教育。这些文本往往成为中国古代蒙学教育的经典范本。俗话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幼儿时期的教育儒家思想与幼儿管理,对一个人一生文明举止的养成与健康心理的形成起着很关键的作用。历史事实证明,儒家这些思想确实对社会成员文明言行的养成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当然,儒家思想也不是万能的,它也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明显的重义轻利、重精神人格轻社会人格和重私德轻公德的弊端。我们不能因今天精神匮乏就盲目推崇儒家思想,毕竟我们要在解决精神文明问题的同时也需要强大的物质文明。而这些单靠儒家思想是无法根本实现的。因此,对儒家思想需要有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进行创造性继承与创新性发展的过程。

本文作者杨生平系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系教授

统筹 曹蕾 刘新岩

编辑 王敬波 郭丹